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初 三 年级、 化学 学科教案 课题:_课题3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 使用时间:年 11 月 14 日 主备人: 审核: 化学备科组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初步掌握利用化学方程式计算的步骤和方法; 2、通过化学方程式中物质间的质量比,初步理解反应物、生成物之间的质和量的关系。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具体例题的计算,培养学生进行化学计算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严谨求实、勇于创新、敢于实践的科学精神。 教学重点 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 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及格式的规范。 教学方法 1、根据情境素材提出相关问题,能使学生体验到知识与技能的实用性,同时很好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并且利用上面化学方程式信息过渡到利用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顺理成章,学生易于接受,同时培养学生的自动探究能力。 2、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作用,让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动脑去探索学习获取知识会比教师的说教式的教学更加深刻和牢固,对知识的理解、掌握得更加全面。 教学过程设计 一、旧知回顾 1、书写下列化学方程式 ①镁的燃烧 ②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 ③电解水 ④氢气燃烧 2、化学方程式2H2O 2H2 ↑ + O2↑ 的意义 ( ) : ( ) :( ) ① ② ③ 二、定向入境 情境激趣:“神舟六号升空”,假如你是长征系列火箭推进器的设计师,已知,火箭升空至少要携带100kg的液氢,充分燃烧才能获得足够的能量。你会在火箭助燃仓中填充多少千克的液氧来满足这些液氢的完全燃烧? 三、自学建架 1、化学反应中的有关计算的理论依据 计算: 2H2O 2H2 ↑ + O2↑ ( ) : ( ) : ( ) 若36克 : ( ) : ( ) 若( ) : ( ) : 16克 建构: 化学反应中的有关计算的理论依据: 2、化学方程式计算的步骤 阅读:P102例1。 建构: 化学方程式计算的步骤:简记为“ 、 、 、 、 、 、 ”。 即学即练: (现在你会做吗)练习1、假如你是长征系列火箭推进器的设计师,已知,火箭升空至少要携带100kg的液氢,充分燃烧才能获得足够的能量。你会在火箭助燃仓中填充多少千克的液氧来满足这些液氢的完全燃烧? 3、计算类型 阅读:P102-103例1和例2 建构:计算类型: ⑴ 已知反应物的质量求 的质量。 ⑵ 已知生成物的质量求 的质量。 即学即练: 练习2:为保持长时间潜航,在潜水艇中要配备氧气再发生装置,其制氧的方法是利用过氧化钠(Na2O2)与二氧化碳在常温下生成碳酸钠和氧气而制得。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Na2O2+2CO2 2Na2CO3+O2 ,若要得到48g氧气,需过氧化钠的质量是多少? 练习3: 氢气是未来汽车的理想燃料。1Kg的氢气就能供一辆功率为50KW的汽车跑大约100Km。水是生命之源,找到合适的催化剂,即可利用光能将水分解制取氢气。一桶18Kg的水分解产生的氢气,可供汽车跑多远? 四、精讲补架 解题格式要规范: ⑴ 已知量和未知量一定要找正确,不能张冠李戴; ⑵“设”时不要带单位,例如:“设需××的质量为x”,不要写成“设需××的质量为x g”; ⑶ 已知量和未知量的单位一定要对应,要带单位列比例式; ⑷ 解出的答案要带单位,有效数字要正确(一定要按题目要求保留有效数字或无要求时与题目所给有效数字相同)。 小结:根据板书小结本节课的知识。 作业布置:《课时作业本》P76-77。 教学板书 课题3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 一、化学反应中的有关计算的理论依据: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质量比,计算方法为: 各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化学计量数的比值。 二、化学方程式计算的步骤: 设、写、找、列、求、答 三、计算类型: ⑴ 已知反应物的质量求生成物的质量。 ⑵ 已知生成物的质量求反应物的质量。 教学探讨与反思 成功之处:从学生熟悉的身边现象入手,创设了具体的真实情境,增强了学生利用化学方程式解决计算问题的欲望;注重学习知识的层次性和发展性,在教学设计中采用了观察对比法,让学生先观察例题的计算步骤,然后自己动手实践,再对比交流,将感知上升为理论;特别是设计了一个辨析与改错的环节,更是让学生加深了印象,产生了反思与冲击,促进了学生的自我评价。 不足之处:学生初学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部分学生的计算步骤可能会不规范。需要强化练习,反复强调计算步骤的规范!如,设未知数时不要带单位,代入计算的物理量必须带单位。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