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凝聚法治共识(课件25张PPT+教案+知识梳理+素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4.2凝聚法治共识(课件25张PPT+教案+知识梳理+素材)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九年级
4.2凝聚法治共识
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
凝聚法治共识
单元
第二单元
学科
道德与法治
年级
9年级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
了解政府的作用;理解政府依法行政;知道厉行法治是对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要求。(能力目标)
学会在法治状态下生活,把法治作为基本的生活方式;凝聚起法治共识,能够自觉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行使权利,履行义务,增强学法尊法守法用法意识(情感、态度价值观)培育法治精神;培养正确的权利义务观念、契约精神、规则意识;树立起“遵纪守法光荣、违法乱纪可耻”观念。
重点
政府依法行政
难点
厉行法治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播放张玉环案件这节课我们一起透过“张玉环案”来学习凝聚法治共识
观看视频
讲授新课
呈现材料:1993年10月24日,江西省南昌市进贤县凰岭乡张家村男童张振荣和张振伟被人杀害,邻人张玉环被警方定为嫌凶。1995年1月26日,南昌中院一审判决认定张玉环用手卡、绳勒、棍打的方式将邻居家两男孩杀害并抛尸水库,犯故意杀人罪,判处死刑,缓期两年。张玉环及家人和律师向最高检、中央政法委、国家监察委寄送的控告材料,在张玉环及6位家人联名签署的控告信中,被控告的对象包括了16名当年的办案人员。其中,南昌市进贤县公安局民警8名、南昌市检察院检察员1名、南昌中院及江西高院法官7名。张玉环称,上述人员在办案过程中涉嫌玩忽职守,要求有关部门追究其造成冤假错案的刑事责任,并对有关人员违反党纪政纪的行为一并追究。教师讲解:政府的作用引导:张玉环案的发生的根本原因就是公权力的滥用,公安机关没有依法行政。师:政府的权力来自人民的授予,决定了政府的宗旨是为人民服务,政府的作用包括管理和服务,政府的工作要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为人民谋利益。只有建设法治政府,才能更好的为人民服务。法治政府就是按照法治原则运作的政府,政府的各项权力都应该在法治轨道上运行。探究活动:重新撬动司法机器并不容易。案件早期,王飞律师曾多次向法院要求阅卷,都未能实现。于是,记者曹映兰建议,通过微博发声,加上多方媒体推动施加舆论压力,来推动案件发展。这对我们建设法治政府有何启示?师:依法行政是现代法治政府行使权力普遍奉行的基本准则,要求政府及其工作人员在行使行政权力,管理公共事务的时候必须由宪法和法律授权,并且依据宪法和法律的规定正确行使权力。(法无授权不可为,法定职责必须为,程序合法)师:除了依法行政,公开权力清单的要求也对政府的政务公开提出了更高的要求。②政府全面推进政务公开,保障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促进政府决策科学化和民主化。追问:政府建立三张“清单”对公民提出了怎样的要求?生:略师:积极参与,主动监督,促使政府依法行政。播放视频:张玉环申诉经历由于欠缺法律知识,张玉环以及家人在申诉的路上,还是走了不少“弯路”,这对我们有何启示?透过张玉环案,你觉得如何避免此类冤假错案的发生呢?(从公民、立法机关、司法机关角度思考)坚持厉行法治,要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活动】观点辨析观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各级党和政府及其工作人员的作用尤为关键。作为公民,我们只要不违法,就足够了。生:略厉行法治怎么做?②公民要增强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意识,弘扬法治精神,强化规则意识,树立正确的权利义务观念。师:各级党和政府及其工作人员的作用为什么尤为关键呢?我们通过一个视频来了解一下【活动】观看视频:全民守法厉行法治怎么做?③各级党和政府及其工作人员,要带头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应对风险的能力。《法治中国》是为全面总结展示全面依法治国的历史性变革和辉煌成就,由中央组织拍摄的六集政论专题片《法治中国》,2017年8月18日起在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首播。设问:拍摄这样的专题片对厉行法治有何意义?师:主要是宣传作用。厉行法治怎么做?④厉行法治需要加强法治宣传,弘扬法治精神,共同营造良好的法治文化环境,在全社会鲜明地树立起“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法治文化导向。国家和社会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发挥作用,既重视发挥法律的规范作用,又重视发挥道德的教化作用。
以法治承载道德理念,强化法律对道德建设的促进作用;以道德滋养法治精神,强化道德对法治文化的支撑作用。法律与道德相辅相成,法治与德治相得益彰。
小组探究:
时光倒回27年前,你认为是什么原因造成了张玉环的冤假错案?
课堂小结
板书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25张PPT)
这节课我们一起透过“张玉环案”来学习“凝聚法治共识”
9年级上册第4课第2框
凝聚法治共识
1993年10月24日,江西省南昌市进贤县凰岭乡张家村男童张振荣和张振伟被人杀害,邻人张玉环被警方定为嫌凶。1995年1月26日,南昌中院一审判决认定张玉环用手卡、绳勒、棍打的方式将邻居家两男孩杀害并抛尸水库,犯故意杀人罪,判处死刑,缓期两年执行。
张玉环及家人和律师向最高检、中央政法委、国家监察委寄送的控告材料,在张玉环及6位家人联名签署的控告信中,被控告的对象包括了16名当年的办案人员。其中,南昌市进贤县公安局民警8名、南昌市检察院检察员1名、南昌中院及江西高院法官7名。张玉环称,上述人员在办案过程中涉嫌玩忽职守,要求有关部门追究其造成冤假错案的刑事责任,并对有关人员违反党纪政纪的行为一并追究。
小组探究:
时光倒回27年前,你认为是什么原因造成了张玉环的冤假错案?
维护交通
保障义务教育
维护治安
保障住房
政府的作用
一方面,人们的生活需要政府的管理,
另一方面,人们又享受着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
交流:日常生活中,你还感受到了哪些来自政府的管理?享受到了哪些由政府提供的服务?
法治政府的含义
法治政府就是按照法治原则运作的政府,政府的各项权力都应该在法治轨道上运行。
法治政府
政府的宗旨:
为人民服务,政府应该对人民负责,为人民谋福利。
让公权力服务于民,需要通过法治规范公权力运行,使得公权力在法治轨道上运行,政府要做到依法行政。
张玉环案的发生的根本原因就是公权力的滥用,公安机关没有依法行政。
探究思考
重新撬动司法机器并不容易。案件早期,王飞律师曾多次向法院要求阅卷,都未能实现。于是,记者曹映兰建议,通过微博发声,加上多方媒体推动施加舆论压力,来推动案件发展。这对我们建设法治政府有何启示?
政府应该主动推动政务公开,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提高政府公信力。
包括媒体、律师、普通公民在内的全体社会成员应该积极参与公共事件,献计献策,主动监督,促进政府依法行政。
张玉环案启示录
如何建设法治政府
法无授权不可为
明确政府不该做什么
法定职责必须为
明确政府应该做什么
法无禁止皆可为
政府要尊重公民各项权利
建立“三张清单”
依法行政是现代法治政府行使权力普遍奉行的基本准则,
1.要求政府及其工作人员在行使行政权力,管理公共事务的时候必须由宪法和法律授权,并且依据宪法和法律的规定正确行使权力。
政府
2.政府全面推进政务公开,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促进政府决策科学化和民主化。
政府
积极参与,献计献策,主动监督,促进政府依法行政。
公民
探究思考
由于欠缺法律知识,张玉环以及家人在申诉的路上,还是走了不少“弯路”,这对我们有何启示?透过张玉环案,你觉得如何避免此类冤假错案的发生呢?(从公民、立法机关、司法机关角度思考)
1.坚持厉行法治,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全体社会成员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行使权利、履行义务。
如何坚持厉行法治
严格执法
科学立法
公正司法
全民守法
思考:对于守法,你是怎样理解的?
我守法,是因为有法律规定,不能违法。
我守法,是因为我害怕,不敢违法。
我守法,是因为违法会带来很多麻烦,不愿违法。
我守法,是因为有法律才有自由,我选择自觉守法。
探究与分享
观看视频:《法治中国》——全民守法
2.现代社会的公民,要增强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意识,弘扬法治精神,强化规则意识;树立正确的权利义务观念。
3.政府及其工作人员,要率先做尊法守法的榜样,带动全体公民共同守法。
如何坚持厉行法治
《法治中国》是为全面总结展示全面依法治国的历史性变革和辉煌成就,由中央组织拍摄的六集政论专题片《法治中国》,2017年8月18日起在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首播。全片共分六集,分别为《奉法者强》《大智立法》《依法行政》《公正司法(上)》《公正司法(下)》《全民守法》。这部政论片的推出,体现了坚定不移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决心和信心,在当时为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营造了良好氛围。
4.厉行法治,需要加强法治宣传,弘扬法治精神,共同营造良好的法治文化环境,在全社会鲜明地树立起“遵纪守法光荣、违法乱纪可耻”的法治文化导向。
思考:拍摄这样的专题片对厉行法治有何意义?
小组交流:在张玉环昭雪的路上,得到了很多人的无私帮助,记者曹映兰、张玉环的长兄张民强、前妻宋小女和她的现任丈夫、律师王飞和尚满庆等等,这些都是帮张玉环昭雪的人。结合他们的故事,请你思考法律与道德的关系?
国家和社会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发挥作用,既重视发挥法律的规范作用,又重视发挥道德的教化作用。
以法治承载道德理念,强化法律对道德建设的促进作用;以道德滋养法治精神,强化道德对法治文化的支撑作用。
法律与道德相辅相成,法治与德治相得益彰。
法治与德治的关系
观看视频:《法治中国》——法治与德治
法治政府
厉行法治
凝聚法治共识
如何建设法治政府
基本要求和共同要求
对现代社会公民的要求
对政府及其工作人员的要求
对社会的要求
法治与德治的关系
法治政府的作用、宗旨
板书设计
课堂练习
1.目前各级政府正在加快推进基本医保全国联网,即在基本解决省内就医异地直接结算的基础上,尽快让老年人跨省异地住院费用能够直接结算,使合情合理的异地结算问题不再成为群众的痛点。这表明( )
①我国政府应更好地接受监督
②提高政府管理水平只能依赖科技
③我国政府是便民利民的政府
④公民将更好地享受政府提供的服务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2.2018年春运期间,我国各省由交通厅稽查征费局、高速公路执法总队通过开展客运车辆突击整治行动,查处各类违法、违规案
件,有效地维护了春运期间客运市场的正常秩序。这说明(
)
①在日常生活中,政府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②人们的社会生活需要政府管理
③人们享受着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
④我国政府是廉洁高效的政府
A.
①②④
B.
①②③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3.材料一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15-2020年)》提出:“经过坚持不懈的努力,到2020年基本建成职能科学、权责法定、执法严明、公开公正、廉洁高效、守法诚信的法治政府。”
材料二
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是法治社会建设的重要保障只有实现全社会对法治的普遍信仰,才能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提供坚实的思想基础。只有不断打造整个社会尊法信法守法用法的法治环境,才能为全面依法治国提供广泛的社会基础。
(1)结合材料一回答,现代法治政府行使权力普遍奉行的基本准则是什么?它的核心是什么?
(2)全面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3)要建设法治政府必须提高政府的公信力。你认为如何才能提高政府的公信力?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4.2
凝聚法治共识(知识梳理)
1、我国政府的作用、权力来源、宗旨和工作原则?(P51)
(1)作用:一方面,人们的社会生活需要政府管理;另一方面,人们又享受着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可概括为“管理社会生活、提供公共服务”)
(2)权力来源:在我国,政府的权力来源于人民。
(3)宗旨:政府的宗旨是为人民服务。
(4)工作原则:政府的工作要对人民负责,为人民谋利益。
2、什么是法治政府?(内涵)(P51)
法治政府就是按照法治原则运作的政府,政府的各项权力都应该在法治轨道上运行。
【P52相关链接划线】
法治政府建设的目标:到2020年基本建成职能科学、权责法定、执法严明、公开公正、廉洁高效、守法诚信的法治政府。
3、依法行政的重要性、要求及核心是什么?(P52)
(1)重要性:依法行政是现代法治政府行使权力普遍奉行的基本准则。
(2)要求:政府及其工作人员在行使行政权力、管理公共事务时必须由宪法和法律授权,并且依据宪法和法律的规定正确行使权力。
(3)核心:规范政府的行政权。
4、怎样建设法治政府?(P52-P53)
①我国政府依法行政,全面推进政务公开,保障公民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促进政府决策科学化和民主化。(政府的角度)
②公民也要积极参与,献计献策,主动监督,促进政府依法行政。
(公民的角度)
③建设法治政府,必须依法行政,防范行政权力的滥用,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提高政府公信力,从而推进民主法治建设进程。(政府的角度)
5、厉行法治的内涵?(P53)
厉行法治是对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要求。全体社会成员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行使权利,履行义务。
6、★如何历行法治?(如何建设法治社会?)(P53-P55)
①坚持厉行法治,要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国家)
②现代社会的公民,要增强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意识,弘扬法治精神,强化规则意识,树立正确的权利义务观念。(个人)
③党和政府要带头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应对风险的能力。(党和政府)
④要加强法治宣传,弘扬法治精神,共同营造良好的法治文化环境,在全社会鲜明地树立起“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法治文化导向。(社会)
⑤国家和社会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发挥作用。(即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
7、★如何实现法治与德治相结合?(法治与德治的关系)(P55)
①国家和社会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发挥作用,既重视发挥法律的规范作用,又重视发挥道德的教化作用。
②以法治体现道德理念,强化法律对道德建设的促进作用;以道德滋养法治精神,强化道德对法治文化的支撑作用。
③法律与道德相辅相成,法治与德治相得益彰。
【易错点解析】
1、政府的性质
人民政府是我国的行政机关,不能说成是立法机关
2、依法行政
①依法行政的主体是政府。国务院是中央人民政府,也可以依法行政,但不能说青少年要依法行政、法院要依法行政,依法行政只能是行政机关。
②依法行政和依法执政的区别: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因此对应观点是“党要依法执政”;政府是行政机关,因此对应观点是“政府要依法行政”。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