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 共点力的平衡(2)—【新教材】人教版(2019)高中物理必修第一册学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3.5 共点力的平衡(2)—【新教材】人教版(2019)高中物理必修第一册学案

资源简介

学案11 共点力的平衡(2)
[目标定位] 1.掌握常见的连接体问题的受力分析.2.会用整体法和隔离法分析连接体的平衡问题. 3.掌握动态平衡问题的分析方法.
一、连接体的平衡
1.连接体:所谓连接体是指物体间通过


、或
产生相互作用力.(注意:在一个连接体系统中,系统中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叫________,系统之外的其他物体对系统或系统中某个物体的作用力叫__________.)
2.分析多物体的平衡问题,关键是_____________的选取,若一个系统中涉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物体,在选取研究对象时,要灵活运用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对于多物体问题,如果不求物体间的_________,我们优先采用整体法,这样涉及的研究对象少,未知量少,方程少,求解简便。
二、动态平衡
1.动态平衡问题的特点
所谓动态平衡问题,是指通过控制某些物理量,使物体的状态发生_______,而在这个过程中物体又始终处于一系列的__________.
2.分析动态平衡问题的方法
方法
步骤
解析法
(1)列_______方程求出未知量与已知量的关系表达式;
(2)根据已知量的变化情况来确定未知量的变化情况
图解法
(1)根据已知量的变化情况,画出平行四边形_______的变化;
(2)确定未知量______________的变化
相似三
角形法
(1)根据已知条件画出两个不同情况对应的力的____________和空间_________,确定对应边,利用三角形_______知识列出比例式;
(2)确定未知量大小的变化情况
典型例题
例1
(单选)如图所示,两个相似的斜面体A、B在竖直向上的力F的作用下静止靠在竖直粗糙墙壁上.关于斜面体A和B的受力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一定受到四个力作用
B.B可能受到四个力作用
C.B与墙壁之间一定有弹力和摩擦力
D.A与B之间一定有摩擦力
例2 如图所示,粗糙水平地面上放着一个截面为半圆的柱状物体A,A与竖直墙之间放一光滑半圆球B,整个装置处于平衡状态。已知A、B的质量分别为m和M,半圆球B与柱状物体A半径均为R,半圆球B的球心到水平地面的竖直距离为R,重力加速度为g。求:
(1)物体A对地面的压力大小;
(2)物体A对地面的摩擦力。
例3 用绳AO、BO悬挂一个重物,BO水平,O为半圆形支架的圆心,悬点A和B在支架上。悬点A固定不动,将悬点B从图中所示位置缓慢移动到C点的过程中,分析绳OA和OB上的拉力的大小变化情况。
例4(多选)如图所示,光滑的半球形物体固定在水平地面上,一轻绳一端系在球心正上方的天花板上,另一端系一小球,靠放在半球上,小球处于静止状态.现缓慢减小半球的半径,半球的圆心位置不变,在这个过程中,小球始终与半球接触,且绳不竖直,则半球对小球的支持力F1和绳对小球的拉力F2的大小变化情况是( 
 )
A.F1变大,F2变小    
B.F1变小,F2变大
C.F1变小,F2不变
D.F1先变小后变大,F2变小
当堂自测
1.(多选)如图所示,质量为m、顶角为α的直角劈和质量为M的正方体放在两竖直墙和一水平面间,处于静止状态.若不计一切摩擦,则(  )
A.水平面对正方体的弹力大小为(M+m)g
B.墙面对正方体的弹力大小为
C.正方体对直角劈的弹力大小为mg
cos
α
D.直角劈对墙面的弹力大小为mg
sin
α
2.(单选)如图所示,两个质量都是m的小球A、B用轻杆连接后斜放在墙上处于平衡状态。已知墙面光滑,水平地面粗糙,现将A球向下移动一小段距离,两球再次达到平衡,那么将移动后的平衡状态和原来的平衡状态比较,地面对B球的支持力N和地面对B的摩擦力f的变化情况是(  )
A.N不变
B.N变大
C.f不变
D.f变小
3.(单选)在新疆吐鲁番的葡萄烘干房内,果农用图示支架悬挂葡萄.OA、OB为承重的轻杆,A、O、B始终在同一竖直平面内,OA可绕A点自由转动,OB与OA通过铰链连接,可绕O点自由转动,且OB的长度可调节.现将新鲜葡萄用细线悬挂于O点,保持OA不动,调节OB的长度让B端沿地面上的AB连线向左缓慢移动,OA杆所受作用力大小为F1,OB杆所受作用力大小为F2,∠AOB由锐角变为钝角的过程中,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F1逐渐变大,F2先变小后变大
B.F1先变小后变大,F2逐渐变大
C.F1逐渐变小,F2逐渐变小
D.F1逐渐变大,F2逐渐变大
4.(单选)如图所示,轻杆A端用铰链固定在墙上,B端吊一重物。通过轻绳跨过定滑轮用拉力F将B端缓慢上拉,滑轮O在A点正上方(滑轮大小及摩擦均不计),且OA>AB,在AB杆达到竖直位置前(  )
A.拉力F增大
B.拉力F大小不变
C.杆的弹力增大
D.杆的弹力大小不变
课后巩固
题组一 对连接体平衡的理解
1.(多选)如图所示,在水平力F的作用下,木块A、B保持静止。若木块A与B的接触面是水平的,且F≠0。则关于木块B的受力个数,可能是(  )
A.3个或4个     
 B.3个或5个
C.4个或5个
D.4个或6个
2.(多选)如图所示是给墙壁粉刷涂料用的“涂料滚”示意图。使用时,用撑竿推着粘有涂料的“涂料滚”沿墙壁上下缓缓滚动,把涂料均匀地粉刷到墙上。撑竿的重力和墙壁的摩擦均不计,且撑竿足够长,粉刷工人站在离墙壁一定距离处缓缓上推“涂料滚”,设该过程中撑竿对“涂料滚”的推力为F1,“涂料滚”对墙壁的压力为F2,则( 
 )
A.F1增大  
B.F1减小
C.F2增大  
D.F2减小
题组二 对动态平衡问题的理解
3.如图所示,小球放在光滑的墙与装有铰链的光滑薄板之间,当墙与薄板之间的夹角θ缓慢地增大到90°的过程中(  )
A.小球对薄板的压力增大
B.小球对墙的压力减小
C.小球对墙的压力先减小后增大
D.小球对薄板的压力不可能小于球的重力
4.光滑半球面上的小球被一通过定滑轮的力F由底端缓慢拉到顶端的过程中,试分析绳的拉力F及半球面对小球的支持力FN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
学案11
参考答案(2)
一、连接体的平衡
1.轻绳、轻杆、轻弹簧、物体间的摩擦力.(内力、外力.)
2.研究对象,整体法、隔离法。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
二、动态平衡
1.缓慢变化,平衡状态.
2.
(1)列平衡方程求出未知量与已知量的关系表达式;
(1)边、角;(2)大小、方向
(1)矢量三角形、空间几何三角形,相似
典型例题
例1 AD
例2 解:(1)把A、B看成一个系统,对其运用整体法,该系统在竖直方向上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M+m)g和地面的支持力FN的作用,二力平衡,所以FN=(M+m)g,由牛顿第三定律得物体A对地面的压力大小为(M+m)g。
(2)在水平方向上,该系统肯定受到竖直墙水平向右的弹力的作用,那么一定也受到地面水平向左的摩擦力,并且摩擦力大小等于弹力大小;再选取半圆球B为研究对象,运用隔离法,受力分析如图所示。
根据力的分解和力的平衡条件可得:
FN1=,FN2=Mgtan
θ
半圆球B的球心到水平地面的竖直距离为R,所以θ=45°
所以FN2=Mg
根据受力分析及牛顿第三定律,物体A对地面的摩擦力大小等于FN2,所以物体A对地面的摩擦力大小为Mg,方向水平向右。
[答案] 见解析
例3 解:图解法:在支架上选取三个点B1、B2、B3,当悬点B分别移动到B1、B2、B3各点时,AO、BO上的拉
力分别为TA1、TA2、TA3和TB1、TB2、TB3,如图所示,从图中可以直观地看出,TA逐渐变小,且方向不变;而TB先变小,后变大,且方向不断改变;当TB与TA垂直时,TB最小。
[答案] 绳OA的拉力逐渐减小 绳OB的拉力先减小后增大
例4 C
当堂自测
1.AB
2.A
3.A
4.D
课后巩固
1.C
2.BD
3.BD
4.解:如图所示,作出小球的受力示意图,注意弹力FN总与球面垂直,从图中可得到相似三角形。
设球体半径为R,定滑轮到球面最高点的距离为h,定滑轮与小球间绳长为L,
根据三角形相似得=

由以上两式得绳中的张力F=mg
球面的弹力FN=mg
由于在拉动过程中h、R不变,L变小,故F减小,FN不变。
答案:见解析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