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人文地理七年级上册3.2.2山地之国
教学设计
课题
山地之国
单元
三
学科
人文地理
年级
七年级
学习目标
1.了解阿尔卑斯山区的自然环境特征。2.了解山地之国瑞士的旅游特色。3.体会人与大自然的和谐之美,认识当地人是如何与自然协调发展的。
重点
利用各种地图或文字资料,描述阿尔卑斯山区的自然环境和瑞士的旅游特色。
难点
学会分析阿尔卑斯山区成为旅游热区的原因。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播放视频《瑞士旅游宣传片》提出问题:从视频中你可以领略瑞士哪些自然风光。
学生欣赏视频。
利用视频,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烘托课堂气氛。
讲授新课
展示:阿尔卑斯山脉在世界中的位置自主学习:引导学生读图,并结合课本P63,自主学习阿尔卑斯山脉的位置及特点。总结:横亘在欧洲腹地的欧洲最高大、最雄伟的山脉。合作探究:结合图片和课本P63,探究:(1)阿尔卑斯山脉跨越的国家;(2)发源于阿尔卑斯山脉的主要河流及最高峰;(3)根据所学知识(地形有哪些类型?),概括一下瑞士地形的主要特点。总结:(1)自西往东依次是法国、意大利、瑞士、列支敦士登、奥地利。(2)莱茵河、多瑙河、波河(3)瑞士以山地为主,湖泊众多,平原面积狭小,地势起伏大。承转:以山地为主的地形,适合发展哪种产业?总结:旅游业。讲述:瑞士旅游资源丰富,有世界公园的美誉。
其森林面积达12523平方公里,占全国面积的30.3%。如果再加上农业、绿地面积则全国一半以上的土地被绿地所覆盖,湖泊共有1484个
。合作探究:指导学生阅读课本P64及课件资料,探究瑞士旅游业发达的原因。总结:旅游设施:滑雪设施、饭店、商店和等设施完备,服务细致入微。自然环境:海拔高,有冰川和积雪,风景优美。交通条件:拥有发达的铁路和公路。合作探究:结合生活实际,探究:阿尔卑斯山的旅游业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影响。自主学习:阅读课本P65,并结合实际,说一说你认为瑞士的”热闹”是”喜”还是”忧”?你的理由是什么?总结:
资源:旅游资源得到不断地开发,便于山区特产外销,但动植物资源会遭到破坏。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合作探究:结合课本P65,探究:针对旅游开发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作为旅游业的开发者应怎么做?总结:1、严格立法保护环境2、将旅游资源分别保护3、建立保护环境的责任制,建立环保基金合作探究:瑞士人常说“我们没有资源,有的只是一双勤劳的手
”。除了旅游业,瑞士还有很多其他的产业。除旅游业外,你知道瑞士还有哪些知名产业?说一说其与自然条件的关系。总结:瑞士的手表制造、金融保险业。这与瑞士国土面积狭小,资源缺乏等有较大关系。
学生自主学习,得出问题的答案。学生读图并组内进行探究。组内交流探究,并进行总结发言。学生阅读课本并结合资料完成表格内容。阅读课本并在课本上进行标注。结合已有知识进行探究总结。搜集资料并说出瑞士的其他产业。
通过读图,让学生明确阿尔卑斯山脉在世界中的位置。培养学生读图分析的能力及合作的意识。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观察能力,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锻炼学生拓展思维的能力及总结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将课本知识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学习对生活有用的知识。拓宽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知识。
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有“大山之子”之称的瑞士。知道了瑞士旅游业发达的原因。初步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板书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34张PPT)
人文地理
七上
3.2.2山地之国
自主预习
1.阿尔卑斯山脉:走向为
,位于
(洲)阿尔卑斯山区典型的山地之国是
,这个国家的人被称为“
”。
2.阿尔卑斯山跨越的国家有
、
、
、
、
。
3.发源于阿尔卑斯山区的主要河流有
、
、
。
4.瑞士的
占到了国土面积的60%,
只占国土面积的6%,
资源奇缺,缺乏发展工农业的自然资源。
东西
瑞士
大山之子
欧洲
奥地利
瑞士
列支敦士登
法国
意大利
莱茵河
多瑙河
波河
山区
耕地
矿产
新知导入
横亘在欧洲腹地的欧洲最高大、最雄伟的山脉。
新知讲解
新知讲解
西起法国东南部的尼斯,经瑞士南部、意大利北部,东到奥地利的维也纳。山脉长1200千米,宽150千米---300千米,平均海拔3000米。许多山峰终年积雪,山谷冰川广布,山坡森林茂密,也多草地。
地理位置:
阿尔卑斯山
合作探究
阿尔卑斯山区的地形
读图:
(1)阿尔卑斯山脉跨越的国家;
自西往东依次是法国、意大利、瑞士、列支敦士登、奥地利。
意大利
法国
德国
奥地利
合作探究
阿尔卑斯山区的地形
读图:
(2)发源于阿尔卑斯山脉的主要河流及最高峰;
莱茵河、多瑙河、波河
合作探究
阿尔卑斯山区的地形
读图:
(3)根据已学”地形类型”知识,概括瑞士地形的主要特点。
瑞士以山地为主,湖泊众多,平原面积狭小,地势起伏大
瑞士旅游资源丰富,有世界公园的美誉。
其森林面积达12523平方公里,占全国面积的30.3%。如果再加上农业、绿地面积则全国一半以上的土地被绿地所覆盖,湖泊共有1484个
。
新知讲解
以山地为主的地形,适合发展哪种产业?
旅游业
新知讲解
阿尔卑斯山一年四季皆为旅游者的天堂!
新知讲解
在阿尔卑斯山上滑雪,通常是在树木生长区以上约1,500~1,800米的斜坡进行,斜坡最长达20公里,登山系统配以先进的设施,减少
游客登山所需的时间。
新知讲解
冰川快车
在瑞士,徒步旅行已成为全国时髦活动,60%的瑞士人每年至少一次徒步旅行。夏秋两季是黄金季节,瑞士各个地区,都有四通八达修缮完备的步道
登山
新知讲解
合作探究
旅游设施:
滑雪设施、饭店、商店和等设施完备,服务细致入微
瑞士发展旅游业的有利条件。
合作探究
瑞士空中救援——Rega是瑞士的一个空中救援组织,提供紧急医疗服务,主要以高山救援而出名,瑞士国内任何地方都可以在15分钟内到达。也参与任何威胁到生命安全的紧急场合。他们也参于其他国家的紧急医疗救助。
雪地救援犬
完备的基础设施
新知讲解
峡谷和险峰
——河流和冰川在海岸刨蚀而形成
心形湖泊
峡谷
险峰
瑞士发展旅游业的有利条件。
自然环境:
海拔高,有冰川和积雪,风景优美
合作探究
瑞士发展旅游业的有利条件。
交通条件:
拥有发达的铁路和公路。
合作探究
瑞士发展旅游业的有利条件。
阿尔卑斯山的旅游业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影响
方面
影响
就业
人们就业机会多,避免外出打工的辛劳
人们的生活
水平
带来大量外汇收入,人们收入增加,生活水平提高
地区经济
带动当地相关产业的发展,基础设施不断完善
阿尔卑斯山孕育了瑞士的地形,也造就了瑞士的经济和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合作探究
新知讲解
你认为瑞士的”热闹”是”喜”还是”忧”?你的理由是什么?
新知讲解
资源:旅游资源得到不断地开发,便于山区特产外销,但动植物资源会遭到破坏。
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生态环境遭到破坏。
针对旅游开发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作为旅游业的开发者应怎么做?
1、严格立法保护环境
2、将旅游资源分别保护
3、建立保护环境的责任制,建立环保基金
合作探究
我们没有资源,有的只是一双勤劳的手
除旅游业外,你知道瑞士还有哪些知名产业?说一说其与自然条件的关系。
瑞士的手表制造、金融保险业
这与瑞士国土面积狭小,资源缺乏等有较大关系。
合作探究
欧米茄
浪琴表
劳力士
新知讲解
瑞士联合银行集团
瑞士军刀
新知讲解
课堂总结
地形以山地为主
旅游资源丰富
旅游业发达
阿尔卑斯山脉
矿产资源缺乏
古老的城镇
纯朴的乡村生活
山地之国
因
制
地
宜
回味瑞士
冰雪之国
花园之国
勤俭之国
环保之国
钟表之国
金融之国
……之国
旅游之国
阿尔卑斯山孕育了瑞士的地形,也造就了瑞士的经济和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拓展提高
1.下列观点你赞同的是(
)
A.发展山区必然要破坏环境
B.我国所有的山区都可以吸取阿尔卑斯山区的发展模式
C.每个山区都有自己的特点,不能照搬照抄其他地区的经济发展模式
D.修筑梯田可以解决我国山区农民的增收问题
课堂训练
C
2.为了保护生态,瑞士修建了阿尔卑斯山区自然保护区,这里禁止( )
①打猎 ②伐木 ③放牧 ④采花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3.寒假里,七年级的张桐同学跟随父母去瑞士旅游,你认为张桐同学在瑞士不可能见到的景象是( )
A.所到之处皆是大片稻田,一望无际
B.高山峡谷、险峰深涧,奇绝瑰丽
C.滑雪场上人如潮涌,蔚为壮观
D.乡村生活纯朴、美好,令人流连忘返
课堂训练
D
A
4.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导致生态遭到了一定程度的破坏,不少动物数量急剧减少甚至相继灭绝。为此,瑞士人( )
A.严格立法保护环境
B.禁止开发资源
C.修建自然保护区
D.控制人口数量
5.瑞士之所以选择发展旅游业、金融业,其自然因素有( )
①山区面积广大,耕地面积少 ②瑞士人吃苦耐劳、工作勤奋
③拥有古老的城镇和纯朴的乡村生活 ④矿产资源奇缺,自然景观秀丽
A.①②
B.①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C
B
课堂训练
6.阿尔卑斯山区的人们发展旅游业,带来的影响是( )
①能在家乡找到比较理想的工作,避免外出打工的辛劳
②收入增加,生活水平提高
③带动当地的相关产业发展,基础设施不断完善
④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山区的生态环境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
D.①②③④
D
课堂训练
作业布置
做作业啦
!
搜集资料,说一说你知道的还有哪些瑞士的产品。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3.2.2山地之国
导学案
一、学习目标
1.了解阿尔卑斯山区的自然环境特征。
2.了解山地之国瑞士的旅游特色。
3.体会人与大自然的和谐之美,认识当地人是如何与自然协调发展的。
二、重点难点
利用各种地图或文字资料,描述阿尔卑斯山区的自然环境和瑞士的旅游特色。
三、课前预习
1.阿尔卑斯山脉:走向为
,位于
(洲)阿尔卑斯山区典型的山地之国是
,这个国家的人被称为“
”。
2.阿尔卑斯山跨越的国家有
、
、
、
、
。
3.发源于阿尔卑斯山区的主要河流有
、
、
。
4.瑞士的
占到了国土面积的60%,
只占国土面积的6%,
资源奇缺,缺乏发展工农业的自然资源。
四、课堂导学
自主学习:
1.结合下图,请你说说阿尔卑斯山脉在世界中的位置。
合作探究:结合图片和课本P63,探究:
2.阿尔卑斯山脉跨越的国家。
3.发源于阿尔卑斯山脉的主要河流及最高峰。
4.根据所学知识,概括一下瑞士地形的主要特点。
5.阅读课本P64及课件资料,探究瑞士旅游业发达的原因。
6.除旅游业外,你知道瑞士还有哪些知名产业?说一说其与自然条件的关系。
【课堂练习】
1.下列观点你赞同的是( )
A.发展山区必然要破坏环境
B.我国所有的山区都可以吸取阿尔卑斯山区的发展模式
C.每个山区都有自己的特点,不能照搬照抄其他地区的经济发展模式
D.修筑梯田可以解决我国山区农民的增收问题
2.为了保护生态,瑞士修建了阿尔卑斯山区自然保护区,这里禁止( )
①打猎 ②伐木 ③放牧 ④采花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3.寒假里,七年级的张桐同学跟随父母去瑞士旅游,你认为张桐同学在瑞士不可能见到的景象是( )
A.所到之处皆是大片稻田,一望无际
B.高山峡谷、险峰深涧,奇绝瑰丽
C.滑雪场上人如潮涌,蔚为壮观
D.乡村生活纯朴、美好,令人流连忘返
4.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导致生态遭到了一定程度的破坏,不少动物数量急剧减少甚至相继灭绝。为此,瑞士人( )
A.严格立法保护环境
B.禁止开发资源
C.修建自然保护区
D.控制人口数量
5.瑞士之所以选择发展旅游业、金融业,其自然因素有( )
①山区面积广大,耕地面积少 ②瑞士人吃苦耐劳、工作勤奋
③拥有古老的城镇和纯朴的乡村生活 ④矿产资源奇缺,自然景观秀丽
A.①②
B.①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6.阿尔卑斯山区的人们发展旅游业,带来的影响是( )
①能在家乡找到比较理想的工作,避免外出打工的辛劳 ②收入增加,生活水平提高
③带动当地的相关产业发展,基础设施不断完善 ④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山区的生态环境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
D.①②③④
【反思总结】
自学反思、查漏补缺,检查知识点,标注情况。
答案:
课前预习:
1.东西
欧洲
瑞士
大山之子
2.法国
瑞士
意大利
奥地利
列支敦士登
3.莱茵河
多瑙河
波河
4.山区
耕地
矿产
课堂导学:
1.横亘在欧洲腹地的欧洲最高大、最雄伟的山脉。
2.自西往东依次是法国、意大利、瑞士、列支敦士登、奥地利。
3.莱茵河、多瑙河、波河
4.瑞士以山地为主,湖泊众多,平原面积狭小,地势起伏大。
5.旅游设施:滑雪设施、饭店、商店和等设施完备,服务细致入微。
自然环境:海拔高,有冰川和积雪,风景优美。
交通条件:拥有发达的铁路和公路。
6.瑞士的手表制造、金融保险业。这与瑞士国土面积狭小,资源缺乏等有较大关系。
课堂练习:
1.C
2.D
3.A
4.C
5.B
6.D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