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宝应县2019-2020初二物理教案主备:第二章物态变化§2.2汽化和液化(2-1)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汽化的定义和汽化的两种方式。2.知道什么是蒸发,理解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和蒸发制冷的作用,解释有关现象。3.知道蒸发和沸腾的异同。了解沸腾现象,知道什么是沸点。过程与方法1.组织学生观察水的沸滕,记录数据、描绘图像,总结归纳出液体沸腾时的特点。2.组织学生进行科学实验,学会用图像这种直观的方法研究物理问题。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教学双边活动、实验操作、探究学习,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使学生乐于探索物态变化的现象,乐于了解日常生活中物态变化包含的物理道理。教学重点:蒸发的特点和蒸发吸热,以及通过实验总结出沸腾的现象和沸腾的特点教学难点:指导学生通过对实验的观察、分析、概况和表达,总结出沸腾的特点,并对生活中蒸发现象的观察、分析得出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教学过程:一、新课引入学生在手背上涂一些酒精,过一会儿观察酒精的变化和手背处的感觉。从这一问题引导学生举出其它一些类似的现象。学生归纳,教师总结:物质从液态变成气态的现象叫汽化。二、新课学习(一)出示一杯水,问:这杯水过段时间会怎样?出示一杯正在加热的水,问:这杯水过一会儿会减少吗?为什么?教师总结:按定义,都是汽化,但方式不同,前一种叫蒸发,后一种叫沸腾(二)蒸发:1.学生活动:从开始列举出的蒸发现象找出蒸发现象产生的条件、特点:①发生在液体的表面;②在任何温度下都可以发生;③汽化进行得比较缓慢;④需要吸收热,能使周围的物体温度降低,起到制冷的作用实验:在温度计的玻璃泡上擦一些酒精,观察温度计的示数2.提问:夏天,我们要使湿衣服快点干,可以采取那些措施?归纳:液体蒸发的快慢与液体的温度、液体的表面积、液体上方空气流动的快慢有关3.蒸发的利用及防止。阅读书本材料:新疆的“坎儿井”(三)沸腾:1.提出问题:我们每天都要喝开水,开水就是烧开的水,也就是水沸腾。回忆一下烧水时的有关现象,提出你的问题。请同学们简单的描述水烧开前和烧开时的情况。如回答不出或不全,引出沸腾实验。2.请同学们大胆猜想一下水在沸腾前后的一些特征变化以及产生条件。3.沸腾实验:⑴设计实验:①需要什么器材,组装顺序?②为节省时间,可采取什么措施?③如何进行数据记录?④实验中观察什么?(水温度的变化、水发出的声音、水中气泡的变化……)⑵注意点:切勿碰翻烧杯,切忌烫伤⑶进行实验,观察现象,记录数据4.回答现象,数据处理,在书本表格中绘制图象:水中气泡在沸腾前____,沸腾时_____;水的声音在沸腾前____,沸腾时____。沸腾前,对水加热,水的温度_____;沸腾时,继续对水加热,水的温度_____。实验中水沸腾时温度是_____℃。停止对水加热,水_____沸腾,可见,沸腾_____吸热。5.归纳:⑴沸腾是在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剧烈汽化现象;⑵沸腾时的温度时不变的,此时的温度叫沸点。沸点受气压影响。1标准大气压下的沸点为100℃⑶液体沸腾的条件:温度达到沸点、继续吸热6.引导学生看数据表:几种液体的沸点,并简述液体沸点与大气压有关。三、小结:板书内容四、思考与练习: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