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九年级社会第一次学力检测试题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0年九年级社会第一次学力检测试题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九年级第一次学力检测社会试题卷
2020.10
命题人:师大实验九年级社会组
审核人:九年级社会组一、选择题(本题有
20
小题,每小题
1.5
分,共
30
分。请选出最符合题意的选项)
绘制历史示意图有助于从整体上理解历史。下面的示意图可以帮助我们学习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原因
B.凡尔赛体系下蕴含的矛盾C.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经过
D.两极格局下的对抗和冲突
右图反映的是某一重大历史事件,它开创了一个全新的社会制度,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统治,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这重大事件是


A.埃及华夫脱运动
B.俄国十月革命
C.俄国二月革命
D.印度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清政府以“铁路国有”之名,将已归民办的川汉、粤汉铁路收归国有,不久又将铁路修筑权出卖给列强,从而引发了


黄花岗起义
B.实业救国的热潮
C.保路运动
D.辛亥革命
4.1910
年春,陈嘉庚加入某革命组织时宣誓:“福建省同安县人陈嘉庚,当天发誓: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他加入的是


A.兴中会
B.中国同盟会
C.中国共产党
D.中国国民党
孙中山提出:“凡为国民皆平等以有参政权。大总统由国民公举。议会以国民公举之议员构成之,制定中华民国宪法,人人共守。”这一主张主要体现了
(
)
“驱除鞑虏”
B.“民权主义”
C.“恢复中华”
D.“民生主义
徐中约在《中国近代史:1600-2000,中国的奋斗》中写道:“尽管中国告别了过时的政治体制,往昔的阴影却继续沉重的支配着社会习俗和思想生活。政府改头换面了,但它的精神实质与过去一样。”这意在说明(
)
A.洋务运动的局限性
B.戊戌变法的进步性
C.辛亥革命的意义
D.新文化运动兴起的背景
“灯闪着,风吹着,蟋蟀叫着,我坐在床上看书,月亮出来了,风息了,我坐在椅子上唱歌”,这是末代皇帝溥仪(1906-1967)

17
岁时写的一首新诗,和文言文相比,这种平易通俗的文风受益于
(
)
新文化运动
B.戊戌变法
C.洋务运动
D.五四运动
毛泽东曾说,由于他们搞白色恐怖,把工会、农会都打掉了,把五万共产党员杀了一大批,抓了一大批,我们才拿起枪来,上山打游击。这表明中国共产党人走上工农武装割据道路的直接原因是


A.北伐战争的胜利
B.十月革命的影响
C.秋收起义的失败
D.国民党右派的背叛
“五四的火炬,唤起了民族的觉醒”。下列叙述能佐证这一观点的有
(
)
①激发了青年的爱国热情②马克思主义得到广泛传播③加速了新文化运动的步伐④建立了共和制国家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彻底的反帝爱国运动,下列对此次运动表述正确的有
(
)
①“外争主权,内除国贼”是其斗争目标
②无产阶级开始以独立的姿态登上政治舞台
③在北洋政府的镇压下失败了
④北洋政府被迫释放被捕学生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中共一大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诞生,中国革命面貌从此焕然一新。对此处“新”的正确理解是


①有了新的领导核心——中国共产党
②有了新的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
③有了新的阶级基础——资产阶级
④有了新的革命对象——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1926

9
月被人嗤之以鼻的国民党人攻下了长沙岳州武昌和汉口。1927
年春他们拿下了南京和上海,到
1928

6
月,北京和整个中国北方都归他们统治了。”这则新闻报道反应的中国政局变化是指


A.国民党反袁斗争取得胜利
B.北洋军阀的统治基本结束
C.日本侵华受到有效遏制
D.国民党发动第五次“围剿”
国共两党合则两利,斗则俱伤。我国历史上两次国共合作的共同点包括


①都发生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②都具有反帝性质
③都发生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④都建立了革命统一战线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下边是某历史兴趣小组绘制的年代尺,据此推断他们学习的主题是


A.旧民主主义革命
B.新民主主义革命
C.马克思主义的传播D.中国近代化的探索
中国近代民主革命有高潮也有低潮。右图反映的是中国共产党力量变化的趋势,其中与第二个高峰形成直接
相关的是


北伐战争的推动
B.南昌起义的爆发
C.“工农武装割据”的形成
D.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某班计划开展“重走长征路”红色旅游活动,下面是该班同学模拟中央红军长征的四条路线,其中符合史实的一条是


瑞金—遵义—乌江—赤水河—会宁
B.井冈山—遵义—赤水河—泸定桥—吴起镇C.瑞金—遵义—泸定桥—腊子口—吴起镇
D.井冈山—遵义—泸定桥—腊子口—会宁
下列历史事件的发生地,按“东南西北”的地理方位排序正确的是
(
)
①中国同盟会成立
②国民党一大召开
③长征会宁会师
④袁世凯就任大总统
A.②①③④
B.①②③④
C.③①②④
D.①③②④
某同学以
14
年抗战为题材,制作了“抗战史实示意图”。其中五个序号代表五个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宝岛回归
②东北沦陷
③血战台儿庄
④全民族抵抗的枪声
⑤张杨兵谏A.①②③④⑤
B.④⑤③①②
C.②③⑤④①
D.②⑤④③①
周恩来(1898
年-1976
年)是“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之一。”
下列关于周恩来的革命经历描述正确的是
(
)
A.26
岁参与国民革命运动,成为第四军独立团团长,积极参加了北伐战争
B.29
岁国共合作破裂,国民党反动派屠杀共产党人,他领导了武昌起义
C.37
岁参加具有转折意义的遵义会议,他当选为红军主要军事指挥者之一
D.38
岁积极发动西安事变,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作出杰出的贡献
剪纸是中国传统民间艺术,可表达丰富的信息。对图中所示剪纸表达的历史信息解读最准确的是(

A.平型关和台儿庄战役在同一时间进行
B.国共两党团结合作共同打击日本侵略者
C.平型关战役的胜利是国共合作开始的标志
D.台儿庄战役取得胜利是抗战以来的最大胜利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有
5
小题,共
50
分)
21.(10
分)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历史上出现的国际秩序,都是在战争结束后由战胜国提出并建立起来的,反映了战后的力量对比,
体现了战胜国的利益。因此新秩序建立的时间都较短。
——曾胜强《现代国际关系史》
根据所学知识举一例证明“国际秩序是由战胜国提出并建立起来的”。如果说“国际秩序的建立并非体现所有战胜国的利益”,也请你举一例说明。(4
分)
材料二:一战后的国际舞台上,每个国家都在积极探索发展,谋求“新生”。1920
年,国大党通过甘地起草的新党章,其中第一条规定“印度国大党的目标是印度人民用一切合法的、和平的手段,以争取实现自治。”……
美国在
1933
年将
1000
多万英亩成熟待摘的棉花耕掉,面对混乱不堪、无序竞争的美国经济,政府大胆借鉴计划经济的管理机制,进行经济改革,从而使美国经济得到了恢复和发展。
——齐世荣主编《世界通史资料选辑》
为争取实现自治,甘地领导印度人民发动了什么运动?(1
分)
引发美国经济“混乱不堪”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为此,美国政府采取了什么办法使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
(3
分)
材料三:“孤举者难起,众行者易趋”。近年来世界经济增长的历程表明……没有哪一个国家可以独善其身,协调合作是我们的必然选择。
——习近平《创新增长路径共享发展成果》
综合上述材料,各国的发展经历有什么经验值得我们借鉴?(2
分)
22.(10
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认识历史人物】
历史信息
历史人物
“法与时移”,君主应加强自己的权力和威势,保证法令的贯彻执行。
①人物:韩非子
“我们革命的目的,是为中国谋幸福,因为不愿少数满洲人专制,故要民族革
命;不愿君主一人专制,故要政治革命;不愿少数富人专制,故要社会革命。”
②人物:孙中山
表格中①人物到②人物的历史信息,体现了他们的政治观点怎样的变化?(2
分)
【辨析历史观点】
学者观点:近代民主制度的建立和完善,不论在单个国家,还是在全世界,都经历了一个长期的动荡和反复的过程。
请列举中国近代史的史实证明这一观点的正确性。(4
分)
(
资料①:
1912
——
19
1
9
年,中国新建厂矿企业达
4
7
0
多家,投资近
1
亿元,加上原有扩建新增资本达
1.3
亿元以上,相当于革命前
50
年的投资总额,中国工厂使用的蒸汽动力,
1913
年为
43448
马力,
1918


82750
马力,约增加
1
倍。
——严中平《中国近代经济史资料》
)
(
资料②:在国内,只有少数学生和商人受到他(
孙中山
)的思想的影响,而广大民
众仍无知、冷漠。当
1911
年革命到来时,
它在一定程度上只是一些省份的地主绅士和商业界的事。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探究历史事件】
通过对资料①②③的研读,你对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有怎样的认识
。(4
分)
23.(10
分)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胡适说,北大是因为三个兔子而成名的,一是老兔子蔡元培;二是中兔子陈独秀;三是小兔子胡适本人(三人年有长幼,但都属兔)。
——洪向华主编
《复兴之路》
材料二:它不仅是近代中国政治由旧民主主义革命转变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并且推动了近代新
文化运动更加深入地健康发展,其具体体现是这次运动大大加速了来自俄国的新思潮在中国的传播,从而给新文化运动注入了新的、更为强大、更加科学的思想活力。——摘自冯天瑜、何晓明、周积明《中华文化史》
材料三: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使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
和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现在正通过改革开放这场新的伟大革命引领中国人民走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
根据所学知识推断,材料一中的“三个兔子”在北大因领导了一场什么运动而闻名?该运动对中国社会有何深远影响?(3
分)
材料二中的“它”是指什么事件?材料中“新的、更为强大、更加科学的思想活力”是什么?(3
分)
请列举
20
世纪二十年代的两个史实,印证材料三中党的成立使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4
分)
24.(10
分)
追寻历史足迹,倾听岁月回音。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们学界今天排队游行,到各公使馆去要求各国出来主持公理,务望全国工商各界一律起来设法开国民大会,“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中国存亡就在此举了。
——罗家伦“
北京学界全体宣言”
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宣言中“
北京学界”
的具体政治诉求。
(2
分)
材料二:中国向何处去?
两次民主主义革命历程进行了不同的探索和回答。
中国的近代化受西方影响较大。19世纪末的维新变法运动,20世纪初的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发动八一南昌起义、建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开展土地革命。
在艰难探索中中华民族最终选择了新的发展道路。
根据材料,阐述中国在新旧民主主义革命中为解决“向何处去”分别进行了怎样的道路探索。
(6分)
材料三:从“租界华人不得入内”到“天安门城楼上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的庄严宣告”,见证了中国共产党28年艰苦卓绝的斗争,开辟中国历史新纪元。
综合上述材料,说说中国革命道路的探索实践给我们什么启示。
(2
分)
25.今年是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
75
周年。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1929

2
月,南京《时事月报》刊出《惊心动魄之日本满蒙积极政策——田中义一上日皇之奏章》的爆炸性新闻,透露了不为人知的《田中奏折》。奏折宣称:“欲征服中国,必先征服满蒙(中国东北);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中国。”
(1)《田中奏折》暴露了日本的狼子野心,列举两例
20
世纪
30
年代日本发动的对中国的侵略行动。
(4
分)
材料二:泱泱华夏,赫赫文明。——洎及近代,积弱积贫。——侵华日寇,毁吾南京。劫掠黎庶,屠戮
苍生。卅万亡灵,饮恨江城。——哀兵奋起,金戈鼍鼓。兄弟同心,共御外侮。捐躯洒血,浩气干云。尽扫
狼烟,重振乾坤。
——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鼎铭文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全面抗战时期国共两党“兄弟同心,共御外侮”的主要表现。(4
分)
材料三:青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我们党取得的所有成就都凝聚着青年的热情和奉献。
(3)联系上述材料内容,谈谈和平年代的我们应怎样肩负起铸造民族辉煌的重任。
(2
分)
九年级第一次学力检测社会试题卷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有20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请选出最符合题意的选项)
1-5
ABCBB
6-10
DADAA
11-15
ABABC
16-20
CBDCB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有5小题,共50分)
21.(10
分)
(1)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战胜的协约国集团通过召开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调整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国际秩序,确立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2分)
中国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胜国,但是《凡尔赛条约》却规定把德国在中国山东攫取的权益转让给日本。(2分(2)非暴力不合作运动(1分)
(3)1929﹣1933年爆发的经济大危机;(1分)实施罗斯福新政,采用国家干预手段来扭转经济形势。(2分)
(4)珍爱和平,维护和平;从国情出发进行改革;加强国际合作等(2分)
22.(10
分)
(1)专制走向民主。(2分)
(2)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反动统治,结束了君主专制制度,在南京成立了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并颁布了具有宪法性质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2分)。但辛亥革命果实被袁世凯窃取,实行独裁统治并复辟帝制。中国历史进入北洋政府统治时期,出现了长达十多年的军阀割据混战局面。(2分)。
(3)辛亥革命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没有广泛发动广大人民群众;极大地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但国民受封建旧文化的毒害很深。(一点1分,共4分)
23.(10
分)
(1)新文化运动(1分)。影响:①思想文化领域发生的这场运动让军阀混战中的中国响起了思想启蒙的声音②民主科学、妇女解放、婚姻自由、家庭革命等口号的提出,使人们的思想,特别是青年学生的思想获得极大解放,从而更加广泛而深刻地影响了整个社会(2分)。
(2)五四运动(1分)。加速、深化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2分)。
(3)领导了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是中国共产党创建军队、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开始(2分);创建了农村革命根据地.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等(2分);(答“实现第一次国共合作,开展国民革命运动”也可得分)
24.(10
分)
(1)拒绝在和约上签字(或收回德国在中国山东的主权),;严惩亲日派官员。(2
分)
(2)第一种是主张向西方学习,走资本主义道路。(1
分)这种探索是从制度层面再到思想层面的深入。(2
分)
第二种是学习俄国走社会主义道路。(或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1
分)这种探索经历了“城市暴动”到“农村包围城市”,最终走了在农村建立根据地,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新道路。(2
分)
(3)立足国情,从中国实际出发,走适合中国国情发展道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敢于开拓创新。(任两点给2分)
25.
(10
分)
(1)发动“九一八”事変,占领东北三省;发动七七事変,挑起全面侵华战争(4分)
(2)国共两党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国民党组织正面战场抗战,共产党领导敌后战场抗战,形成共同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战略态势。(4分)
(3)新时代青少年应该增强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努力学习,掌握科学知识,自觉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我们要自觉承担社会责任,主动为国分忧,维护国家的荣誉和利益(写出一点即可,2
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