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第二课第三目 全民族的抗战 课件(34张PPT)+同步练习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三单元第二课第三目 全民族的抗战 课件(34张PPT)+同步练习

资源简介

(共34张PPT)
3.2.3
全民族的抗战
人教版
九年级上
本资料为作者和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1.
知识目标:
知道以国共第二次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了解国民党和共产党领导的军队分别担负着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作战任务
2.
能力目标:
分清国共两党各自领导了哪些重大战役。明确中国共产党在长期的
抗战中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
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通过学习抗日战争的历史,培养热爱和平、追求和平的情感
学习目标
全民族的抗战
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
“九一八”事变(1931)
华北事变(1935)
“七七”事变(1937)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
——《义勇军进行曲》
影响
新知讲解
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的爆发,全国性的抗日战争从此爆发。
卢沟桥事变
1937年7月8日,共产党通电全国,号召人民团结起来,把日本侵略者驱逐出中国;
7月17日,蒋介石明确表示要坚决抗战
1937年8月14日,国民政府发表宣言,表示:“为求我中华民族之永久生存,及国家主权之领土完整,对于侵犯我主权领土,与企图毁灭我民族生存之帝国倭寇,决以武力解决之。”
新知讲解
国共合作宣言
1.
发布时间
2.
背景
1937年9月22日
(递交时间7月15日)
3.
标志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4.
目的
共同抗日
5.
基本要求
发动全民族抗战、实行民主政治、改善人民生活
①七七事变后,中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中日民族矛盾空前激化
②全国人民强烈要求抗日和中共大力号召
八路军与新四军
1937年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宣布由中国工农红军一、二、四方面军改编而成“国民革命第八路军”(八路军)南方八省进行游击战的中国工农红军和游击队改编为“国民革命新编第四军”(新四军)
“正面战场”:
 指日军侵华推进线上中日两国交战的战场,作战的中国军队主要是国民党武装力量;在防御阶段是主战场。
“敌后战场”:
 指的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解放区战场”,指日军正面推进线后方的战场。战略相持是主战场。
国共第二次合作
1.
正面战场——太原会战
新知讲解
1.
时间
1937年9月-11月
2.
地点
山西太原
国民政府和日本关东军察哈尔派遣兵团
3.
参战方
中方约100000、日方约30000
4.
伤亡情况
5.
战斗结果
失败
新知讲解
1.
正面战场——平型关大捷
1.
时间
1937年9月25日
2.
地点
山西省大同市灵丘县平型关
3.
参战方
八路军12000余人、日军4000余人
4.
结果
八路军伤亡600余人、日军死亡1000余人
5.
地位
这是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取得的第一次大捷
一一五师师长
林彪
6.
意义
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极大地鼓舞了中国人民抗战的信心。
平型关大捷
通过此次战斗,八路军进一步明确了开展“独立自主的山地游击战”才是唯一正确的战略方针。
平型关战斗中115师共歼灭日军1000余人。缴获了日军汽车六十余辆、小摩托车三辆外(全部烧毁),九二步兵炮一门(无炮弹)、七三、七五山炮弹2000余发、长短枪1000余支、机关枪20余挺。
平型关大捷胜利后,
毛泽东马上给予肯定,9月26日兴奋地致电
朱德、
彭德怀:祝贺我军的第一个胜利!
蒋介石也先后两次致电祝贺嘉勉。数日内八路军总部收到贺电贺信百余封,
延安《
新中华报》、南京《
中央日报》等国内各大报刊、广播电台及英国、法国、美国及东南亚国家的报纸、电台,纷纷报道八路军平型关大捷的消息。石家庄、太原等城市各界群众集会,庆祝八路军出师抗日旗开得胜,首战大捷。
1.
正面战场——徐州会战
新知讲解
1.
时间
1938年1月-5月
2.
地点
江苏徐州
4.
参战方
中国
600,000人
日本
240,000人
3.
指挥官
李宗仁
5.
伤亡情况
中方约100000,日方超26000
6.
结果
徐州沦陷
7.
意义
为武汉保卫战赢得时间
新知讲解
台儿庄战役
1.
时间
1938年春
2.
地点
山东省台儿庄
3.
指挥官
国军伤亡5万余、毙伤日军2万余
李宗仁
4.
伤亡情况
5.
战争结果
中方获胜
6.
意义
是抗战以来的最大胜利;极大地鼓舞了中国军民的抗敌斗志
(一)台儿庄战役的结局,是日军战役进攻中的一次败退。“大日本皇军不可战胜”的神话破灭了。日军《步兵第10联队战斗详报》载文称对台儿庄战役评价到:“不识他人,徒自安于自我陶醉,为国军计,更应以此为慎戒”。
(二)台儿庄战役的胜利,在政治上增强了全国军民抗战必胜的信心,鼓舞了抗日军队的士气,用胜利的事实证明了“亡国论”是没有根据的。更说明了只要众志成城、精诚团结、拼死抵抗、艰苦奋战中国人民就是不可战胜的。
(三)台儿庄战役的胜利,改变了国际上对中日战争前途的看法。抗战爆发以来,国际上对中国抗战的前途大多抱悲观的看法。台儿庄战役胜利的消息传出,有的国家甚至不敢相信。1938年4月9日路透社电讯说;“英军事当局对于中国津浦线之战局极为注意,最初中国军队获胜之消息传来,各方面尚不十分相信,但现在证明日军溃败之讯确为事实。”所以,英国报刊发表了赞扬此战中国胜利的评论。显然,这次胜利提高了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并为争取外援增添了有利条件。
台儿庄战役意义
新知讲解
2.
敌后战场——百团大战
1.
时间
1940年8月-1941年1月
第一阶段(1940年8月20日至1940年9月10日):摧毁正太路交通
第二阶段(1940年9月22日至1940年10月上旬):继续破坏日军交通线,摧毁日军主要据点
第三阶段(1940年10月上旬到1941年1月24日):反击日军的报复性“扫荡”
2.
地点
冀察全境、晋绥大部分领域、热南地区
3.
主要指挥官
彭德怀
左权
战役重击了日伪军的反动气焰,有力地配合了国民党军正面战场的作战,振奋了全国的抗战信心
新知讲解
4.
战争规模
八路军:105个团,约400000人
日军:2个师团,8个联队,11个旅团及大量伪军
毙伤日军20645人,伪军5155人
八路军伤亡1.7万人,中毒2万余人
5.
伤亡情况
八路军出击敌后交通线,给日军华北方面军以有力打击
6.
结果
7.
意义
百团大战是抗战时期中国工农红军主动出击日军的一次最大规模的战役,它打出了敌后抗日军民的声威,振奋了全国人民争取抗战胜利的信心,在战略上有力地支持了国民党正面战场。百团大战的胜利,沉重打击了日寇的嚣张气焰,鼓舞了中国人民的抗战斗志,在我国抗日战争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在国际上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百团大战是在中国抗战处于困难、妥协投降空气甚浓的时候取得重大胜利的,具有重大的军事和政治意义。它钳制了大批在华日军,进一步减轻了华中正面战场的压力;极大地鼓舞了民心士气,百团大战的捷报传开之后
,举国上下一片欢腾,报社电台相继发表社论、社评,备地纷纷举行祝捷会、庆功会,群情振奋,增强了战胜困难的勇气,增强了全国军民抗战到底的信心;提高了共产党、八路军的声威,揭破了八路军“游而不击”等谎言,表明了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军队,是抗日的中流砥柱,是争取抗战胜利的希望所在。(《中国抗日战争全史》)
百团大战的历史意义
山高路远坑深,
大军纵横驰奔。
谁敢横刀立马,
唯我彭大将军!
---毛泽东
“这次战役大大提高了华北人民群众敌后抗日的胜利信心,对日寇当时的诱降政策以及东方慕尼黑阴谋以很大打击,给蒋管区人民以很大兴奋。此役也给了投降派又一次打击,提高了共产党领导的抗日军队的声威,打击了国民党制造所谓八路军“游而不击”的谣言。”(彭德怀)
“经过长时间的筹划,朱德和彭德怀在1940年8月初发布最后命令,对日军展开百团大战。……整个华北地区,从晋北山区到东海岸,从南面的黄河到北面的长城,都成了战场,战斗日以继夜,一连厮杀了五个月。一百团人打击了日军的整个经济、交通线和封锁网,战斗是炽烈而无情的。日军所有的煤矿、电厂、铁路、桥梁、公路、车辆和电讯都遭到破坏。”(史沫特莱《伟大的道路》)
“查顽敌陆续增兵,企图扫荡华北,截断我西北之国际交通,兄等抽调劲旅,事以迎头痛击,粉碎其阴谋毒计,至深佩慰”“贵部发动百团大战,不惟予敌寇以致命打击,且与友军以精神上之鼓舞。”(卫立煌1940年8月26日、28日致电朱德)
“宜昌战后三个月,各线无大战事,战况的沉闷在日军方面照例是整理补充,以备下一次攻势,在我们方面,也是在观望日军的动向,针对日军的企图,以从事新的部署,就在这夹缝中间,传来了北方的捷音。”(《大公报》
1940年9月5日)
各界对百团大战的评价
众志成城,共赴国难!
1938年1月,马本斋在家乡献县东辛庄组建抗日武装——回民义勇队,约六七十人。3月,以马仲三为队长的河北游击军回民教导队在河间成立。同月,马本斋率部到河间与马仲三部合编,马本斋被委任为队长,马仲三为副队长,刘文正为政治主任。
1939年7月,回民教导总队改称冀中军区回民支队,马本斋任司令员。在进行系统军事训练后,指战员军事素质大为提高,成为冀中平原上的一支主力野战部队。在日寇对冀中根据地的扫荡中,与八路军主力纵队和贺龙、关向应率领的120师协同作战,消灭土匪武装第六路。回民支队威震冀中平原,有“攻无不克、无坚不摧、打不垮、拖不烂的铁军”之誉。
东北抗日联军(东北抗联),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一支人民抗日武装部队。同日本侵略者进行了长达十四年的艰苦斗争,牵制七十六万日军,消灭侵华日军十八万,表现了中华民族不畏强暴,英勇不屈的精神,有力地支援了全国的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
杨靖宇,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著名抗日民族英雄、鄂豫皖苏区及其红军的创始人之一、东北抗日联军的主要创建者和领导人之一。
1932年,受命党中央委托到东北组织抗日联军,历任抗日联军总指挥政委等职。杨靖宇将军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之一。
1939年秋冬季,组织东南满反日伪军“讨伐”作战,指挥部队化整为零、分散游击,自己率警卫旅转战于濛江一带,最后只身与敌周旋5昼夜。残暴的敌人解剖了他的遗体,发现他的胃里只有树皮、草根和棉絮,连一粒粮食都没有!
为纪念他,1946年东北民主联军通化支队改名为杨靖宇支队,濛江县改名为靖宇县
杨靖宇
材料:敌后军民在共产党的领导下,针对
敌人的“扫荡”和包围,广大人民群众运用智慧,广泛开展伏击战、地雷战、地道
战等游击战,打击日本侵略者,为全国人民的抗日事业作出了具有决定意义的贡献。
3.开展敌后游击战争,将敌拖进持久战的泥潭
中国共产党的中流砥柱作用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关键!
———习近平
1.倡导与推动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实现全民族抗战
2.制定持久胜敌抗战方略,驾驭战争全局
寻找历史的真相
地雷战
破袭战
地道战
麻雀战
伏击战
人民群众形式多样的游击战
革命圣地----延安
革命圣地延安它既是红军长征胜利的落脚点,也是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赢得抗日战争胜利进而夺取全国胜利的解放战争的出发点。
从1935年到1948年,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就是在这里生活和战斗了13个春秋,奠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坚固基石,培育了永放光芒?的“延安精神”,谱写了可歌可泣的伟大的历史篇章。
凤凰山革命旧址位于城内凤凰山东麓。为中共中央机关1937年1月至1938年11月驻地。
杨家岭革命旧址位于延安城北杨家岭村,是中共中央1938年11月至1947年3月所在地。中共七大曾在此召开
加拿大侨胞捐款购置飞机两架,支援祖国抗日
海外华侨和世界各国人民
支援中国人民抗战。
南洋华侨学生卖花筹款救国
越南华侨献金救国
荷印华侨捐献的救护车
马来西亚森美兰华侨捐赠给八路军的救护车
陈嘉庚,著名爱国华侨领袖、社会活动家,被毛主席誉为“华侨旗帜,民族光辉”。
早期身处南洋时心系祖国,后回家乡集美先后创办了集美学校、厦门大学。他与东南亚的华侨为国民党抗清革命、北伐、抗日提供了大多数资金,组织了“南洋华侨筹赈祖国难民总会”。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南侨总会在新加坡成立,陈嘉庚被推选为主席。1939年年,南洋华侨就向祖国汇款3.6亿多元,从卢沟桥事变到太平洋战争爆发的共计捐款约15亿元,极大地支援了中国国内的抗日力量。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请陈嘉庚先生在南洋代招募司机和修理工。陈嘉庚领导的南侨总会遂于1939年2月迅速发出通告。陈嘉庚一号召华侨捐款捐物,购买大量汽车和军需物品,另一方面到南洋各埠演说动员,广大华侨青年热烈响应、纷纷报名参加。
陈嘉庚
5月31日,陈嘉庚代表团访问延安。陈嘉庚这次访问延安,经过实地考察,亲眼看到边区军民一致,官兵一致,反观国民党“大后方”官员腐败,坐待外援,民众疾苦无人过问,军事节节失利。对比之下,感到中国共产党深知民心侨心,国民党无视民心侨心。陈嘉庚说,在真正看到中共坚持国共团结、坚持抗战到底,立场坚定,这次访问坚定了他对抗战胜利的信心。断定“中国的希望在延安”。
1940年3月,陈嘉庚率领考察团慰劳抗日前线的将士与后方的军民。回重庆之前,他是坚决的“拥蒋派”。抗战义捐款项悉数汇交国民政府行政院。访问重庆与延安之后,他了解了中国抗战的真相,分清了是非,思想认识产生了飞跃,断定“共产党必胜,国民党必败”。
国民党军队组织了多次大会战,多次打退日军的大规模进攻,有效地牵制了日军的兵力。粉碎了日本妄图三个月征服中国的迷梦。
正面战场的作用
敌后战场的作用
①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深入敌人后方,广泛发动群众,开展游击战争,建立了敌后抗日根据地,把敌人的后方变成抗日前线,
②抗日根据地广大军民的英勇抗战,钳制和消灭了日军大量兵力,歼灭了大部分伪军,成为抗日战争中的中流砥柱。
项目
领导者
作用
联系
国民党
多次打退日军的大规模进攻,有效地牵制了日军的兵力
相互配合,相互依存,形成了共同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战略态势
敌后战场
共产党
在广大群众的支持下,通过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和开展游击战,钳制和消灭了日军大量兵力,歼灭了大部分伪军
关系
相互依存
相互配合
国共联合抗日
——共赴国难
正面战场
课堂小结
国共第二次合作
国民党
(正面战场)
共产党
(敌后战场)
徐州会战(台儿庄战役)
淞沪会战
太原会战
武汉会战
长沙会战
破袭战
地道战
麻雀战
地雷战
伏击战
有效牵制日军
的兵力
成为全民族抗战的中流砥柱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
(中共领导的平型关战斗)
(百团大战)
指挥中枢:延安
板书设计
1.
在抗日战争中,国民政府取得重大胜利的战役是(  
)?
A.淞沪会战??
???
B.徐州会战?
C.台儿庄战役??
??
D.百团大战
2.
下列历史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是(  
)?
①七七事变 ②南京大屠杀 ③九一八事变 
④西安事变 ⑤百团大战?
A.①②③④⑤???
B.③④①②⑤?
C.②③①④⑤?
?D.①②④③⑤?
课堂练习
B
C
课堂练习
3.抗日战争中,在“彭大将军”的指挥下,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规模战役是(
)
A.平型关大捷
B.台儿庄战役
C.百团大战
D.淮海战役
4.九一八事变后,在东北组织抗日游击队的主要领导人是(
)
A.杨靖宇
B.彭德怀
C.佟麟阁
D.赵登禹
A
C
课堂练习
5.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危急中华地,千里炮声隆。惊落卢沟晓月,仗武势汹汹。我自堂堂华夏,更有文明雄史,奋起九州同。砥柱中流稳,倚剑敢屠龙。
双关捷,百团战,展威风。敌前敌后、南北游击任从容。国际同盟携手,粉碎黄粱美梦,梦断听丧钟。试看乌云散,日照漫天红。
(1)“惊落卢沟晓月,仗武势汹汹”指什么事件?从此中国的抗日战争进入什么阶段?
(2)国共两党“奋起九州同”的含义是什么?请写一例中国军队“展威风”的典型战役。
(3)谈谈中国军民有哪些可贵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七七事变(卢沟桥事变);全国性的抗日战争从此爆发
国共两党再次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平型关大捷、台儿庄战役、百团大战。
英勇顽强、不怕牺牲、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精神等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二课第三目
全民族的抗战
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民政部曾公布300名抗日英雄与英雄群体名录,如图为该名录构成示意图,从中可得到的正确认识是(??

A.?八路军自始至终发挥着中流砥柱的作用???????????????B.?全民族抗战是抗争胜利的根本保证
C.?中华民族在八年抗战中做出了巨大的牺牲???????????D.?中国抗战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2.下图为某战役的形势示意图,下列关于这场战役的说法,正确的有(
?)
①由李宗仁指挥
②山东是主要战场
③八路军与日军展开的激战
④取得抗战以来的重大胜利
A.?①②?????????????????????????????????????B.?①④?????????????????????????????????????C.?②④?????????????????????????????????????D.?③④
3.2018年10月25日至27日,日本首相安倍晋三访华。有网友感慨,中日相邻,彼此总是存在各种交集。回答小题。?
(1)日本帝国主义在侵华期间对中国犯下过滔天罪行,其中和下图有关的是(??

A.一二八事变
B.旅顺大屠杀
C.南京大屠杀
D.卢沟桥事变
(2)1937年,八路军将领陈赓在日记中写道,这是“中日开战以来最大的第一次的胜利。这一胜利虽然是局部的,但在政治上的胜利是无穷的:①证明我党的主张正确……”。这次“胜利”是(??

A.淞沪会战
B.平型关大捷
C.台儿庄战役
D.百团大战
4.抗日战争是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民在反抗侵略的斗争中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下列抗战期间的重大事件,按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
①平型关战斗???
②“九一八”事变???
③“七七”事变???
④百团大战
A.?①②③④???????????????????????????B.?①③②④???????????????????????????C.?②①③④???????????????????????????D.?②③①④
5.国民革命军第129师师长刘伯承在战士不情愿换掉已经穿戴了多年的红军装、五星帽,而要换上青天白日帽徽时说:“这帽徽是白的,可我们的心永远是红的!同志们,为了救中国,暂时与红军帽告别吧!”他这样说的主要目的是(
??)
A.?倡导国共合作,进行国民大革命?????????????????????????B.?争取和平建国,避免内战
C.?促成统一战线,确保民族大解放?????????????????????????D.?开辟正面战场,彻底消灭日军
6.观察时事漫画《不许戎衣有泪痕》(见下图),对其涵义理解正确的是(???

A.?夫唱妇随赴战场?????????????B.?抗日流血不流泪?????????????C.?国共北伐齐协力?????????????D.?解甲归田喜而泣
7.“战役从1938年3月开始,敌我双方展开拉锯战。战场位于徐州东北60千米……近20天后,中国军队歼敌2个最精锐的师团一万多人,取得抗战以来的重大胜利。”该战役的名称与指挥者是(???

A.?淞沪会战佟麟阁????????????B.?台儿庄战役李宗仁????????????C.?百团大战彭德怀????????????D.?平型关战役林彪
8.毛泽东在《论持久战》中写道:“每个月打得一个较大的胜仗,如平型关、台儿庄一类的,就能大大地沮丧敌人的精神,掀起我军的士气,号召世界的声援。”其中台儿庄战役的重大意义是(???

A.?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取得的第一次大捷
B.?抗战以来正面战场的最大胜利
C.?抗战以来敌后战场的最大胜利
D.?抗日战争的转折点
9.在央视“非常6+1”知识竞答中,一选手对屏幕提示(如下图)所反映的历史事件难以决断。若给你打求助电话,你应该选择(???

A.?平型关大捷?????????????????????????B.?百团大战?????????????????????????C.?台儿庄战役?????????????????????????D.?淞沪会战
10.历年来为纪念中同人民抗日战争拍摄了许多抗日题材的影视作品,请根据影视作品中所描述的历史事件发生的时间,将下列影视作品按照顺序排列(???

A.?①②③④???????????????????????????B.?②①④③???????????????????????????C.?②④①③???????????????????????????D.?②①③④
二、材料分析题
11.“求同存异”的原则,对于我们构建多元世界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历史上,国共两党曾多次“求同存异”。?
材料一:自辛亥革命以后,以迄于今,……
军阀之专横,列强之侵蚀,日益加厉,……此全国人民所为疾首蹙额,而有识者所以彷徨日夜,急欲为全国人民求一生路者也。
——1924《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
材料二:外侮日深,国家益趋危殆……国民今日皆已深切感觉存则俱存,亡则俱亡之意义……在存亡危急之秋,更不应计较过去之一切,……必集中整个民族力量,自卫自助,以抵暴敌,挽救危亡。
——1937年9月,蒋介石对中共宣言的谈话
(1)根据材料一回答:当时国共两党有着怎样的共同奋斗目标?为实现这一目标直接行动是什么事件?
(2)中华民族到了“存亡危急之秋”指的是什么?材料二显示,中华民族最后能够“挽救危亡”的原因是什么?
12.?
201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届时全国各地将举办一系列庆祝和纪念活动,以铭记历史,开创未来。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中国全民族抗战爆发于哪一年?其标志是什么?
(2)抗战期间,国共两党共赴国难,领导中国军队先后取得了诸多战役的胜利。试举两例加以说明。
(3)抗战胜利后,中国政府在华夏大地建立的唯一纪念性建筑物是什么?
(4)结合所学,谈谈抗日战争的胜利对中国历史产生的重大影响。
答案解析部分
一、单选题
1.B
【解析】A项八路军自始至终发挥着中流砥柱的作用说法不准确,不符合题意,根据题干图片相关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判断选项,可知,在战略防御阶段国民党正面战场是抗击日军的主战场,战略相持阶段中共领导的敌后战场才成为了抗击日军的主战场;
B项全民族抗战是抗争胜利的根本保证正确,图表反映了抗日战争是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各阶层参与的全民族的抗战,全民族团结抗战是抗战胜利的根本保证,符合题意;
C项中华民族在八年抗战中做出了巨大的牺牲错误,不符合题意,图表反映的是300名抗日英烈与英雄群体的构成,不能说明中华民族在八年抗战中做出了巨大的牺牲;
D项中国抗战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准确,不符合题意,图表没有涉及中国抗战与世界抗战的关系;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抗日战争的相关知识,要求具备识别图片等历史素材,获取有效信息,比较、分析,并作出正确认知和判断的能力。
2.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台儿庄战役的有关知识。根据所给战役形势示意图可知,此次战役分布在以山东枣庄台儿庄为中心的鲁南区域,又通过图中“中国军队第五战区驻地”可知,此次战役指的是台儿庄大捷。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台儿庄大捷的参战方是国民革命军和日军,是由国民政府军第五战区司令官李宗仁指挥,歼灭了日军大量有生力量。此次大捷是中华民族全面抗战以来,继长城战役、平型关大捷等战役后,中国人民取得的又一次胜利,是抗日战争以来取得的最大胜利,也是徐州会战中国民革命军取得的一次重大胜利。由此可知,①④说法正确,②③说法错误,故B项正确,排除ACD。故选B。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台儿庄战役的识记。
3.(1)C
(2)B
【解析】(1)本题考查的是南京大屠杀的有关知识。1937年12月13日,日军占领南京后,在南京及附近地区,烧杀抢掠,无恶不作,进行了长达六周之久的血腥大屠杀,据统计遇害者达三十万人以上。故答案为:C。
(2)本题考查的是平型关大捷的有关知识。
1937年9月,八路军115师在林彪的指挥下,取得了平型关大捷。平型关大捷全民族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取得的第一个胜利,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据“1937年”“中日开战以来最大的第一次的胜利。这一胜利虽然是局部的,但在政治上的胜利是无穷的:①证明我党的主张正确……”及所学知识可知,题干中这次“胜利”是平型关大捷。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南京大屠杀和平型关大捷的识记,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
4.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抗日战争的有关知识。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
①平型关战斗发生在1937年9月;
②“九一八”事变发生在1931年;
③“七七”事变发生在1937年7月7日;④百团大战是1940年8月至1941年1月间发动的。故选D。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抗日战争的识记。
5.C
【解析】材料“国民革命军第129师”“同志们,为了救中国”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当时中共的行为促成了国共合作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
A项倡导国共合作,进行国民大革命是国民革命时期的,不符合题意;
B项争取和平建国,避免内战是在第二次国共合作后,不符合题意;
C项促成统一战线,确保民族大解放是题干说法的主要目的,符合题意;
D项开辟正面战场,彻底消灭日军错误,中共坚持敌后抗战,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的相关知识对学生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本题属于材料型选择题,主要考查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解答此类必须认真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提炼材料中的重要信息和观点。
6.B
【解析】通过漫画《不许戎衣有泪痕》可以看出漫画的主题是妻子送丈夫奔赴战场,再结合漫画的时间1940年,可知此时是抗日战争时期。
A项夫唱妇随赴战场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B项抗日流血不流泪理解正确,符合题意;
C项国共北伐齐协力说法错误,国共北伐时期是1924至1927年,不符合题意;
D项解甲归田喜而泣和题干时间不符,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抗日战争的相关知识及学生对漫画的解读能力和基础知识的迁移能力。解答本题,学生要能够正确理解题干漫画的主旨,并能够根据材料中的时间去排除选项。
7.B
【解析】根据题干材料给出的时间:1938年3,地点:徐州和中国军队歼敌两个最精锐的师团一万多人可知,这一战役是台儿庄战役。1938年春,在日军进攻徐州时,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指挥中国军队将日军一路阻止在山东临沂,另一路阻止在山东台儿庄,双方在台儿庄与日军激战,歼敌一万多人,取得抗战以来的重大胜利。ACD三项和题干描述战役不符,不符合题意;B项台儿庄战役李宗仁是题干描述战役的名称与指挥者,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台儿庄战役的相关史实。识记台儿庄战役的相关史实。
8.B
【解析】1938年春,在日军进攻徐州时,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指挥中国军队在台ル庄与日军激战,歼敌一万多人,取得抗战以来正面战场的最大胜利。B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
B。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台儿庄战役影响的识记。
9.B
【解析】从图中“彭德怀”“1940、华北”、粉碎日军“囚笼政策”等信息可知,图片描述的是百团大战。B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
B。
【点评】本题考查从材料中获取信息的能力,比较简单。
10.D
【解析】①南京大屠杀是1937年12月13日南京失陷后开始的;②西安事变发生于1936年12月12日;③台儿庄战役发生于1938年春;④百团大战是1938年11月开始的。因此按时间排序正确的是②①③④。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抗日战争相关史实的识记,比较简单。
二、材料分析题
11.(1)反帝反封建。(或:对内打倒军阀,对外推翻帝国主义压迫,实现民族独立,把中国统一成真正的民主共和国。)北伐战争。
(2)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实现全民族抗战。
【解析】(1)本题考查材料和背景分析,当时军阀混战,帝国主义势力猖獗,中共二大中就明确提出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对内打倒军阀,对外推翻帝国主义压迫,实现民族独立,把中国统一成真正的民主共和国是中共二大提出的民主革命纲领目标,也是国共两党的共同奋斗目标,即反帝反封建。开展北伐战争是反帝反封建直接行动。(2)本题考查卢沟桥事变后全面抗战的开始,“存亡危急之秋”——1937年7月7日,七七事变,标志着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
“集中整个民族力量,自卫自助,以抵暴敌”——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实现全民族抗战。?故答案为:(1)反帝反封建。(或:对内打倒军阀,对外推翻帝国主义压迫,实现民族独立,把中国统一成真正的民主共和国。)北伐战争。(2)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实现全民族抗战。?【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两次国共合作的相关史实。
三、综合题
12.(1)1937年七七事变(卢沟桥事变)(2)台儿庄战役、百团大战
(3)人民英雄纪念碑(4)抗战胜利对中国的影响: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一百多年来中国人民反对外来侵略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洗雪了近代以来的民族耻辱,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败到重新振兴的转折点。
【解析】(1)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37年7月7日,日本炮轰卢沟桥,卢沟桥事变爆发,标志着中华民族全面抗战的开始。
(2)1938年,李宗仁指挥台儿庄战役,这次战役歼灭了日军精锐部队1万余人,取得了抗战以来国民党正面战场的一次重大胜利。1940年8月,彭德怀指挥八路军一百多个团,在华北二千多公里的战线上,发起了破坏日军交通线,摧毁日军据点为目标的百团大战,这场战役给日军沉重地打击。
(3)为了纪念为国家和民族做出的牺牲的英雄烈士们,新中国在北京天安门广场建立的唯一纪念性建筑物是人民英雄纪念碑。
(4)抗日战争的胜利对中国历史产生的重大影响: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一百多年来中国人民反对外来侵略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洗雪了近代以来的民族耻辱,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败到重新振兴的转折点。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抗日战争的相关知识。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