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熔化和凝固教材分析晶体熔化和凝固的规律,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用图像法进行数据处理、分析,区别晶体和非晶态。让学生对熔化和凝固过程形成实感,知道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通过实验现象让学生理解熔化吸热、凝固放热。二、学情分析八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观察、动手能力,形象思维比较好。学生喜欢动手,并可以提出一些问题,但归纳总结的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对于较为抽象的知识理解比较困难。三、教学目标1.知识探究点及其教学要求(1)知道熔化和凝固现象.(2)知道晶体的熔点,(3)知道熔化过程中吸热,凝固过程中放热(4)会查物质熔点表.2.能力训练点及其要求(1)通过做冰熔化实验和松香熔化实验,培养学生观察实验的能力.(2)通过冰熔化实验和松香熔化实验的数据比较分析,培养学生分析和归纳总结的能力.(3)通过晶体熔点、熔化过程中吸热和凝固过程中放热等知识的应用,培养学生应用物理知识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3.德育渗透点及其要求(1)辩证唯物主义教育:通过本节学习,使学生认识到事物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2)要求学生认真做好实验,尊重实验事实,如实记录、分析数据,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四、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及其施教策略重点;对熔化过程中现象的观察.施教策略:让学生亲自做实验,获取感性知识.2.教学难点及其克服策略难点:冰和松香的熔化实验.‘克服策略:通过加强实验指导来克服难点.五、教学方法观察、实验、讨论、概括总结.六、教具铁架台、试管、烧杯、石棉网、酒精灯、细线、试管夹、投影仪或多媒体等教学课时;1课时七、教学过程一、复习提问(1)简述温度计的使用规则.(2)在图中,温度计的示数是多少?二、课题引入液体、气体是自然界中一般物质存在的三种状态.冰(固体)、水(液体)、水蒸气(气体)是同一种物质的三种状态.这三种状态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相互转化的,本节课我们就来研究固体变为液体、液体变为固体的情况.三、新课教学1.熔化和凝固的概念(1)物质由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做熔化,如冰化成水的过程(2)物质由液态变为固态的过程叫做凝固,如水结成冰的过程2.熔化和凝固的规律(1)提出问题:在熔化和凝固过程中,有没有规律呢?(先请学生谈谈)(2)研究方法:用实验来研究这个问题.(3)学生探索:冰的熔化实验.思考题:①观察课本上图4—1l所示的实验装置,并回答问题:在做冰的熔化实验时,为什么不用酒精灯直接对试管加热,而要把试管放在瘫有水的烧杯中,再用酒精灯对烧杯加热呢?②想一想:实验的操作步骤是什么?学生分组实验:①实验操作步骤指导:a.在烧杯中灌人适量水,将石棉网、烧杯按课本图4-11所示安放好.b.将碎冰装入试管c.将试管、温度计按课本图4-11所示安装好。d.用酒精灯加热。②观察并记录实验结果(要求学生尊重事实,如实记录数据):a.冰开始熔化的温度:℃。b.冰在熔化过程中,冰水混合物的温度(将观测结果填人表中)c.冰全部熔化为水后,继续加热,它的温度.③学生汇报实验结果(多请几位学生代表汇报).④实验结论:先请学生思考回答、,然后教师总结并得出结论:冰在熔化的全过程中(开始出现水到全部变为水),温度是保持不变的(4)学生探索:松香的熔化实验.①实验操作步骤指导a.将松香碾成粉状(放人试管中),’b.在烧杯中放人热水(以60~C为宜).c,参照课本图4-11所示组装好实验装置,并用酒精灯加热.观察并记录实验结果(将观测结果填人表中)③学生汇报实验结果(多请几位学生汇报)·,④实验结论.松香在熔化的全过程中,温度一直是上升的.3.晶体和非晶体(教师归纳):晶体:有固定的熔化温度的固体,叫做晶体.固体{例如,冰、食盐、明矾和各种金属等都是晶体,晶体:没有固定的熔化温度的固体,叫做非晶体.例如,松香、玻璃、柏油等都是非晶体.’4,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1)晶体熔化时的温度叫做熔点.(2)凝固过程与熔化过程相反.每种物质从液态凝固为晶体时的温度叫凝固点,其数值跟晶体的熔点相同.⑶查看晶体熔点表,并讨论如下问题:①哪种晶体的熔点最高?捞点是多少?②哪种晶体的熔点最低?熔点是多少?③能否用铝锅作为容器来熔化铁?为什么?5.熔化吸热和凝固放热思考题:冰在什么条件下熔化成水?小结:物质从固态变为液态时要吸热,即熔化吸热.相反,物质从液态变为固态时要放热,即凝固放热.四、当堂巩固·1.总结归纳‘2.巩固练习(1)用质量相等的0℃的水和0℃的冰来使热的物体冷却,哪一种效果好些?(2)俗话说:“下雪不冷化雪冷”,你能说出其中的道理吗?(3)熔化和凝固在生产中有什么应用?,五、布置作业1.课本第55页作业2第1、2、3题.2.阅读课本第55页的阅读材料,并根据自己所记录的实验数据画出冰的熔化图象板书计划4.3熔化和凝固一、熔化和凝固的概念、规律1.熔化:物质由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凝固:物质由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2,实验记录与结论(记录表略).二、晶体和非晶体晶体:有固定的熔化温度.固体{非晶体:没有固定的熔化温度三、熔点和凝固点,熔点:晶体熔化时的温度.凝固点:每种物质从液态凝固为晶体时的温度.四、熔化吸热和凝固放热教学反思:熔化和凝固是热学中比较重要的课,要让学生了解物质的固态和液态之间是可以转化的,熔化、凝固是两个能相互转化的过程,晶体和非晶体性质间的不同,还要学会作熔化曲线和凝固曲线。在课前就做过了实验操作过程,本节课只要求学生能够能够通过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总结规律,这样就可为下面讨论节省大量时间。教学时应特别重视对图象的分析,帮助学生找出晶体和非晶体的熔化和凝固特点。根据数据我们会画出一幅曲线图,然后让学生对海波曲线图分析,学生很容易会发现海波有一个平稳阶段,然后开始学习海波的熔化。学生很容易认为海波的整个曲线图都是描述熔化的过程,这个要通过提问与观察让学生理解整个曲线图中哪个阶段才是真正的熔化过程。首先这时可以提问分析AB、BC、CD三个阶段的状态如何,温度如何变化?然后要求学生根据熔化的概念去判断那段是熔化的过程(根据“熔化的概念”这个提示比较重要),然后追问:海波开始没有熔化,达到48摄氏度时开始熔化,这说明海波熔化需要什么条件——需要达到一定的温度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