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31张PPT)第二节阿基米德原理物体浸在液体中的体积,不就是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吗?你能知道阿基米德揭开这个秘密的原理吗?你想知道这个原理是什么内容吗?今天我们就要学到这条原理。将易拉罐慢慢按入装满水的烧杯中,观察易拉罐浸入水的多少与排开水的多少的关系,同时感受浮力的大小。物体浸入水中的体积越大,排开的水的体积越___,易拉罐受到的浮力越___。大大浮力和排开的液体之间又怎样的具体关系呢?感受浮力想想做做:浮力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液体的密度物体浸在液体中的体积浮力液体的密度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符号?符号?公式?可以求?浮力液体的密度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ρVρV=mG?浮力液体的密度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ρVρV=m猜想浮力可能与_______________有关。m排=排排开液体的重力浮力大小与排开液体所受重力的关系1.怎样测浮力?2.怎样收集排开的液体?3.怎样测出排开液体的重力?自主学习P54并思考讨论:实验探究:1.怎样测浮力?称重法:探究浮力大小跟排开液体所受重力的关系2.怎样收集排开的液体?在溢水杯中加水到溢水口,将小桶放在溢水杯旁。再把物体浸在液体中,让溢出的液体流入小桶中,桶中的液体就是被物体排开的液体。探究浮力大小跟排开液体所受重力的关系怎样使得溢水杯中的水到达溢水口?3.怎样测出排开液体的重力?排开液体的重力等于小桶和液体的总重力与空桶的重力之差G排=G总-G桶探究浮力大小跟排开液体所受重力的关系小组交流并设计出具体的实验步骤吧!实验步骤G物F示G总次数12G桶/NF示/NF浮/NG物/NG总/NG排/N收集数据G桶①②③④①②③④1、浸没时不要触及杯底或杯壁。2、弹簧测力计待示数稳定后读数。温馨提示分析数据得出结论物体在液体中所受浮力的大小等于物体排开液体的重力(F浮=G排)。1.内容: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它排开的液体所受的重力。2.公式:F浮=G排=m排g=ρ液gV排NKg/m3N/Kgm33.适用范围:液体和气体(F浮=G排=ρ气gV排)阿基米德原理部分浸入时V排浸没时V排=V物注意:V排不一定等于V物有一个重为7.9N的实心铁球,当它浸没在水中时受到多大的浮力(g=10N/Kgρ铁=7.9×103kg/m3)解:m铁=铁=7.9N10N/kg=0.79kgV铁=m铁ρ铁=0.79kg7.9×103kg/m3=1×10-4m3(1)(2)V排=V铁=1×10-4m3=1.0×103kg/m3×1×10-4m3×10N/kg=1N铁球受到的浮力为F浮=G排=m排g=ρ水V排g例题铁球的体积为:铁球的质量为:拓展思维突破自我如果将同样重7.9N的实心铝球浸没在水中,与铁球相比,谁受到的浮力更大一些呢?(不计算你能思考出答案来吗)【解析】铁球和铝球的重力相等,则质量相等根据,ρ铁>ρ铝,则V铁根据F浮=ρ液gV排,所以F铝浮>F铁浮。课堂小结你在这节课中,有哪些的收获?课堂检测1、将金属块浸入水中,排开0.6Kg的水,金属块的浮力是____N。(g=10N/Kg)2、如下图,两个体积相等的铜球和铝球,分别浸没在酒精和水中,则它们所受浮力关系是:F铜浮____F铝浮。(ρ酒<ρ水)(填“<”、“=”、“>”)水铝酒精铜6<F浮=G排=ρ水gV排3、某游乐湖边,布满了石头,从湖水中游泳的人由深水走向浅水的过程中,脚会越来越疼,请利用本节知识进行合理的分析:因为ρ水不变,V排变小所以浮力变小游泳的人由深水走向浅水的过程中,脚感到疼是因为:浸在水中的体积,浮就,而人的重力,所以水底的石头对人的支持力。变小变小不变变大4、一个体积是20m3的气球,在地面附近受到的空气对它的浮力是N。(地面附近的空气密度是1.29kg/m3,g取10N/kg)F浮=G排=ρ空气gV排气球排开空气的体积:V排=V球=20m3解:=1.29kg/m3×10N/kg×20m3=258N气球受到的浮力为258想一想:为什么小小的钩码放到水里会下沉,硕大的“辽宁号”航母却能漂浮在水上呢?课下作业:评测练习1、将金属块浸入水中,排开0.6Kg的水,金属块的浮力是____N。(g=10N/Kg)2、有两个体积相等的铜球和铝球,分别浸没在酒精和水中,则它们所受浮力关系是:F铜浮____F铝浮。(ρ酒<ρ水)(填“<”、“=”、“>”)3某游乐湖边,布满了石头,从湖水中游泳的人由深水走向浅水的过程中,脚会越来越疼,请利用本节知识进行合理的分析:游泳的人由深水走向浅水的过程中,脚感到疼是因为:浸在水中的体积,浮力就,而人的重力,所以水底的石头对人的支持力。第二节《阿基米德原理》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能用溢水杯等器材探究浮力的大小。2、会利用阿基米德原理解释简单的现象和计算。过程与方法 1.经历科学探究,培养探究意识,发展科学探究能力。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概括能力,发展学生收集、处理、交流信息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增加对物理学的亲近感,保持对物理和生活的兴趣。 2.增进交流与合作的意识。 3.保持对科学的求知欲望,勇于、乐于参与科学探究。二、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阿基米德原理。(2)难点:①探索阿基米德原理的实验设计及操作过程;②对阿基米德原理的理解。三、教学准备空易拉罐(每组1个)、水槽每组1个、弹簧测力计每组1只、钩码每组1个、塑料圆柱体、溢水杯每组1套、、烧杯、水等四、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引入新课由阿基米德鉴定王冠的故事导入新课二、新课教学想想做做:让学生将空易拉罐慢慢按入水中,学生在实验时观察易拉罐浸入水的多少与排开水的多少的关系,同时感受浮力的大小。引导学生回答学案上的问题:物体浸入水中的体积越大,排开的水的体积越___,易拉罐受到的浮力越___。回顾: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教师引导学生回答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引导学生猜想:浮力的大小可能与哪个物理量有关?二者怎样怎样的数量关系?探究阿基米德原理教师介绍实验所需的器材:弹簧测力计、钩码、塑料圆柱体、烧杯、溢水杯、水槽、水等。(1)设计实验方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P54解决学案上的三个问题:?①如何测量物体受到的浮力。?②怎样收集排开的液体?③如何测量被物体排开的液体的重力。引导学生设计实验步骤①用弹簧测力计测出空小桶的重力G桶;②用弹簧测力计测出塑料圆柱体的重力G物;③将塑料圆柱体浸没(部分浸入)入盛满水的溢水杯中,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示④用弹簧测力计测出盛水小桶的总重力G总;⑤计算出塑料圆柱体受到水的浮力F浮和排出水的重力G排。实验数据记录在表格中(2)学生进行实验,教师巡视。引导学生分析总结:?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等于物体排开水的重力。为了使实验结果更具有普遍性,让学生用钩码再一次做实验。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归纳阿基米德原理: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它排开的液体所受的重力。数学表达式:F浮=G排。(3)进一步讨论阿基米德原理导出公式:F浮=G排=m排g=ρ液V排g教师强调注意:①V排不一定等于V物②适用范围:液体和气体(F浮=G排=ρ气gV排)教师引导学生分析例题,交流,展示,教师强调补充。例题:有一重7.9N的实心铁球,当它浸没在水中时受的浮力多大?(g=10N/Kg)拓展思维突破自我如果将同样重7.9N的实心铝球浸没在水中,与铁球相比,谁受到的浮力更大一些呢?(不计算你能思考出答案来吗)三、课堂小结四、课堂检测1、将金属块浸入水中,排开0.6Kg的水,金属块的浮力是____N。(g=10N/Kg)2、有两个体积相等的铜球和铝球,分别浸没在酒精和水中,则它们所受浮力关系是:F铜浮____F铝浮。(ρ酒<ρ水)(填“<”、“=”、“>”)3、某游乐湖边,布满了石头,从湖水中游泳的人由深水走向浅水的过程中,脚会越来越疼,请利用本节知识进行合理的分析:五、课下作业:想一想:为什么钩码放到水里会下沉,硕大的“辽宁号”航母却能漂浮在水上呢??学生观看幻灯片先让学生动手实验再由学生边操作边讲解。?学生回答:?学生回答:?小组讨论,学生举手回答。学生讨论,设计实验,得出最佳的实验方案。各组成员分工协作,争先恐后,开始进行实验并记录实验数据。记录并分析实验数据,师生共同总结出“阿基米德原理”。?学生结合以前所学的相关公式,进一步推导阿基米德原理的计算式??学生分析,交流,展示?学生回答?学生总结学生完成学案练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生活实例,引入新授课──浮力的大小与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体现物理来源于生活的理念。复习影响浮力的相关因素,为下面做铺垫和准备。????通过讨论让学生设计出切实可行实验方案,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分析概括能力。?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增进交流与合作的意识,培养学生的科学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发展学生收集、处理、交流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认真、严谨的科学态度.????让学生自己总结既有利于学生记忆,又可以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以致用,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板书设计:第二节阿基米德原理1.内容: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它排开的液体所受的重力。2.公式:F浮=G排=m排g=ρ液gV排3.使用范围:液体和气体13442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第二节阿基米德原理.doc 第二节阿基米德原理.ppt 第二节阿基米德原理测试.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