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绍兴市诸暨浣纱初中2020-2021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社会法治第一次月考试题(word版,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浙江省绍兴市诸暨浣纱初中2020-2021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社会法治第一次月考试题(word版,含答案)

资源简介

浣纱初中2020学年第一学期九月份阶段性测试试卷
九年级历史与社会
考生须知:
1.本学科考试为开卷考试,全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2.全卷分为试卷I、试卷II。试卷共8页,有两大题,25小题。
3.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相应的位置上。
4.答题前,认真阅读答题纸上的“注意事项”,按规定答题。
试卷I
一、选择题(共20题,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多选、少选、不选、错选均不给分)
1.一位作家在亲历了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后,写成了《震撼世界的十天》一书。十月革命带给当时世界最大的“震撼”是( )
A.推翻了沙皇封建专制统治 B.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C.建立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D.取得了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
2.《火山口上的分赃》一书写道:“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不过是帝国主义上一轮争夺的总结,下一轮争夺的开始。正如列宁所指出的,“不管是一个帝国主义联盟,还是一切帝国主义强国结成一个总联盟,都不可避免地只会是前后两战争之间的暂时休战',”材料反映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
A.无法解决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 B.有利于形成战后的和平稳定局面
C.限制了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结盟 D.建立了战后国家关系的新秩序
3.20世纪初期,亚洲掀起的民族民主运动除中国的辛亥革命外,还有( )
A.印度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B.埃及的华夫脱运动
C.阿尔及利亚民族解放战争 D.墨西哥的卡德纳斯改革
朱德在一首诗中写道:“群众争修铁路权,志同道合会全川;排山倒海人民力,引起中华革命先。”该诗是为了纪念( )
A.百日维新 B.武昌起义 C.保路运动 D.辛亥革命
5.“论从史出,史论结合”是学习历史的基本方法,以下可以印证“孙中山先生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的史实是( )
①孙中山先生是资产阶级革命家 ②创建了中国第一个革命团体一兴中会
③创建同盟会,实现了三民主义 ④领导了辛亥革命,推翻了君主专制政体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4151630177806..辛亥革命之后,中国“名为共和国,实际上仍旧由军阀掌握政权”。
观察右图,你认为占据图中所示区域的军阀是( )
A.孙传芳 B.吴佩孚 C.张作霖 D.蒋介石
孙中山说:凡属蒙、藏、青、回同胞,在昔之受压制于一部者,今皆得为国家主体,皆
得为共和国之主人翁。下列哪项没有体现出来( )
A.五族共和思想 B.中华民族观念 C.民族平等意识 D.驱除鞑虏口号
8.某班同学为一些地方设计“历史名片”宣传语,下列适用于南昌的是( )
A.辛亥首义,共和号角 B.五四中心,风云新途
C.八一枪响,军旗升起 D.革命摇篮,红军故乡
9.沈从文曾让儿子读胡适的诗《希望》“我从山中来,带得兰花草,种在小园中,希望花开早……”儿子没看完便说:“这种诗像小孩写的!”沈从文说:“那时候能写这种小孩子东西已经很了不得。没人提倡这些,你就读不到那么多新书,我也不会写小说。”这个故事与新文化运动内容联系最紧密的是( )
A.提倡民主,反对专制 B.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C.提倡科学,反对迷信 D.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10.有人认为“新文化运动是辛亥革命在思想文化领域的延续”,这主要是由于新文化运动 ( )
A.高举“民主”“共和”的大旗 B.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
C.创办《新青年》作为宣传阵地 D.使人们的思想获得极大解放
11.1924 年孙中山在新成立的国民党第一届中央执行委员会内,专门设立了工人部、农民部,负责指导工人、农民运动,并亲自核准了《农民协会章程》等。孙中山这么做的目的在于( )
A.推翻清政府的专制统治 B.帮助中国共产党壮大力量
C.唤起民众投身国民革命 D.推动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
12.学习历史可以用想象的方法来“重建”历史场景。假如你生活在1919年的中国,下列情形可能看到的是 ( )
①人们出行乘火车 ②报纸上刊登北伐战争的消息
③有人在阅读《新青年》 ④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受挫青年学生游行示威
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3.红色旅游也是青少年接受革命传统教育的方式之一。诸暨某校学生夏令营计划进行一次红色旅游,选择了“井冈山—瑞金—南昌”路线,他们可能看到的红色旅游景点有( )
①南昌起义总指挥部旧址 ②井冈山革命旧址群
③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旧址 ④八七会议旧址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14.在特定的历史时期,脍炙人口的口号、标语、诗词等往往有着巨大的政治感染力,具有明显的时代气息。下列口号、标语、诗词等按其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民主、科学” ②“打倒列强,除军阀”
③“阿婆苦了几十年,红军来后分了田” ④“誓死力争,还我青岛”
A.①④②③ B.④①③② C.④②③① D.③②①④
15.关于南昌起义和秋收起义的相同点,描述正确的是( )
①都采取武装斗争形式 ②都以攻打城市为目标
③都由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 ④都创建了革命根据地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6.1935年2月,毛泽东在《忆秦娥·娄山关》(娄山关位于贵州遵义城北)中感慨:“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与此诗创作相关的历史背景是( )
A.国民革命军彻底击溃北洋军阀 B.红军开始逐步改变被动局面
C.新文化运动高举民主科学大旗 D.工人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
1936年,周恩来在接受斯诺采访时,说:“由于策略上的错误,我们抛弃了对国民党保持控制权的机会。……假如共产党全力加入国民党并且为争夺控制权而斗争,而不是留在国民党外边,我们就能与左翼组成联盟,取得并且保持领导权。”据此回答10~11题:
17.周恩来的这番话,是对中国共产党历史上某个历史事件的反思。这一事件是( )
A.辛亥革命后共和制度难以巩固 B.大革命失败
C.第二次国共合作的方式 D.第五次反围剿失利
18.策略上的错误给中国共产党带来了巨大的损失,为此,中国共产党总结失败教训,经过艰苦努力,开辟了中国特色革命道路。开辟中国特色革命道路的艰苦努力有( )
①召开八七会议,确立土地革命总方针
②举行南昌起义,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
③发动秋收起义,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④带领工农红军长征,完成战略转移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9.下列关于历史人物与其做出的贡献一致的是( )
序号
人 物
贡 献
A
孙中山
领导北伐战争,基本消灭了北洋军阀的统治
B
毛泽东
领导和指挥了四次反“围剿”斗争,都取得胜利
C
周恩来
担任黄埔军校的政治部主任,参加国民革命运动
D
李大钊
翻译《共产党宣言》第一个中文全译本,是宣传马克思主义的先驱
20.综观不同民族和国家走向现代化的路程,我们会看到发展道路呈现出各自不同的特色。下列关于各国发展道路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
①印度——明治维新——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
②美国——罗斯福新改——成为现代资本主义制度的新模式
③俄国——十月革命——建立起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④日本——非暴力不合作运动——走上了社会主义发展道路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浣纱初中2020学年第一学期九月份阶段性测试试卷
九年级历史与社会答题卷
一、选择题(共20题,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多选、少选、不选、错选均不给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试卷Ⅱ(非选择题共60分)
二、综合题(共5大题,60分)
21.(12分)书见初心,书见时代。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汝幸而偶我,又何不幸而生今日中国!吾幸而得汝,又何不幸而生今日之中国!
——林觉民《与妻书》(1911年)
(1)结合20世纪初的中国局势,说说林觉民为什么觉得“生今日中国”是不幸的。(4分)
材料二:辛亥革命……为2132年的历史打了一个用铁和血铸成的句号。只有漫长的历史才能称量出这个句号的真正意义和重量。
——《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材料三:“辛亥革命使中国人的脑袋和双膝不再是准备磕头,而是为思考,为走路。”
“思想的闸门一经打开,这股洪流就奔腾向前、不可阻挡了……”
(2)如何理解材料二,材料三中辛亥革命“为2132年的历史打了一个用铁和血铸成的句号”“使中国人的脑袋和双膝不再是准备磕头,而是为思考,为走路。” (4分)

材料四:民国建立后,中央集权政治体制的倒台,引发了以传统政治为基础的旧有伦理与价值体系的松动.……传统价值观念开始失去在社会中的正统地位。
——张岂之《中国历史·晚清民国卷》
(3)结合材料四和所学知识,列举辛亥革命后“传统价值观念开始失去在社会中的正统地位”在生活中的具体表现。(列举两例)(4分)
22.(11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九年级小亮同学在历史课后对所学内容进行了梳理,绘制了如下的示意图:
463550104140(1)将材料一中示意图的①②③补充完整。(3分)
材料二:下表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相关数据
参战国家
卷入人口
伤亡人数
经济损失
30多个
15亿人口
3000余万
3400多亿美元
材料三:战后,德法之间的矛盾更加尖锐;英国一直在国际事务中寻机打压法国;意大利身为战胜国几乎没有得到任何好处,但因战争损失惨重,为强权的独裁统治奠定了基础;志在远东、急于扩张的日本与在这一地区有重大利益的美国矛盾加剧等。这种种现状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播下“火种”。
——选自《图说欧洲史》
(2)根据材料二、三,概括此次世界性战争产生的重大影响有哪些?(4分)??
材料四:1913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殖民地面积和工业产值世界排名情况
项目
英国
德国
法国
美国
1913年工业产值世界排名
3
2
4
1
1913年殖民地面积世界排名
1
4
2
5
(3)结合材料,分析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主要原因和性质。 (4分)
23.(10分)由于西方列强的入侵,中华民族陷入苦难的深渊。中国人民在抗争,仁人志士在求索,不断迎来民族新生。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330200234950材料一:新道路
(1)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材料一年代尺中A处:1919年至1949年处于什么历史时期?(2分)
(2)结合所学知识,说说你对材料一中“变革人心”、“新开始”的理解。(4分)
材料二:历史学者指出:1840-1949年间的中国历史经历了“沉沦”、“谷底”、“上升”三个阶段,在1840-1900年期间,中国历史表现为“沉沦”,从1901-1920年期间,中国历史表现为“谷底”时期,即黑暗到黎明的交错期,是为上升集聚力量的时期。1921年以后,中国历史发展趋势就主要表现为“上升”了。
(3)结合两则材料,说说1921-1949年,中国步入“上升”期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4分)
24.(15分)兄弟齐心,其利断金,团结统一才能推动中国革命胜利。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洪流中的合作】
材料一
对现有其他政党,应采取独立的攻击政策……我们应该始终站在完全独立的立场上,只维护无产阶级的利益不同其他党派建立任何关系。——《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决议》
中国现有的党,只有国民党比较是一个势力集中的党…工人阶级尚未强大起来自然不能发生一个强大的共产党.因此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决议中国共产党须与中国国民党合作,共产党应加入国民党。中国共党中央执行委员会深感此必要遵行此决议。——《关于国民运动及国民党的决议案》
(1)依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共产党对国民党的政策的变化及其原因。 (4分)
材料二:自辛亥革命以后,以迄于今,……军阀之专横,列强之侵蚀,日益加厉,……此全国人民所为疾首蹙额,而有识者所以彷徨日夜急欲为全国人民求一生路者也。
——1924《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
(2)根据材料二概括当时国共两党有着怎样的共同奋斗目标。为实现这一目标采取了哪一军事行动? (4分)
【危机下的转向】
材料三:刚刚成立了六年的中国共产党经受住了这种考验……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并没有被吓倒,被征服,被杀绝……他们又继续战斗了。
——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第一卷
(3)材料三“他们又继续战斗了”其中的第一次“战斗”是指哪一事件?简述该事件在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地位。 (3分)
(4)请以“国民革命运动”中的相关史实,全面论证“团结统一推动中国革命胜利”的结论。(4分)
25. (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建党前的青年毛泽东
●1919年7月,创办《湘江评论》,发表《民众的大联合》指明民众的大联合就是以农民、工人为主体的所有被压迫者的联合。
●1919年12月,在北京与陈独秀、李大钊等人接触,收集阅读有关马克思主义书籍。
●1920年11月,在长沙创建共产党主义小组。
(1)结合毛泽东的活动,说明当时中国共产党成立已具备了哪些成熟条件?(6分)
材料二:所谓割据,必须走武装的。哪一处没有武装,或者武装不够,地方就立即被敌人占去了。党的组织,现分连支部、营委、团委、军委四级。连有支部,班有小组。红军所以艰难奋战而不溃散。“支部建在连上”是一个重要原因,没收一切土地重新分配,是能得到大多数人拥护的。
——毛泽东《中国平民战争的战略问楚》
(2)根据材料二,概括毛泽东总结的井冈山斗争的革命经验。(4分)
材料三:七律·长征(毛泽东)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阅读材料三,谈谈你对 “长征精神”的理解?(2分)
浣纱初中2019学年第一学期九月份阶段性测试试卷
九年级历史与社会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5 BAACC 6—10 BDCBD
11—15 CCCAA 16—20 BBACC
二、非选择题
21.(12分)(1)清政府沦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列强加紧对中国的掠夺,民族危机深重,社会矛盾日益尖锐。(4分)
(2)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反动统治,宣告了延续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的结束。它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极大地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4分)
(3)如称呼变化,妇女争取婚姻自由,发型变化等。(4分)
22(11分)
(1)①同盟国;②协约国;③俄国。(3分)
(2)影响:①战争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灾难; ②战争加剧了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埋下了隐患。(4分)
(3)主要原因:帝国主义国家之间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性质: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列强的掠夺和侵略战争,是非正义的战争。(4分)
23(10分)
(1)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2分)
(2)“变革人心”:新文化运动+影响
“新开始”: 1919年,五四运动,是一场声势浩大的彻底的反帝爱国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4分)
(3)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坚持中国特色革命道路;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指导;人民群众的觉醒和参与;从国情出发;发扬爱国主义精神;工人阶级成为领导阶级等等(答到2点即可)(4分)
24(15分)
从保持独立,不建立关系到与国民党建立合作关系(2分)
中国共产党认识到:要推翻军阀统治,取得革命的成功,不能只靠工人阶级的力量,应该联合其他革命党派,建立革命统一战线。(4分)
(2)打倒列强,除军阀,统一全国。北伐战争。(3分)
(3)南昌起义,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是中国共产党创建军队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开始。(4分)
(4)第一次国共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开展国民革命运动,北伐战争胜利进军,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统治;蒋介石等人发动政变,屠杀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国共第一次合作破裂,导致国民革命运动失败。(4分)
25.(12分)
(1)①1919年提出“以农民、工人为主体的所有被压迫者的联合”说明当时的工人阶级的队伍不断壮大,为中国共产党诞生提供了阶级基础。
②1919毛泽东收集阅读有关马克思主义书籍,说明当时马克思主义思想得到传播,为中国共产党诞生提供了思想基础。
③1920年创建共产主义小组,说明有了共产党早期组织,为中国共产党成立提供了组织基础。(6分)
(2)经验:工农武装割据;开展土地革命。4分
(3)示例:长征精神表现在乐于吃苦、不惧艰难的革命乐观主义;勇于战斗、无坚不摧的革命英雄主义;重于求实、独立自主的创新胆略;善于团结、顾全大局的集体主义;等等。长征精神是我们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任一点,2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