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3.1运动与静止》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什么是机械运动和参照物,并能合理选择参照物描述物体的运动。2、理解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3、知道机械运动可以分为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并能列举生活中的实例。过程与方法:通过活动体验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促使学生敢于并善于打破定式思维,一分为二地看待问题。教学重难点:1、机械运动及参照物的概念(重点)。2、会选择参照物描述机械运动,会根据对运动的描述指明参照物(难点)3、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重点)。教学过程:自主学习过程:阅读教材59-62页回答下列问题:1、观察图3-1刘东坐在行驶的列车上,树木风驰电掣般向后运动刘东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你选择的标准物体时什么?路旁的树木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你选择的标准物体是什么?2、观察图3-2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竹排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你选择的标准物体是什么?青山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你选择的标准物体是什么?3、由以上的事例可知,要描述一个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要先选定一个标准物体作参照,这个被选定的标准物体叫做___________。4、相对于参照物,某物体的位置随时间改变,我们就说它是________的;位置没有随时间改变,我们就说它是____________的。因此,我们把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做机械运动,通常简称为___________。5、观察图3-3以大树为参照物,小男孩是________。以小女孩为参照物,小男孩是___。我们选择不同的参照物,对同一个物体运动的描述也不相同,所以,尽管运动是绝对的,运动的描述却是____。6、参照物的选择是____。在研究具体问题时,要根据问题的需要和研究的方便而选取。7、机械运动可以分为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叫直线运动。________________叫曲线运动。8、思考运动与静止的事例,并说说分别选择什么做参照物?(至少三个)新课教学过程:一、机械运动:演一演:互相来找茬观察讲台上的同学先后所处的位置判断:静止的同学:。判断方法:。运动的同学:。判断方法:。总结机械运动的概念:。参照物:找一找:小组交流讨论找一找身边运动和静止的物体,并说明以什么物体做标准来判断的,每组至少举三个例子1、。2、。3、。总结参照物的概念:。判断一个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方法是什么?练一练:下列说法中各是以什么作参照物的1.坐在船上的乘客是静止的。()2.“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3.月亮从云中钻了出来。()参照物的选择方法:。三、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议一议:下图中,小朋友说乘客是运动的,而司机却说乘客是静止的,为什么?总结:运动和静止是____的。四、运动的分类:机械运动可以分为_____和_____。课堂练习:1、下面几种运动现象中,不是机械运动的是()A、轮船在大海里航行B、月球围绕地球转动C、幼苗两个月长高了15cmD、成熟的苹果从树上落到地面2、有一首歌曲唱道,“月亮在白莲花般的云朵里穿行”,这里选取的参照物是()A、地面B、云朵C、人D、月亮 3、摄影师抓拍到了一个有趣的场面(如图)一只乌鸦站在飞翔的老鹰背上休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以地面为参照物,乌鸦是静止的B.以乌鸦为参照物,老鹰是运动的C.以地面为参照物乌鸦是运动的D.以老鹰为参照物,乌鸦是静止的我们平时所说的地球围绕太阳转是以什么为参照物?太阳东升西落又是以什么为参照物?课堂小结:这节课你学习了哪些知识和方法?教学反思:学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认识到物体的运动与静止是相对的,懂得了运动参照物来描述我们的运动世界,打破了原有的定式思维,学会一分为二的看待问题,大量的体验活动,使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有助于学生的理解,学生的积极性有待于进一步的提高。板书设计:3.1运动与静止一、参照物:被选定的标准物体。二、机械运动与参照物的位置没变静止与参照物的位置改变运动三、运动的分类:直线运动曲线运动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