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上历史与社会材料题精编三(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九上历史与社会材料题精编三(含答案)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九年级上历史与社会期末材料题精编三
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8分)
材料一:九年级小亮同学在历史课后对所学内容进行了梳理,绘制了如下的示意图:
材料二: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德国和奥匈帝国首先挑起的,在战后应该审判的是它们;而英国、法国、俄国是世界秩序的保护者,应该肯定。
材料三:法国元帅福煦在听到《凡尔赛条约》签字的消息后说:“这不是和平,而是20年的休战。”列宁指出:“靠《凡尔赛条约》来维持的整个国际体系、国际秩序是建立在火山口上的。”
(1)将材料一中示意图的①②③补充完整。(3分)
(2)请从战争的性质角度评析材料二的观点。(2分)
(3)材料三中福煦和列宁对《凡尔赛条约》的评价有何一致性?根据所学知识说明他们观点的合理性。(3分)
2.孙中山先生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为了纪念先生对中国革命作出的贡献,九年级某班学生收集了以下一些材料进行探究。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我们革命的目的,是为了中国谋幸福,因不愿少数满洲人专制,故要民族革命;不愿君主一人专制,故要政治革命;不愿少数富人专政,故要社会革命。
——孙中山
材料二:辛亥革命……为2132年的历史打了一个用铁和血铸成的句号。只有漫长的历史才能称量出这个句号的真正意义和重量

——《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材料三:“辛亥革命使中国人的脑袋和双膝不再是准备磕头,而是为思考,为走路。”
“思想的闸门一经打开,这股洪流就奔腾向前、不可阻挡了……”
从材料一中可以获知孙中山先生提出的革命纲领是什么?(2分)
(2)如何理解材料二、材料三中辛亥革命“为2132年的历史打了一个用铁和血铸成的句号”“使中国人的脑袋和双膝不再是准备磕头,而是为思考,为走路。”(4分)
(3)结合所学的知识,用至少两例史实证明“孙中山先生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不能照抄材料原文)(4分)
3.汉语词汇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丰富,新生词汇也往往折射出时代的风貌。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
【群众】“群众”一词在1919年以前,使用很少。1919年之后,“群众”的使用次数不断增加,常用作“工农群众”“劳动群众”等。
联系材料,写出最早促使这一时期“群众”一词日益流行的历史事件,并简述其对中国历史产生的巨大影响。(6分)
【旗帜】旗帜是方向,是我们前进道路上的指路明灯。
运用所学知识从上述旗帜中寻找中国民主革命的足迹,并简述它们对中国的推动
作用。
(6分)
足迹一:1921年——
,作用:
足迹二:1927年——
,作用:
4.在中国近现代史上,中国人民为“走什么路”的问题进行了不断的探索,回眸中国发展道路的选择,有着发人深省的独特意义。(8分)
请在D
处填上正确的标题。(2分)
(2)《共产党宣言》中译本的公开出版与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关系是怎样的?(2分)
(3)请根据上面材料回答中国共产党自己的路是一条怎样的路?(2分)
(4)上述材料给我们什么启示?(2
分)
5.(10分)“梦想成真”是每个人的追求。历史人物的探寻,为我们实现梦想提供了宝贵
财富。阅读材料,问答问题。
材料一:梦想要成真,首先梦想须顺应时代潮流。
孙中山提出,“我们革命的目的,是为中国谋幸福,因不愿少数满洲人专制,故要民族革命……”
(1)孙中山为了实现最终“梦想”领导了哪场革命?如何理解这场革命顺应了历史潮流?
(5分)
材料二:梦想要成真,更须高瞻远瞩的智慧。
毛泽东在1930年指出,“朱德毛泽东式……扩大人民武装的路线……无疑义地是正确的。”
(2)毛泽东论述的这条道路的名称是什么?1934—1936年,他和中国共产党经历了两万五
千里长征,列举其中充满智慧的两场战斗。(3分)
材料三:梦想要成真,还须有一个担当重任的政党。一百年前,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从此,中国人民谋求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斗争就有了主心骨,中国人民就从精神上由被动转为主动。
如何理解材料三中的“主心骨”?(2分)
6.(1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九年级(1)班同学开展“第二次世界大战”研究性学
习,请你参与下列活动。
【图说历史】
(1)右图反映的历史事件对“二战”的主要影响是什么?(2分)
【论从史出】
(2)论从史出,史论结合是学习历史的方法之一。分析下表有关
“二战”的史实,你能得
出“二战”影响的哪些结论?(2分)
参战国家
卷入人口
参战人数
军队伤亡
平民伤亡(人)
物资损失(美元)
世界
中国
世界
中国
世界
中国
61个
17亿人
1.1亿人
5000万人以上
9000万
3500万
4万亿
1000亿(直接)5000亿(间接)
【历史启迪】
图1
参加慕尼黑会议的张伯伦、
图2
斯大林、罗斯福和丘吉尔在雅尔塔会议上
达拉第、希特勒、墨索里尼
(3)图1和图2所示会议对德国分别产生了什么影响?从中得到的最主要的启迪是什么?(6分)
7.(10分)会议是人类历史上解决重大问题的主要形式,对国家发展会产生重大影响。
【会议
彰显地位】
(1)对比两次会议,中国的国际地位有了明显的变化,结合图1和图2,运用史实加以论
证。(4分)
【会议
力挽狂澜】
材料:“毛泽东在会议上批评当时中央的指挥中纸上谈兵,不考虑战士要走路、要吃饭、要睡觉,也不问是山地还是平原、河道……”
——《决定中国命运的三天》
(2)有历史学者用“力挽狂澜”描述这次会议,请你说说理由。(2分)
【会议
引领胜利】
(3)图3的会议和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有何内在联系?(2分)
【会议
酝酿新生】
(4)结合图四谈谈你对“西柏坡——新中国从这里走来”的理解。(2分)
参考答案
1.
(8分)
(1)①同盟国②协约国③俄国(3分)
(2)不正确。因为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场列强的掠夺和侵略战争,是非正义的战争。(判断1分,性质1分,共2分)
(3)都认为凡尔赛体系不持久(或不稳定、不和平)。(1分)
凡尔赛体系暂时调整了帝国主义之间的关系,但列强的矛盾没有根本消除,反而加深了战胜国与战败国之间的矛盾,播下了仇恨和战争的种子,所以这种相对稳定的国际秩序无法长久维持下去。(2分)
2.
(10分)
(1)三民主义(或民族、民权、民生)(2分)
(2)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反动统治,宣告了延续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的结束。它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极大地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每角度2分,共4分)
(3)孙中山领导下成立中国第一个革命团体兴中会;成立全国性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同盟会;提出三民主义;领导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统治,结束了君主专制政体,建立了中华民国(或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或建立亚洲第一个民主共和制国家);(任选2个,得4分)
3.(12分)
(1)历史事件:五四运动
(2分)
影响: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革命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五四运动十月革命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得到广泛传播,人们的思想获得极大解放,开始用新的眼光看中国、看世界。中国的工人阶级开始以独立的姿态登上政治舞台。(4分)
足迹一:中国共产党成立。(1分)作用: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中国革命的面貌从此焕然一新。(2分)
足迹二:南昌起义。(1分)作用: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南昌起义是中国共产党创建军队、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开始。(2分)
4.(8分)
(1)井冈山会师(2分)
(2)《共产党宣言》中译本的公开出版宣传马克思主义,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思想基础。(2分)
(3)在农村建立根据地,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2分)
(4)发展道路的选择必须从本国国情出发;发展道路是多样的,要尊重发展道路的多样化。(写到任意1点即得2分)
5.(1)辛亥革命。(1分)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政体,
建立了亚洲第一个共和制国家;极大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了中国复兴
潮流的闸门,为中华民族进步探索了道路。(4分)
(2)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1分)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
飞夺泸定桥等(任选两例即可)(2分)
(3)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使中国革命的面貌从此焕然一
新。或中国共产党是领导核心。(2分,只答中国共产党给1分)
6.(1)主要影响:这一战役是德国陆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遭受的第一次重大失败,宣告
了希特勒德国闪电战的破产。(2分)
(2)结论:二战时人类历史上一场空前的浩劫;中国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中付出了巨大牺牲。(2
分)
(3)影响:助长了法西斯德国侵略的嚣张气焰,加速了二战爆发(2分);雅尔塔会议加
速了德国法西斯的灭亡和二战结束。(2分)
启迪:对侵略者不能妥协纵容;不同意识形态的国家面对共同敌人应加强合作。(言
之有理即可,2分)
7.(1)在图1巴黎和会上,中国作为战胜国在会议上提出的收回日本在山东的权益的正当要求不但被列强拒绝,而且它们作出将德国在山东的一切权益转让给日本的决定。可见中国是一个毫无地位,受列强支配,国家利益被任意践踏的弱国。图2在开罗会议后,发表了《开罗会议》,声明日本攫取的中国领土归还中国。可见中国转变成初步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大国,国际地位上升。(4分)
(2)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在中共中央和红军的领导地位;在极端危急的时刻,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走向成熟。(2分)
(3)图3的会议签署的《联合国家宣言》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正式建立,中国的抗
战得到了反法西斯同盟国的援助,这是抗日战争胜利的重要原因。(2分)
(4)图4七届二中全会在西柏坡召开,这次会议为夺取全国胜利和建设新中国做了政治
上、
思想上的准备。(2分)
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
《共产党宣言》中译本》
D:
A.走西方的路
B.走俄国人的路
C.走自己的路
1912年
1920年
1928年
图1
巴黎和会会场
233
图2
开罗会议

图3
《联合国家宣言》签字仪式
图4
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