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科阶段性调研历史与社会·道德与法治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题有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题号12345678910答案DCDCBDADBB题号11121314151617181920答案ABBBACABDA二、非选择题(本题有4小题,共60分)21.(共16分)(1)海洋文明:A、B(2分)大河文明:C、D、E、F(2分)依据: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1分)(2)道理:不同的地理环境,造就了不同的经营方式和文明类型。(2分)(3)亚历山大帝国;罗马帝国;阿拉伯帝国(3分)共同点:都是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2分)(4)虽然在扩张中伴随着暴力、奴役和掠夺(2分),但是在客观上促进了不同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使世界各地的联系越来越密切。(2分)22.(共14分)(1)雅典城邦为担任公职和参加政治活动的公民发放工资和津贴。(2分)雅典妇女和奴隶没有任何政治权利,不能参加公民大会。(2分)(2)积极性:使公民获得更多的权利,能积极主动地参政议政。(2分)消极性:它是建立在奴隶制基础上的,占人口大多数的奴隶、妇女和外邦人没有任何政治权利,真正能够享受这种民主的人只占少数。(2分)(3)罗马法(或《十二铜表法》)。(2分)地位和影响:罗马法是影响广泛而深远的古代法律体系,成为近代很多西方国家法律的基础。(4分)23.(共16分)(1)改革军制和内政,发展经济,使齐国很快富强起来。(4分)(2)商鞅变法(2分)奖励农耕,生产粮食和布帛多的人可以免除徭役;(2分)奖励军功,立有军功的人按功劳大小授予不等的爵位和田宅(2分)(3)商鞅变法使秦国国力大增,成为战国中后期实力最强的国家,为以后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4分)(4)坚持改革,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动力;改革要顺应历史发展潮流。(任答一点2分)24.(共14分)(1)在保存古典文明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或保存古希腊、罗马文献方面)。(2分)史实说明:阿拉伯学者将许多古希腊、罗马及印度的著作翻译成阿拉伯文,为日后文化的传播奠定了基础。(2分)(2)事件:日本大化改新。(2分)留学生回国后积极宣扬唐朝制度,希望以唐朝为楷模,推动变革。(2分)经济上措施:土地收归国有,国家定期按人口把土地分给农民耕种,向他们收取赋税。(2分)(3)相互联系、相互影响。(4分)(答到相互学习、相互交流、相互促进、相互融合均可得分,每点2分)PAGE12020学年(上)八年级社会·道法阶段性调研答题卷一、选择题(本题有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题号12345678910答案题号11121314151617181920答案二、非选择题(本题有4小题,共60分)21.(共16分)(1)(5分)(2)(2分)(3)(5分)(4)(4分)22.(共14分)(1)(4分)(2)(4分)(3)(6分)23.(共16分)(1)(4分)(2)(6分)(3)(4分)(4)(2分)24.(共14分)(1)(4分)(2)(6分)(3)(4分)姓名班级试场座位号:………………………………………………………装………………………………订………………………………线………………………………………PAGE12020学年(上)八年级社会·道法阶段性调研试题卷一、选择题(本题有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下列有关人类早期文明和它们的主要文明成就,搭配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古埃及文明——金字塔和阿拉伯数字B.古代中国文明——分封制和星期制度C.古代两河流域文明——《汉谟拉比法典》和太阳历D.古代印度——种姓制度和佛教????????????????????????2.为祭拜宙斯,前8世纪起,古希腊人每四年举行一次赛会。这种赛会流传至今,被称为()A.娱神会B.赛神会C.奥运会D.全运会3.小明梦见自己来到了几千年前的商朝,他可能看到的有()①在作坊看青铜冶炼的过程②许多信佛者到寺庙上香③阅读孔子编辑的《诗经》④将占卜的结果刻在龟甲和兽骨上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4.有四位同学打算各写一篇关于春秋战国思想的论文,他们采用了不同的研究方法,其中步骤比较合理、论证比较严谨、史论正确的是()选项第一步第二步A提出庄子是道家创始人的观点找到庄子主张“无为而治”观点作证据B提出孟子是儒家创始人的观点找到孟子主张仁政、提出“春秋无义战’观点作论据C查阅到孔子“因材施教”、“温故知新”、兴办私学、广收门徒等相关史料得出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教育家的结论D查阅到孙膑“战胜而强立,故天下服矣”等相关史料得出孙膑是兵家鼻祖的结论5.某同学要编写一份“辉煌的古希腊文明”手抄报。下列素材属于古希腊文明的是()①恺撒与元老院②米隆与《掷铁饼者》③屋大维与罗马法④阿基米德与浮力定律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6.西周末年,昏庸的幽王上演了一场“烽火戏诸侯”的闹剧。诸侯率兵前往护卫周王,遵守的制度是()A.封建制B.世袭制C.禅让制D.分封制7.浙江绍兴是一座古城,最早建于春秋时期(公元前770-公元前476年)。这一时期古希腊和古罗马可能处于()A.克里斯提尼执政时期罗马共和国时期B.克里斯提尼执政时期罗马帝国时期C.伯利克里执政时期罗马共和国时期D.伯利克里执政时期罗马帝国时期8.《论语》中描述的“礼乐征伐自诸侯出”的政治局面,其对应的历史时期是()A.夏朝B.商朝C.西周D.春秋9.下列关于中世纪西欧城市的叙述,正确的是()①农业的发展和经济的恢复,促使原有城市的复苏和新城市的涌现②12世纪的伦敦作为经济和政治中心是当时西欧最大的城市③城市的兴起促进了手工业的发展,早期资产阶级出现④西欧城市经济是自给自足的,生产的产品主要用于领主与劳动者自身消费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10.被古罗马著名历史学家李维称为“一切公法和私法源泉”的法律是()A.《陶片放逐法》B.《十二铜表法》C.《汉谟拉比法典》D.《秦盗贼令》11.世界三大宗教按照出现的时间先后排列正确的是A.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B.伊斯兰教——基督教——佛教C.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D.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12.《影响世界历史的三个犹太人》这本书专门介绍了爱因斯坦、马克思和弗洛伊德。追根溯源,犹太人的祖先是()A.以色列人B.希伯来人C.雅利安人D.阿卡得人13.下列关于马镫传播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从中国传到东北亚地区B.由突厥人从萨珊波斯人处引入C.由阿拉伯人传给波斯人D.从西欧、北欧传到东欧14.文字的出现是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今天世界上大部分地区使用的字母文字,首先产生于东亚地区②古代北非地区产生了象形文字③《汉谟拉比法典》是用楔形文字书写的④中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是从夏朝开始的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15.某中学课题组搜集到下列信息:“春秋五霸”、“战国七雄”、“商鞅变法”、“百家争鸣”铁器、“牛耕的使用和推广”。这些信息反映出春秋战国时期的阶段特征是()A.大变革的时代B.统一国家的建立C.繁荣与开放的社会D.民族关系的发展16.文物是鲜活的历史,与右侧图片所示文物有关的历史信息是()A.体现古代的世袭制度?B.体现夏朝的青铜文明C.能够规范贵族的身份地位D.反映春秋战国的百家争鸣17.在中古欧洲社会发展过程中,催生了市民阶级,为资本主义兴起准备了条件的是()A.西欧城市的兴起B.西欧封建等级制度的形成C.丕平献土D.西罗马帝国的灭亡18.我国古代,人们常以“牛、耕”作为名、字。如孔子的弟子司马耕,字子牛,这反映了牛耕在当时备受人们推崇。牛耕的作用开始于()A.夏商时期B.春秋战国时期C.秦汉时期D.隋唐时期19.公元7世纪,某国家整个朝野掀起了“改新运动”,全盘照搬中华帝国的制度和文化,把处于蒙昧状态的民族,凭空向前推进了几个世纪。这个善于学习的国家是()A.阿拉伯帝国B.雅典C.罗马帝国D.日本20.“比较”是历史学习和研究的一种重要方法。日本大化改新与商鞅变法相比较,最主要的共同之处在于()A.都是自上而下的封建改革B.都建立了中央集权的天皇制封建国家C.都废除了土地国有制度D.国家定期把土地分给农民耕种二、非选择题(本题有4小题,共60分)21.(16分)东西方文明多元发展,交相辉映。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材料二:甲乙丙材料三:这三大帝国的扩张无疑是古代史上突破相互孤立隔绝的重大事件。但也许横贯于亚欧大陆古道上的商队来往……对古代世界各地生产技术、文化知识的传播更为重要。——齐世荣《世界史:古代史编》(1)请将材料一中字母A、B、C、D、E、F所代表的古代文明进行分类,并写出分类依据。(5)(2)古代先民在这些地区创造出灿烂的文明,告诉我们什么道理?(2分)(3)请写出材料二中三张图片的帝国名称,并归纳这三大帝国在疆域位置上的共同点。(5分)(4)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请说说你对古代世界扩张的认识。(4分)22.(14分)民主与法制是人类几千年积淀的精华,希腊民主政治与罗马法律制度,集中代表了古代西方政治文明的杰出成就。材料一:洛克是个雅典郊区的农民,今年(公元前477年)三十岁,他是家庭中的男主人。今天是个艳阳高照的日子,他要去雅典参加公民大会,这个公民大会虽然每十天就开一次,严重影响到洛克干农活,但他依然很愿意去参加。洛克的妻子艾伦和仆人也想跟在后面去公民大会瞧瞧热闹,却被洛克臭骂了一顿,妻子只好作罢。材料二:德国法学家说过:罗马曾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以武力,第二次以宗教,第三次是以法律。(1)洛克为何乐于参加公民大会?(2分)而他的妻子为何只好作罢?(2分)(2)你如何评价雅典城邦民主政治?(4分)(3)材料中所说的“第三次征服世界”的是什么法律?(2分)它的地位和影响是什么?(4分)23.(16分)制度的变革与创新直接影响着人类历史的进程,是世界文明的重要体现。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论语》材料二: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戮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免除其徭役)。宗室非有军功者,不得为属籍(享受特权)。——选自《史记·商君列传》材料三:青年毛泽东曾评价这次变法:“(?http:?/??/?www.21cnjy.com?)……务耕织以增进国民之富力,尚军功以树国威……此诚我国从来未有之大政策,民何惮而不信?乃必徙木以立信者,吾于是知执政者之具费苦心也。”(1)结合材料一及所学知识,谈谈管仲是如何扶助齐桓公实现“霸诸侯”的。(4分)(2)材料二和材料三反映的是我国历史上哪一次改革?此次改革中让新农民“喜”、旧贵族“悲”的分别是什么措施?(6分)(3)材料三中青年毛泽东评价的这次变法对该国当时及未来的发展有什么重大影响?(4分)(4)结合三则材料,谈谈这对当今中国发展有什么借鉴意义。(2分)24.(14分)人类文明在传播、交流中得到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西欧人对希腊知识已缺乏直接的了解,甚至长期不知道它的存在,因此,穆斯林这一学术成就在西欧准备重新恢复他们的研究之前,起到了保存希腊古典著作的作用。——选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二:那些游历“天朝”的日本人,作为热情的皈依者,回国后所起的作用更为重大,他们对变革的推动,最终导致日本社会的一次重大变革,这场变革试图以中国唐朝为模式,将日本改变成中央集权制的国家。——选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依据材料一,指出阿拉伯人在哪一方面作出的重要贡献,并运用所学史实加以说明。(4分)(2)材料二中“最终导致的日本社会的一次重大变革”是指哪一变革?联系材料二,指出这场变革能够成功推行的因素有哪些?并请列举此次改革在经济方面推行了哪些新举措?(6分)(3)综合上述材料,指出各地区、各文明之间的关系。(4分)八年级(上)社会?道法试题卷第4页,共4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八年级上社会道法阶段性调研答案.doc 八年级上社会道法阶段性调研答题卷.doc 八年级上社会道法阶段性调研试题卷.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