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科目物理年级九班级课题第十六章第1节电压知教识学、目能标力、品德1。知识和技能初步认识电压,知道电压的作用,电源是提供电压的装置。知道电压的单位:伏、千伏、毫伏。会连接电压表,会读电压表。2。过程和方法通过观察小灯泡亮度的变化,获得电路中电流的强弱的信息。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对学生正确使用电压表技能的训练,使学生会阅读说明书,并养成严谨的科学态度。教学重点1.会使用电压表,会读数。2.能正确知道电压的含义及作用。知识难点会使用电压表,会读数。课型新授课课时1教具小灯泡、开关、电源、导线、电压表教学方法实验法、观察法.板书设计第一节电压1.电压使电路中形成了电流,电源使提供电压的装置.(1)电压:U(2)电压的单位:千伏(kv),伏特(v),毫伏(mv)2.怎样连接电压表3.怎样在电压表上读数。教学设计教学过程:一、前提测评:复习电流、电路知识,为新课做准备.二、导学达标:一、交流生活感受 引入新课播放一段电压的视频教师:从这段视频中,你们听到一个最多的名词是什么?引出什么是电压?.板书:第一节电压二、进行新课[探究]什么是电压?[师]请同学利用干电池、小灯泡及导线、开关连接串联电路.电路检查无误后,闭合开关,请同学们观察.[启发指出电路中有电流.提问电流是怎样产生的?若学生回答是因为电路中接有电源,则可进一步提问:有电源为什么就会有电流呢?用类比法讲解形成电流原因投影:让学生看到A、B两杯水面高度不同是形成水流冲动涡轮转动的原因,当水面相平后,水就停止了流动.要让水持续流动,就需要用抽水机把B杯中的水抽到A杯,使两杯水面再次形成液面差.接下来进行类比说明:由以上类比,启发学生归纳出:水的流动是因为有水压,有电压才会有电流,.因此可知电压使电路中形成了电流,电源使提供电压的装置.板书:电压使电路中形成了电流,电源使提供电压的装置.教师:电源有很多种类,简单介绍水果电池[想想做做]二、探究灯珠发光 分析原因教师:你们能猜猜,一节干电池和2节干电池使灯泡发光一样吗?学生:肯定不一样,当然是2节干电池使灯泡发光要亮。[师]这样的现象说明了什么问题呢?[生]电源的电压越大,电路中的电流就越大,灯泡就越亮.教师:动手实验试一试。学生:进行不完全探究活动,得出结论。教师:大家通过实验发现:连入2节干电池时比连入1节干电池时要亮。这给我们什么启示呢?学生:电压越高,灯泡越亮。1.电压:(板书)(1)电压:U(2)电压的单位:千伏(kv),伏特(v),毫伏(mv)1kv=1×103v,1mA=1×10-3A[师]请同学们打开课本P56,阅读书中小数据,了解常见电压值,记住干电池的电压值.人体安全电压值及家庭电路的电压值.三、阅读说明用书学用电压表教师:电压的大小如何测量呢?2.怎样连接电压表。(板书)请同学们带着教材P57-58中三个问题去阅读电压表说明书。并在“使用”中找出关键词:______。学生:并在教师引导下对电压表的使用注意点进行归纳如下:a.校零--(与电流表一样)b.并联--电压表必须并联在待测电路的两端;c.正负--电流从电压表的正接线柱流进,负接线柱流出;d.量程--不充许超过它的量程,以及在不超过其量程的情况下尽量使用小量程等;(学生边叙述,老师边板书。)教师:与电流表的连接进行比较,有哪些异同呢?学生之间相互交流。教师:怎样在电压表上读数呢?3.怎样在电压表上读数。(板书)教师:大家回顾电流表的读数方法。学生:(学生叙述,老师投影板书)。①明确电流表可以测量的最大电流;②确定电流表的一个小格代表多大的电流;③接通电路后,看看表针向右总共偏过了多少个小格。教师:电压表的读数方法是怎样的呢?例:投影图片……让学生读数练:给出图片……让学生读数4.动手做课本16。1-5的实验:(1)、让学生连一电路,并连上电压表分别测灯泡两端电压及电源电压(2)、读出电压的大小。(3)结论:5、拓展,如果给两个电灯,你的电压表要进行如何的测量?为下一节课做好准备。5.达标练习:课本后58页“想想做做”、“动手动脑学物理”教学后记PAGE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