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教学设计第3章声的世界第二节声音的特性课时1:声音的三特性§3.2声音的特性晋江二中庄芳芳[设计思路]本节课来自沪科版第三章第2节《声音的特性》(第1课时)通过科学探究,使学生经历基本的科学探究过程,发展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探究声音的三特性,使学生感到学习的新鲜与声趣,较快进入创新学习的状态。[教材分析]本节课学习了声音产生和传播的条件后,进一步探究声音的特性。教师创设教学情境,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积极性。学生在教师地引导下,提出探究的问题,边实验、边观察、边思考。[学情分析](1)初二学生对声音较熟悉,但对其特征、规律缺乏认识,也缺乏生活经验和实际感受。(2)学生有强烈的探究欲望,但在方法和环节地把握上不够成熟。(3)学生的直观性和感性思维较好,但对声音三特性的抽象思维有待进一步提高。[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乐音和噪音的定义,从生活经验中体会声音的特性:响度、音调、音色。(2)知道声音的响度跟发音体振幅有关;音调跟发音体振动频率有关。(3)能辨别不同发声体发出声音的音色是不同的。2、过程与方法(1)经历“响度与振幅有关”“音调与频率有关”的实验探究,初步了解和学习物理学研究问题的方法之一控制变量法,并体会它在解决物理问题中的重要作用。(2)经历观察,动手实验及探究等实践活动,通过亲身的体验和感悟,使学生从声音特性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3、情感、态度、价值观(1)体会声音是丰富多彩的。(2)通过实验,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团队合作精神;(3)引导学生感知欣赏声音美,对学生进行美的教育和熏陶。[教学重点]音调、响度、音色的概念及探究影响声音特性的因素,体验控制变量法。[教学难点]音调与响度的区别及决定因素,创新能力的培养。[心理调节及方法]1、让学生经历基本的科学探究过程,发展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合作交流等能力。2、使学生敢于去讨论、去猜想、去动脑动手做实验,成为声音特性的“发现者”。[教学资源]1、学生自备:直(铁)尺、梳子、硬纸片、纸屑、2、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小军鼓[教学流程]:围绕本节中心“声音的三特性”展开导入新课→猜想假设→讨论交流→实验探究→应用实例→练习巩固学生活动线索:猜想→实验→观察→分析→交流→再观察→小结[教学过程]教学内容及资源使用自主学习(5分钟)[一]复习声音是由物体_________产生的。若_________停止,声音也停止。振动的物体叫_________。温故知新新课教学(约35分钟)[三]新课教学导入新课由学生表演,体会声音的美妙声音:有规律的、好听悦耳、使人愉快的声音叫做乐音。无规律的、难听刺耳、让人心烦的声音叫做噪声。二、声音的特性1、(视频引入)学生闭眼聆听声曲,对声曲音量进行调节,先调大后调小。(一)、响度:表示声音的强弱(大小)。师:声音是由于物体振动产生的。声音的大小(响度)与振动的什么因素有关呢?大家用手中的尺子来做实验,让它们产生大小不同的声音,用心体会!寻找答案。(1)、让尺子露出桌面的部分长度相同-------(控制变量法)。用不同力度拨动尺子使之振动幅度不同,观察、聆听且记录实验现象………师生一起归纳生聆听,比较,感受,生用自带器材实验、猜想、验证生小组合作实验,用心体验(2)轻敲与重敲鼓面,感受和理解振幅不同,引起响度的不同。实验发声体力度把握发声体振幅大小响度大小让尺子露出桌面的部分长度相同,用不同力拨尺子钢尺轻拨重拨将纸屑放在鼓面上,用棍子击鼓小军鼓轻敲重敲生实验、观察、体会、总结响度:由发声体振动的幅度(振幅)决定,振幅越大,响度越大补充:我们站在距声源远近不同处,听到的响度也不同,说明我们听到声音的响度还与距离有关。3、组间PK,从语文的角度理解物理知识,总结形容响度大的成语有:“震耳欲聋”、“天崩地裂”“响彻云霄”“如雷贯耳”“人声鼎沸”“河东吼狮”“响彻云霄”“惊天动地”……总结形容响度小的成语有:“轻声细语”“万籁俱寂”“窃窃私语”“鸦雀无声”………组间竞争,渗透跨学科知识的联系与理解引入:全班齐唱音符里的七个音(二)、音调:声音的高低(尖细低沉)请用心聆听并体会四位歌唱家的倾情演唱,发现他们的发声特点,有什么不同?(声频)俄罗斯歌唱家维塔斯——海豚音(尖细)(声频)中国歌唱家杨洪基—《三国演义主题曲》欣赏美妙的声音,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和音声素养1、学生实验探究(1)硬纸片快速划过梳齿,再缓慢划过梳齿,听到的声音有什么不同?猜想音调高低与振动的快慢有何关系?学生探究实验,体验纸片振动快慢对声音高低的影响学生实验力度把握硬纸片振动快慢音调高低用硬纸片划过梳子快划慢划记录实验结果师弹奏(吉他)(2)用同样大小的力(振幅相同)——(控制变量法)拨两根粗细不同的琴弦,聆听发声的特点有什么不同?结论:弦越细,振动越快(频率越快)音调越高师生一起实验、观察、聆听、体会、总结(3)用同样大小的力——(控制变量法)拨两根长短不同的琴弦,聆听发声的特点有什么不同?结论:弦越短,振动越快(频率越快),音调越高实验发声体粗细听到声音的高低发声体振动的快慢频率大小用同样大小的力拨两根粗细不同琴弦粗弦细弦用同样大小的力拨两根长短不同琴弦长弦短弦(三)音色:反映发声体发声的品质与特色用心聆听,仔细辨别以下发声体1、辨别声器《梁祝》———钢琴吹奏《梁祝》———古筝弹奏2、辨别来自大自然的声音牛叫声蚊子叫声[五]学有所用,组间PK,学生讲解并表演题目内容1.有些老师上课使用便携扩音设备,使声音更洪亮,这样是为了增大声音的()A音调B音色C频率D响度2、一位男低音歌唱家在放声歌唱,身边的女高音歌唱家正为他轻声伴唱,__________的响度大,_______的音调高。3.2015年9月29日,我国自主研制的首个空间实验室“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成功发射升空后,大家都在高声欢呼,这里的“高”,指声音三特性中的_______。4、以下是日常用语中所讲的“高”,其中指音调的是:()A.高谈阔论B.“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C“请勿高声喧哗”D.“这音太高,我唱不上去”5、我们能区别牛叫声和小鸟的叫声,是因为他们______不同,_________的响度大,____________的音调高6、深夜,正在播放的电视剧屏幕上会出现“夜深了,请把音量开小些,以免打扰别人的休息”,从声音角度分析,这是减小声音的________这个特性7、下图中小白兔能分辨出叫门的不是外婆,是根据声音的 来判断的信息窗:我国古代大型编钟主板书:第三节:声音的特性一、声音:有规律的、悦耳动听、使人愉快的声音叫做乐音。无规律的、难听刺耳、让人心烦的声音叫做噪音。二、声音的特性1、响度:指声音的强弱(大小),单位:dB(分贝)振幅越大,响度越大小小2、音调:声音的高低(尖细)单位:Hz(赫兹)频率越大,音调越高。小低3、音色:反映发声体声音的品质和特性副板书:振幅:物体振动时离开原来位置的最大距离频率:物体每秒振动的次数教学反思:聆听、体验不同发声体发声的优美和特色板书设计了解历史,展望未来,介绍中华民族悠久灿烂文化陶冶学生的情趣,培养学生民族自豪感。引入声音的第二特性----音调(2分钟)音调高低与什么因素决定(8分钟)PAGE9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