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绍兴市诸暨滨江初中2020-2021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社会法治第一次月考试题(word版,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浙江省绍兴市诸暨滨江初中2020-2021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社会法治第一次月考试题(word版,含答案)

资源简介

滨江初中2020学年第一学期9月份月考
九年级社会法治试卷
考生须知:
1、本科目为开卷考试。全卷分卷Ⅰ、卷Ⅱ,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2、答题前,先在答题卷规定位置上填涂学校、姓名、考号等;答题时,把试卷的答案均写在答题卷相应的位置上。
3、考试结束后,只将答题卷交回。
温馨提示:请仔细审题,细心答题,相信你一定会有出色的表现!
卷Ⅰ
一、选择题(共20小题,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不选、错选、多选均不得分。)
1.
《二十世纪中国的崛起》中指出:“一个民族的觉醒,通常有两个条件:第一,这个民族被逼到生死存亡的关头,旧格局再也无法继续保持下去。第二,还要能看到出路,深信只要奋起救亡,勇于变革,就可以改变目前的艰难处境。”下列符合20世纪初中国觉醒的条件是(

A.《马关条约》和辛亥革命
B.瓜分狂潮和义和团运动
C.《辛丑条约》和义和团运动
D.《辛丑条约》和辛亥革命
《申报》是中国近代发行时间最久、具有广泛社会影响的报纸。阅读《申报》的部分信息,回答2—3题。
2.“(1911年)鄂省城内新军全行叛变,……于轰攻督署时倒戈而起,与署内防兵力战,旋将防兵击逃,署亦焚毁。”从中得到的信息有(

①该报道反映了广州黄花岗起义
②该起义发生地点位于江西南昌
③新军部队成为起义的重要力量
④起义军击溃守军取得初步胜利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3.
1919年5月15日《申报》头版头条发布:“敝报等公决:自五月十四日起不收日商广告并日本船期进市商情等,特此公告。”该公决有关的历史事件是(

A.新文化运动
B.保路运动
C.五四运动
D.北伐战争
4.中国近代史是一部西方列强的侵华史,也是一部中华民族救亡图存、富国强兵的探索史,以下侵略与探索史实对应正确的一组是(
?

A.鸦片战争——洋务运动?????????B.第二次鸦片战争——辛亥革命
C.甲午战争——戊戌变法?????????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新文化运动
历史,总是在一些重要的时间节点标注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前行刻度。据此回答5~6题。
5.1927年,中国革命面临复杂的分叉路口,中国共产党在当时作出的一系列抉择,影响深远。这些抉择包括(
)
①与国民党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②发动南昌起义,开始创建人民军队
③向农村进军,建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④实行战略转移,开始二万五千里长征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6.1936年,张学良、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中国共产党从中华民族根本利益出发,促成了西安事变和平解决。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
A.揭开了国共两党走向联合抗日的序幕
B.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最终形成
C.是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走向成熟的标志
D.终结了国共两党间的内战和政治纷争
7.被誉为“圣雄”,领导印度人民进行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取得印度独立的领导人是(

A.
罗斯福
B.
扎格鲁尔
C.
墨索里尼
D.
甘地
8.
十月革命在一个大国推翻了资产阶级的统治,为国际无产阶级树立了斗争的榜样,冲破了帝国主义的阵线。这次革命(??

A.诞生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B.建立的政府宣布俄国继续参加世界大战
C.属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D.标志着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成立
9.钱满素在《美国自由主义的历史变迁》中讲到:“罗斯福新政对自由资本主义的影响是深远的...在自由主义深陷危机之时,罗斯福因为标榜而延长了它,挽救了它。它也深刻改变了自由主义的内涵.....”。这里的“深刻改变了自由主义的内涵”指的是(

A.
放弃自由资本主义制度
B.
实行国家干预经济政策
C.
改变三权分立政治体制
D.
建立福利国家制度
10.美国耶鲁大学教授伊曼组尔?沃勒斯坦曾说:“所有的大国都试图建立符合自己利益的世界秩序,所以它们总是为世界秩序岀谋划策。”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建立的世界秩序是(
)
A.
美苏争霸
B.
凡尔赛一华盛领体系
C.
“冷战”格局
D.
两极格局
11.民政部曾公布300名抗日英雄与英雄群体名录,如图为该名录构成示意图,从中可得到的正确认识是(?
?)
A.八路军自始至终发挥着中流砥柱的作用???????????????
B.全民族抗战是抗争胜利的根本保证
C.中华民族在八年抗战中做出了巨大
的牺牲?????
D.中国抗战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12.阅读书籍,是学习历史的重要途径,要了解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期间的历史信息,下列书籍中最适合的是(  

A
B
C
D
13.毛泽东曾说:“《水浒传》里有个水泊梁山,
朝廷的千军万马拿他们没得办法。我们到了井冈山这样的地方,反动派也奈何不了我们,我们就是到那儿去当红色‘山大王’!”这反映了当时共产党要走(?
)???????
A.城市中心的道路??B.国共合作的道路?
C.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D.统一战线的道路
14.朱德曾称赞某段历史“首义诞新军,喜庆工农始有兵”。与此诗相符合的史实是(??)
A.武昌起义——吹响中国革命的号角???B.建立共产党早期组织——广泛传播革命思想
C.南昌起义——武装反抗国民党统治???D.井冈山根据地的建立——中国特色革命道路
15.中国近代史上出现过两次著名的学生运动,分别是五四运动和一二?九运动,关于这两次运动说法最为正确的是(
??)
A.都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B.都是共产党领导的学生运动
C.运动的主力军始终是青年学生?????????
D.都是反帝爱国运动
16.1935年,由共产党员田汉作词、聂耳作曲的《义勇军进行曲》问世,国民党禁止歌曲公开发行。1937年后,《义勇军进行曲》在各种公开场合频繁出现,成为国共军队中的流行歌曲。出现上述变化的原因是(

A.共产党领导下革命根据地相继建立
B.九一八事变揭开中国抗日战争序幕
C.全民族抗战背景下国共合作的确立
D.三大战役大大加快全国胜利的到来
17.小明在复习《历史与社会》“中国抗日战争”一课时,利用年代尺梳理知识。他整理的这段历史,反映的最主要内容是(
?)
A.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爆发???????????B.
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建立
C.国民党正面战场的抗战??????????
D.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
毛泽东是伟大的政治家、军事家,也是伟大的诗人,他的诗词具有鲜明的革命印记,据此回答18-19题
18.诗词一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秋收起义
B.南昌起义
C.北伐战争
D.土地革命
19.诗词二中“三军过后尽开颜”是指(

①红军长征取得了胜利
②根据地百姓踊跃参军
③党的工作重心完成转移
④红军实现了战略大转移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0.
耿飚将军在回忆
1935
年的一次会议时说:正是在张闻天、王稼祥等人支持下,毛泽东的正确意见才被大家采纳。这次会议(

A.使中国革命的面貌从此焕然一新
B.中国革命开始向土地革命战争转变
C.选举了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
D.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有5小题,共60分)
21.(13分)辛亥革命是20世纪以来发生在中国第一次历史性的巨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感受辛亥之旅】
材料一:
(1)根据材料一,确定了最能代表辛亥革命的三个城市,请你用史实说明理由。(4分)
代表城市
理由
广州
辛亥革命前夕,中国同盟会在广州发动黄花岗起义
武汉
南京
【寻找辛亥之因】
材料二:孙中山说,欲救亡图存,“革命为唯一法门”。即认为不推翻清王朝,中国决无生存于竞争世界的希望……共和制度是当今世界上最好的制度,中国应当取法乎上,直接建立共和制度,“方才是人类的进步”。还提出,中国可以借鉴外国经验教训,“举政治革命、社会革命毕其功于一役”。
——汤奇学《孙中山的社会进化思想述评》
(2)根据材料二,归纳孙中山挽救民族危机的策略,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孙中山为践行“社会进化”思想进行的政治努力。(5分)
【探究辛亥之憾】
材料三:这场革命引起的变化毕竟是有限的:清王朝皇冠落地后,不平等条约没有废除;从农村到城市,很多人还是把君主当作神来供奉。
依据材料三,谈谈你对“这场革命引起的变化毕竟是有限的”这句话的认识。(4分)
22.(13分)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英雄人物】
材料一:
林则徐
曾国藩
梁启超
孙中山
(1)
仿照示例,任选一个历史人物在表格中填上相应的内容。(3分)
英雄人物
历史功绩
示例:林则徐
主持虎门销烟,沉重打击了英国鸦片贩子
【英雄群体】
材料二:当20世纪初的中国知识分子完成了由传统到近现代的嬗变后,便焕然一新地开始践履他们改造社会的第一步。他们从思想意识上向传统士大夫告别,开始以现代的科学思想批判传统的经学意识;以民主、平等的现代政治观念批判传统的封建纲常意识;以自由、独立精神批判传统的功名意识。
——摘编自金安平《从批判的武器到武器的批判》
(2)根据材料二,分析中国知识分子是如何“践履他们改造社会的第一步”?(4分)
【英雄政党】
材料三:从大革命失败到全国抗日战争爆发前夕的十年,是中国共产党达到政治上成熟的重要时期。这十年的历史证明:中国共产党不仅善于总结人民斗争的成功经验,而且善于从自己所犯的错误中吸取教训,依靠自己的力量纠正错误,把中国革命不断地推向新的阶段。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3)
运用史实,证明“从大革命失败到全国抗日战争爆发前夕的十年,是中国共产党达到政治上成熟的重要时期”的正确性。(6分)
23.(10分)理论来源于实践,并指导实践。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为了总结大革命失败的教训,中共中央在湖北汉口召开紧急会议。会上,毛泽东指出:“以后要非常注意军事”;会后,毛泽东等人发动人民群众,进行了武装暴动,在遭受较大损失后,毛泽东指着地图说:“我们要到这眉毛画得最浓的地方去当山大王。”
——
摘编自胡绳《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
(1)材料一中“紧急会议”上毛泽东提出的重要论断时是什么?武装暴动受挫后毛泽东又作出了怎样的战略转变?(4分)
材料二:1938年,毛泽东发表了《论持久战》。他提出“抗日战争是持久战,战争的伟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于民众之中,实行人民战争的路线,最后的胜利一定属于中国”。这篇著作成为指导全国抗战的纲领性文件。
(2)请用两则史实佐证抗日战争“实行人民战争的路线”即全民族抗战并最终胜利的。(4分)
材料三:中国革命斗争的胜利要靠中国同志了解中国情况
——毛泽东
从材料中你得到了怎样的感悟?(2分)
24.(12分)浙商自近代以来,异军突起,迅速取代了历史上曾叱咤风云的晋商、徽商,成为了中国第一大商帮。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请联系以上材料,运用相关历史知识,概述浙商抓住了怎样的历史机遇。(8分)
材料二:
湖州商人王一亭追随孙中山加入同盟会,辛亥革命期间,他出钱出力援助革命军。“九一八”事变后,宁波商人项松茂参与发起了东北三省抗敌大捐款,还将企业职工编入上海人民抗日义勇军,积极备战。
(2)结合材料二,从中国近代革命任务的角度,概括浙商承担了哪些历史责任。(4分)
25.(12分)回眸百年中国承前启后的历史节点,立足“转型”,积蓄前行的力量。
材料一:1920年,来华访问的美国哲学家杜威在演讲中指出:“(如果)没有一场基于理念转变的社会转型,中国是不可能改变的。”引发中国青年学生的强烈共鸣。同年,英国哲学家罗素也来到中国,他高度赞扬了儒家思想的孝亲观念,并称社会改造问题求之古人,中国老子的思想最有价值。他的演讲并未在中国知识分子中引起太大反响。
——摘编自徐中约《中国近代史:1600-2000中国的奋斗》等
联系所学知识,分析两位哲学家的演讲在中国知识界反响不同的原因。(4分)
材料二:中国近代社会是一个动态的、新陈代谢迅速的社会,表现为一个又一个变革的浪头,迂回曲折地推陈出新。1920年的中国,前承五四新文化运动,后启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与国民革命,折射出中国近代社会新陈代谢这一总体特征。部分大事记如下:
时间
大事记
1月
中华民国教育部通令全国中小学陆续使用白话文教材。
5月
①陈独秀在上海成立马克思主义研究会。
②孙中山发表演讲,强调国民党“今后应再有一番革命,才能做成一个真中华民国”。
8月
中文全译本《共产党宣言》出版;此后,大量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的经典著作被翻译出版。
8月至次年春
上海、北京、武汉等地共产党早期组织先后建立;《劳动界》《劳动者》《劳动音》《工人周刊》等通俗读物纷纷创刊。
11月
在共产党早期组织的领导下,上海机器工会、上海印刷工会相继成立。
(2)为什么说1920年折射出中国近代社会新陈代谢的总体特征?结合材料一、二,联系相关史实予以阐释。(8分)(要求:逻辑严密,表述简洁)
2020年第一学期滨江中学九月月考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D
B
C
C
C
A
D
A
B
B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B
A
C
C
D
C
D
A
D
D
21.
(13分)
(1)1911年在武汉发生武昌起义,标志着辛亥革命的爆发(2分)
1912年,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在南京成立(2分)
(2)策略:发动革命,建立共和国。(2分)
努力:发动辛亥革命;建立中华民国;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促成国共第一次合作;掀起轰轰烈烈的国民革命等。(任写3点得3分)
(3)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但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没有改变中国人民的悲惨命运;没有完成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多数中国人的精神面貌依然如故。(任写两点4分)
22.(13分)
(1)曾国藩:主持洋务运动,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对外国资本的入侵起到了一定的抵御作用。
梁启超:领导维新变法(戊戌变法),在思想为文化方面产生了广泛而持久的影响。
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了反动统治,宣告了延续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的结束。(人物、事件、影响各1分)
(2)中国的知识分子发起新文化运动,提倡民主和科学,反对专制和迷信盲从;提倡个性解放,反对封建礼教。(4分)
(3)①为总结大革命失败的教训,召开八七会议,确立了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毛泽东提出“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重要论断,中国革命开始由大革命失败到土地革命战争兴起的历史性转变。②秋收起义失败后,转向敌人力量薄弱的农村进军,创建农村革命根据地,提出“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探索中国革命新道路。③在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召开遵义会议,纠正“左”的错误,肯定毛泽东的正确军事主张,成为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是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走向成熟的标志。(6分)
23.(10分)
(1)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向敌人力量薄弱的农村进军。(4分)
(2)①七七事变后,国共实现第二次合作,正式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根据国共两党协议,中国工农红军主力改编为八路军和新四军,开服抗日前线。②中国国民党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军队,分别担负着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作战任务,形成了共同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战略态势。③战争中,根据地军民运用智慧,广泛开展伏击战、地雷战、地道战等游击战,打击日本侵略者。④海外华侨和港澳同胞积极捐款捐物,支援抗战,数万华侨青年回国参战。(其他符合题意均可,两点4分)
(3)要取得中国革命的胜利,必须立足中国的国情。(2分)
24(1)《南京条约》签订后,浙商利用上海开放通商的机遇,从事买办积累了资本;五四运动爆发后,浙商借助群众的爱国热情占领日本企业的市场;受洋务运动影响,浙商积极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创办近代工业;第二次工业革命后,浙商积极引进新兴产业;改革开放后,浙商创办股份合作制企业,积极走出国门。
(2)据材料二“湖州商人王一亭追随孙中山加入同盟会,辛亥革命期间,他出钱出力援助革命军。”“‘九一八’事变后,宁波商人项松茂参与发起了东北三省抗敌大捐款,还将企业职工编入上海人民抗日义勇军,积极备战。”可知,从中国近代革命任务的角度来看,浙商承担了反封建,反帝(或反侵略)的历史责任。
25.(12分)
(1)杜威提倡社会转型需理念转变,符合当时中国知识分子爱国、救国,积极改造社会的需求;罗素强调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不符合新文化运动提倡民主和科学,反对旧道德、旧礼制的社会思潮。
(2)单角度阐述:以“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为例:经过五四运动的洗礼,越来越多的进步知识分子接受马克思主义。1920年,随着马克思主义的进一步传播,马克思主义研究团体和共产党早期组织纷纷成立。他们积极到工人中宣传马克思主义,领导工人成立工会组织。这为中国共产党的创立奠定了基础。由此可见,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是一个持续发展、不断深化的过程。
多角度阐述:1920年的中国,历经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洗礼,多种变革力量持续发力。有人坚持思想启蒙,提倡思想领域的社会转型;有人逐渐认同马克思主义,并开展研究、宣传和实践等活动;政府支持白话文运动,白话文教材和出版物的流行,使民众接受新知识、新思想的能力大大提升。以上变化都折射出近代中国新陈代谢的总体特征。滨江初中2020学年第一学期九月月考
九年级社会法治答题卷
注意事项
准考证号
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m
姓名、准考
口口
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国
涂且按正确填涂方式填涂
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
先择题(40分
BC
DI
M
B
[a
画[
6_[
(4分
24(1)(8分)
线

第5页2020年第一学期滨江中学九月月考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D
B
C
C
C
A
D
A
B
B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B
A
C
C
D
C
D
A
D
D
21.
(13分)
(1)1911年在武汉发生武昌起义,标志着辛亥革命的爆发(2分)
1912年,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在南京成立(2分)
(2)策略:发动革命,建立共和国。(2分)
努力:发动辛亥革命;建立中华民国;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促成国共第一次合作;掀起轰轰烈烈的国民革命等。(任写3点得3分)
(3)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但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没有改变中国人民的悲惨命运;没有完成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多数中国人的精神面貌依然如故。(任写两点4分)
22.(13分)
(1)曾国藩:主持洋务运动,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对外国资本的入侵起到了一定的抵御作用。
梁启超:领导维新变法(戊戌变法),在思想为文化方面产生了广泛而持久的影响。
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了反动统治,宣告了延续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的结束。(人物、事件、影响各1分)
(2)中国的知识分子发起新文化运动,提倡民主和科学,反对专制和迷信盲从;提倡个性解放,反对封建礼教。(4分)
(3)①为总结大革命失败的教训,召开八七会议,确立了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毛泽东提出“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重要论断,中国革命开始由大革命失败到土地革命战争兴起的历史性转变。②秋收起义失败后,转向敌人力量薄弱的农村进军,创建农村革命根据地,提出“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探索中国革命新道路。③在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召开遵义会议,纠正“左”的错误,肯定毛泽东的正确军事主张,成为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是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走向成熟的标志。(6分)
23.(10分)
(1)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向敌人力量薄弱的农村进军。(4分)
(2)①七七事变后,国共实现第二次合作,正式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根据国共两党协议,中国工农红军主力改编为八路军和新四军,开服抗日前线。②中国国民党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军队,分别担负着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作战任务,形成了共同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战略态势。③战争中,根据地军民运用智慧,广泛开展伏击战、地雷战、地道战等游击战,打击日本侵略者。④海外华侨和港澳同胞积极捐款捐物,支援抗战,数万华侨青年回国参战。(其他符合题意均可,两点4分)
(3)要取得中国革命的胜利,必须立足中国的国情。(2分)
24(1)《南京条约》签订后,浙商利用上海开放通商的机遇,从事买办积累了资本;五四运动爆发后,浙商借助群众的爱国热情占领日本企业的市场;受洋务运动影响,浙商积极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创办近代工业;第二次工业革命后,浙商积极引进新兴产业;改革开放后,浙商创办股份合作制企业,积极走出国门。
(2)据材料二“湖州商人王一亭追随孙中山加入同盟会,辛亥革命期间,他出钱出力援助革命军。”“‘九一八’事变后,宁波商人项松茂参与发起了东北三省抗敌大捐款,还将企业职工编入上海人民抗日义勇军,积极备战。”可知,从中国近代革命任务的角度来看,浙商承担了反封建,反帝(或反侵略)的历史责任。
25.(12分)
(1)杜威提倡社会转型需理念转变,符合当时中国知识分子爱国、救国,积极改造社会的需求;罗素强调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不符合新文化运动提倡民主和科学,反对旧道德、旧礼制的社会思潮。
(2)单角度阐述:以“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为例:经过五四运动的洗礼,越来越多的进步知识分子接受马克思主义。1920年,随着马克思主义的进一步传播,马克思主义研究团体和共产党早期组织纷纷成立。他们积极到工人中宣传马克思主义,领导工人成立工会组织。这为中国共产党的创立奠定了基础。由此可见,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是一个持续发展、不断深化的过程。
多角度阐述:1920年的中国,历经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洗礼,多种变革力量持续发力。有人坚持思想启蒙,提倡思想领域的社会转型;有人逐渐认同马克思主义,并开展研究、宣传和实践等活动;政府支持白话文运动,白话文教材和出版物的流行,使民众接受新知识、新思想的能力大大提升。以上变化都折射出近代中国新陈代谢的总体特征。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