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10月质量检测社会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九年级10月质量检测社会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九年级10月质量检测社会试卷
2020.10
命题人:任渲栋
选择题(本题有20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每小题请选出一个最符合题意的选
项,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
1905年,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将同盟会的纲领概括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
义,简称“三民主义”。下列对民权主义解读正确的是( ??)?
A
以革命的手段推翻清朝的统治??
?
B
解决土地问题,消除贫富差距?
C
模仿日本,实行君主立宪
D
推翻君主专制,建立共和国
2.
“新礼服兴,翎顶补服灭;剪发兴,辫子灭;爱国帽兴,瓜皮帽灭……鞠躬礼兴,跪拜礼灭……”中国这一现象最早出现在哪一事件之后?(

A
洋务运动
B
戊戌变法
C
辛亥革命
D
新文化运动
1914年秋,英国外交大臣格雷伯爵说,灯光正在整个欧洲熄灭。下列直接引发这一状况
的事件是(

A
资本主义经济大危机
B
三国同盟的形成
C
萨拉热窝事件
D
三国协约的形成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欧洲战场上,处于两线作战境地的国家有(

①英国
②俄国
③德国
④奥匈帝国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1840年以来中国对西方的反应,依次经历了“技术的反应”“制度的反应”“观念的反应”
和“组织的反应”四个阶段。按此理解,下列属于“组织的反应”的是(

①《新青年》创办
②中华民国建立
③中国共产党成立
④国民党改组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胡适回忆说:“民国十五六年之间,全国大多数人心倾向国民党。”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
是发生了(

A
国民革命
B
武昌起义
C
红军长征
D
西安事变
1921年胡适的诗歌《希望》“我从山中来,带着兰花草,种在小园中,希望花开早……”
因其平易、通俗而广为传唱。这首诗与新文化运动内容有直接联系的是(

A
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B
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C
提倡科学,反对迷信
D
提倡民主,反对专制
8.
武汉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发生在武汉的史实有( 
 )
①辛亥革命首义地
②曾是国民政府所在地
③八七会议召开地
④平型关大捷发生地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①④
9.
明确时序是理解历史的基础。以下是《历史为什么选择中国共产党》一书的部分目录
按历史发展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应是(

①红旗飘扬井冈山
②为全民族抗战而斗争
③南湖红船风雨中起航
④新中国的曙光
A
①②③④
B
②①③④
C
③①②④
D
④③②①
10.
20世纪上半叶,人类历史上先后爆发了两次世界大战,各国拍摄了许多关于一战与二战的影片,以下影片所反映的战役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具有转折意义的有(  





A
①②
B
②④
C
①③
D
①④
11.
随着革命的发展,中共中央所在地不断变化,下面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
瑞金—-北京—-延安
B
瑞金—--延安—-北京
C
北京—-瑞金—-延安
D
延安—--北京—-瑞金
12.下表中事件一和事件二之间存在密切关联的有(  



事件一
事件二

21世纪二三十年代经济危机
意大利法西斯政权出现

巴黎和会外交失败
五四运动

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
南昌起义

柏林战役
德国战败
A
①②④
B
①②③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12月4日是我国宪法宣传日,我国历史上有宪法性质的文件有(

①《双十协定》
②《共同纲领》
③《联合国家宣言》
④《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A
①②
B
②④
C
③④
D
②③
14.
九年级某班开音乐会,节目单如下:《告别》《突破封锁线》《四渡赤水出奇兵》《飞越大渡河》《过雪山草地》《到吴起镇》和《大会师》。本次音乐会的主题最可能是(

A
建党伟业
B
长征精神
C
抗日烽火
D
解放岁月
15.
一位学者对发生在近代某一重大事件的评价是:“爱国”却不“不爱”中国旧文化,“反帝”却崇拜帝国主义的“文化”。这一重大事件是(

A
新文化运动
B
戊戌变法
C
五四运动
D
洋务运动
中央人民政府在新解放区进行土地改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消灭了封建土地所有制
②巩固了新生政权
③实现了孙中山提出的“平均地权”
④颁布了《中国土地法大纲》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近代以来,台湾与大陆的关系经历了分离
--统一--
分离的过程,下列与这一过程对
应历史事件的分别是(

①《马关条约》签订
②中华民国建立
③抗日战争胜利
④渡江战役胜利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1979年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时的“分地”与新中国成立初期土地改革时的“分
地”相比,两者共同之处在于(

①都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
②都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③农民都获得了土地所有权
④普遍得到当时农民的好评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19.
某陈列馆举办“新中国成立后农村生产关系变革”图片展。以下四幅图片所反映的生产
关系变革中,哪些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20.
“忧”——“一进食堂门儿,稀粥两大盆儿;远看起浪头儿,近看照进人儿。”
“喜”——“大包干,真正好,干部群众都想搞,只要准搞三五年,吃陈粮,烧陈
草。”
阅读“忧”“喜”录内容,说说其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
封建土地制度的废除
????????B
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C
“大跃进”运动的开展
???????D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
二、非选择题
(本题共5大题,每大题10分,共计50分)
21.
(1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陈独秀说:“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若因为拥护这两位先生,一切政府的迫压,社会的攻击笑骂,就是断头流血,都不推辞。”
材料二:左图是创作于1919年的漫画《呜呼鲁民,呜呼圣地》,画中的山东人戴着木枷以及脚镣和手铐。右图是纪念某一历史事件而作的绘画。
材料三:“严格地讲,我们研究党史,只从一九二一年起还不能完全说明问题……从五四运动说起可能更好。”
——摘自1943年毛泽东《如何研究中共党史》
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判断陈独秀发表该观点时的社会背景。陈独秀为了践行这一观点做了什么努力?(4分)
(2)材料二两图分别描述了什么历史事件?它们之间有何关系?(4分)
(3)试从两个角度分析材料三中“研究党史……从五四运动说起可能更好”的原因。(4分)
22.(1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胡适说,北大是因为三个兔子而成名的,一是老兔子蔡元培;二是中兔子陈独秀,三是小兔子胡适本人(三人有长幼但都属兔)
---洪向华《复兴之路》
材料二:“辛亥革命已十年,清朝余孽继当权。列强勾结诸军阀,掠夺人民更不堪。”
—---朱德《辛亥革命杂咏》
材料三: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国共两党关系之演变
根据所学知识推断,材料一中的“三个兔子”领导了一场什么运动?
“老兔子”怎样的
办学理念让北大成名?
该运动对中国社会有何深远影响?(4分)
材料二说明辛亥革命没有完成怎样的历史任务?
(2分)
(3)国共两次合作分别取得了怎样的成果?
两次分裂都使共产党变得更加自信和强大。请说出第一次分裂期间我们党的最大收获。(4分)
23.(1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森林煤矿,还有那满山遍野的大豆高粱。……
从那个悲惨的时候,脱离了我的家乡,抛弃那无尽的宝藏,流浪!”—《松花江上》
材料二:1937年7月17日,蒋介石发表讲话:“我们希望和平,而不求苟安,准备应战,而决不求战。……如果战端一开,那就是地无分南北,年无分老幼,皆有守土抗战之责任,皆应抱定牺牲一切之决心。”
材料三:《祭黄陵文》节选:赫赫始祖,吾华肇造。……越数千年,强邻蔑德。……频年苦斗,备历险夷。匈奴未灭,何以家为?各党各界,团结坚固。不论军民,不分贫富。民族阵线,救国良方。四万民众,坚决抵抗。民主共和,改革内政。亿兆一心,战则必胜。还我河山,卫我国权。……
材料一中的“那个悲惨的时候”开始于日本发动的哪一事件?
哪里有侵略哪里就有反抗,这一事件有何国际影响?(2分)
20世纪30年代是风云骤变的年头,请你列举2个史实证明“强邻蔑德”?
20世纪30年代是民族生死攸关的年头,而民族阵线是救国良方,请问中国共产党为促成民族阵线如何奔走的?(4分)
在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的时刻,国共两党共赴国难,他们领导的军队分别担负哪一战场的“守土抗战之责任”?并各举一例取得胜利的重大战役。(4分)
24.(10分)2020年是新中国成立71周年,也是中国改革开放走过“不惑”后的再出发之年。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近现代史中部分历史阶段或节点
(1)历经艰苦卓绝的斗争,中国才赢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选择年代尺中建国前任一历史事件,说明其对中国革命进程的影响。(2分)
(2)我国在A时期进行了艰辛的探索,既有成功又有失误。请各例举一史实。(4分)
材料二:1976年后,党和国家面临向何处去的重大历史关头。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党和国家面临又一个重大历史关头,……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出现严重曲折,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发展面临新的巨大困难和压力。
——欧阳淞《关于中国共产党90年历程的回顾与思考》
(3)面对材料二所述的两个“重大历史关头”,我国领导人作出了怎样的正确抉择?(4分)
25.(10分)
“改革开放四十年,时代唱响中国梦”。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40年前,风起云涌,拉开了“恢弘巨幕”。我们以“摸着石头过河”的勇气“杀出一条血路”,抓住了加快发展的有利条件,赶上了现代化的最新浪潮。

—摘自2018年1月15日《人民日报》
(1)文章中拉开“恢弘巨幕”的标志是什么?“杀出一条血路”指的又是什么?(2分)
材料二:不能用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否定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是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并取得巨大成就历史。
——习近平
请运用两例史实说明“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是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并取得巨大成就的历史”。(4分)
材料三:我国1978年以来经济发展情况
项目
1978年
2001年
2017年
国内生产总值(亿元)
3645
95933
827122
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元)
187
4213
25974
阅读表格数据及资料卡,谈谈对“中国改革开放永不停步”理解?(4分)
九年级10月质量检测社会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有20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D
C
C
B
B
A
A
B
C
D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B
D
B
B
A
A
C
B
C
D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5大题,每大题10分,共50分)
21.(1)背景:辛亥革命后,胜利果实被窃取,新生的中华民国很快陷入政治混乱的局面之
中,旧思想、旧道德、旧文化、旧礼制依然盛行(2分)
努力:创办《新青年》,高举
“民主”和“科学”的大旗,发起新文化运动(2分)
左图:
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遭受挫折(或:巴黎和会作出将德国在山东的一切益转让给日本的决定);(1分)
右图:五四运动
(1分)
关系: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遭受挫折是五四运动爆发的导火线(2分)
(3)①五四运动中,中国工人阶级开始以独立的姿态登上政治舞台,这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创造了阶级基础;②五四运动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得到广泛传播,这为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奠定了思想基础;③五四运动中涌现出来的一批优秀知识分子成为了中国共产党的早期党员甚至领袖;④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革命运动,而反帝反封建正是中国共产党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目标。
(2分,答出其中的任何两点即可)
22.(1)运动:
新文化运动;(1分)
办学理念:
“思想自由、兼容并包”(1分)
影响:①
新文化运动让军阀混战中的中国响起了思想启蒙的声音。②使人们的思想,特别是青年学生的思想获得极大解放,从而更加广泛而深刻地影响了整个社会。(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为中共成立奠定了思想基础也可以)(2分)
(2)历史任务:民族独立、人民解放(或者反帝反封建任务)(2分)
(3)第一次合作: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1分)
第二次合作:
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1分)
最大的收获:
找到了在农村建立根据地,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中国特色革命道路(2分)
(1)事
件:
“九一八”事变(1分)
国际影响:
中国人民不屈不饶的局部抗战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1分)
(2)史
实:
“九一八”事变;日本策划“华北独立”或
“一.二八”事变(2分)
中共的努力: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企图将华北分割出去,中国共产党主张建立全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要求停止内战一致对外;1935年12月9日,在中共领导下,北平青年学生掀起了停止内战一致对外的“一二·九”运动,标志着中国人民抗日救亡民主运动新高潮的到来;促成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以第二次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2分,答其中的两点即可)
国民党:
正面战场,
台儿庄战役(2分)
共产党:
敌后战场,
百团大战
(2分)
24.
(1)选择年代尺中建国前任一历史事件,写出该事件的历史影响即可得2分。
[示例]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使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
(2)写出1956-1978年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初期在政治、经济、外交领域取得的任一成果和经历的挫折即可。成功2分,失误2分,共4分。
[示例]成功:一五计划,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
失误:大跃进是我国在探索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遭受的一次严重挫折。
(3)
①第一个重大关头: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开启了我国改革开放的新时期。(2分)
②第二个重大关头:
1992年,根据邓小平南方谈话的精神,中共十四大明确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使中国的改革开放迈上了新的征程。(2分)
25.(1)标志:
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1分)
血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1分)
(2)
史实一:
进行社会主义三大改造、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标志着以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标志着中国进行社会主义社会(2分)
史实二:
实施一五计划、从此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2分)(其它答案言之有理也可给分)
(3)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持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等(2分)

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或改革开放的重要性等(2分)(答任意两点即可给2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