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1.1《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教案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会使用适当的工具测量长度和时间. 2.知道测量有误差,误差和错误有区别. 过程与方法 认识长度和时间的测量工具,通过活动,使学生掌握测量长度和时间的基本技能.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相关长度和时间的测量过程,激发学生动手操作兴趣,促使学生形成实事求是的科学素质及良好的实验习惯. 【重点难点】 重点:正确使用刻度尺测量长度,使用停表测量时间. 难点:误差的产生,误差与错误的区别;测量长度时读取估读值.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设计 教师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用眼睛直接观察中心的两个圆面积一样大吗? 提问: 目测的结果是怎样的? 指出:面积的大小目测不可靠需要用仪器和工具进行测量. 让学生明白“感觉不可靠,测量有必要”. 进行新课 一、长度的测量 学生阅读课文后,老师边提问边归纳长度的国际单位制中的基本单位、常用单位及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 让学生列举测量长度的工具. (学生讨论、交流、发言) 观看视频。 讲解刻度尺的使用: (1)使用前做到“三看”:一看零刻度线,二看量程,三看分度值. (拿着刻度尺,边观察边说出量程和分度值.) (2)使用时做到“五会”: ①会选:选量程和分度值合适的刻度尺. 体现学生的主体性. 创设环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培养学生善于从事实中获得真理的科学态度. 培养学生善于观察的良好习惯. 提高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 ②会放:放正、贴紧. ③会看:读数时视线要正对刻度线,不要斜视. ④会读: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⑤会记:记下数值和单位. (学生测量课本的长、宽、厚,然后同桌交流测量结果. ) 提出问题: (1)怎样测出导线的直径? (2)怎样测量一元硬币的直径?硬币的周长? (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交流、讨论、回答问题,并归纳总结测量长度的特殊方法.) (1)化曲为直法 (2)辅助工具法 (3)累积法 二、时间的测量 根据所列举的例子,让学生归纳古代人和现代人所使用的时间测量工具的发展变化及方法上的差异. 教师归纳时间的国际单位制中的基本单位、常用单位以及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 引导学生阅读课文。 (学生阅读、归纳.) 三、误差 阅读课本14页 引出误差的概念,产生原因及怎样减少误差. (交流、讨论,然后与教师共同总结.) 概念: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做误差. 误差产生的原因:误差与测量的人、测量工具和测量环境有关,误差只能减小,不能避免. 误差与错误不同,错误是人的主观因素造成的,在实验中应该避免. 减小误差的方法:选用更精密的测量工具,改进实验方法,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等. 提高学生使用辅助工具的能力,拓展思维. 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掌握更多的测量方法. 培养发散性思 维. 培养合作交流能力. 培养学生的比较归纳能力. 通过分组实验,熟练地掌握秒表的使用. 掌握一定的操作能力,锻炼学生的应用能力,增长见闻,丰富知识.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精神,提高学生归纳概括能力. 课堂小结和习题作业 反馈本节课的收获. 巩固知识. 教学反思: 物理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而测量又是实验中必不可少的环节,依据教材内容和安排课标要求。长度与时间的测量主要去采取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交流结合教师精讲细节的方法进行教学。对于长度的基本单位通过学生自学教材,结合对刻度尺的观察,掌握长度基本单位的概念,对1mm、1cm、1nm等形成理性感性的认识使学生能够估测身边物体的长度,掌握估测的基本方法,对于长度的测量要特别强调估读,通过看几个视频,使学生对长度的测量有了更形象、更深刻的认识,掌握更牢固。视频紧密联系现实生活,让学生更好的将物理这科知识与生活联系起来,为将来更好的运用物理学知识于生活中起了很好的作用。学生不了解停表所以教师先带领学生观察停表的构造、大小表盘的分度值。本节课表面儿上没有多少东西,实际上内容比较多,通过教学发现有三个难点:一是长度的单位换算,二是长度的估读,三是秒表的读数。单位换算是进行复合单位换算的基础,也是今后一系列单位换算的基础,但学生理解起来比较难,所以讲长度单位的换算要帮助学生找到规律,并循序渐进的练习换算。从课后作业来看,个别学生呢依然存在一些问题,如单位漏写错写。 本节课教学有三点不足之处。导入时间过长,并且单位换算练习题做的不多,以至于学生根据测量的数据值无法确定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是多少,秒表的读数应该通过多媒体大屏幕展示出来,这样少数理解力差的学生也能学会,还有要让学生多实际操作,使用测量工具,使学生更好的掌握运用所学物理知识。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注意从这三点改进。 【板书设计】 第1节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一、长度的测量 1.单位 2.工具 3.刻度尺使用方法, 一些特殊的测量方法. 二、时间的测量 1.单位 2.工具 3 .停表读数 三、误差 1.误差来源: 2.减小误差的方法: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