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市普通高中2011届高三上学期摸底测试(9份)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吉林市普通高中2011届高三上学期摸底测试(9份)

资源简介

吉林市普通中学2011-2012学年度高中毕业班摸底测试
语 文
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其中第Ⅰ卷第三、四题为选考题,其它题为必考题。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工整地写在答题纸上,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
第Ⅰ卷 阅读题
甲 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题。
从历史的角度看,儒学是孔子所创立,孟子所发展,荀子所集大成,其后绵延不绝,及今仍有一定生命力的学术流派。儒学既是安身立命之学,更是经世致用之学,是二者的有机统一。
儒学作为一种安身立命之学,所突出的是儒学的“内圣”层面,所解决的是人的精神生活、精神境界、精神寄托、精神安顿阿题,也就是我们现在常说的精神家园问题。孔子讲“乐道”,讲“乐以忘忧”“不知老之特至”;孟子讲“养心”,讲“收其放心”,讲“理义之悦我心,犹刍豢①之入我口”,皆在追求精神生活、道德生活的满足,皆在致力于精神境界、道德境界的提升,并从此种满足与提升中获得精神的愉悦。
儒学作为一种经世致用之学,所突出的是儒学的“外王”层面,所要解决的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问题,是人的物质生活、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问题。儒学特别强调“学以致用”,强调“兼善天下”,强调“立人达人”。孔子弟子子夏说过一句十分著名的话:“学而
优则仕。”(《论语·子张》)表面上看,这是提倡一种读书做官论,然究其实质而言,这却是儒家入世品格和用世精神的最通俗表达。在一定意义上,入世和用世是儒之为儒的关节点,在天下无道的现实面前,以道家为代表的隐者认为洁身自好才是明智的选择,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则认为,正因为天下无道,才有变革现实的必要,在变乱世为治世、变无道为有道的过程中,人生才凸显出其意义与价值。
中国社会的未来发展,离不开包括儒学在内的传统文化的滋养和作用,这一点已为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所普遍认同与接受。那么,儒学自身在未来中国将如何发展,或者说如何继承发挥儒学的积极作用呢?儒学的未来发展、未来前途显然不在于儒学地位的刻意拔高或刻意贬低,不在于将儒学玄学化或庸俗化,而在于实现儒学的大众化、世俗化。
儒学原本就有大众化、平民化的特点,原本就是“极高明而道中庸”的。“极高明”讲的是,儒学与道学一样。“综罗百代,广博精微”。“综罗百代”是说儒学乃是古往今来历史经验、思想文化的综合、总结,“广博精微”是说儒学的内涵丰富,见解深刻。“道中
庸”讲的是,儒学贴近生活、站近实际、贴近大众,很平常、很平实,不是“玄而又玄”的贵族化,玄学化的学问。然而,现在儒学却被一部分学人弄得“玄而又玄”,即高明而不中庸,特别是现代新儒家的努力,强化了儒学的高明的一面,削弱乃至舍弃了儒学的中庸的一面,以至陷入纯粹的形而上学的歧。选是—种值得注意,急需纠正的不良倾向。
儒学要发挥更大的作用,就必须从形而上落实到形而下,必须跳出“玄学化”的怪圈,必须走出书斋、走向生活、走向实际、走向大众。这样说,并不表明儒学的学理探究不必要、不重要,事实上,正常的儒学的学理探究正是儒学的大众化、世俗化健康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没有儒学的学理探究的不断深入,儒学的大众化、世俗化便只是纸上谈兵,或误入庸俗化、低俗化的新的歧途。应有更多的同仁来做儒学的大众化、世俗化的工作,这是儒学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中国社会发展的需要。
(节选自2010年11月《光明日报》)
注:①刍豢:泛指牛羊犬豕之类的家畜,也指供祭祀用的牺牲。
1.下列关于儒学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儒学是孔子所创立的,但孟子和荀子分别为儒学的发展和集大成做出了极大贡献。
B.儒学创立虽然已有了上千年的历史,但发展至今仍有一定的生命力。
C.儒学将安身立命和经世致用做到了有机统一,“内圣”和“外王”并重。
D.儒学彻底解决了人类社会的精神家园问题和经济发展、社会进步问题。
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孔子和孟子都主张追求精神生活、道德生活的满足,都致力于精神境界、道德境界的提升。
B.儒家原本就是“极高明而道中庸”的,综合总结了古往今来历史经验、思想文化,内涵丰富,见解深刻。
C.子夏说过“学而优则仕”,这虽然有提倡读书做官之嫌,但归根结底还是强调儒家的入世品格和用世精神。
D.道家历来主张洁身自好才是明智的选择,而儒家无论何时都将变革现实、变无道为有道作为自身的使命,并以此来凸显人生的意义和价值。
3.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A.儒学既然具有安身立命之用,又有经世致用之效,所以中国社会的未来发展离不开作为传统文化的儒学的滋养和作用。这一点即将被有识之士认同与接受。
B.儒学原本就有大众化、平民化的特点,而“道中庸”体现的正是这—特点。所以,儒学只要走大众化、平民化的道路就可以健康发展。
C.现代一些新儒家努力在强化儒学的高明的一面,削弱乃至舍弃了儒学的中庸的一面,致使儒学被弄得“玄而又玄”。
D.儒学的学理探究正是儒学的大众化、世俗化健康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只有不断深入儒学的学理探究,儒学才能避免走上庸俗化,低俗化的歧途。
二、古代诗丈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周德兴,濠人。恭谨勇毅,与太祖同里,少相得。从定滁、和。渡江,累战皆有功,迁左翼大元帅。从取金华、安庆、高邮。援安丰,征庐州,进指挥使。从讨赣州、安福、永新,拔吉安。再进湖广行省左丞。同杨璟讨广西,攻永州。元平章①阿思兰及周文贵自全州来援,德兴再击败之,追奔至全州,遂克之。道州、宁州、蓝山皆下。进克武冈州,分兵据险,绝靖江声援。广西平,功多。洪武三年封江夏侯,岁禄千五百石,予世券。
是岁,慈利土酋覃垕②连茅冈诸寨为乱,长沙洞苗俱煽动。太祖命德兴为征南将军,帅师讨平之。明年伐蜀,副汤和为征西左将军,克保宁。先是,傅友德已克阶、文,而和所帅舟师未进。及保宁下,两路军始合。蜀平,论功,帝以和功由德兴,赏德兴而面责和。且追数征蛮事,谓覃垕之役,杨璟不能克,赵庸中道返,功无与德兴比者。复副邓愈为征南左将军,帅赵庸、左君弼出南宁,平婪凤、安田诸州蛮,克泗城州,功复出诸将上。赏倍于大将,命署中立府,行大都督府事。德兴功既盛,且恃帝故人,营第宅逾制。有司列其罪,诏特宥之。十三年命理福建军务,旋召还。
明年,五溪蛮乱。德兴已老,力请行,帝壮而遣之,赐手书曰:“赵充国图征西羌,马援请讨交址③,朕常嘉其事,谓今人所难。卿忠勤不怠,何忝前贤,靖乱安民,在此行也。”至五溪,蛮悉散走。会四川水尽源、通塔平诸洞作乱,仍命德兴讨平之。十八年,楚王桢讨思州五开蛮,复以德兴为副将军。德兴在楚久,所用皆楚卒,威震蛮中。定武昌等十五卫④,岁练军士四万四千八百人。决荆州岳山坝以溉田,岁增官租四千三百石。楚人德之。还乡,赐黄金二百两,白金二千两,文绮百匹。
居无何,帝谓德兴:“福建功未竟,卿虽老,尚勉为朕行。”德兴至闽,按籍佥练,得民兵十万余人。相视要害,筑城一十六,置巡司四十有五,防海之策始备。逾三年,归第,复令节制凤阳留守司,并训练属卫军士。诸勋臣存者,德兴年最高。岁时入朝,赐予不绝。二十五年八月,以其子骥乱宫,并坐诛死。
(《明史·列传第二十》)
注:①平章:金元有平章政事,位次于丞相。元代之行中书省置平章政事,则为地方高级
长官,简称平章。②慈利:县名。土首覃垕(hòu):土家族首领覃垕。③交址:又名交阯,中国古代地名,位于今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④明代军队编制名。清初曾沿用。于要害地区设卫,大致以五千六百人为一卫,由都司率领,隶属于五军都督府,一般驻地在某地即称某卫,如威海卫、金山卫等,后相沿成为地名。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与太祖同里,少相得 得:融洽 B.而和所帅舟师未进 帅:率领
C.十三年命理福建军务,旋召还 旋:不久 D.楚人德之 德:恩德
5.下列句子分为四组,能表现出周德兴“恭谨毅”的一组是
①从讨赣州、安福、永新,拔吉安 ②进克武冈州,分兵据险,绝靖江声援
③博友德已克阶、文 ④德兴己老,力请行,帝壮而遣之
⑤以其子乱宫 ⑥德兴在楚久,所用皆楚卒,威震蛮中
A.①②③ B.①③⑥ C.②④⑤ D.②④⑥
6.下列对原文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长沙洞苗寨被煽动作乱,太祖任命周德兴为征南将军,率领部队讨伐平定。第二年征讨蜀地,协助汤和为征西左将军,攻克保宁。
B.周德兴平定武昌等十五卫,每年练兵四万四千八百人,开决荆州岳山坝用以灌溉农田,年增官租四千三百石。
C.各位活着的有功勋的大臣,周德兴的年龄是最大的,每年入朝时,皇帝给的赏赐,周德兴都不拒绝。
D.周德兴虽然年纪很大,但皇帝考虑到福建的功业没有完成,还是希望他尽力前往。周德兴到了闽地就征兵操练,完备了海上的防御措施。
7.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德兴功既盛,且恃帝故人,营第宅逾制。(5分)
译文:
(2)卿忠勤不怠,何忝前贤,靖乱安民,在此行也。(5分)
译文: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8-9题。
岁暮归南山①
孟浩然
北阙②休上书,南山归敝庐。
不才明主弃, 多病故人疏。
白发催年老,青阳③遏岁除。
永怀愁不寐, 松月夜窗虚。
注:①写这首诗时,诗人正是四十岁,长安科考落第。②北阙:指帝宫。③青阳:指青天。
(1)这首诗是在诗人心情极端复杂的情况下写出来的,请分点概括诗人在诗歌中表达的情感。(5分)
(2)请简要分析“松月夜窗虚”的妙处。(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任选3道小题,如果全答,按顺序评分)
(1) ,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劝学》)
(2)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短歌行》)
(3)乱石穿空,惊涛拍岸, 。江山如画, 。(《赤壁怀古》)
(4)元嘉草草,封狼居胥, 。四十三年,望中犹记,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乙 选考题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骑自行车去拉萨
王奎山
罗西在送儿子上大学的一个星期之后,在晚报上刊登了征集驴友一起骑自行车去拉萨的启事。罗西喜爱旅游,特别是喜爱骑自行车旅游。罗西早就想骑自行车去拉萨了。妻子问他,为什么要去拉萨?罗西说,有人问一个登山家,你为什么要登山呢?登山家说,因为那座山在那里存在着。罗西的妻子想了半天,不知道应该如何回答罗西。
罗西的启事登出来后,很快就收到了几个驴友的电话,表示愿意和罗西一起骑自行车去拉萨。几个人还一起推举罗西为召集人。罗西非常高兴,拟定了具体的计划,并且开始付诸行动。
罗西的妻子很快就知道了这件事。罗西的妻子知道这件事后,和罗西大吵大闹起来。罗西的妻子说,儿子才刚刚考上大学,光本科就得四年,得花多少钱?罗西说,儿子上大学的钱不是早就存在那里了么?妻子说,读完本科还要读研究生,读完硕士还要读博士。再说,读完博士还要找工作,还要结婚,还要买房,你想没想过,这些事得多少钱?罗西笑了,说,结过婚还要生儿子呢,生了儿子还要生孙子呢,你累不累呀?妻子说,我不跟你耍嘴皮子!只要儿子大学没毕业,只要儿子工作没找好,房没买,婚没结,你休想离开这个家。等儿子大学毕业找了工作,买了房,结了婚,你爱上哪儿上哪儿,你哪怕是去阿拉斯加呢,我也不拦你。罗西哈哈地笑了,照你这样说,我这一辈子不是卖给你啦?妻子说,我还卖给你了呢!人家马丽早就住上别墅,开上私家车了。马丽是妻子的闺中密友。妻子还把双方的父母都叫到一起,说,你要走也中,咱先把婚离掉再说。
于是,骑自行车去拉萨的事只好泡汤。
这事本来就是罗西挑起来的。罗西去不成,那几个驴友也一时有些泄气。但驴友中的一个晚报社的首席记者叫杜平的,不服气,说,咱离了罗西就去不成拉萨了?咱非去不行。咱不但要去,还要搞得轰轰烈烈的。于是,杜平接替了罗西,成了驴友们的头头。杜平到底是晚报社的首席记者,懂得舆论的重要性。驴友队出发那天,在世纪广场那里举行了隆重的欢送仪式,连市委宣传部部长都到了场。
不仅如此,晚报特意辟出了专门的版面,刊登杜平撰写的旅途见闻的文章。这个专栏受到了广大读者的热烈欢迎。有的人甚至跑到报社说,我买晚报就是冲着这专栏的。这个专栏在晚报上一直持续了半年多时间。驴友队从拉萨回来之后,杜平还把那些文章汇集成一本书,书的名字就叫《骑自行车去拉萨》。
再说罗西,不管怎么说,骑自行车去拉萨这件事是由罗西挑起来的。没有罗西就没有驴友队的拉萨之行。驴友队出发那天的欢送仪式,罗西是参加了的,不仅参加了,还发了言。罗西的发言十分简单,只有短短的几句话。罗西是这样说的:骑自行车去拉萨,是我多年来的梦想。今天,我的这个梦想,就要由你们付诸实施了。我非常羡慕你们。但是,我要说,只要我不死,我还活着,总有一天,我也要骑自行车去拉萨!说罢,罗西的眼泪“哗哗”地流下来了。罗西的话,赢得了一片热烈的掌声。
而且,从那天开始,罗西在家里该干啥干啥,但就是不说话,一句话也不说了。妻子知道罗西在赌气,也不理他。
驴友队从拉萨凯旋的第二天,罗西失踪了。罗西的妻子知道罗西肯定是去拉萨了,就找到罗西的爸爸,问怎么办?罗西的爸爸说,还能怎么办,我权当是没有他这个儿子。罗西的妻子问,找不找?罗西的爸爸说,找个啥,不找!我生的儿子我知道,王八蛋是个犟种,十头牛也拉不回来。
  于是,就不找。
谁也没有想到,罗西这一去竟是八年。
八年后,当罗西出现在家人面前的时候,他已经变成了一个纯粹的西藏人,头发胡子都很长,脸色黑红,身上有一股浓重的羊膻味儿。那时,罗西的儿子已经念完了博士,并且已经娶妻生子。罗西说,儿子,爸爸对不住你。说这话的时候,罗西流出了眼泪。没想到,儿子哈哈地笑了。儿子说,爸爸,你是世界上最优秀的爸爸。我要告诉你我的一个决定,等我的儿子考上大学以后,我也要骑自行车去拉萨!说完这句话,罗西父子两个紧紧地拥抱在一起。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5分)
A.妻子对罗西去拉萨的强烈反对,反映了现实社会中广泛存在着的保守观念——安于现状,不求探索,还能讲出充分的理由。
B.市委宣传部长也参加了欢送仪式,表明党的领导机关对民间自发旅游的重视和支持,正是在这种情况下,罗西去拉萨的决心变得愈发坚定。
C.罗西在欢送仪式上的简短讲话,表现了他对拉萨的向往和去拉萨的决心,也为后文他的失踪埋下伏笔。
D.八年后的罗西,已经变成了一个纯粹的西藏人,这样的变化,表明了罗西已经在拉萨获得野性,回归了本源。
E.小说以罗西去拉萨为线索,穿起了准备去拉萨、去不成拉萨、送别人去拉萨、终于去拉萨等情节,构成了完整紧凑的故事。
(2)小说中写了驴友、晚报记者、晚报读者、儿子这些人对罗西“去拉萨”的态度,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
(3)主人公罗西有着怎样的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6分)
(4)对于骑自行车去拉萨这种现象,诸如登山、漂流、环球航行等,人们有不同的看法,有人认为是人类向自然挑战,也有人认为是人类向自身挑战,当然还有一些别的观点,你同意哪种看法?请结合本文,谈谈你的认识。(8分)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杨振宁:合璧中西科学文化的骄子(节选)
杨振宁1948年获得博士学位。1949年,他到了普林斯顿高等学术研究所从事科学研究,—干就是17年。在这里,他创造了他一生中最为辉煌的科学成就。主要有:1954年,杨振宁和米耳其共同发表了被称为“杨振宁——米耳其规范场论”的非阿尔贝规范场的理论,被世界物理学家们公认是20世纪最伟大的物理结构之一。1956年,杨振宁和李政道—起,提出了“弱相互作用下宇称不守恒定律”,次年经吴健雄教授的实验证实。他们两人由此获得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其后,杨振宁还在统计物理学的伊辛模型、相变理论等方面取得了一串串光辉夺目的科学成就。杨振宁完全可以当之无愧地称为当今健在的最伟大的物理学家之一。
作为一个世界瞩目的科学家,人们都关注着他成功的原因。
抓住机遇,追随名师。杨振宁自己曾这样感慨过:“我回想一下我念物理,做研究工作,做教师的经验,我觉得我是非常非常幸运的。在绝大多数和我同年岁的人都有着种种困难和遭遇的时候,我却有很好的老师,很好的合作者,很好的学生。而且在物理学界以外有很多很多的朋友。”①这是杨振宁平实而谦虚的总结。
的确,杨振宁家学渊源,他是幸运的:就读西南联大阶段,虽国难当头,但因此接受了中国许多最著名的学者授业解惑。这些教授时至今日都还是中国科学界、知识界的风流人物。名教授所站位置在巅峰之上,也就给杨振宁带来了高起点。他一生的研究内容、研究风格好作风始终没有偏离他在西南联大时所形成好确立的方向。当他赴美留学后,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场不在美国,因此,大量的各国科学家流向美国。杨振宁直接在这些誉满全球的大师的麾下,周围又有一批优秀的青年共同学习,确是幸选之至。
中国有句古话:“名师出高徒。”名师之所以能对高徒起指点作用,就在于名师的指导可以使年轻人在攀登科学高峰时缩短路途。因为名师是站在科学发展最前沿,他们能随时了解变化着的科学研宽的新形势并能掌握研究的新方向。同时名师能及时地掌握该学科领域中新的情报信息,做出前瞻性的预测,对相邻的学科关系也看得清楚。
然而,杨振宁并非简单地面对机遇,从杨振宁的人生经历中,我们可看到他孜孜不倦、奋力追求的历程。这种事例在杨振宁的一生中是屡见不鲜的。因此,良好的机遇和环境,好的老师,杨振宁都靠自己去把握,去争取。与其税杨振宁碰上了好机遇,不如说杨振宁争取和抓住了好机遇。抓住机遇,追随名师,这才是杨振宁成为幸运儿的重要原因。
扬长避短,杨振宁走上理论物理的研究之路,并不是他的初衷。他赴美时念念不忘中国的实验物理基础太薄弱,想要在这方面多学一点儿,以报效祖国。事实上,他的特长并不在实验室,在艾尔逊实验室的两年里,他的动手能力捉襟见肘,暴露了他这方面的不足,被同事们传为笑谈。在泰勒教授的指引下,他才开始反思自己,正确评价自己,正确把握自己。时至今日,杨振宁对那段历史性的转折仍不能忘怀。当时那种决定使他如释重负,其实是他找到了真正的自我,再没有心理上的负重感。一个被大家关注的学科,一个被炒得火热的课题,实际上并不一定就有自己的优势。把握自己正是把握未来,未来也许就在自己手中。
一次在中国科技大学讲学时,杨振宁这样谈到这个转折:“我在实验物理方面不如人家,但是在学习理论物理方面因为基础好,读得也比较好。到学校两年之后,我写了两篇理论文章。泰勒教授就找我说,让我去搞理论研究,把文章作为学位论文。当时,我对老师要我放弃实验物理非常失望。过了两天,我孝虑了自己的具体条件,感到自己确实不能做好一个很好的实验物理学家。因此思想搞通了,就高高兴兴地请泰勒教授当我的导师,专心从事理论研究。两个月以后,我就得到了博士学位。我讲这段经历的意思是:选择专业的决心,应该随着自己的了解而变动。如果当时我不离开实验物理,那么也不可能有今天的收获!”②
中西合璧。杨振宁还这样总结他获得成功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我的读书经验大部分在中国,研究经验大部分在美国,汲取了两种不同教育方式的好的地方……”他从他的切身体会中,从他对中西方教育体制、培养人才的方式的观察和反思中,总结了中西方的不同点。
从教学方法看,中国的传统教育方法是让学生啃大量的书本,做大量的习题,学生学习很刻苦,基础打得比较扎实。这是一种按部就班的方法,而西方(尤其是美国)的孩子,基础训练显然不如中国学生扎实,学生的知识体系也漏洞百出,正确和谬误纠缠在—起。但教师鼓励学生提问,帮助学生大胆怀疑,学生们也热衷于讨论和辩论,在讨论和辩论中迅速剔除自己知识体系中的谬误,从而得到长足的进步。这是一种跳跃式的学习方法。
从研究方法看,中国教育的研究方法比较注重演绎法,即从—般到个别的研究方法。从物理学来说,是从数学推演到物理的方法。到达美国后,杨振宁从费米、泰勒等导师处,又学到了另一种研究方法,这就是归纳法,即从个别到—般的研究方法。从物理学来说,是从物理现象引导出数学表示的方法。杨振宁还特别体会到,研宽问题从物理现象、物理事实出发,能使物理研究不至于从理论到理论、从书本到书本,不至于陷入形式主义和教条主义的泥潭,易使物理研究充满朝气莲勃的活力。
许多年后,杨振宁回忆这些经历时说:“我在芝加哥大学念了两年半,得到了博士学位。回想起来,确实学到了很多东西:不仅是一般书本上的知识,尤其了重要的是方法与方向。刚才已提到过方法了:归纳法。方向呢?通过当时芝加哥大学研究的气氛,我接触到一些最能有发展的研究方向。我常常想,我是很幸运的,在西南联大,我打下了扎实的根基,学会了推演法;到芝加哥大学又受到了新的启发,学到了归纳法,掌握了一些新的研究方向。在这两个学校受的教育,对我后来的工作产生了巨大的影响。”③杨振宁既掌握了中国传统的学习、研究方法,又掌握了与中国传统不一样的西方的学习、研究方法,他巧妙地结合应用了这两种方法,使这两种方法互为补充,取长补虹,成为他日后能在科学事业上取得重大成就的重要原因。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5分)
A.第一段介绍杨振宁在非阿尔贝规范场的理论、弱相互作用下宇称不守恒定律以及统计物理学的伊辛模型、相变理论等方面科学成就,是为后文揭示他成功的原因张本。
B.引用中国古话“名师出高徒”一句的目的是说,无论是谁只有经过名师的指点,才能取得非凡的成就;或者说,只要经过名师的指点,就能取得非凡的成就。
C.杨振宁从他的切身体会中,从他对中西方教育体制、培养人才的方式的观察和反思中,总结了中西方的不同点:读书经验在中国,研究经验在美国。
D.传记的结尾写道:杨振宁既掌握了中国传绕的学习、研究方法,又掌握了与中国传统不一样的西方的学习、研究方法,他巧妙地结合应用了这两种方法,使这两种方法互为补充,取长补短,成为他日后能在科学事业上取得重大成就的重要原因。既总结全文,又扣住了标题。
E.这段传记采用总分结构方法,从不同方面介绍了传主科学事业成功的原因;大量运用语言描写方法,塑造传主的形象,在叙述中夹以议论,使作者的情感倾向更为明朗。
(2)杨振宁取得事业的成功,除主观原因外还有哪些客观原因?请简要分析。(6分)
(3)文中三处划线句,都是杨振宁说的话,这样的大段直接引用,对塑造传主形象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折。(6分)
(4)杨振宁学习和科学研究有许多成功的经验,包括“抓住机遇”“扬长避短”“中西合璧”等,这给了你怎样的启示?请就其中一方面,结合文章,联系实际,谈谈你的看法。(8分)
第Ⅱ卷 表达题
五、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3分)
A.任何个人的成就和人民群众的伟大创造比起来,都不过是沧海一粟。
B.日本接连发生的大地震和核泄漏事件,正在考验着菅直人的政治能力,日本经济的现状也已如履薄冰,濒临崩溃的边缘。
C.只要3G用户双方同时拥有足够的带宽,就可让远隔几千里的人实现既能闻其声又能见其人的梦想,真可谓咫尺天涯。
D.第83届奥斯卡颁奖典礼圆满落下帷幕,科林菲斯凭借在《国王的演讲》中的完美表演当仁不让地获得了最佳男主角奖。
14.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日前,省物价部门表示,将加强成品油市场的监测,强化价格的监督检查,对突破国家规定的价格和变相涨价,要严肃查处,切实维护成品油市场的稳定。
B.访问英国期间,温家宝总理在剑桥大学发表演讲时,向莘莘学子深情地表露:“我深爱的祖国年轻而又古老、自强不息而又历经磨难、珍惜传统而又开放兼容。”
C.实施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关键是要改变以单纯传授知识为主的教学方式和被动接受知识的学习方式。
D.由于恶劣天气影响了北约在利比亚的军事行动,北约方面请求美国战机在短期内继续承担在利比亚的空袭行动。
1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前—组是(3分)
这个景象使很多初来乍到的中国旅行者很受震动, , , , , , ,方知我们在很大程度上是两头失落。
①这倒是一个不难让人理解的理由
②走到欧洲街道上东张西望、暗暗比较
③如果我们仅仅因历史过于厚重而失落了现代
④看来事情并不是这样
⑤原本总以为我们拥有历史,人家拥有现代
⑥但厚重的历史保存在哪里呢
A.②⑤④⑥①③ B.②⑤⑥④③① C.⑤②④③①⑥ D.⑤④③①⑥②
16.把下面一段文字组合成—个长句,可以增删诃语,但不能改变原意。(5分)
胸怀天下,壮志凌云,是中华民族志士共同的精神特质,从李白的“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到毛泽东的“指点江山,激扬文字,龚土当年万户侯”,不少名言都体现了这一特质。
17.仿照下列诗句的内容与形式,再写一组句子。(6分)
请不要对我施朱抹粉 仿写:
施朱则显得太红
抹粉则显得太白
因为我的名字叫—— ——
历史
六、写作(60分)
18.阅读下面的材,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一个人在高山之巅的鹰巢里,抓到一只幼鹰带回家,养在鸡笼里。这只幼小鹰和鸡一起啄食、嬉戏和休息……鹰渐渐长大,羽翼丰满了,主人想把它训练成猎鹰,可是由于终日和鸡在—起,它已经和鸡—样,根本没有飞的愿望了。主人试了各种办法,都毫无效果,最后把它带到山顶上,—把将它扔了出去。这只鹰像石头似的,直摔下去,慌乱之中它拼命地扑打翅膀,就这样,它终于飞了起来。
要求自选角度,确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吉林市普通中学2011-2012学年度高中毕业班摸底测试
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1.D(“彻底解决了”不当)
2.D(应为“在天下无道的现实面前,道家洁身自好,儒家变革现实”)
3.C(A“即将被认同”错;B“只要……就”错误;D原文:“正常的”儒学学理探究是前提和基础,“只有”不妥,绝对化)
4.D(德:是名词动用,译为“感激”)
5.D(③是写傅友德已经克阶、文两地⑤是写他儿子周骐扰乱宫中)
6.C(是说皇帝给周德兴的赏赐不断)
7.(1)周德兴的功绩已达到鼎盛,而且(又)倚恃是太祖的同乡,建造的官邸都超出了规格(限制)。(“既”“恃”“制”各1分,句意2分)
(2)你忠诚勤勉而不懈怠,怎能辱居于前贤之下呢,平定战乱,安定百姓,就在此行了。(“怠”“忝”“靖”各1分,句意2分。“忠勤”不翻译扣1分)
8.仕途失意(壮志碓酬)之悲,世态炎凉之苦,年华已逝之哀,万念俱灰的无奈(或绝望、失望)。(答出一点给2分,答出两点给4分,答满三点给5分)
9.(6分)这句诗的妙处就在于情景交融(寓情于景)(2分)。松下的月光(月光透过松树)照进窗内,增加了诗人的空虚,给诗人一种更加清冷、寂寥(孤寂)之感。(3分)这样情景交融,韵味悠长(耐人寻味)(1分)
10.(6分。丢字、多字、有错别字该空均不给分)
(1)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2)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3)卷起千堆雪 一时多少豪杰 (4)赢得仓皇北顾 烽火扬州路
11.(1)CE(答C给3分,答E给2分,答A给1分)(A偏颇,B强加因果,D不合文意)(2)用次要人物衬托主人公。驴友作为支持者,记者作为接续者,读者作为关注者,儿子作为赞赏者,从不同方面突出主人公“骑自行车去拉萨”的主张和行为所具有的代表性。
(3分)深化小说主题。表现出我们这个有民族越来越多的人内心充满挑战的渴望。(3分)
(3)具有冒险和探索的精神——:具有挑战精神——:具有倔强的性格——:具有坚强的性格——。(答3点即可,每点2分,其中概括和简析各占1分。“隐忍执着”亦可)
(4)以话题集中、言之成理为基础,有观点2分,结合文章3分,联系实际3分,8分。
12.(1)AE(答A给3分,答E给2分,答b给1分)(B绝对化,C错解文义,D“总结全文”不当。)吉林市普通中学
2011—2012学年度高中毕业班摸底测试
地 理 试 题
(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第I卷 选择题(50分)
一、单项选择题(25题,每题2分,共50分)
王教授于北京时间10:20从杭州(120°E,30°N)出发去夏威夷群岛进行野外考察,飞机飞行
了4小时40分钟到达该地,当地时间为20:00.下图为考察的某岛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回答1-3题。
1.王教授所考察的岛屿的经度位置是: ( )
A.165°E B.180° C.165°W D.160°W
2.右图是王教授在图中④处考察拍摄的太阳照片,拍摄时当地时间最有可能是
A.5:30 B.6:30 C.17:30 D.18:30
3.王教授考察期间,下列现象最可信的是 ( )
A.开普敦炎热干燥 B.台风在我国东南沿海登陆
C.巴西高原一片枯黄 D.北印度洋洋流呈顺时针
读下图,完成4-6题。
4.甲地位于 ( )
A.北半球 B.南半球 C.东半球 D.西半球
5.关于甲地气候类型的成因与分布规律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成因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B.成因是信风带和副热带高气压带交替控制
C.分布在南、北纬20°-30°大陆西岸
D.分布在南、北纬30°-40°大陆西岸
6.此时甲地地下水和河水的互补关系最有可能的是下图的 ( )
图4是“某年4月份的某日天气系统的垂直剖面图”,其中甲(110°E,40°N)、乙(120
°E,30°N)是近地面的两地点,读图完成7-8题。
7.图5中能正确表示控制甲、乙两地的天气系统是 ( )
8.甲、乙两地在此天气系统影响下,天气状况最可能是 ( )
A.甲地炎热干燥;乙地晴朗少云,气温日较差小
B.甲地晴朗少云,气温较低;乙地多狂风暴雨
C.甲地此时多西南风;乙地此时多东北风
D.甲地沙尘漫天,大气能见度差;乙地阴雨连绵
如图为某区域洋流环流简图,右侧箭头为相应风带的盛行风。回答9-11题。
9.如图区域为太平洋,C处洋流名称为 ( )
A.秘鲁寒流 B.日本暖流
C.加利福尼亚寒流 D.阿拉斯加暖流
10.流经a处的洋流流向与下列四幅图所示一致的是 ( )
11.图示洋流流向与下列现象相同的是 ( )
A.北半球俯视图的自转方向 B.南半球的气旋
C.北印度洋冬季洋流流向 D.北太平洋台风
下图为我国某地形发育示意图,读图回答12-13题。
A.黄土高原 B.云贵高原 C.内蒙古高原 D.准噶尔盆地
13.形成图中地形发育的主要外力是 ( )
A.流水侵蚀 B.风力侵蚀 C.冰川侵蚀 D.流水沉积
下表为四地气温、降水统计资料,读表回答14-16题。
14.表中四地位置,可能位于的地理单元是 ( )
A.①-巴西高原东南部 B.②-中国华北平原
C.③-美国五大湖流域 D.④-加拿大拉布拉多半岛
15.④地降水特别丰沛的主要原因是 ( )
A.来自海洋的暖湿气流受地形阻挡抬升
B.位于中纬度地区,台风活跃
C.海陆热力差异形成的季风环流显著
D.受暖流影响,大气中水汽含量丰富
16.③和②比较,③地月平均气温最低值大于②地且气温在0°以上,造成这种差异的最主要原因可能是 ( )
A.纬度高低因素 B.海陆位置因素
C.大气环流因素 D.地形因素
下面是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城乡人口占世界总人口比重的变化情况图。读图回答17-18题。
17.图甲中,代表发达国家城市人口占世界总人口比重的是 ( )
A.① B.② C.③ D.④
18.当前,下列各类人口中,由于人口迁移引起的人口增长率最高的是 ( )
A.① B.② C.③ D.④
下图甲表示我国2008年某市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图乙为“我国不同阶段人口增长情况图”,
读图回答19-21题。
19.关于图甲所示城市人口自然增长率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高出生率、高死亡率 B.高出生率、低死亡率
C.人口数量呈下降趋势 D.人口增长率呈增长趋势
20.图中所示城市人口自然增长率状况最接近图乙的 ( )
A.I阶段 B.II阶段 C.III阶段 D.IV阶段
21.该城市在今后工作中应 ( )
①加强老年人的社会保障工作 ②鼓励生育,提高少年儿童比例
③大量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 ④继续保持较低的人口生育水平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下图为我国南方A城市工业布局变化图:早期,工厂集中在市中心;中期,逐渐在a处形成以
劳动密集型产业和个别重化工厂为主的工业区;近年来,在b处形成了以高技术产业为主的新工业
区。据此回答22-23题。
22.初期市中心吸引工业集聚的优势是 ( )
A.市场和交通 B.资源和市场
C.市场和科技 D.资源和能源
23.B处工业区形成的条件是 ( )
A.科技和资源 B.交通和市场
C.交通和科技 D.市场和科技
下图为田纳西河流域的综合开发与治理示意图,回答24-25题。
24.该河流开发的核心环节是 ( )
A.发电 B.防洪
C.养殖 D.梯级开发
25.田纳西河流域的生态环境问题及其成因组合,不正确的是 ( )
A.长期高度的棉花种植——土地荒漠化
B.矿产开采冶炼、扩大耕地面积——植被破坏
C.炼铜企业大量排放含硫废气——酸雨
D.水土流失——生态环境恶化
第II卷 综合题(50分)
二、综合题
26.阅读材料图表,回答下列问题:(20分)
图8为某国略图,表1是该国甲乙两城多年平均气候统计资料。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该国不
断承接和发展新兴电子工业,电子工业在经济结构中占用重要地位。其西北部的莫西卡利地区有望
成为区域性第一电子工业园。
表1 甲、乙两城多年平均气候统计资料
(1)该国以哪两种地形为主?描述该国西部年海等深线的分布特点。(4分)
(2)据图8和表1比较甲、乙两城气温、降水特点的异同,并分析原因。(10分)
(3)分析该国莫西卡利地区承接和发展电子工业的主要有利条件。(6分)
27.(12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澳大利亚最大钢铁公司在印度投资建立多家工厂,以满足印度汽车制造商和建筑商对钢材的大量需求。
材料二:澳大利亚(图8)和印度(图9)略图。
(1)分析A农业地域类型及促进该区域农业发展的社会经济条件。(6分)
(2)印度吸引澳大利亚钢铁公司建厂的主要区位因素。(6分)
28.阅读图表,完成下列问题。(18分)
(1)在全球第一轮产业转移时,美国产业转向德国而没有转向英国。结合表格说明其原因。(4分)
(2)在全球第三轮产业转移,使中国成为“世界工厂”。运用所学知识简述其原因。(6分)
(3)全球三轮产业转移,对美国产业发展带来了什么影响?对我国产业发展有何启示?(8分)吉林市普通中学
2011—2012学年度高中毕业班摸底测试
化 学 试 题
本试卷分为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请将各试题答案写在答题纸上。
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Ca 40 Cu 64
第Ⅰ卷(共52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在化学实验中,下列仪器不能加热的是 ( )
A.容量瓶 B.圆底烧瓶 C.锥形瓶 D.蒸发皿
2.水是国家战略性资源,下列物质对水质不会产生严重污染的是 ( )
A.CH3OH B.SO2 C.PbCl2 D.CO2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互称同位素 B.NH3的摩尔质量为17
C.醋酸是强电解质 D.分解反应一定不是氧化还原反应
4.元素X的气态氢化物的化学式为H2X,则X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化学式为 ( )
A.H2XO3 B.HXO4 C.H3XO4 D.H2XO4
5.在进行中和滴定时使用的仪器中,事先不能用所盛溶液润洗且内壁上附着水珠也不影响实验结果的是 ( )
A.酸式滴定管 B.碱式滴定管 C.锥形瓶 D.胶头滴管
6.区别镁和铝最好的方法是:取少量试样,然后 ( )
A.投入沸水中 B.投入冷水中 C.投入盐酸中 D.投入NaOH溶液中
7.下列反应生成的新化合物中,不稳定的是 ( )
A.SO3与水 B.SO2与水 C.SO2与氯水 D.SO3与NaOH溶液
8.下列分子式表示的物质,具有同分异构体的是 ( )
A.C3H7Cl B.C3H8 C.CH2Cl2 D.CH4O
二、选择题(每小题3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9.在强酸性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 )
A.Na+ Fe2+ SO42- NO3- B.Al3+ Mg2+ NO3- Cl-
C.K+ Na+ AlO2- Cl- D.Na+ K+ CO32- ClO-
10.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
A.铁跟盐酸反应:2Fe+6H+=2Fe3++3H2↑
B.向氯化铝溶液中通入氨气至过量:4NH3+Al3++2H2O=AlO2-+4NH4+
C.次氯酸钙溶液中通入过量的CO2:ClO-+H2O+CO2=HCO3-+HClO
D.碳酸钙与盐酸反应CO32-+2H+=CO2↑+H2O
11.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标准状况下,2.24L乙烷中含有0.1NA个分子
B.0.1 mol Na与足量水反应生成H2为0.1NA
C.46gNO2气体中氧原子总数为2NA
D.15g甲基(—CH3)中含的电子数为9NA
12.下列物质①氢氟酸②浓硫酸③氢氧化钠溶液④碳酸钠固体⑤氧化钙⑥浓硝酸,在一定条件下能与SiO2反应的有 ( )
A.①②⑥ B.全部 C.②③⑥ D.①③④⑤
13.下列有关原电池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
A.原电池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B.用导线连接的两种不同金属同时插入液体中,能形成原电池
C.在原电池中,电子流出的一极是负极,发生氧化反应
D.在原电池放电时,电解质溶液中的阳离子向正极移动
14.下列反应中,属于加成反应的是 ( )
15.对于处于化学平衡状态的反应CO(g)+H2O(g)CO2(g)+H2(g) ,若要提高CO的转化率,下列措施中可行的是 ( )
A.升温 B.增大H2O(g)的浓度
C.增大压强 D.使用合适的催化剂
16.向0.1 mol/L CH3COOH溶液中加入CH3COONa晶体或加水稀释时,都会引起 ( )
A.溶液的pH增大 B.CH3COOH的电离程度增大
C.溶液的导电能力减小 D.溶液的c(OH)-减小
17.25℃时,在BaSO4的饱和溶液中存在:BaSO4(s)Ba2+(aq)+SO42-(aq),Ksp=1.1025×10-10,在该温度下有关BaSO4的溶度积和溶解平衡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向c(SO42-)=1.05×10-5mol/L的BaSO4溶液中加入BaSO4固体,c(SO42-)增大
B.向该饱和溶液中加入Ba(NO3)2固体,则BaSO4的溶度积常数增大
C.向该饱和溶液中加入Na2SO4固体,则该溶液中c(Ba2+)>c(SO42-)
D.向该饱和溶液中加入BaCl2固体,则该溶液中c(SO42-)减小
18.pH=a的某电解质溶液中,插入两支惰性电极通直流电一段时间后,溶液的pH>a,则该电解质可能是 ( )
A.NaOH B.H2SO4 C.AgNO3 D.Na2SO4
19.向一容积为1L的密闭容器中加入一定量的X、Y,发生化学反应aX(g)+2Y(s)bZ(g) 。下图是容器中X、Z的物质的量浓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
根据以上信息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用X表示0~10 min内该反应的平均速率为v(x)=0.045mol/(L·min)
B.化学方程式中a:b=1:3
C.推测在第7min时曲线变化的原因可能是升温
D.推测在第13min时该反应刚好达到化学平衡
20.将1.92g铜投入一定量的浓硝酸中,铜完全溶解,生成气体颜色越来越浅,共收集到672mL气体(标准状况),将盛有此气体的容器倒扣在水中,通入氧气恰好使气体完全溶解在水中,则需要标准状况下的氧气体积为 ( )
A.504mL B.168mL C.336mL D.224mL
第Ⅱ卷(共48分)
21.(6分)在①CH2=CH2 ② ③CH3CH2OH ④CH3COOH⑤聚乙烯五种物质中:
(1)能使Br2的CCl4溶液褪色的是 (请填物质的序号,下同。)
(2)属于高分子化合物的是 ;
(3)能与Na2CO3溶液反应的是 ;
(4)能发生酯化反应的是 ;
(5)既能发生取代反应又能发生加成反应的是 。
22.(8分)氮是地球上含量较丰富的一种元素,氮及其化合物在工农业生产、日常生活中有着重要作用。
(1)右图是1mol NO2(g)和1mol CO(g)反应生成CO2(g)和NO(g)过程中能量变化示意图,请写出NO2和CO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
(2)在一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化学反应:
N2(g)+3H2(g)2NH3(g)
其化学平衡常数K与温度t的关系如下表:
t/℃ 25 125 225 …
K/(mol·L-1)-2 4.1×106 K1 K2 …
完成下列问题:
①比较K1、K2的大小:K1 K2(填“>”、“=”或“<”)。
②判断该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依据是 (填序号)。
A. B.
C.容器内压强保持不变 D.混合气体的密度保持不变
23.(13分)已知常温下E为无色无味的液体,F为淡黄色粉末,G为常见的无色气体(反应条件均已省略)
请回答下列问题:
(1)F的化学式为 ,H的电子式为 ,写出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 ;
(2)若A与B均为固体化合物,C是一种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D是一种中性干燥剂,写出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 ;
(3)若C、D均为常见气体且都能使澄清石灰水浑浊,则A是 ,B是 (写化学式);
(4)若A、C、D均含有氯元素,且A的化合价介于C、D之间,B、C、D中均含有钾元素,写出常温时①的离子方程式: 。
24.(14分)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利用下图来验证一定质量的铜银合金完全溶解于浓硝酸时生成的气体除NO2外还含有NO,并测定合金中铜的质量分数,已知常温下NO2和N2O4混合存在,在低于0℃时几乎只有无色的N2O4晶体。
(1)写出A中铜与硝酸反应的一个化学方程式 ;
(2)C装置的作用是 ;
(3)反应结束后,打开活塞K2,并通入O2,若实验中有NO产生,则在D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
(4)反应前要先打开活塞K1持续通入一段时间的N2,其理由是 ;
(5)利用A装置中反应后的溶液还可确定铜的质量分数,方法是:取出A中反应后的溶液,先向其中加入足量的 溶液,然后再进行 , , , 。(填操作名称)
25.(7分)现有一含少量SiO2杂质的石灰石样品,某实验小组同学为准确测定该样品的纯度,他们取2.00g样品置于烧杯中,把20.00mL某浓度的盐酸分成4等份,分别加入烧杯中进行反应,4次实验的结果记录如下:
次序 盐酸 剩余固体
1 先加入5.00mL 1.32g
2 再加入5.00mL 0.64g
3 再加入5.00mL 0.20g
4 再加入5.00mL 0.20g
(1)原样品的纯度(CaCO3的质量分数)是 。
(2)求该实验小组同学所用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要求写出计算过程)吉林市普通中学
2011—2012学年度高中毕业班摸底测试
历 史 试 题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50分)第II卷(材料解析题,50分)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I卷(选择题,共50分)
一、选择题(共25分,每题2分,共50分。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答案填在答题卡内)
1.图一是北京天安门东侧的一座古代建筑,是明清皇帝供奉和祭祀祖先的地方。称为太庙。图二是民间祭祀祖宗的场所。称为祠堂。这种对祖先的膜拜源于我国古代的政治制度是 ( )
A.宗法制 B.分封制 C.郡县制 D.三公九卿制
2.《韩非子·物权》中说:“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秦始皇所采取的措施中,最能体现“要在中央”政治构想是 ( )
A.最高统治者称皇帝 B.设置丞相主持国政
C.在全国推行郡县制 D.厉行文化专制政策
3.《木兰辞》是同学们耳熟能详的南北朝诗歌。其中有“东市买逡马,西市买鞍鞫,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的诗句。下列各项对这一时期“市”的解读,正确的是 ( )
A.南北朝时期固定的“市”已经广泛存在于城乡
B.“市”的商品主要是为了满足全国各阶层的需求
C.商品品种繁多,北方地区的商品经济非常发达
D.当时的商业受到政府的严格控制
4.有学者认为,“(这一制度)所体现的许多价值的观念,……特别是公平竞争、广泛参与、唯才是举的思想,不但在封建社会是进步的,还超越时空、超越社会发展阶段,成为人类共同的基本理念。”材料中所说的“制度”是 ( )
A.世袭制 B.察举制 C.九品中正制 D.科举制
5.北宋初年和元朝的最高行政机关分别是 ( )
A.中书省、中书省 B.中书门下、中书省
C.尚书省、中书省 D.门下省、中书省
6.据统计,洪武十七年九月十四日至二十一日期间,内外诸司奏札凡1660余件,共3291事。平均算来,皇帝每天审批的公文达207余份,处理的事务多达411余件。上述材料中所述现象出现的原因是 ( )
A.宋代废除三省制,高度强化君权
B.明代地方设三司,高度集权于中央
C.明代设殿阁大学士,辅助皇帝处理政务
D.明代裁撤丞相,中枢权力机构发生变化
7.“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故未尝有是非”,称赞司马相如卓文君“善择佳偶”,公然称赞武则天是杰出的女政治家。李贽的这些言论说明其思想特点是( )
①反对正统 ②抨击神权 ③离经叛道 ④男尊女卑
A.①③ B.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8.“……六、在他人土地上有通行权的,其道路宽度,直向为八尺,转变处为十六尺。七、如供役地人未将道路保持在可供通行的状态时,则有通行权者得把运货车通过他认为适宜的地方。八、用人为的方法变更自然水流,以致他人财产遭受损害时,受害人得诉诸赔偿。九、树枝越界的,应修剪至离地十五尺,使树阴不至影响邻地;如树木因风吹倾斜于邻地,邻地所有人亦可诉诸处理;十、橡树的果实落于邻地时,得入邻地拾取之。”(出自《十二铅表法》)材料表示《十二铜表法》 ( )
A.注意保护通行者的权利 B.注意保护财产所有者的利益
C.注意协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D.注意规范人们的日常行为
9.下列关于“人文精神的发展历程”的叙述和其所对应的历史时期,不正确的是 ( )
选项 叙述 历史时期
A 从自然哲学走向人文哲学 古代希腊
B 以神为本转为以人为本 文艺复兴
C 从简化宗教仪式到取消宗教仪式 宗教改革
D 从自然法则走向道德法则 启蒙运动
10.19世纪初,一位学者通过对自然现象的观察,肯定了环境对物种变化的影响:经常使用的器官就会发达,不用就会退化;后天获得的特性有可能遗传下去。这位学者是 ( )
A.胡克 B.施莱登 C.拉马克 D.达尔文
11.据文献记载,“1835年,在英国一棉纺厂219000名工人中,13岁以下儿童占49000,13—18岁的少年占66000,成年妇女占67000,……怀孕女工为了不被克扣工资或解雇,不得不进行堕胎,或在机器旁分娩,产后一个星期就要上工。工人们的子女六七岁就得进场做工。”材料说明当时英国工人的工作与生活状况主要是 ( )
①大量使用童工和未成年人 ②工人的寿命很短
③工作时间很长 ④缺乏劳动保障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④ D.①②④
12.斯皮尔福格尔的《世界历史》中有如下记载:许多人利用铁路来到海边游览胜地——以前只有富人才可以去的地方。一个从前经常关顾此类名胜的上流社会人士毫不掩饰地对“一日游者”的反感:“他们塞满了海滩,上处喧嚷着,就是为了吸上一口新鲜空气。他们三两成群,男人总是穿着黑外套,抱着孩子,毫无生气;他们的妻子瘦弱苍白,看得出来同从前相比,还是尽量打扮一番……”材料说明第二次工业革命后工人的生活状况是 ( )
①生活水平有所提高 ②继续受到富人的歧视
③有旅游等休闲活动 ④精神生活的丰富多彩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④ D.①②④
13.在茅海建的《天朝崩溃》中记载,1840年7月,中英第一次厦门之战,清军士兵被打死了9名。下面是档案中留下的部分个人资料:
中营守兵林喜成,年二十五岁,系鸟枪手,母陈氏,妻李氏,子注。
左营战兵吴观赏,年四十三岁,系鸟枪手,妻孙氏;
左营战兵明禧,年三十九岁,系弓箭手,祖母林氏,母刘氏,妻陈氏;
右营战兵张世泽,年五十九岁,系鸟枪手,母于氏,妻黄氏,男光灿。
从中可以得出的历史结论包括 ( )
①当时没有正常的退役制度 ②当时没有正常的征兵制度
③当时部队的战斗力低下 ④当时清军没有机动部队
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14.有学者记载:“但在起义之初,由于条件比较艰苦,每人只头裹包巾,身穿号衣,作为义军标记……士卒及新兄弟扎红巾,官长及老兄弟扎黄巾。旅帅以下为黄布巾,以上为黄绸巾,官高一级,拖长一寸。普通百姓则包蓝布巾。”材料反映了太平天国将士 ( )
A.政治的平等性 B.经济的绝对平均
C.服饰的等级性 D.打击目标的正义性
15.1895年中日《马关条约》中规定:“日本臣民得在中国制造一切货物,其于内地运送税、内地税、钞课、杂派……即照日本臣民运入中国之货物一体办理,自应享优例豁除。”这一规定对中国造成的严重影响是 ( )
A.中国开始丧失关税自主权 B.有利于日本对中国资源的掠夺
C.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环境更加恶劣 D.日本建立起对中国的经济控制
16.《齐如山回忆录》中载,“大家以为学了洋文,便是降了外国。……招学生太费事,于是由八旗官学中挑选,虽然是奉官调学生,但有人情可托的学生谁也不会去,所挑选者,大多数都是没有人情,或笨而不用功的学生。……这些学生入同文馆之后,……许多人便同他们断绝了亲戚关系。”材料说明京师同文馆招生困难的根本原因是 ( )
A.洋文学科的增设 B.顽固势力的反对
C.社会观念的落后 D.大家子弟的谨慎
17.“今夫万国并立,犹比邻也,齐州以内,犹同室也。比邻之事,而吾不知,甚乃同室所为,不相闻问,则有耳目而无耳目;上有所措置,不能喻之民,下有所苦患,不能告之君,则有喉舌。其有助耳目、喉舌之用,而起天下这废疾者,则报馆之为也。”(梁启超《论报馆有益于国事》)材料中的“喉舌”强调的报刊具有 ( )
A.权威性 B.准确性 C.娱乐性 D.沟通性
18.有学者记载,辜鸿铭在北京大学任教,他梳着辫子走进课堂,学生们对他的辫子觉得怪异,都在发笑。辜鸿铭平静地说,“你们笑我,无非是因为我的辫子。我的辫子是有形的,可以剪掉,然而诸位同学脑袋里的辫子,就不那么好剪了。”(海天、肖玮《沉重的转身——晚清文人实录》)“诸位同学脑袋里的辫子,就不那么好剪了”的根本原因是 ( )
A.民主共和深入人心 B.政体已经发生改变
C.专制思想深入人心 D.民主政治生活开始
19.“根据统计,国民政府在1938—1940年先后组织的大战役有:南昌会战、随枣会战、第一次长沙会战、1939年冬季攻势、桂南战役、绥西作战和枣宜会战等。第七次战役规模相当大,地域涵盖华东、华北、华中和西南地区,每次日军投入的兵力均在8—10万,中国军队投入的兵力至少在20万以上。……两年间,国民党军队共毙俘日军263,251人,同时也付出了1,019,911人的重大伤亡。”材料要说明的观点是1938—1940年间 ( )
A.国民党和共产党都是抗日的中流砥柱 B.国民党积极抗战,给日军沉重的打击
C.国共合作抗战,取得了抗战的胜利 D.人民群众积极支持抗战,给日寇沉重的打击
20.1945年8月20日蒋介石再次邀请毛泽东到重庆谈判的电文中有如下文字:“大战方告结束,内争不容再有。如何以建国之功收抗战之果,甚有赖于先生之惠然一行,共定大计。”在电文中蒋介石邀请毛泽东到重庆谈判的主要理由是 ( )
A.继续合作,惩罚日本 B.避免内战,共商大计
C.巨头聚首,发展友谊 D.明辨是非,打击共党
21.流行语是一个时代的反映,下列流行语中,不属于改革开放三十年的是 ( )
A.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B.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
C.摸着石头过河 D.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22.口号,它是“供口头呼喊的有纲领性和鼓动作用的简短句子”。它倾注了人们的心血,凝聚了人们的希望,浓缩了人们的情绪。作为一个国家最重要的节目——国庆,自然把呼喊口号作为国民感性宣泄的重要渠道。从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今,每年国庆的口号都会有所变化。下列国庆口号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
①迅速解放台湾西藏和一切尚未解放的地方!
②紧密地团结在党中央周围,为实现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提出的各项任务而奋斗!
③决心超额完成今年一千二百万吨钢的任务!
④坚持以人为本,实现好维护好好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①④③② D.①③④②
23.列宁在《论粮食税》中指出,“我们还不能实现从小生产到社会主义的直接过渡……所以我们应该利用资本主义作为小生产和社会主义的中间环节,作为提高生产力的手段、途径、方法和方式。”为此,苏俄采取的措施是 ( )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新经济政策
C.农业集体化政策 D.工业化政策
24.《农业调整法》规定:“对自愿减少耕地的农民给予补贴:对与政府合作的农业给予商品货款,而将其耕地面积减少30%的棉花种植者可用其收成作担保……”罗斯福新政在农业方面的改革措施其直接目的是 ( )
①调整全国农产品的生产和销售 ②克服生产的相对过剩
③提高农产品的价格 ④保障农民的最低生活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5.“一代音乐宗师贝多芬,从他的家乡德意志来到了素有‘音乐之都’的维也纳拜会舒伯特,舒伯特为贝多芬演奏了一曲自己的浪漫主义乐曲《蓝色的多瑙河》。”本段叙述中,错误有几处
( )
A.1处 B.2处 C.3处 D.4处
第Ⅱ卷(非选择题 50分)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道小题,第26题20分,第27题18分,第28题12分,共50分)
26.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回答问题。
材料一:1.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
2.近来以国王权威擅自废除法律或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
3.设立审理宗教事务之钦差法庭之指令,以及一切其他同类指令与法庭,皆为非法而有害。
4.凡未经国会准许,借口国王特权,为国王而征收,或供国王使用而征收金钱,超出国会准许之时限或方式者,皆为非法。
5.向国王请愿,乃臣民之权利,一切对此项请愿之判罪或控告,皆为非法。
6.除经国会同意外,平时在本王国内征募或维持常备军,皆属违法。
7.凡臣民系新教徒者,为防卫起见,得酌量情形,并在法律许可范围内,置备武器。
8.议会之选举应是自由的。
9.国会内之演说自由、辩论或议事之自由,不应在国会以外之任何法院或任何地方,受到弹劾或讯问。
10.不应要求过多的保释金,亦不应强课过分之罚款,更不应滥施残酷非常之刑罚。
11.陪审官应予正式记名列表并陈报之,凡审理叛国犯案件之陪审官应为自由世袭地领有人。
12.定罪前,特定人的一切让与及对罚金与没收财产所做的一切承诺,皆属非法而无效。
13.为申雪一切诉冤,并为修正、加强与维护法律起见,国会应时常集会。
——英国《权利法案》
(1)举例概括材料一的主要内容。(4分)根据材料概括分析《权利法案》的意义。(4分)
材料二:第五条 帝国立法权由联邦议会和帝国国会行使之。
第十二条 联邦议会与帝国国会的召集、开会、延会、闭会之权属于皇帝。
第十五条 联邦议会的主席职位及其事务的领导权属于皇帝任命的帝国首相
第十七条 建议并公布帝国法律及监督其执行之权属于皇帝
第十八条 皇帝委派官吏、命令他们宣誓效忠帝国,并在必要的情况下,命令他们退职。
第六十三条 帝国的全部军事力量组成为统一的军队,在平时和战时受皇帝指挥。
——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节录)》
(2)概括材料二的主要内容(4分)。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德意志帝国宪法》值得肯定的地方。(4分)
(3)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英国和德国同为君主立宪国家,但在君主的权力方面有怎样的不同?(4分)
27.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回答问题。(18分)
材料一 1931年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东北后,以“创造东北产业之原动力”为名,加速掠夺东北水力资源。1933年,伪满洲国国务院产业部国道局对松花江进行综合调查。1936年1-8月,日本关东军司令部曾两次指令伪满洲国政府必须在5年内在松花江上游建设18万千瓦水电站。同年11月,伪满洲国政府制定了《产业开发五年规划》,将在松花江干流修建丰满发电站列入开发计划。1937年5月,日伪水电局长、日本水力发电专家本间德雄正式提交了一份《丰满发电所计划书》,标志着丰满发电站的建设进入了实质性阶段。该工程于当年7月正式动工修建,当时号称“东亚第一”大水电站。同时,丰满水库设计时也号称“东亚第一”,当时为仅次于美国鲍尔德和福特佩克水库的世界第三大人工湖。
——《中国能源报》(2010年5月31日)
(1)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在20世纪30年代日本修建丰满水电站的目的是什么?(6分)
材料二 1951年丰满发电厂开始了大规模改建和扩建工程,到1960年5月最后一台机组投入运行,八台主机全部安装完毕。至此,丰满发电厂第一期工程全部结束,总装机容量达55.375万千瓦,成为当时全国最大的水力发电厂。
——《水电青工网》
(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为什么在20世纪50、60年代丰满电厂会成为当时全国最大的水力发电厂。(6分)
材料三 二期扩建工程安装了2台85MV机组,于1992年6月竣工。三期扩建工程在大坝西岸利用泄洪洞安装2台140MW的机组,1998年7月最后一台机组投产发电,丰满发电厂跨入了百万千瓦级电厂的行列,总装机1002.5MW。
——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大坝安全监察中心网站
(3)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到1998年丰满发电厂发展成为百万千瓦电厂的原因?(6分)
2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
夫仁者,已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
——《论语·雍也》
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论语·阳货》
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颜渊》
刚、毅、木、讷,近于仁。
——《论语·子路》
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人,有杀生而成仁。
——《论语·卫灵公》
当仁,不让于师。
——《论语·子路》
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矣。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己,不亦远乎?
——《论语·泰伯》
评价材料中孔子对“仁”的论述及其“仁”的思想对中华民族精神道德的形成的影响。(12分)
要求:史论结合,观点明确,文字在400字以内。吉林市普通中学
2011—2012学年度高中毕业班摸底测试
政 治 试 题
试卷说明: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综合题)两部分,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为100分。
2.请将各题答案写在答题纸内,答题纸另发。
第Ⅰ卷(选择题 共48分)
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每小题2分。
1.某国今年的商品价格总额与去年相比增长69%,流通中货币量增长30%,其他条件不变,待售物价与去年持平,理论上今年单位货币流通次数与去年相比 ( )
A.增长30% B.下降23% C.增长56.7% D.下降30%
2.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对“三农”投入首次强调了“总量持续增加,比例稳步提高。”这主要体现了国家财政 ( )
A.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和物质保障
B.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
C.具有促进国民经济平衡运行的作用
D.是国家的收入和支出
3.面对近年来原材料劳动力等价格上升的压力,我国沿海某服装出口企业,把生产环节转移到劳动力、土地等生产要素具有优势的内陆地区,并致力于产品研发、品牌设计和营销推广,从而大大提高了产品出口竞争力。该企业竞争力提高的因素有 ( )
①调整经营战略,利用资源优势 ②依靠技术创新,维持低价竞争
③加强品牌建设,拓展销售渠道 ④调整产业结构,提高产品质量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4.长期以来,对经济快速增长的片面追求已威胁到人类的生存环境,进而损害到人类自身的利益。在建的中新天津生态城以修复、保护生态为主旨,探索人类生存发展的新模式。生态城建成后,将实现可再生能源广泛利用、节水生活化、城区无垃圾等目标。这体现了科学发展观中的( )
①以人为本 ②全面发展 ③协调发展 ④可持续发展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5.温家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要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社会更加公正和谐。”为了让“社会更加公正、更加和谐”,我们应该 ( )
A.初次分配中解决好效率问题,再分配中解决好公平问题
B.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形成合理的个人收入分配格局
C.统筹城乡发展,将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农村工作上来
D.发挥市场在收入分配中的基础作用,合理拉开收入差距
6.中国每年新增劳动力1000万左右,这些人并非全都能就业,同时,中国“零就业”家庭大范围存在。加上社会保险体系覆盖面代,随着社会老龄化的加速,社会救助的压力日新凸显。下列有利于缓解社会救助压力的有 ( )
①建立健全农村医疗保险制度
②提高劳动者职业技能,增加就业机率
③大力发展技术密集型企业
④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7.金砖国家领导人第三次会议于2011年4月14日在中国海南省举行。这是南非加入金砖国家行列后的首次领导人会晤。面对当前国际复杂多变的局势,与会国家领导人经过磋商,提出了稳定自身经济发展和加强集体合作的措施。鉴于金砖国家的人口规模、经济体量以及发展速度在世界上均占据重要比分,这些国家的稳定发展必将推动整个世界的稳定。这说明 ( )
①多极化世界格局已形成 ②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
③我国实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处交政策 ④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主题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8.2011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决定进一步采取一系列措施,努力解决“医疗、教育、住房”等民生问题,让老百姓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这说明 ( )
A.政府是最重要的市场主体 B.政府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
C.政府自觉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
D.政府履行职能必须加强自身的权威
9.漫画《能否再多几个桶?》给我们的启示
是,政府必须履行 ( )
A.组织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职能
B.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职能
C.提供社会公共服务的职能
D.保障人民民主和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的职能
10.“五十六个星座五十六只花,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五十六种语言汇成一句话,爱我国华,”这句全国各族人民广为传唱的歌词,形象地道出了各族人民渴望团结的心声。从政治生活的角度看,各族人民渴望团结是因为 ( )
①民族团结与国家的发展前途密切相关 ②各民族之间有着共同的根本利益
③各民族发展依然不平衡 ④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1.近年来互联网与政治之间的互动发生深刻变化:网上讨论公众事件的多了;行政机关通过网络发布的信息多了;政府部门回应网友质疑和意见的速度快了;网络问责的力度越来越大了。这些深刻变化 ( )
①方便了公民直接管理国家事务 ②保障了公民对政府的质询权
③拓宽了难民参与民主监督的渠道 ④有利于政府了解民意,汇集民智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2.为抗议第58届墨尔本国际电影节播放介绍“东突”民族分裂分子的纪录片,中国电影导演贾樟柯和赵亮决定撤回在墨尔本国际电影节上公映的3部影片。导演贾樟柯和赵亮的行为体现了我国公民 ( )
A.积极履行公民义务,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B.坚持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一致原则
C.坚持享受权利与履行义务对等的原则
D.把个人命运与国家荣誉紧密联系在一起
13.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最重要的是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之所以要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因为这一制度 ( )
A.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B.以人民当家作主为宗旨,真正保障了人民群众参与国家管理
C.是我国的立国之本,是四项基本原则之一
D.实行民主集中制的组织活动原则
14.“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这是中国政府与中国人民根据时代发展潮流和自身根本利益作出的战略选择。走和平发展道路意味着 ( )
①我国长期维护和平的国际环境和良好的周边环境
②我国永远做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的坚定力量
③我国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同时靠自身力量和改革创新谋发展
④我国利用世界和平的有利时机实现自身发展,又以自身发展促进世界和平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15.国家统计局公布了2011年7月份的主要经济数据,其中CPI同比上涨6.5%,创历史新高。食品价格大幅上涨,是导致CPI同比上涨的主要原因,目前物价过快上涨,通货膨胀显现,主要是游资串通的上涨。这一判断蕴涵的哲理是 ( )
①事物都是变化发展的
②主要矛盾决定事物的发展方向
③处于支配地位的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事物的性质
④事物的性质是不确定的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②③
16.“真正的光明绝不是永没有黑暗的时间,只是永不被黑暗所淹没罢了;真正的英雄绝不是永没有卑下的情操,只是永不被卑下的情操所屈服罢了。”这句话体现了 ( )
A.矛盾双方永远是对立的
B.矛盾双方相互贯通,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C.矛盾双方的统一是绝对的、不变的
D.矛盾双方中必有一方处于支配地位,起着主导作用
失败是成功之母,那么你每碰一个钉子,却离成功近了一步,因此,碰一鼻子灰的时候不要觉得沮丧,做事情需要“扫地毯式”的恒心和努力。据此回答17—18题。
17.你每碰一个钉子,都离成功近了一步,这体现的辩证法道理是 ( )
A.量的积累必然引起质变 B.矛盾的斗争性推动着事物的发展
C.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D.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
18.上述材料告诉我们,面对人生中的挫折,我们 ( )
①要有百折不挠、不怕失败的顽强奋斗精神
②要有良好的心理品质,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
③要不断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
④只要对自己充满信心,办事情就能成功
A.①③ B.①② C.③④ D.②④
19.“生命价值=长度×宽度”,这里的“长度”是指一个人实实在在的行动,“宽度”是指一个人的素质。这种理解的合理性在于看到了 ( )
A.实现人生价值必须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B.实现人生价值必须具备良好的社会条件
C.只要投身实践,就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D.实现人生价值既要发挥主观能动性的作用,也要投身实践
20.博鳌亚洲论坛年会2011年首次举办了“华商圆桌会议”,来自各个国家和地区的30余名华商精英在圆桌会上畅谈。他们认为,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为世界华商带来了巨大的机遇,华闻过则喜要抓住这一机遇,力争实现第二次成功创业。这体现了 ( )
①人生价值的实现在于对社会的贡献 ②联系具有普遍性
③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④要不失时机促成质的飞跃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②③
21.中央电视台播出的《星光大道》、《全家总动员》,通过其强大的媒体优势及节目创新赢得了广大观众的喜爱,成就了许多人的明星梦,也成为商家必争的优质电视广告宣传载体。这说明( )
①大众传媒在文化传播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②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
③文化创新能够促进民族文化的发展
④文化能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A.①②③ B.①②4 C.①③④ D.②③④
22.2010年4月16日(农历三月三)庚寅年黄帝故里拜祖大典在河南新郑举行。据史料记载,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新叛乱就有三月三祭拜轩辕的习俗。这对弘扬黄帝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家园,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这说明 ( )
①传统习俗具有继承性
②传统习俗都能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③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和鲜明的民族性
④传统习俗是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
A.②④ B.①③ C.③④ D.①②
23.全国老龄化工作委员会议于2011年2月11日在北京召开,国务院副总理回良玉在会上指出,要首力完善老龄工作体系,继续坚持“党政主导、社会参与、全民关怀”的工作方针。完善老龄工作体素,从文化生活的角度看 ( )
①国家要加强科学文化建设,提高人民科学素养
②会社会要参与建设和谐文化,开展适合老年人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③国家要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引导人民积极参与养老服务
④我们要全面继承我国的传统文化,弘扬尊老敬老的优良传统
A.①③ B.①② C.②④ D.②③
24.以现代创意“激活”传统文化是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途径。近年来多部经典名著被艺术家以新的形式重新演绎,获得广泛好评。以现代创意“激活”传统文化表明( )
A.必须以全面肯定的态度保护和弘扬传统文化
B.传统文化的现代化是我国文化建设的中心环节
C.必须根据新时期的需要重新解读和构建传统文化
D.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必须创新弘扬传统文化的方式
第Ⅱ卷(综合题 共52分)
25.(40分)
材料一:2010年是深圳经济特区建立三十周年。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深圳的非公有制经济快速发展,但目前也面临诸多困难和问题:一是受金融危机影响,出口增长的基础非常薄弱;二是转变发展方式和调整产业 结构难度加大,中小企业民营经济大部分属于劳动密集型、资源型,加工贸易型贴牌企业居多,装备技术、工艺还非常落后,结构不合理,产能过剩、资源综合利用率低,环境污染管理水平不高等问题突出,三是要素制维更突出,石油等原料价格波动大,上升水平快,企业成本增加,小企业融资困难,四是企业劳动用工紧张。
(1)请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谈谈非公有制企业应如何走出困境?(16分)
材料二:快速发展三十年的深圳,近年来陷入发展瓶颈,社会体制、政治体制改革相对落后,累积了不少社会和民生问题:贪腐问题严重,人才资金外流等。温家宝总理在2010年8月20日至21日在深圳考察时强调:深圳不仅要推进经济体制改革,还要推进政治体系改革,没有政治体制改革的保障,经济体制改革的成果就会得而复失。
(2)请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谈谈温家宝总理强调我国政府要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的依据。(12分)
材料三:胡锦涛同志在2010年9月6日在深圳经济特区建立三十周年庆祝大会上的讲话。胡锦涛指出:深圳要继续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要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培育文明风尚。
(3)请你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谈谈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12分)
26.(12分)
2010年12月11日凌晨联合国坎昆气候大会终于在落下帷幕。会议进行的可谓是举步维艰。日美两个国家在谈判桌上面,公开表达了他们的倒退的立场,但是整个气候谈判的进程,不能也不会被他们所操纵,谈判的主流仍然是努力取得突破。大会最终还是通过《坎昆协议》,对关键的《京都协定书》第二承诺期问题做出认可。
(1)运用《生活与哲学》的知识分析说明,材料给我们哪些哲学启示。吉林市普通中学
2011—2012学年度高中毕业班摸底测试
物 理 试 题
(满分100分,答题时间90分钟)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综合题)两部分, 第Ⅰ卷10道题,第Ⅱ卷6道题。
考生注意:
1.所有答案一律填写在“答题纸”对应的题号处,答在试卷上的无效。
2.考试结束,只交“答题纸”。
第Ⅰ卷(选择题 共40分)
本卷共10小题,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将你的答案填写在“答题纸”对应的题号处。
1.16世纪末,伽利略用实验和推理,推翻了已经在欧洲流行了近两千年的亚里士多德关于力和运动的理论,开启了物理学发展的新纪元。以下说法中,与亚里士多德观点相反的是 ( )
A.两匹马拉的车比一匹马拉的车跑得快;这说明:物体受的力越大,速度就越大
B.一个运动的物体,如果不再受力了,它总会逐渐停下来;这说明:静止状态才是物体长时间不受力时的“自然状态”
C.两个质量不同的物体从同一高度自由下落,较轻的物体下落较慢
D.一个物体维持匀速直线运动,不需要力
2.建筑工地常用吊车通过钢索将建筑材料从地面吊到高处(如图甲)。图乙为建筑材料被吊车竖直向上提升过程的简化运动图象,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
A.前5s的平均速度是0.5m/s B.整个过程上升高度是28m
C.30—36s材料处于超重状态 D.前10s钢索最容易发生断裂
3.如图所示,水平地面上有两块完全相同的木块AB,水平推力A作用在F上,用FAB代表A、B间的相互作用力,下列说法可能正确的是( )
A.若地面是完全光滑的,则FAB=F
B.若地面是完全光滑的,则FAB=F/2
C.若地面是有摩擦的,且A、B未被推动,可能FAB=F/3
D.若地面是有摩擦的,且A、B被推动,则FAB=F/2
4.如图所示,水平细杆上套一环A,环A与球B间用一不可伸长轻质绳相连,质量分别为m1和m2,出于B球受到水平风力作用,A与B球一起向右匀速运动。已知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B球受到风力为mBgtan
B.风力增大时,轻质绳对B球的拉力保持不变
C.杆对A球的支持力随着风的增加而增加
D.A球与水平细杆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5.一条足够长的浅色水平传送带自左向右匀速运行。现将一个木炭包无初速地放在传送带的最左端,木炭包在传送带上将会留下一段黑色的轨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黑色的径迹将出现在木炭包的左侧
B.木炭包的质量越大,径迹的长度越短
C.传送带运动的速度越大,径迹的长度越短
D.木炭包与传送带间动摩擦因数越大,径迹的长度越短
6.船在静水中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如图甲所示,河水的流速与船离河岸的距离的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则 ( )
A.船渡河的最短时间60s
B.要使船以最短时间渡河,船在行驶过程中,船头必须始终与河岸垂直
C.船在河水中航行的轨迹是一条直线
D.船在河水中的最大速度是5m/s
7.假设地球同步卫星的轨道半径是地球半径的n倍,则 ( )
A.同步卫星运行速度是第一宇宙速度的倍
B.同步卫星的运行速度是第一宇宙速的倍
C.同步卫星的运行速度是地球赤道上物体随地球自转速度的n倍
D.同步卫星的向心加速度是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的倍
8.质量为m的小球从高h处由静止开始自由下落(不计空气阻力),以地面作为零势能面。当小球的动能和重力势能相等时,重力的瞬时功率为 ( )
A. B. C. D.
9.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物体(可视为质点)以某一速度从A点冲上倾角为30°的固定斜面,其运动的加速度为,此物体在斜面上上升的最大高度为h,则在这个过程中物体 ( )
A.重力势能增加了mgh
B.机械能损失了
C.动能损失了mgh
D.克服摩擦力做功
10.如图所示小球沿水平面通过O点进入半径为R的半圆弧轨道后恰能通过最高点P,然后落回水平面,不计一切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球落地点离O点的水平距离为R
B.小球落地点时的动能为5mgR/2
C.小球运动到半圆弧最高点P时向心力恰好为零
D.若将半圆弧轨道上部的1/4圆弧截去,其他条件不
变,则小球能达到的最大高度比P点高0.5R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60分)
11.(4分)在《探究求合力的方法》实验中,做好实验准备后,先用两个弹簧秤把橡皮条的结点拉到某一位置O,此时学生需要记录的是 , , ,接着用一个弹簧秤拉橡皮条,要特别注意的是 。
12.(8分)某同学设计一个探究小车的加速度a与小车所受拉力F及质量m关系的实验,图(a)为实验装置简图。(所用交变电流的频率为50Hz)
(1)图(b)为某次实验得到的纸带,实验数据如图,图中相邻计数点之间还有4个点未画出,根据纸带可求出小车的加速度大小为 m/s2。(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2)保持砂和砂桶质量不变,改变小车质量m,分别得到小车加速度a与质量m及对应的,数据如下表:
请在方格坐标纸中画出图线,
并从图线求出小车加速度a与质量
倒数之间的关系
式是 。
(3)若保持小车质量不变,改变砂和砂桶质
量,一位同学根据实验数据作出了加
速度a随拉力F的变化图线如图所示。
该图线不通过原点,其主要原因是 。
13.(10分)一辆摩托车能达到最大速度为30m/s,要想在3min内由静止起沿一条平直公路追上前面1000m处正以20m/s的速度匀速行驶的汽车,则摩托车必须以多大的加速度起动?(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14.(8分)放风筝是春天时大人、小孩都爱玩的一项有趣的体育活动,手上牵着线拉着风筝迎风向前跑,就可以将风筝放飞到高处,有一个小朋友将一只重为4N的风筝放飞到空中后,拉着线的下端以一定的速度匀速跑动时,线恰能与水平面成53°角保持不变,如图所示,这时小朋友拉住线的力为5N,求风筝所受的风力大小及其与水平方向夹角的正切值(sin53°=0.8,cos53°=0.6)
15.(14分)高台滑雪以其惊险刺激而闻名,运动员在空中的飞跃姿势具有很强的观赏性。某滑雪轨道的完整结构可以简化成如图24所示的示意图。其中AB段是助滑坡,倾角a=37°;BC段是水平起跳台;CD段是着陆坡,倾角=30°;DE段是水平的停止区,AB段与BC段圆滑相连。轨道各部分与滑雪板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0.03,图中轨道最高点A处的起滑台距起跳台BC的竖直高度h=47m,水平起跳台BC长s=4.0m。运动员连同滑雪板的质量m=60kg,滑雪运动员从A点由静止开始起滑,通过起跳台从C点水平飞出,运动员在着陆坡CD上的着陆。设运动员在起跳前不使用雪杖助滑,无初速滑下,忽略空气阻力的影响,重力加速度g取10m/s2(sin37°=0.6,cos37°=0.8)。求
(1)运动员在C点起跳时的速度大小
(2)运动员在着陆坡CD上的着陆位置与C点的距离。
16.(16分)冰壶比赛是在水平冰面上进行的体育项目,比赛场地示意如图所示。比赛时,运动员在投掷线AB处让冰壶以一定的初速度滑出,使冰壶的停止位置尽量靠近距离投掷线30m远的O点。为使冰壶滑行得更远,运动员可以用毛刷擦冰壶运行前方的冰面,使冰壶与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减小。设冰壶与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用毛刷擦冰面后摩擦因数减少至。在某次比赛中,运动员使冰壶C在投掷线中点处以v0=2m/s的速度沿虚线滑出。(g取10m/s2)
(1)若不用毛刷擦冰面,则冰壶停止的位置距离O点多远?
(2)为使冰壶C能够沿虚线恰好到达O点,运动员用毛刷擦冰面的长度应为多少?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www.)吉林市普通中学
2011—2012学年度高中毕业班摸底测试
英 语 试 题
听力部分
第一部分:听力(共两节,满分30分)
第一节 (共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7.5分)
听下面5段对话。每段对话后有一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听完每段对话后,你都有10秒钟的时间来回答有关小题和阅读下一小题。每段对话仅读一遍。
1.Who is the secretary now
A.Linda. B.Betty. C.Susan.
2.How many students took the exam
A.Fifty students. B.Forty students. C.Twenty-five students.
3.What does the woman mean
A.Martha won’t come.
B.Martha will be late.
C.Martha will come at 7:00.
4.Where did this conversation most probably take place
A.At a railway station. B.At an airport. C.In Miami.
5.What does the man think about Paul
A.He is not hungry.
B.He wants something to eat.
C.He is angry.
第二节 (共15小题;每题1.5分,满分22.5分)
听下面5段对话或独白。每段对话或独白后有几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听每段对话或独白前,你将有时间阅读各个小题,每小题5秒钟;听完后,每小题将给出5秒钟的作答时间。每段对话读两遍。
听第6段材料,回答第6至7题。
6.What is the main reason why Nancy enjoys her new job
A.She can bathe in the sun.
B.She needn’t pay for the trip.
C.She can practice her Spanish.
7.What is the most probabl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wo speakers
A.Strangers. B.Workmates. C.Classmates.
听第7段材料,回答第8至10题。
8.What are the two speakers going to do now
A.To eat something. B.To call their friend. C.To walk around town.
9.Why does the man want the woman to meet Howard
A.He is funny man.
B.He is the hotel manager.
C.He is leaving the town soon.
10.When will the two speakers meet Howard
A.Before 1:00. B.At 1:00. C.After 1:00.
听第8段材料,回答第11至14题。
11.Where does the conversation take place
A.In a university. B.In a gift shop. C.In a restaurant.
12.Who is the woman buying the gift for
A.Her brother’s son. B.Her brother. C.Her son.
13.How much does the woman want to spend on the gift
A.$50. B.$30. C.$20.
14.What does NOT the man recommend
A.A bookshelf. B.A magic car. C.A pencil—box.
听第9段材料,回答第15至17题。
15.Where are the speakers
A.In the dining room. B.In the office. C.In the classroom.
16.Why was the man asleep
A.He didn’t like reading.
B.He didn’t sleep well last night.
C.He didn’t understand the meaning of the book.
17.What is the way to understand the book
A.To find the main idea first.
B.To read the book aloud.
C.To read from the end.
听第10段材料,回答第18至20题。
18.What did Peter find when he woke up one morning
A.His house was surrounded by the flood.
B.There was water all over the floor.
C.His car was upside down in the street.
19.What is the usual rain falls of the whole month of June in Peter’s hometown
A.About 16 inches. B.About 60 inches. C.About 17 inches.
20.What does the passage mainly tell us
A.How people fought against a natural disaster.
B.A big flood struck Peter’s hometown.
C.Many people died in a serious flood.
笔试部分
第一卷
第一部分:英语知识运用(共两节, 满分45分)
第一节:单项填空(共15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15分)
从A、B、C、D四个选项中,选出可以填入空白处的最佳选项。
21.The sunlight came in the windows in the roof and lit up the whole room.
A.through B.across C.on D.over
22.—Let’s go to a movie after work, OK

A.Not at all. B.Never mind. C.Why not D.You’re welcome.
23.Amy asked Linda she could help her with her maths.
A.that B.what C.how D.whether
24.—Is this book interesting
—Yes, but I’m sure it won’t interest .
A.anybody B.everybody C.nobody D.somebody
25.He wondered if he could slip out of the lecture hall without anyone .
A.noticing B.noticed C.to notice D.being noticed
26.He’s perfectly to live in the mountain and paint pictures all day, though he is badly off.
A.curious B.proud C.anxious D.content
27.Who do you think is the man you are going to turn for help when you are in trouble
A.who B.to whom C.to who D.whom
28.Mary couldn’t remember when she first met Mr. Anderson, but she was sure it was Sunday because everybody was at church.
A./; the B.the; / C.a; / D./; a
29.He in a university for five years, but now he runs a company of his own.
A.has taught B.had taught C.taught D.has been teaching
30.It was in the village the businessman was born and brought up he built a hope primary school.
A.that; that B.where; that C.where; which D.that; which
31.Not until the third day after the terrible earthquake a phone call form his mother.
A.he received B.did he receive C.didn’t he receive D.had he received
32.Our English teacher herself to her teaching and it earned her a good reputation in our school.
A.strongly B.extremely C.entirely D.freely
33.—Have you got any idea for the summer vacation
—I don’t mind where to go there’s sun, sea and beach.
A.as if B.as long as C.now that D.for fear that
34.After recovering from his illness, he was advised to gardening as a hobby.
A.take away B.take off C.take down D.take up
35.—Hi, Tom. Any idea where Jean is
—She in the classroom. I saw her there just now.
A.shall be B.should have been C.must be D.might have been
第二节 完型填空(共20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30分)
阅读下面短文,掌握其大意,然后从36—55各题所给的四个选项(A、B、C和D)中,选出最佳选项,并在答题卡上将该项涂黑。
A mother and daughter living in my community are two of the most unfriendly people I have ever come across in my life.They are totally separated, mixing with 36 .As they drive past 37 they keep their eyes looking away and make no sign of acceptance.The only fame they have is making a nuisance(讨厌的人)of themselves to the local police station by 38 music played too loud, dogs barking more than once a day and any other pretty 39 gripe (把柄).
On moving into this neighborhood, I was 40 of these two but decided I would make up my own mind.This proved quite a 41 to me as more than once either the mother or the daughter would knock on my door and blast (猛烈抨击) me with some 42 or other.
I 43 answered politely and made sure I 44 as they went past my place and also made the effort now and then to make a kind remark about their garden or pets.
Time passed and in October, as part of the kindness rock give (送爱心石活动), Maureen and I 45 to place a kindness rock in their garden.Their 46 remained unchanged, however, and I continued to be as friendly as possible.During the Easter give, we decided once again to 47 these two unhappy ladies to our list and left a packet of cookies on their 48 .Imagine my 49 when two days later they 50 at my gate and jokingly said they are considering hanging their Christmas stockings on their gate, and they 51 me a bunch of flowers!
So, my fellow gifters , do not 52 on your random(随意的) gifts of kindness.You may never know just what this 53 to others, nor how many broken or 54 hearted people you may just change with a simple act of 55 .
36.A.nobody B.someone C.anyone D.nothing
37.A.ladies B.neighbors C.friends D.relatives
38.A.composing B.requesting C.reporting D.explaining
39.A.important B.easy C.interesting D.little
40.A.accused B.warned C.reminded D.convinced
41.A.challenge B.job C.task D.matter
42.A.jokes B.advice C.explanation D.complaint
43.A.seldom B.never C.always D.sometimes
44.A.waved B.stared C.noticed D.laughed
45.A.started B.continued C.mentioned D.decided
46.A.smile B.attitude C.decision D.anger
47.A.add B.recommend C.reduced D.drove
48.A.place B.roof C.gate D.fence
49.A.interest B.smile C.surprise D.face
50.A.whispered B.stopped C.shouted D.wandered
51.A.brought B.wished C.threw D.expected
52.A.take in B.take up C.give in D.give up
53.A.refers B.means C.relates D.contributes
54.A.kind B.light C.hard D.warm
55.A.sorrow B.hope C.imagination D.kindness
第二部分:阅读理解(共两节,满分40分)
第一节 (共15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30分)
阅读下列短文,从每题所给的四个选项(A、B、C和D)中,选出最佳选项。
A
Joker found one of the biggest diamonds in the world in his own back yard. He sold the stone to a diamond dealer for over three hundred thousand dollars. In New York, the diamond was resold, this time for almost eight hundred thousand dollars. The true value of a diamond is never known until it has been cut.Once cut successfully, its value can increase a thousand times.It’s easy to understand why the owner of the Joker diamond went to the best diamond cutter he knew, Kaplan.The cutter studied the diamond for twelve whole months.
When he felt he was ready to start work, he discovered a flaw (瑕疵).He had to begin with his
calculations all over again, or he might have made the stone useless.Six more months passed, and Kaplan finally said to the owner, “I am ready to start my work.There will be one excellent diamond that will be comparable to any in the world, plus eleven small diamonds of first-class quality.” Kaplan waited a few more days until he felt he was in the best physical and mental (精神的) condition possible.He picked up his tools and held his breath as he made the first blow.The diamond split (切开) exactly as he promised.
56.Joker found one of the biggest diamonds in the world _______.
A.in a minute B.at the foot of a big mountain
C.in his own backyard D.in a garage
57.A diamond dealer is a person _______.
A.in the diamond business B.who stores diamonds
C.who cuts diamonds D.who sells diamonds
58.The owner of the diamond thought that if the diamond was cut successfully it might be worth _______.
A.$300,000 B.$500, 000 C.$300, 000,000 D.$800, 000, 000
60.Kaplan studied the diamond for _______.
A.one year B.more than half a year
C.over eighteen months D.more than two years
B
In Yemen, you always see one type of vehicle on the road: the water truck. They travel mountain roads and cross deserts to bring Yemenis the goods more valuable than oil. It is one that only the rich can afford, with the supply regularly being cut off. Others must rely on scarce rain or charity to fight thirst.
Experts say Yemen is going to be the first country in the world to run out of water.The capital,Sanaa,will run out of drinking water as early as 2025,says a report by the World Bank.
Hannan,an 18 year old from Lahej,said that only the rich could prepare for cuts in supply.“In a good week we’ll have a water supply all week but then the following week there will be water only for a day or two,” she said.
She and her husband,a factory worker,pay 3,000 riyals (99 yuan) for a week’s supply of water from a touring water truck when the taps run dry.With an income of only 20,000 riyals (660 yuan) a month,this means the family often spend half their money on water.
“There are a lot of people who can’t afford it and they have to rely on their neighbors to help,” she said.
The average person in Yemen survives on one fifth of what the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considers to be enough water.
In Taiz,in the south,tap water is available only once every 45 days.In the mountainous Malhan district in the north,women and children climb a 1,500 m mountain to collect water from a spring,often in the small hours to avoid long queues.
Yemen is located in Southwest Asia,bordering the Arabian and Red Sea.Yemeni people have lived on scarce water supplies for thousands of years but that problem has been made serious by conflict in the area,the fast growing population and the use of water to grow a drug called qat.With one of the world’s highest rates of population growth—3.46 percent,Yemen is the poorest Arab country.
The government is considering desalinating (淡化) seawater,but this would be expensive and it may now be too late.The only other solution is to cut down on farming,but that means importing even more food.
60.The passage aims to________.
A.analyze the reasons why Yemen lacks water
B.suggest some solutions to the water issue in Yemen
C.present how serious the water problem is in Yemen
D.encourage the world to help Yemenis who are suffering from water shortages
61.When Hannan said that only the rich could prepare for cuts in supply,she meant that________.
A.rich people drank more water than the poor
B.rich people could buy water from the water trucks if there was a water supply cut
C.she had a rich neighbor who often helped her during water supply cuts
D.the rich were not affected by water supply cuts
62.Which of the following may be a reason why Yemen is short of water
A.The country has had no rain for a long time.
B.The population of Yemen is growing fast.
C.The government has failed to reduce farming.
D.People can’t afford the water from government water trucks.
63.The best title for the passage is “________”.
A.Never take water for granted
B.The water truck—the commonest sight in Yemen
C.The first country to run out of water in the world
D.No water for Yemen
C
Until late in the 20th century, most Americans spent time with people of generations. Now mid-aged Americans may not keep in touch with old people until they are old themselves.
That’s because we group people by age.We put our three-year-olds together in day-care center, our 13-year-olds in school and sports activities, and our 80-year-olds in senior-citizen homes.Why
We live away from the old for many reasons: young people sometimes avoid the old to get rid of fears for aging and dying.It is much harder to watch someone we love disappear before our eyes.Sometimes it’s so hard that we stay away from the people who need us most.
Fortunately, some of us have found our way to the old.And we have discovered that they often save the young.
A reporter moved her family onto a block filled with old people.At first her children were disappointed.But the reporter baked banana bread for the neighbors and had her children deliver it and visit them.Soon the children had many new friends, with whom they shared food, stories and projects.“My children have never been less lonely,” the reporter said.
The young, in turn, save the old.Once I was in a rest home when a visitor showed up with a baby.She was immediately surrounded.People who hadn’t gotten out of bed in a week suddenly were ringing for a wheelchair.Even those who had seemed asleep wake up to watch the child.Babies have an astonishing power to comfort and cure.
Grandparents are a special case.They give grandchildren a feeling of security and continuity.As my husband put it, “my grandparents gave me a deep sense that things would turn out right in the end.”
Grandchildren speak of attention they don’t get from worried parents.“My parents were always telling me to hurry up, and my grandparents told me to slow down,” one friend said.A teacher told me she can tell which pupils have relationships with grandparents: they are quieter, calmer, more trusting.
64.Now in an American family, people can find that ____.
A.children never live with their parents
B.not all working people live with their parents
C.aged people are supported by their grandchildren
D.grandchildren are supported by their grandparents
65.The reason why old people are left alone may be that ____.
A.the old don’t like to live in a big family
B.the young can’t get enough money to support the old
C.different generations have different lifestyles
D.the old are too weak to live with the young
66.The fact that the reporter told us shows that ___.
A.old people in America lead a hard life
B.old people in America enjoy banana bread
C.she had no time to take care of her children
D.old people are easy to get along with
67.Seeing a baby, the old people get excited because ____.
A.they had never seen a baby before
B.the baby was clever and beautiful
C.the baby brought them the image of life
D.the baby’s mother would take care of them
D
Part I
If you are hunting a chance to improve yourself in English, TOP ENGLISH CITY will be a smart
choice. We are members of “the International Language Workshop” and enjoy both of the good honor in English teaching and high quality of our teaching team.We are devoted to providing affordable, excellent English training programs for those who want to improve both their English knowledge and their language skills.
In TOP ENGLISH CITY, you will be a top English-speaker among your competitors and enjoy the advantage that your competitors have not.You will be proud of being a member of TOP ENGLISH CITY.
Courses designed:
Basic Studies— Sat.8:00-10:00 a.m.
Intermediate(中级)Spoken English— Sun.8:00-10:00 a.m.
Standard Spoken English— Sat.8:00-10:00 a.m.
Basic Business English— Sun.8:00-10:00 a.m.
Intermediate Business English— Sun.7:00-9:00 p.m.
TOEFL Super Studies— Sun.7:30-9:30 p.m.
Children's Weekend— Sat.&.Sun.8:00 a.m.-5:00 p.m.
For more information, please contact:
Room 806 American Plaza Tianhexi Rd, 510150 Guangzhou
Tel: 86668888-8806
Part II
ENGLISH SALON
A place for you to practise your English, to exchange your English learning experiences, to know more about the culture of English-speaking countries, to make more friends who can speak very good English.
You will have free talks, famous English films and songs appreciation, English lectures and games; all are for you to improve yourself in English in the special, full-of-fun Salon.
How to Join:
We are a group with membership system, so if you want to join our group, please make an application to the Tianhe Office of Top English City, filling in the applying forms.You will be given a salon ID card, and becomes our member.
The Qualifications(条件):
You must be fluent in English-speaking or / and an English lover.Those who are now learning English in the Top English City will be advantageous.
For more information, please contact:
Mr Jiu Chan at: 47129198
English Salon, your best friend! Join Right Now!
68.Which of the following can be the best title for Part I
A.Top English, your smart choice! B.If you want to learn English, we can teach you!
C.Top English, the best English! D.We have what you want!
69.If you work in a joint Venture(合资) Company, you probably take the course .
A.Standard Spoken English B.Intermediate Business English
C.TOEFL Super Studies D.Children's Weekend
70.Which of the following courses can be learned by the same person
A.Basic Studies and Standard Spoken English.
B.Intermediate Spoken English and Basic Business English.
C.Standard Spoken English and TOEFL Super Studies.
D.Intermediate Business English and TOEFL Super Studies.
第二节(共5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10分)
根据短文内容,从短文后的选项中选出能填入空白处的最佳选项。选项中多余选项。
71 You don’t show your secret personality when you’re awake because you can control your behavior, but when you’re asleep, your sleeping position shows the real you. 72 The important position is the one that you go to sleep in.
If you go to sleep on your back, you’re a very open person.You normally trust people and you are easily influenced by fashion or new ideas.You don’t like to upset people, so you never express your real feelings. 73
If you sleep on your stomach, you are a rather secretive person.You worry a lot and you’re always easily upset.You’re very stubborn (顽固), but you aren’t very ambitious (上进的,有野心的). 74 This means that you enjoy having a good time.
If you sleep on your side, you have usually got a well-balanced personality. 75
You’re usually careful.You have a confident personality.You sometimes feel anxious, but you don’t often get depressed.You always say what you think even if it annoys people.
A.You’re quite shy and you aren’t very confident.
B.You know your strengths and weaknesses.
C.Normally people seldom change their sleeping position.
D.Everyone has got two personalities—the one that is shown to the world and the other that is secret and real.
E.Maybe you don’t want to make friends with a person who sleeps curled up.
F.You usually live for today not for tomorrow.
G.In a normal night, of course, people frequently change their position.
第二卷(共35分)
第三部分:写作(共两节,满分35分)
第一节 短文改错(共10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10分)
假定英语课上老师要求同桌之间交换修改作文,请你修改你同学写的以下作文。文中共有10处语言错误,每句中最多有两处。错误涉及一个单词的增加、删除或修改 。
增加:把多余的词用斜线(∧),并在其下面写出该加的词。
删除:把多余的词用斜线(/)划掉。
修改:在错的词下划一横线,并在该词下面写出修改后的词。
注意:
1.每处错误及其修改均仅限一词;
2.只允许修改10处,多者(从第11处起)不计分。
A few months after returning the US from Germany, I took part in a college course in French. Since I
had learned to speak German good in Germany, I thought that it might be interested to begin studying
another language. At a first class, the teacher asked us to do a pronunciation exercise, on which he would
say a word or two in French, but each student would do his /her best to copy. When he gets to me, he kept
having me to say more words, and I finally asked him why. “I find it great funs. It’s the first time I’ve heard
an American speak French with a German accent. ” she explained.
第二节 书面表达(满分25分)
假设你是李华,在互联网上看到英国高中生David登的一则启事:希望结识一位中国朋友,以便学习中国的语言、文化。请你以李华的名义用英语给David发一封电子邮件,主要内容包括:
1.你怎样得知David的愿望;
2.你愿意成为他的朋友;
3.你打算如何帮助他;
4.你盼望他的回复。
注意:
1.电子邮件的格式已为你写好,不计入总词数;
2.词数:100左右。
Dear David,
I’ve learned
Yours sincerely,
Li Hua吉林市普通中学
2011—2012学年度高中毕业班摸底测试
生 物 试 题
说明:本试卷分I卷、II卷两部分。将第I、II卷的答案填在答题卡中,考试结束时上交答题卡。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第I卷 选择题(共40分)
1.糖原、核酸、淀粉的单体依次是 ( )
A.碱基、单糖、氨基酸 B.葡萄糖、核苷酸、葡萄糖
C.葡萄糖、核苷酸、麦芽糖 D.单糖、碱基、葡萄糖
2.右图为植物细胞结构的概念图,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图中b为细胞核
B.图中c指细胞膜,e指细胞质基质
C.图中d的成分为纤维素和果胶
D.图中g是线粒体
3.下列生理过程中,没有细胞器参与的是( )
A.股细胞无氧呼吸 B.蛋白质的加工包装
C.丙酮酸彻底氧化分解 D.胰岛素的分泌
4.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体现者。下列生理活动与蛋白质功能无直接关系的是 ( )
A.甘油的吸收 B.血糖浓度的相对恒定
C.效应T细胞与抗原的特异结合 D.DNA的复制
5.你认为以下四位同学在实验室中利用光学显微镜观察到的现象,具有科学性的是 ( )
A.甲同学:菠菜的稍带叶肉的下表皮中叶绿体具有双层膜结构
B.乙同学:质壁分离发生时,紫色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液泡逐渐缩小且颜色逐渐变深
C.丙同学:经解离和染色的洋葱根尖分生区的细胞中染色体向细胞两极移动
D.丁同学:经苏丹III染色后的花生子叶细胞中有紫色的脂肪颗
6.细胞中各种细胞器的形态、结构不同,在功能上也各有分工。以下对几种细胞器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所有真核细胞中都含有图示的五种细胞器
B.①与③之间膜成分相互转化的基础是生物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C.甲基绿染液是专一性染②的活细胞资料,可以使其呈现蓝绿色
D.①③④⑤上进行的反应都需要②提供能量
7.下图不能用来准确表示哪一组概念之间的关系 ( )
A.1表示生态系统信息种类,2~4分别表示物理信息、化学信息、生物信息
B.1表示生物膜系统,2~4分别表示细胞膜、细胞器膜、核膜
C.1表示免疫系统,2~4分别表示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免疫活性物质
D.1表示细胞外液,2~4分别表示血浆、细胞液、淋巴
8.上图表示某植物细胞内的代谢过程,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X、Y物质分别代表三碳化合物和丙酮酸
B.①、④过程都产生[H]
C.①过程发生在线粒体基质中,②过程发生在叶绿体基质中
D.①②③④四个过程既不消耗氧气也不产生氧气
9.人体内某种消化酶在体外适宜的温度条件下,反应物浓度对酶促
反应速率的影响如图所示。对于图中a、b、c三点,随着反应
物浓度的增加,反应速度可能受酶自身某种因素限制的是( )
A.a、b、c点 B.a、b点
C.b、c点 D.c点
10.细胞呼吸以生命活动意义重大,下面关于细胞呼吸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线粒体有是氧呼吸的主要场所,没有线粒体的细胞只能进行无氧呼吸
B.有叶绿体的细胞可以自行合成ATP,因此不需要细胞呼吸提供能量
C.动物停止细胞呼吸就不能合成ATP,作为生命基本特征的新陈代谢就此终结
D.细胞呼吸没有机物的分解必须有水和氧气参与才能释放储存的能量
11.在植物光合作用的发现历程中,萨克斯的成就是 ( )
A.植物能够吸收CO2,同时放出O2 B.叶片在光下能够产生淀粉
C.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来自于水 D.追踪到光合作用中碳元素的行踪
12.科学家研究小麦20℃时光合用作用强度与光照强度的关系,
得到如图曲线,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随着环境温度的升高,cd段位置不断上移
B.a点时叶肉细胞产生ATP的细胞器只有线粒体
C.其他条件适宜,当植物缺Mg时,b点将向右移动
D.外界条件均适宜时,c点之后小麦光合作用强度不再增加
可能与叶绿体中色素的数量有关
13.细胞分化是生物界普遍存在的一种生命现象,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分化是一种持久的变化,是生物个体发育的基础
B.分化后的不同细胞中遗传信息的执行情况不同
C.未离体的植物体细胞给以适当的条件会表现出全能性
D.分化有利于提高生物体内各种生理功能的效率
14.2009年4月12日~17日是第15届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主题为“规范癌痛治疗,改善生活质量”。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因致癌因子使与癌变有关的基因缺失,导致正常细胞癌变
B.癌细胞易侵袭机体周围正常组织,说明癌细胞易发生转移
C.癌痛的直接原因之一是肿瘤直接压迫并刺激神经
D.癌细胞因膜上的蛋白质改变,易被效应T细胞识别而裂解
15.S型肺炎双球菌是人类肺炎和小鼠败血症的病原体,而R型菌株却无致病性。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
A.S型菌与R型菌致病性的差异是由于染色体变异的结果
B.S型菌DNA与R型菌混合培养,可使R型菌转化为S型菌
C.肺炎双球菌利用人体细胞的核糖体合成蛋白质
D.高温处理过的S型菌蛋白质因变性而不能与双缩脲试剂发生紫色反应
16.吉林市的市花是玫瑰花,在玫瑰花根尖成熟区麦细胞中能正常完成的生理活动有 ( )
①合成RNA聚合酶 ②核DNA→核DNA ③mRNA→蛋白质
④线粒体叶绿体的DNA复制 ⑤逆转录过程 ⑥氨基酸脱水缩合
A.①②⑤ B.①②④⑤ C.①③⑥ D.②③④⑤
17.以下关于果蝇的基因、DNA和染色体的关系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
A.一个染色体上有一个或两个DNA分子
B.一个染色体上有多个基因,并且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
C.果蝇的白眼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X染色体片段
D.DNA和基因的基本单位是相同的
18.下列各种遗传现象中,不属于性状分率的是 ( )
A.F1的高茎豌豆自交,后代中既有高茎豌豆,又有矮茎豌豆
B.F1的短毛雌免与短毛雄兔交配,后代中既有短毛兔,又有长毛兔
C.花斑色茉莉花自交,后代中出现绿色、花斑色和白色三种茉莉花
D.黑色长毛兔与白兔短毛兔交配,后代出现一定比例的白色长毛兔
19.在孟德尔进行的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中,具有1:1:1:1比例关系的是 ( )
①杂种自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例 ②杂种产生配子类型的比例
③杂种测交后代的表现型比例 ④杂种自交后代的基因型比例
A.①②④ B.②④ C.①③ D.②③
20.染色体之间的互换可能导致染色体的结构或基因序列的变化。下列图中甲、乙两图分别表示常染色体之间的交叉两种互换模式,a、b、c等表示基因,丙、丁、戊图表示某染色体变化的三种情形。则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
A.甲可以导致戊的形太 B.乙可以导致丙的形成
C.甲可以导致丁或戊两种情形的产生 D.乙可以导致戊的形成
21.如图是某二倍体生物细胞分裂模式图。有关此图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细胞有可能是次级精母细胞或第一极体
B.该生物的基因型一定是AaBB
C.该体细胞中染色体数最多为4条
D.如果1是X染色体,那么,2是Y染色体,3和4为常染色体
22.一对表现正常的夫妇,生下了一个基因型为XbXbY患血友病的孩子(h为血友病基因)。该个体的异常配子最可能来自下列哪个细胞(只考试性染色体及其上的相应基因) ( )
23.果蝇的眼色由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在纯种暗红眼♀×纯种朱红眼♂的正交实验中,F1只有暗红眼;在反交实验中,F1雌性为暗红眼,雄性为朱红眼。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这对基因们于X染色体上,显性基因为暗红色基因
B.正交、反交实验可以确定控制眼色的基因是在X染色体上还是常染色体上
C.正反交的子代中,雌性果蝇的基因型都是XAXa
D.反交实验中,F1雌雄性个体交配,子代雄蝇暗红眼和朱白眼的比例为3:1
24.香港科技大学中药研发中心从夏季菊中成功地抽取一种能防止H5N1禽流感病毒入侵细胞的脂溶性物质,它可预防和治疗禽流感。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
A.用含35S的鸡胚细胞作为培养基,可制备含35S标记的H5N1禽流感病毒
B.用含35S标记的H5N1禽流感病毒进行侵染实验,可证明RNA是遗传物质
C.该病毒和HIV病毒一样,都极易发生变异
D.该药物治疗禽流感病毒,可口服使用
25.基因型为AAbbCC与aaBBcc的小麦进行杂交,这三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F1杂种形成的配子种类数和F2的基因型种类数分别是 ( )
A.4和9 B.6和27 C.8和27 D.8和81
26.基因重组、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的共同点是 ( )
A.都能产生可遗传的变异 B.都能产生新的基因
C.产生的变异对生物均不利 D.在显微镜下都可观察到变异状况
27.下列几种育种方法,能改变原有基因的分子结构的是 ( )
A.诱变育种 B.单倍体育种 C.基因工程育种 D.杂交育种
28.下列哪项对种群的基因频率没有影响? ( )
A.随机交配 B.基因突变 C.自然选择 D.染色体变异
29.下列有关生物的进化和生物多样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基因突变具有不定向性
B.狼和鹿通过捕食和被捕食进行着相互选择,实现共同进化
C.从分子水平上看,生物的性状具有多样性的直接原因是DNA的多样性
D.生物的多样性包括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30.正常人体内环境稳态的调节,前者随后者而变化的情况与图中曲线走势不相符的是( )
A.抗利尿激素分泌量——饮水量
B.T细胞浓度——HIV浓度
C.胰岛素浓度——血糖浓度
D.促甲状腺激素浓度——甲状腺激素浓度
31.某种药物可以阻断蟾蜍屈肌反射活动。下图为该反射的模式图。A、B为神经纤维上的实验位点,C为突触间隙。下列实验结果中,能够证明这种药物“在神经系统中仅对神经细胞间的兴奋传递有阻断作用”的是 ( )
①将药物放在A,刺激B,肌肉收缩 ②将药物放在B,刺激A,肌肉收缩
③将药物放在C,刺激B,肌肉不收缩 ④将药物放在C,刺激A,肌肉收缩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32.关于右图说法错误的是 ( )
A.丙为记忆细胞,当受1再次刺激后,再迅速增殖形成丁
B.图中反映的是体液免疫,病毒、细菌等都可能成为1
C.浆细胞中与2产生有关的细胞器有: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等
D.B淋巴细胞表面的受体能识别多种抗原
33.股肉注射时,药液进入人体后经过的一般途径是 ( )
34.匈牙利学者帕尔(A. Paal)在1914~1918年间进行植物生长的实验研究时,曾在黑暗条件下,将切下的燕麦胚芽鞘顶部移到切口的一侧,胚芽鞘会向另一侧弯曲生长(如图所示)。这个实验主要证实( )
A.顶端能产生某种影响物
B.合成影响物不需要光
C.“影响物”具有促进胚芽鞘生长效应
D.“影响物”向下传递分布不均匀
35.某植物正常授粉形成幼果后,用较高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喷酒幼果,可能出现的是 ( )
A.种子明显增多 B.形成无子果实
C.部分果实脱落 D.果实增多而且增大
36.关于生态系统中分解者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专门营腐生生活的细菌也不一定是分解者,而有可能是生产者和消费者
B.分解者将动植物遗体中的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可以供硝化细菌再利用
C.分解者分解动植物遗传释放出来的能量,可供绿色植物同化作用再利用
D.微生物不一定都是分解者,分解者一定是微生物
37.下图表示生态系统四种成分之间的关系,以下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甲和乙所包含的所有种群构成的群落
B.乙1的同化量越大,流向乙2的能量就越少
C.丙不一定是原核生物
D.丁的含量增加将导致臭氧层被破坏
38.如图是某个农业生态系统的结构模式图,该图中表示生态系统
能量流动的箭头是 ( )
A.①③ B.②③⑤
C.①③④ D.②⑤
39.按一对夫妇生两个孩子来计算,人口学家统计和预测,墨西哥等发展国家的人口翻一番大约需要20—40年,美国需要40—80年,瑞典人口将会相对稳定, 德国人口将减少。能预测人口的这种增减动态主要取决于 ( )
A.种群数量和种群密度 B.种群年龄组成
C.种群性别比例 D.出生率和死亡率
40.农场中种植着粮食作物、果树,饲养着家禽、家畜等。下列中不属于运用生态系统信息传递原理来提高农畜产品产量的措施的是 ( )
A.延长家禽的光照时间,提高产蛋量
B.农作物的适时灌溉,家禽、家畜的定时饲喂
C.人工控制作物光周期,达到早熟、高产的目的
D.施放过量的性引诱剂,干扰害虫的正常交尾
第II卷 非选择题(共60分)
41.(14分)下图为某同学画的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处于分裂间期时的模式图,请根据此图回答下列问题:(括号内填写数字代号)
(1)请指出图中三处明显的错误:
① ;
② ;
③ 。
(2)在细胞有丝分裂末期,结构[7] 与
图中[ ] 的形成有关。
(3)如果用15N标记氨基酸培养根尖,你认为最早测
得放射性的细胞器是[ ] ,这些氨基酸在细胞中被利用的时间主要是有丝分裂的 期。
42.(12分)植物生理学家对光合作用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下列三图是其中的一些实验数据曲线,请分析后回答:
(1)上图资料显示,影响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有 等,光照强度影响光合作用的信息来自
图(填图序的字母)。
(2)A图所示自变量因素对光合速率的影响规律分别是:① ;② 。
(3)B图所示自变量因素温度能影响 的活性,从而影响光合作用;B图中代表呼吸速率是曲线III,代表净光合速率的是曲线 ,代表实际光合速率的是曲线 。
(4)在温室大棚内生产农作物,如遇阴雨天,为了不减产,采取白天适当降温的措施,该措施的依据来自 图(填图序的字母)。
43.(10分)某生物科技小组对一玉米农田进行实地调查。请你运用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该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 。
(2)农业上,对消费者应当采取的措施是:禁捕和适当放养次级消费者,用喷洒农药等方法来减少初级消费者。从能量流动的角度分析,这样做的目的是 。
(3)当玉米幼苗长青的时候,“绿色”为蝗虫提供了可以采食的信息。这说明了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是 。
(4)若要调查生活在玉米农田土壤中的小动物类群丰富度,常用 法进行采集、调查。
(5)当该生态系统处于相对稳定状态时,蝗虫的种群数量呈 型增长。
44.(12分)血糖平衡对机体生命活动具有重要作用。据图回答:
(1)当机体处于低血糖状态时,如果机体通过途径①→②→③使血糖水平恢复正常,其主要机理是此时体内 分泌增多,促进了 分解成葡萄糖,使血糖水平升高。
(2)如果机体长期处于高血糖状态,可能的原因是胰岛 细胞受损,导致体内 分泌减少。
(3)胰腺中调控血糖水平的主要激素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或多肽,它们的合成时所需的能量主要由细胞呼吸产生的 直接提供,其结构简式是 。
45.(12分)艾费里等人通过实验证实了在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中,起转化作用的是DNA。该实验最为关键的设计思路是: 。以细菌为实验材料主要是由于细菌具有 、
等优点(写出两点即可)
请利用DNA酶做试剂,设计实验方案,验证“促进R型细菌转化成S型细菌的物质是DNA”
材料用具:R型菌、S型菌、DNA酶、蒸馏水、制备培养基所需的原料。
实验设计方案:
第一步:从S型细菌中提取DNA;
第二步:制备符合要求的培养液,将其均分成三组,标号为A、B、C,请将处理方法填写在表格中:
组合编号 A B C
处理方法 不加任何提取物
第三步:将R型细菌分别接种到三组培养基上。
第四步:将接种后的培养基装置放在适宜温度下培养一段时间,观察菌落生长情况。
预测实验结果 。吉林市普通中学
2011—2012学年度高中毕业班摸底测试
数学试题(文科)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22小题,共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和试题卷一并交回。
第Ⅰ卷(选择题 共6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
1.全集U={1,2,3,4},集合A={1,3,4},B={2,3},则图中阴影部分表示的集合为 ( )
A.{2}
B.{3}
C.{1,4}
D.{1,2,3,4}
2.的值为 ( )
A. B.
C. D.
3.从某小学随机抽取100名同学,将他们的身高(单位:厘米)数据绘制成频率分布直方图,由图中数据可知身高在[120,130]内的学生人数为 ( )
A.20 B.25
C.30 D.35
4.如果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此几何体的体积是( )
A. B.9
C.6 D.3
5.向量,则实数等于( )
A.-5 B. C. D.5
6.在等差数列中,已知 ( )
A.2 B.8 C.18 D.36
7.已知点在不等式组表示的平面区域内,则的最大值为 ( )
A.6 B.4 C.2 D.1
8.函数是 ( )
A.最小正周期为的奇函数 B.最小正周期为的奇函数
C.最小正周期为2的偶函数 D.最小正周期为的偶函数
9.直线相切,则实数等于 ( )
A. B. C. D.
10.函数的零点所在区间为 ( )
A.(0,1) B.(1,2)
C.(2,3) D.(3,+∞)
11.已知某程序框图如图所示,则执行该程序后输出的结果是 ( )
A.2 B.1
C.-1 D.
12.若不等式在内恒成立,则的取值范围是 ( )
A. B.
C. D.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90分)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把答案填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
13.若点在幂函数的图象上,则 。
14.设为空间的两条直线,为空间的两个平面,给出下列命题:
(1)若; (2)若;
(3)若; (4)若。
上述命题中,所有真命题的序号是 。
15.的内角A、B、C的对边分别为a、b、c成等比数列,且c=2a,则cosB= 。
16.设,则在区间上随机取一个数,使的概率为 。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0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7.(本小题满分10)
已知集合A={-2,0,1,3},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M的坐标满足
(1)请列出点M的所有坐标;
(2)求点M不在轴上的概率;
(3)求点M正好落在区域上的概率。
18.(本小题满分12分)
已知向量,函数
(1)求的单调递增区间;
(2)当的值。
19.(本小题满分12分)
已知为等差数列,且
(1)求的通项公式;
(2)若等比数列项和公式。
20.(本小题满分12分)
已知一圆经过点A(5,0)与B(-2,1),且圆心在直线上,求这个圆的标准方程。
21.(本小题满分12分)
在三棱锥P—ABC中,都是边长为的等边三角形,AB=2,O、D分别是AB、PB的中点。
(1)求证:OD//平面PAC;
(2)求证:平面平面ABC;
(3)求三棱锥A—PBC的体积。
22.(本小题满分12分)
已知函数
(1)求函数的定义域,并判断函数的奇偶性;
(2)对于恒成立,求实数取值范围。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