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电压》教学设计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初步认识电压,知道电压的作用及电源是提供电压的装置。2.知道电压的单位及其换算关系,记住干电池及家庭电路电压值。3.认识电压表,了解电压表的用途与符号,会正确使用电压表测量电压。(二)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小灯泡亮度的变化,获得电路中电流的信息。(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对学生正确使用电压表技能的训练,使学生学会阅读说明书,养成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工作作风。重点:正确使用电压表测量电压并能准确读数。难点:正确使用电压表。教学过程:创设情境、提出问题教师用多媒体图片展示水果电池,引发学生学习兴趣。然后,电学示教板演示P56想想做做,思考问题:师:灯泡为什么会发光?电流如何形成?生:电荷定向移动形成电流.师:是什么原因使电荷定向移动形成电流?引出电压学(阅读九年级物理上册P55—56,并完成下列填空)自主学案1:1.电压的作用:电压是使电路中自由电荷形成的原因。2.提供:电源的作用是给用电器两端提供。3.电压的单位:,简称,符号;千伏(),毫伏();1KV=V,1V=mV。4.一些常见的电压值:家庭电路的电压是,一节干电池的电压是,手机电池的电压一般是,铅蓄电池的电压是。对人体的安全电压是。三.导:(一)电压:学生展示答案。同时教师引导并总结,结合多媒体PPT课件给出知识点。(1)电压:要在一段电路中产生电流,它的两端就要有电压。电源是提供电压的装置。不同的电源可以提供不同的电压(2)电压的单位:千伏(kV),伏特(V),毫伏(mV)1kV=1×103V,?1V=1×103V设计意图:从作用引出电压,接着给出电压的单位及换算。生活中常见的电压值(干电池、蓄电池、手机电池、家庭电路图片)让学生重点讨论电源、电压、电流的关系。师点拨。出示投影片进行练习同步练习1:1.单位换算:0.26kV=mV,3600mV=V2.要让一段电路中有电流,它的两端就要有。所以是形成电流的原因,而_____是提供电压的装置。3.下列关于电压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电源是提供电压的装置B.一段电路中有电流,电路两端就一定有电压C.电压是使电路中自由电荷定向移动形成电流的原因D.电路中只要有电压,就一定会有电流四、学:自学教材57、58页,完成学案2。自主学案2(1)电压表的用途:测量导体两端的;(2)电压表符号:;(3)量程:,;(4)分度值:,;(5)电压表使用规则:电压表要在被测电路两端;电压表的接线柱接法要正确,电流从电压表的接线柱流入,从电压表的接线柱流出;被测电压不能超过电压表的____________,可采用的办法选择合适的量程;(6)电压表的读数:明确所选用的电压表的_________根据所选用的量程确定________确定指针的位置,读出电压值。实验室用的电压表有“—”“3”“15”三个接线柱你,若接“—”和“15”两个接线柱,表示所选量程为___________V,每一小格表示_______V;若接“—”和“3”两个接线柱,表示所选量程为___________V,每一小格表示_______V.五、导:师:如何使用电压表测电压?如何读数?出示多媒体进行练习。课后练习第1题学生讨论电压表与电流表在使用上的不同和相同之处。生:电流表串联在电路中;电压表并联在电路中.两种仪表都要求电流“+”进“-”出.都要求不许超出量程.电流表绝不允许直接接在电源两极上;而电压表则可以.用试触法选择合适的量程。实验演示:将电压表接在小灯泡两端,接通电路,读取的数据是V;将电压表接在电源两端,接通电路,读取的数据是V。实验结果表明:电压表两次的示数是相等的,即在只有一个用电器的电路中,用电器两端的电压与电源电压相等。进行练习,同步训练1.如图所示的电路图中,能用电压表正确测出灯L1两端电压的是()2.如图所示,甲、乙分别是电流表或电压表,闭合开关S后,两只灯光都能发光,则甲是,乙是。关键:选填“电压表”和“电流表”时,将电压表看成断路;将电流表看成通路。3.请你根据要求先将如图所示的实物元件用笔画线代替导线连接起来;后在右边画出与其对应的电路图。其要求:开关S同时控制灯L1、L2,灯L1、L2工作相互影响,电压表测量灯L1两端的电压。关键:先明确电路的连接方式;再无论串、并联电路,应将除电压表以外的其他原件按要求连接起来;后将电压表直接并联在被测电路两端。画电路图方法也如此,关注电压表连接处标小黑点。课堂小结:一.电压1.电源给用电器两端提供电压。2.电压是电路中形成电流的原因3.电压通常用字母U表示,单位是伏特,符号是V。二.电压表的使用1.电压表与被测用电器并联,2.正、负接线柱的接法要正确(电流从正接线柱流入,从负接线柱流出),3.被测电压不能超过电压表的最大测量值。4.电压表可以直接接在电源两极上,此时测的是电源电压教学反思俗话说:“万事开头难”、“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在进行以探索性学习为主来开展教学的活动中,给我留下了不少启发和深思.在观念方面,由于受到传统的封闭式教育教学模式长期而深刻的影响,我们的教师和学生,特别是教师从观念到行为都或多或少出现这样的现象,如:只重视知识的传授和忽视对蕴涵在知识中的科学态度、科学方法等发展学生能力的培养;又如对课本知识只是教师的讲解,而没有让学生自行理解,造成学生对知识理解完全依靠教师.这样学生的知识量在被限定着,但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使我感到学生“创新”的火花在闪耀,探索精神在滋长.当我要求学生阅读教材找出电压表与电流表的异同点时,学生们很快找出了答案,争先恐后、踊跃发言,这样课堂的气氛就活跃起来了,课堂的效率就提高上去了.在本次教学中,我深刻地体会到教师千万不能抹杀学生“好问”的天性,要让学生敢于问,多多问,敢于想,多多想.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符合学习者的身心发展规律,才能增强学生的探究意识.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我将继续努力,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创造一片合适的“土壤”来“培养”能力,而不是去“教授”能力.学习科学是一种能动的过程,是学生要亲自动手做而不是别人做给他们看的事情.本节课的教学仍属概念教学,但是教师不再把教学重点放在传授知识上,而是努力创造机会,使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交流与合作”.学生直接参与了电压概念的初步认识过程,有效地建构知识,体验过程,学习方法,由此,在教学实践中遇到的难点便得到了较好的解决。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