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教学课题《温度》所属学科物理学时安排1学时(45分钟)授课年级八年级所选教材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三章《物态变化》第一节一、教学内容分析热现象是学习机械运动、声现象后的又一现象。温度是物理学的一个基本概念。作为热学的基本测量工具,温度计在本章的各个实验中是不可或缺的。“温度”和“温度计”不仅仅是本章的预备知识,更重要的是物态变化是围绕“温度是否变化”进行的,是学习物态变化的桥梁。对温度概念的理解是进一步学习内能,热量等知识的前提,正确使用温度计是研究物态变化的保障。温度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社会生产密切相关,温度计不仅是初中物理学中学生们接触的第一测量仪器,又是生活中常用的测量工具。学好它并会用它对今后其它仪器的学习很有帮助,也是今后继续学习热学知识的基础,并在生活、地理和化学学科中都有一定的益处。二、学情分析学生对温度这个词是非常熟悉的,但对它的含义的理解却不准确。“温度计”学生虽然在平时的生活中可能也接触过,但温度计的制作原理和操作规范上还有一些疑惑,因此在上课时要注重训练学生用科学用语规范地描述概念,规范使用温度计测温度,突出科学方法的教育。生活中,学生接触天气预报的机会还是很多的,摄氏温度的读是容易出错的地方,要加以引导。摄氏温度的写是学生学习的一个点,但只要把读的问题解决了,写也就水到渠成了。对于温度计指示的温度,学生可能不能一下子用正确的方法,要在学生错误的读法上引导学生正确读数。八年级学生思维活跃,好奇心重,求知欲强,但动手能力较弱,加上刚接触物理不久,对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缺少认识,也缺乏必要的逻辑知识。因此,以学生常见的现象进行引入,以便使学生能逐步理解和应用科学知识。三、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能解释温度的概念。学生能够说出摄氏温度是怎么规定的。学生能够列举生活中常见的温度值。学会使用温度计测量温度。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温度计和实验,能够说出温度计的结构及工作原理。通过“用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的实验,学生能够掌握使用温度计测量温度的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尝试对环境温度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感受物理中的温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通过“用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的实验,体会观察和测量的意义。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通过实验探究,能够掌握温度计的使用方法。教学难点通过实验探究,能够总结出温度计的正确使用方法。五、教学方法本节主要采用的教学方法有讲授法、讨论法、理论联系实际法、实验法、演示法、观察法。六、教学资源教科书、自制温度计,实验用温度计、体温计、寒暑表、烧杯(每桌3只,中等大小)、多媒体课件、开水、冷水若干。七、教学流程设计八、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新课导入创设情景,引入新课:1.播放熔炉炼铁与冬季的图片,让学生说出如果自己置身在甲、乙两图的环境中时的感觉。由不同感受引出温度的概念。2.把两只手分别放入热水和冷水中,再将双手同时放入温水中,提问学生:两只手对“温水”的感觉相同吗?让学生分辨,引出我们的感觉是不可靠,不准确的,要准确确定液体的温度,就要有科学的测量工具。交流讨论并说出感受学生用手去触摸并说出冷热感觉度的概念。通过思考、讨论、体验“冷”、“热”的感觉,引出物理学中温度的概念,学生易与理解接受。新课教学一、温度计提出问题:如果我们要确切的知道一杯水的温度,应该怎么办?1.共同探究:自制温度计的制作原理设计方案:(1)仪器介绍:自制温度计——在广口瓶内加入一些带颜色的水,配一个橡皮塞,在橡皮塞上插进一根一端封闭的吸管,使橡皮塞塞住瓶口。(2)将小瓶分别置于热水、冷水中观察吸管内液柱高度的变化。(3)问: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4)问:你能否将此装置进行改进,使它能测出具体的温度值?(5)启发:标上刻度的自制温度计虽然可以测出温度,为了提高测量的准确性,还有那些地方可以改进?(6)问:如何给改进后的温度计标上刻度?2.展示各种各样的温度计说出制作原理,构造并进行分类,据液泡中的不同液体通常使用的有酒精温度计、煤油温度计和水银温度计。思考回答:需要用温度计测量(1)展示自制的温度计(2)学生动手实验、观察。(3)小组交流,说出利用了液体的热胀冷缩的性质(4)思考后回答:只要标上刻度就可以了。(5)自由讨论,对温度计进行修改,从而了解温度计的构造。(6)先发表自己的观点,再查阅课本找答案。2.回忆总结: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温度计有玻璃泡、细管、煤油酒精等液体、刻度线等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实验观察与一步步的改进过程,让学生了解到温度计的原理、构造设计、温度标示。培养与实践结合的学习习惯,经历亲身体验的过程。体现“从生活走向物理”。二、摄氏温度1.通过课件展示:介绍摄氏温标的0℃与100℃提出问题:你知道今天的气温是多少吗?请你写在黑板上,并读出来。我国漠河的最低气温为-52.3℃,这个温度值怎么读呢?这些温度值是怎么测量出来的呢?3.请学生观察教材第48页“自然界的一些温度”,引导学生通过讨论将空白填上。学生积极思考,并回答问题。通过具体的实例,激发学生积极思考问题,使抽象的知识具体化,有利于学生的理解与认识,也提高了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三、温度计的使用1.提问:(1)了解了温度计以后,你能不能用你手中的温度计测一测一杯水的温度?(2)结合长度的测量,使用测量工具之前要先了解什么?辨一辩:读出书本上图3.1-2温度计的量程与分度值。引导讨论:(1)如果所测的温度过高,高于了温度计所能测量的最低温度,会出现什么情况?(2)如果所测的温度过低,低于了温度计所能测量的最低温度,又会怎样呢?所以测量前先要估测温度。指导学生分组实验(1)让学生阅读温度计的使用说明。(2)让学生利用实验用温度计测量凉水、温水、热水的温度。并讨论要准确测出温度应注意那些事项。4.巩固提升课件展示练习题1.(1)跃跃欲试(2)小组交流回答:需要观察温度计的量程和分度值。实验室用温度计量程:-20℃~110℃分度值1℃;体温计量程35℃~42℃,分度值0.1℃;寒暑表量程-30℃~50℃,分度值10℃2.小组讨论后回答:(1)温度计的密封液柱,上端会被涨破,液体会流出。(2)将测不出温度。3.(1)熟悉温度计的使用方法。(2)学生实验,讨论。学生思考问题、回答问题。通过学生的动手实验、分析归纳,使学生真正掌握温度计的使用方法。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对摄氏度的理解。让学生仔细观察现象思考并讨论如何用物理语言表达这种现象培养分析归纳能力。四、体温计1.指导学生阅读书本,展示体温计,并介绍体温计的构,提问:(1)体温计的结构与实验用温度计比较有什么不同?(2)细管的作用是什么?(3)体温计每次使用前都应怎么处理?2.让学生阅读书本——科学世界3.巩固提升:课件展示练习题1.阅读、总结、回答问题。2.阅读科学世界,了解热电偶温度计和红外线温度计3.学生思考问题、回答问题。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提取信息的能力。让学生了解最新科技,拓展学生知识面。促进知识的巩固掌握。课堂小结通过今天的学习,同学们学到什么知识?学到什么方法?印象最深的是什么?还有什么不清楚?学生可以个别回答或相互交流,在交流的基础上进行学习小结。引导学生对所学的知识进行归纳、总结,提升学生的交流表达能力。课后作业“动手动脑学物理”P52第1、2题。学生完成优化训练习题巩固所学九、教学评价1.教师教学的评价通过提问可以使学生充分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引发学生思考,解决疑难,掌握知识,迁移知识。2.小组合作交流的评价设计小组合作交流环节能够帮助学生,提高与人交流的能力以及语言组织能力,建立良好的学习氛围。3.知识迁移、运用的评价在新的知识教授完后,及时地设立相关的课堂练习,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运用、迁移知识。十、板书设计3.1?温度?十一、教学反思1.教学目标达成①冷与热是学生能切身感受得到的,和他们的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温度的概念容易理解。②根据一些引导性的问题,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摄氏温度的规定。③除了书上列举出的自然界的温度,学生也应该在日常生活中更加细致地观察、体会温度。④学生对温度计并不陌生,但是学生在感知冷热的过程中,容易将错觉当作科学,同时对于温度计的使用方法也仅仅限于表层。在教学中为了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利用学生分组实验,使学生理解实验操作,突出温度计的原理,温度计的正确使用。2.教学中的成功之处在帮助学生掌握温度计的正确使用时,采取了学生分组实验,能够让每个学生通过动手实验,切身接触到实验真实,增加他们探究的兴趣,使其积极的思考,分析总结出温度计的正确使用方法。3.教学中的不足之处在“摄氏温度”知识点的教学中,没有结合温度计上其它温度的标示方法让学生明白摄氏温度只是温度的其中一种标示方法。在知识的拓展上做得很欠缺。导致少数学生读数上出现误区。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