四年级下册信息技术课件-第五章 网上公约 江西科技版(共14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四年级下册信息技术课件-第五章 网上公约 江西科技版(共14张PPT)

资源简介

网上公约
1.了解网络环境的基本特点。
2.了解网络的负面影响。
3.了解网络交流的安全知识。
4.理解并遵守《上网安全守则》。
学习内容
经过系统化的学习,同学们已经掌握了计算机和因特网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具备了一定的信息技术技能,为适应信息社会和进入网络世界打下了良好的基础。网络世界将成为同学们生活、学习的另一个重要空间,同学们可广泛地利用网络来获取信息,发布信息,交流思想,表达情感,参与讨论,共同协作。但是,由于因特网延伸至世界各地,管理分散,用户众多,且文化背景不一,目的各异,再加上技术的局限性,从而使网络应用出现了一些问题。与现实社会一样,为了维护正常的社会秩序,人人都要遵守一定的行为规范、道德标准和法律制度,那么,为了共同把网络世界建设成同学们学习、成长、创新、娱乐的健康阵地作为网络世界中的一员应该自觉遵守网络行为规范。
因特网对青年人的工作方式、学习方式、交流手段和生活习惯产生了巨大影响。以学校教育为例,网络的使用会在师生关系、教学模式、教学组织方式、教学过程的时空状态、教学手段等多方面产生影响。可以预见,以因特网为载体的全新的学习方式、工作方式、生活方式,将是构成21世纪社会和个人发展的基础。因特网将从根本上改变当代青少年的思想和行为等生存方式。
网络并非净土,正确认识因特网
因特网的特征
全球性
开放性
隐蔽性
双刃剑
1.因特网的全球性特征,将导致同学们的思想混乱。
2.因特网的开放性和全球性特征,使得西方文化的渗透加剧。
3.因特网的虚拟性特征将导致数字化人的出现,造成青年的非人性化的倾向。
因特网的负面影响
4.因特网上信息的易逝性,将可能导致同学们短期行为盛行。
5.因特网的隐蔽性,将导致同学们不道德行为和违法犯罪行为增多。
6.“网络上瘾症”、“网络孤独症”等网络传播的伴生品对同学们的身心健康构成危害和威胁。
因特网的负面影响
因特网的健康发展一方面要加强管理,另一方面要靠网民自律。
扬长避短的法宝:规范网络行为
《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的出台,对于促进同学们安全文明上网,动员全社会共同营造一个纯净、优良的网络空间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1.遵守公约,争做网络道德的模范;
2.遵守公约,争做网络文明的使者;
3.遵守公约,争做网络安全的卫士。
网络行为规范是保障网络世界正常秩序的前提,《上网安全守则》旨在确保上网者的安全。由于因特网具有全球化、开放性和隐蔽性等特征,有些上网者往往出于不同目的,会产生侵害你权益的行为,而广大学生由于社会阅历不深,很难鉴别,容易上当受骗。因此,为了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学会保护自己,必须掌握《上网安全守则》。
安全上网的保护神:《上网安全守则》
1.第一条:在网上,不要给出能确定身份的信息,包括:家庭地址、学校名称、家庭电话号码、密码、父母身份、家庭经济状况等信息。如需要给出,一定要征询父母的意见,没有他们的同意最好不要公布,如果公布要让父母知道。
2.第二条:不要自己单独去与网上认识的朋友会面。如果认为非常有必要会面,则到公共场所,并且要父母或好朋友(年龄较大的朋友)陪同。
3.第三条:如果遇到带有脏话、攻击性、淫秽、威胁、暴力等使你感到不舒服的信件或信息,请不要回答或反驳,但要马上告诉父母或通知服务商。
4.第四条:未经过父母的同意,不在网上发送自己的照片。
5.第五条:记住,任何人在网上都可以匿名或改变性别等。
《上网安全守则》
6.第六条:记住,你在网上读到的任何信息都可能不是真的。
7.第七条:当你单独在家时,不要允许网上认识的朋友来你家访问你。
8.第八条:经常与父母沟通,让父母了解自己在网上的所作所为。如果父母实在对计算机或因特网不感兴趣,也要让自已可靠的朋友了解,并能经常交流使用因特网的经验。
《上网安全守则》
9.第九条:控制自己使用网络的时间。在不影响自己正常生活、学习的情况下使用网络。
10.第十条:切不可将网络(或电子游戏)当作一种精神寄托。尤其是在现实生活中受挫的同学们,不能只依靠网终来缓解压力或焦虑。应该在成年人或朋友的帮助下,勇敢地面对现实生活。
11.第十一条:绝对不可随便把父母信用卡账号登录在网络上,或者把自己的网络账号密码给予他人(包括自己的朋友);如果要利用网络订购相关软件或物品,一定要经过父母的同意。
12.第十二条:做一个网络好公民,遵守网络基本礼节,不要出言不逊或做出任何伤害他人的事。
《上网安全守则》
谢 谢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