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浣东初中2020学年第一学期9月份 九年级社会阶段性检测 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考生须知: 1.全卷分试卷Ⅰ、试卷Ⅱ,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2.答题前,先用钢笔或圆珠笔在答题卷的密封线内规定位置上填写学校、姓名、考号,试场所在教师; 答题时,把试卷Ⅰ选择题的答案字母写在试卷Ⅱ上相应的位置;试卷Ⅱ题目直接做在答题卷上。 3.考试结束后,只将答题卷交回。 试 卷 Ⅰ(选择题 共40分) 一、选择题(本题有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各题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选出最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 1.百年前的一场世界战争,“令全欧洲的希望之光消失了。这是欧洲一场野蛮兄弟的杀戮,欧洲没有哪个国家是这场战争真正的胜利者”。材料描述的战争是 A.英法战争 B.第一次世界大战 C.苏德战争 D.第二次世界大战 2.1905—1913年“共和”一词出现的频率远远高于“民主”的频率,其原因包括 ①马克思主义思想的传播 ②三民主义思想的影响 ③资产阶级革命运动的发展 ④新文化运动的推动 A. 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3.根据下表反映的信息,分析这一时期影响外资在华办厂的因素,主要包括 1912-1915年外资在华创办工厂数量变化表 年份 1912 1913 1914 1915 工厂数(家) 46 46 12 2 ①新文化运动的冲击 ②欧洲列强忙于第一次世界大战 ③五四爱国运动的影响 ④辛亥革命刺激了民族工业的发展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4.想象历史场景是学习历史的一种方法。假如你生活在1917年的中国,可能会看到的场景有 ①人们乘火车出行 ②报纸上刊登着北伐战争的消息 ③有人阅读《新青年》 ④青年学生热议巴黎和会的情况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5.《申报》“时评”栏目曾评述说:“今之时局,略似春秋战国时之分裂。中央政府之对于各省,犹东周之对于诸侯也。南北相攻,皖直交斗,滇蜀不靖,犹诸侯相侵伐也。”这一时局出现在 A.太平天国运动时期 B.义和团运动时期 C.北洋军阀统治时期 D.辛亥革命时期 6.在特定的历史时期,脍炙人口的口号、标语等往往有着巨大的政治感染力,具有鲜明的时代气息。下列口号、标语按其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②“民主”与“科学” ③“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④“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A.①②③④ B.②①③④ C.③①②④ D.③②①④ 7.人们用“日出东方”“星火燎原”“力挽狂澜”“灯塔指引”“进京赶考”五个关键词来概括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不朽业绩。其中与“星火燎原”直接对应的重大历史事件是 A.中共一大召开 B.秋收起义 C.工农武装割据 D.遵义会议 8.为了弘扬长征精神,某校学生编排课本剧《红军不怕远征难》。下列可入选的台词或剧情是 甲:长征,点燃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 乙:红军巧渡金沙江后,挥师北上,然后爬雪山、过草地。 丙:叶挺独立团攻克汀泗桥、贺胜桥,直逼武昌城。 丁:长征播下了革命的种子,铸就了伟大的长征精神。 A. 甲、乙 B.乙、丁 C.甲、丙 D. 丙、丁 9.红色旅游也是青少年接受革命传统教育的方式之一。诸暨某校学生夏令营计划进行一次红色旅游,选择了“井冈山—瑞金—南昌”路线,他们可能看到的红色旅游景点有( ) ①南昌起义总指挥部旧址 ②井冈山革命旧址群 ③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旧址 ④八七会议旧址 A.①③④ B. ①②④ C. ①②③ D. ②③④ 10.1937年8月,约30万件故官文物奉令分三路紧急西迁,经过湖北、湖南、河南等省,碾转万里,于1939年先后到达贵州、四川,并得到妥善保存……。文中举措( ) ①迫于日本的全面侵华战争 ②开始于淞沪会战时 ③打破了日军速胜计划 ④保留了中华文化遗产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11.20世纪四十年代,《抗战通俗画刊》刊载了画家邵恒秋创作的漫画《日本的今昔》(下图),其昭示的主题是( ) left0 A.日本侵华,蓄谋已久 B.浴血抗日,速战速决 C.民族觉醒,抗战必胜 D.中国国力已超日本 12.它可以说是一件不幸中之大幸的事,既帮助统一了国家,也停止了内战,蒋中正不再被做抗击日军的绊脚石,而是具有新使命的民族英雄,领导了中国统一战线抵抗外来侵略。”材料中的“它”是指( ) A.北伐战争 B.卢沟桥事变 C.西安事变 D.抗日战争 13.金冲及在《二十世纪中国史纲》中指出:“红军长征,是世界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壮举……而且是在极端险恶的情势下进行的”。其中的“极端险恶的情势”是指 ①侵华日军的飞机轰炸 ②国民党的围追堵截 ③党内的“左”倾错误 ④险恶的自然环境 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4.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习近平主席说:“毛泽东同志是伟大的马克思主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开拓者。”以下最能体现毛泽东同志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是 A.领导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B.领导开创了农村包围城市的中国革命道路 C.领导工农革命军发动了秋收起义 D.领导先进分子成立了中国共产党 15.位于嵊州、奉化和余姚交界的四明山被称为浙东抗日的“心脏”,是新四军抗日的重要基地之一。新四军诞生于 A. 革命统一战线旗帜下 B. 国共对峙的烽火中 C.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 D. 解放战争时期 16.2014年,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经表决通过,将9月3日确定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将9月3日作为抗战胜利纪念日直接有关的历史事件是 A.中国对日本正式宣战 B.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 C.中国战区受降仪式 D.日本向盟国投降仪式 17.转折,表示事物的转变,指事物在发展过程中改变原来的方向、形势等。中国共产党在领导新民族主义革命的过程中,经历了几次重要的历史性转变。下列关于中国共产党“历史性转变”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五四运动 旧民主主义革命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变 B 秋收起义 从国共合作到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转变 C 遵义会议 中国共产党由幼稚走向成熟的转变 D 一二?九运动 由国共内战到联合抗日转变 18. 下列表格归纳了近代以来先进中国人为实现民族复兴进行的四次重大探索。请按提示在下表的①、②处填写最佳答案 梦想 重大探索 代表人物 自强求富梦 洋务运动 李鸿章 变法强国梦 戊戌变法 康有为 民主共和梦 辛亥革命 孙中山 ② 陈独秀 A.①民主科学梦②新文化运动 B.①民主科学梦②五四运动 C.①民主富强梦②新文化运动 D.①民主富强梦②五四运动 19. 日本新版历史教科书把日本在20世纪对亚洲国家的侵略美化为“把亚洲人民从欧美统治下解放出来”。以下史实中,使这一谎言不攻自破的有 ①发动甲午战争 ②制造“九一八”事变,侵略中国东北 ③制造“七七”事变,发动全面侵华战争 ④制造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 ①② ③ 20.沈从文曾让儿子读胡适的诗《希望》“我从山中来,带得兰花草,种在小园中,希望花开早……”儿子没看完便说:“这种诗像小孩写的!”沈从文说:“那时候能写这种小孩子东西已经很了不得。没人提倡这些,你就读不到那么多新书,我也不会写小说。”这个故事与新文化运动内容联系最紧密的是( ) A.提倡民主,反对专制 B.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C.提倡科学,反对迷信 D.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二、非选择题(5大题,共60分) 21、(11分) 每个时代都有青年勇立潮头,走在前列。 材料一:务望全国工商界,一律起来设法开国民大会,外争主权,内出国贼。中国存亡,就在此一举了!今与全国同胞立两个信条道:中国的土地可以征服而不可以断送!中国的人民可以杀戮而不可以低头!国亡了!同胞起来呀!----《北京学界全体宣言》(节选) 材料二:六月三日北京学生大批被捕的消息传来,上海的爱国运动发展到一个新阶段:出现大规模的工厂罢工和商店罢市。那时,上海的产业工人近二十万人,加上交通运输工人、手工业工人和店员共达五十万人。五日上午,日本内外棉第三、第四、第五纱厂的工人首先罢工,其他工人相继响应罢工。 -----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1)根据材料一指出青年学生在这场运动中的作用。并结合材料二分析运动主力的变化对中国革命进程有何推动作用? (3分) 2847975200025材料三: left0 (2)结合所学历史知识,回答材料三的青年们是如何为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奉献青春的(4分) 材料四:习近平总书记说:“我们要用欣赏和赞许的眼光看待青年的创新创造,积极支持他们在人生中出彩,为青年取得的成就和成绩点赞、喝彩,让青春成为中华民族生气勃发、高歌猛进的持久风景,让青年英雄成为驱动中华民族加速迈向伟大复兴的蓬勃力量!” (3)联系以上四则材料,作为新时代的青少年,你将如何努力成为“驱动中华民族加速迈向伟大复兴的蓬勃力量”?(4分) 22、(14分)孙中山先生是中国民主革命先行者,他领导的辛亥革命是20世纪中国发生的第一次历史性巨变。 材料一:孙中山先生是杰出的爱国主义者和民族英雄,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行者。他奋斗的一生留给我们宝贵的财富。 1866年出 生于广东 1894年创 办兴中会 1905年 1911年 1924年 1925年 逝世 (1)结合年代尺,梳理孙中山奋斗的-104775462915一生,请对年代尺上的三个时间,补充孙中山的革命事迹(3分) 材料二: 凤凰网对“你认为哪座城市最能代表辛亥革命”的问题进行问卷调查,调查结果如下: (2)依据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二中人们认为武汉和南京可以代表辛亥革命的理由。(4分) 中华民国的成立并没有给人们带来预期的民族独立、民主和社会进步。 小敏 甲同学: 辛亥革命是一次具有巨大革命意义的变革,为以后中国人民的革命打开了道路。 小东 (3)两位同学对辛亥革命的评价是否矛盾?你是如何理解的。(7分) 23、(12分)歌曲往往唱出了某个时代的声音,吹响了某场运动的进军号角。 材料一:“打倒列强,除军阀···努力,国民革命,齐奋斗!···”------《国民革命歌》 材料二:“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 ------《义勇军进行曲》 (1)结合材料一、二,运用所学知识,分别指出这两首歌曲所反映的时代背景。(4分) “ (2)请引用《国民革命歌》原文,联系相关史实,说明国民革命运动目标实现情况。(4分) (3)请结合14年抗战时期的两个主要史实,说明中华民族在最危险的时候是如何逐步“筑成我们新的长城”的?(4分) 24.(12分)2020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5周年,也是中国抗日战争胜利75周年。 材料一:“我们为什么要发动这样的运动?为争地盘吗?不是!为泄私愤吗?也不是!我们反对政府屈辱的外交!国都要亡了,还在这里出死力自相残杀,所以才提出抗日救国运动的八项主张。” ——1936年12月16日张学良、杨虎城《告全体将士书》 (1))材料一中的“自相残杀”指的是什么?材料一反映的事件的结果有何转折意义?(2分) 材料二: (2)据图分析抗日战争取得最后胜利的原因分别是什么?(6分) (3)分析下列表格中的数据,简述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重大意义。(4分) 军民伤亡(人) 物资损失(美元) 其它 世界 9000万 4万亿 -- 中国 3500万 1000亿(直接) 5000亿(间接) 抗击和牵制了日本2/3以上的陆军主力,歼灭日军150,0000余人 25、(10分)艰难探索道路,道路决定命运。 材料一: (1)根据材料一,分析图1与图2反映的内容之间有什么内在联系?(2分) 材料二: 292417534290 革命根据地分布示意图 遵义会议会址 (2)根据以上两张图片反映的史实,说明中国共产党是如何从幼年走向成熟的?(6分) 材料三:中国革命斗争的胜利要靠中国同志了解中国情况。------毛泽东 (3)综上所述,你得到了哪些感悟?(2分) 浣东初中2020学年第一学期9月份阶段性检测 九年级社会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有20小题,每小题2分) 1-5 BBDBC 6-10 DCBCA 11-15 CDDBC 16-20 DCACB 二、非选择题(5大题,共60分) 21. (11分)(1)先锋作用。(1分)此后,工人阶级开始以独立的姿态登上政治舞台,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或者为中国共产党成立奠定阶级基础。)(2分) (2)日军占领东北后,又企图将华北从中国分割出去。1935年12月9日,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北平青年学生掀起了“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一二.九运动,全国掀起抗日救亡运动的新高潮。(4分) (3)大力弘扬和培育爱国主义精神; 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勇于实践,注重创新; 服务社会,承担责任,实现人生价值等。(答2点4分) 22. (14分) (1) 1905年 创立中国同盟会; 1911年 领导辛亥革命; 1924年 创办黄埔军校(国民党一大召开)(3分) (2)武汉:辛亥革命爆发地(武昌起义)(2分);南京:辛亥革命后,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在南京宣告成立。(2分) (3)不矛盾。(1分)一方面: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宣告了延续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的结束,建立了亚洲第一个共和制国家。它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 极大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3分) 另一方面:革命果实被袁世凯窃取。从此中国进入北洋政府统治时期。军阀割据混战,国家四分五裂,社会秩序一片混乱,人民生活困苦不堪。辛亥革命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没有完成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3分) 23. (12分)(1)①一战结束后,欧美列强加紧对中国政治和经济的控制与侵略。北洋军阀统治下的中国,军阀混战割据愈演愈烈,社会动荡不安,经济发展遇到严重障碍。为了打倒列强,除军阀,实现国内和平与统一,国共进行第一次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②日军占领东北后,又企图将华北从中国分割出去。中华民族面临生死存亡,中日矛盾已上升为中国国内的主要矛盾,为打败日本侵略者,国共进行第二次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2分) (2)“打倒列强”-------北伐军进入汉口英租界;“除军阀”------北伐军击溃吴佩孚主力、消灭孙传芳主力。这说明国民革命运动目标部分实现了。(2分)但由于蒋介石等人发动反革命政变,大肆屠杀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国民革命运动最终失败,目标没有全部实现。(2分) (3)①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和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在共产党的努力下,西安事变得以和平解决。至此,国共十年内战基本结束,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②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后,共产党通电全国,蒋介石也表示准备抗战。不久,国共第二次合作,正式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两点给4分) 24. (13分)(1)国共内战∕国民党围剿共产党 西安事变的和平揭开了国共两党由内战到联合抗日的序幕,成为扭转时局的关键。(3分) (2)①世界反法西斯力量的支持和援助; ②国共实现第二次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实行全民族抗战; ③国民党爱国将士在正面战场奋勇作战。(6分) (3)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牵制和消灭了大量日军兵力;(2分)中国人民付出了巨大牺牲,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重大贡献。(2分) 25.(10分 (1)图1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为图2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思想基础。(2 (2) 总结大革命失败教训,根据中国的实际情况,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共产党人开辟了在农村建立根据地,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具有中国特色的革命新道路。(3分) 遵义会议结束了“左倾”教条主义错误在中央的统治,确立了毛泽东在中共中央和红军的领导地位。在极端危急的历史关头,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这次会议是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走向成熟的标志。(3 (3)中国革命要立足国情,从中国的国情出发,走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 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2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