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第二课第二目 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 课件(31张PPT)+同步练习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三单元第二课第二目 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 课件(31张PPT)+同步练习

资源简介

(共31张PPT)
3.2.1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
人教版
九年级上
本资料为作者和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八佰》取材于1937年淞沪会战末期,八百壮士留守四行仓库,顽强抗战四天四夜,坚守上海最后防线的故事:国民革命军第88师524团留守上海四行仓库,与租界一河之隔,孤军奋战
4昼夜,造就了罕见的被围观的
战争;为壮声势,四百人对外
号称八百人
新课导入
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
新知讲解
卢沟桥事变
1.
时间
1937年7月7日
2.
地点
北平卢沟桥
3.
经过
1937年7月7日,在卢沟桥附近演习的日军借口一名士兵失踪,要求进入宛平城搜查,遭到中国守军拒绝。在双方交涉之际,日军突然向卢沟桥的中国守军发起进攻,炮轰宛平城。
思考:卢沟桥事变是偶发事件还是日军精心策划的?
1.
日军先举行军事演习,为调兵遣将作了准备,为士兵失踪的借口埋下了伏笔。
2.
演习地点选择在卢沟桥附近,这里是当时北平通往南方和京外各地的唯一门户,是兵家必争之地。
3.
强行入城遭拒,日军当即开炮轰击,这说明日军早已准备扩大事端。
精心策划、蓄意挑起
抗日名将佟麟阁、赵登禹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南京的国民政府中央在战斗开始时态度也较为消极。二十九军军长宋哲元对实行抗战难以决断,副军长佟麟阁等主要将领表示坚决抗战。
佟麟阁奉命负责守备南苑。7月20日,日军进军,同佟麟阁部开始交战。佟麟阁部的兵力、火力比日军太少,抗战遇到很大困难。但是佟麟阁与第132师师长赵登禹坚守阵地,指挥二十九军继续抵抗。
1937年7月28日,佟麟阁奉命向永定门方向转移,途中再遭日军包围。佟麟阁在组织部队突围时,被机枪射中腿部;接着头部又再受重伤,流血过多而战死。享年46岁(满44岁)。同日,赵登禹在奉命向北平撤退途中,在丰台区大红门处遭到日军伏击,壮烈殉国,牺牲时年仅39岁。
佟麟阁
赵登禹
4.
影响
新知讲解
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的爆发,全国性的抗日战争从此爆发。
七七事变后,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中国军民在全国范围内展开抗日战争。日本的侵略促成了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以此为基础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团结全国各界群众投入抗战。因此,无论从战争的范围,还是从涉及的群众面来说,抗日战争已从九一八事变后的局部抗战转化为七七事变后的全民族抗战。
思考:为什么说七七事变标志着全国抗战的开始?
1937年7月30日
新知讲解
平津沦陷
1.
时间
1937年7月16日,日在华北兵力已达5个师团。
在大批新增援军到达后,于7月下旬向北平、天津发动大规模进攻。26日,日军攻占廊坊。28日,日军向北平近郊南苑、北苑、西苑发动总攻击。中国驻军第二十九军官兵同日本侵略者英勇作战,但未能挡住日军的猛烈攻势。副军长佟麟阁和师长赵登禹殉国。29日,北平被日军占领。同日,天津守军第三十八师一部同日本驻屯军展开了激战。30日,日军从大沽口增兵天津。中国守军奉命撤出战斗,天津遂为日军占领。
2.
经过
?
日军占领北平
新知讲解
八一三事变
(淞沪会战)
1.
时间
2.
地点
1937年8月13日
上海市
3.
经过
1937年8月13日晨9时15分,日舰重炮向我闸北轰击。日海军陆战队一部,由天通庵及横浜路方面,越过淞沪路冲入宝山路,向我驻西宝兴路附近的保安队射击。我军为自卫计,予以抗击。“八·一三”淞沪抗战由此开始。只有上海法租界和苏州河以南的半个上海公共租界实行武装中立,分别划为法、英、美、意4国军队的防区。苏州河以北的公共租界及其越界筑路地区属于日军防区,是日军在上海的作战基地。中日双方共有约100万军队投入战斗。
日机轰炸上海南站
1937年8月28日
上海四行仓库
金诚、大陆、盐业、中南银行
谢晋元副团长与所部合影
在四行仓库奋战的谢晋元团800壮士
10月下旬始,日本援军从杭州湾大举登陆,向中国军队后方迂回,包抄上海。为避免腹背受敌,中国军队全线撤退。
淞沪会战是整个中日战争中进行的规模最大、战斗最惨烈的一场战役。彻底粉碎了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计划
从8月13日到9月11日,国民革命军防卫该市,阻止登陆的日军(第一阶段)
从9月12日到11月4日,两军卷入血腥的巷战,争夺对城市的控制(第二阶段)
最后的阶段,从11月5日到月底,中国军队遭到日本的侧翼攻击,向后撤退。上海于11月12日陷落。至此,1937年8月13日—1937年11月12日历时三个月的淞沪会战宣告结束。
日军大举进攻上海,双方激战三个月,日军死伤4万余人,中国军队死伤30万人。
11月,上海沦陷,国民政府被迫迁都重庆。
4.
结果
5.
标志
中日两国之间全面战争的真正开始
新知讲解
新知讲解
南京大屠杀
1.
时间
1937年12月13日—1938年1月
2.
地点
江苏南京
从1937年12月13日到1938年1月(共6个星期),在长达六个星期的野蛮屠杀中,至少有30万手无寸铁的中国平民和放下武器的士兵被杀害
3.
经过
4.
屠杀手段
练习射击、刺杀、活埋、砍头、集体枪杀等
据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收藏的《战犯谷寿夫判决书》,谷寿夫案共记录集体屠杀28案,零散屠杀858案,无辜军民被日军残杀有案可查者达886起。其中,仅发生在中华门区域的就有378案,占零散屠杀案的43%。向井敏明、野田毅一案的判决书也提及屠杀遇害者有30余万人:被俘军民遭集体杀戮及毁尸灭迹者达19万人以上,被零星残杀尸骸经慈善团体掩埋者达15万人以上。
南京大屠杀是侵华日军公然违反国际条约和人类基本道德准则,是日军在侵华战争期间无数暴行中最突出、最有代表性的例子。
南京大屠杀死难同胞纪念馆,是国际公认的二战期间三大惨案纪念馆之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首批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名录。
纪念馆占地面积120000多平方米,馆藏文物史料20万余件。其选址于南京大屠杀江东门集体屠杀遗址及遇难者丛葬地,是为铭记侵华日军攻占南京后制造的惨无人道的南京大屠杀的暴行,是中国唯一一座有关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的专史陈列馆,也是国家公祭日主办地。
新课导入
2014年2月,
“南京大屠杀史档案”申报世界记忆遗产,同时,南京市档案馆首次向媒体公开了一批珍贵档案,这批档案形成于1937年至1947年,共183卷,详细记载了侵华日军在南京制造大屠杀惨案的罪恶事实和日军侵占南京期间犯下的大量罪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15年10月9日发布消息,中国申报的《南京大屠杀档案》被正式列入《世界记忆名录》
百人斩指1937年11月底至12月10日,在上海向南京进攻途中,直至南京大屠杀前夕,两名日本军官向井敏明少尉和野田毅少尉以谁先杀满100个中国人为胜的竞赛,最后二人平手。
1947年12月4日南京审判战犯军事法庭对向井、野田两战犯的判决词:
被告向井敏明、野田毅,系南京大屠杀之共犯,按被告等连续屠杀俘虏及非战斗人员,系违反海牙陆战规则,及战时俘虏待遇公约,应构成战争罪,及违反人道罪。其以屠戮平民,以为武功,并以杀人作竞赛娱乐,可谓穷凶极恶,蛮悍无与伦比,实为人类蟊贼、文明公敌,非予尽法严惩,将何以肃纪纲而维正义。
审判现场
  据新华国际客户端
世界记忆工程国际咨询委员会第12次会议4日在阿联酋阿布扎比开幕,与会成员将在3天内评审全球各国约90项关于世界记忆遗产的提名,其中包括中国申报的南京大屠杀和日军强征慰安妇相关资料。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简要介绍中称,《南京大屠杀档案》由三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关于大屠杀事件(1937年至1938年);第二部分关于中华民国政府军事法庭在战后调查和审判战犯的文件(1945年至1947年);第三部分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机构的文件(1952年至1956年)。对于中国这一正常举动,日本官方却一直持反对态度。
  共同社4日援引日本官员的话报道,日方质疑中国有关南京大屠杀档案的真实性,要求中国撤回申报,但遭到拒绝。
七三一部队,全称满洲731部队,是日本军国主义最高统治者下令组建的细菌战秘密部队,是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最灭绝人性的细菌战研究中心。成为日本侵略军细菌战制剂工厂的代号。在长达12年的时间里,日军在这里残害无数无辜百姓,仅在试验室内以活人做试验的惨案,残杀中国人、苏联人和蒙古人至少30000多名。731部队罪证遗址是日本法西斯侵略中国不可泯灭的历史见证与奥斯维辛集中营和南京大屠杀同样骇人听闻。
七三一部队
1940年:浙江省
宁波地区
1941年:湖南省?常德地区
1942年:浙赣铁路沿线


细菌战使用情况:
仅鲁西聊城、临清等18个县有至少20多万人死于日本细菌战
……
中国军民伤亡情况:
手榴弹试验:将人在不同的距离和位置下进行手榴弹试验。
冻伤试验:用来测试人在不同温度下抗寒程度。试验资料为北
支那防疫给水部专业人员与驻蒙军团联合进行的一次野外火焰喷射器实验:731部队将试验者关在废弃装甲车内,用
火焰喷射器烤之,以测验火焰喷射器威力。
鼠疫实验:将?鼠疫杆菌注入试验者体内,观察其反应。其中最突出的“成果”是石井炸弹,美军后来在越南使用的?菠萝弹也是该弹的改进型。石井炸弹为陶瓷外壳,内装携细菌的跳瘙。石井四郎还有一项发明是石井滤水器。以解决士兵在野外作战的污水处理为饮水的问题。
无麻醉拔牙:目的是测试伤员在未麻醉的情况下是否可以忍受拔牙手术,实验结果是无人能够忍受
人与马血互换:将身体强壮的人血液抽去大部,此时人全身痉挛,几名军医都无法完全按住。立即输入马匹血液,并观察人的表现,结果身体排异性明显,人全部死亡。
人畜杂交:强迫女人与马匹或?狼青交配,研究所谓劣等民族的优化办法。
人体四肢互换:将两个人分别截肢后通过手术互换四肢,如果试验成功则对于恢复伤残日军士兵的战斗力有极大意义,但试验失败,因为接上的四肢并没有恢复生命的迹象。
七三一部队在中国做的非人实验
1940年5月18日,日军对中国空军各机场实施了连续突袭。26日开始轰炸重庆广播电台、报社和钢铁厂,28日的轰炸目标是兵工厂、机场和市中心。
三光政策
三光政策,又称三光作战,是在中国抗日战争期间,侵华日军的一种军事策略。自1939年开始,日军针对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根据地,进行以杀戮当地居民、对粮秣房舍等物资进行彻底的抢劫、焚烧和破坏为目标的军事行动,并将此方式逐渐系统化、规模化、长期化,即“烧光、杀光、抢光”。
在晋冀鲁豫边区,日军的扫荡同样十分酷烈。1938年12月,日军以3万兵力进犯冀南区,被我军民粉碎。1939年7至9月,敌纠集数万兵力对太行区实施九路围攻,企图摧毁太行根据地。武乡、榆社县城被烧成灰烬,仅武乡一县就有1500人被杀害。
潘家峪惨案
潘家峪惨案,是指日军对潘家峪全村人的屠杀。
潘家峪是冀东抗日根据地的中枢、日军“扫荡”
的重点地区。1941年1月25日晚,日军在村中的潘家大院对赤手空拳的群众进行大屠杀。全村有1230人被杀害,有23户人家被杀绝。
回忆:1941年1月25日,农历腊月二十八,潘家峪的村民们正在筹备过年,不料日军从四面八方将潘家峪围堵,3000多日军和2000多伪军挨家挨户用枪托、刺刀将村民全部驱赶到位于村中心的西大坑。众多村民逃跑,日军随后又将大家逼进了潘家大院内。
全村1700多口人被杀掉1230人,33户被杀绝,96人受伤,全部财物被抢劫一空,1235间房屋全被烧毁。大院里面,穿堂跨院,房前房后,屋里屋外,有许多亲人立着卧着被烧死。许多亲人被烧成骨灰,有的被烧成一堆焦炭。在安葬亲人时,就有800多人被烧得无法辨认。全村幸存者只有300多人。
半个多世纪过去了,人们还深受其害——齐齐哈尔泄毒事件
齐齐哈尔市铁锋区曙光大街的光宇废品收购站内,两名民工在拆割两个废旧钢瓶时,有气体从钢瓶内泄漏,造成现场4人严重中毒,出现流泪、咽部不适、咳嗽、胸闷等症状;另有14人也感觉不适。这18人先后被送往解放军203医院救治。
在中国境内约有200万枚侵华日军遗弃的化学炮弹,分布于十几个省、市。遗弃化学武器威胁着中国人民的生命安全,但到目前为止,只有极少部分毒气弹得到了处理,在规定期限内结束销毁工作已经变得非常困难,毒气弹销毁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
安倍自2012年12月上台以来,2013年靖国神社“春祭”和“秋祭”以及2014年“春祭”期间均供奉祭品。而且,在2013年12月执政一周年之际,安倍参拜靖国神社。
别让悲剧重演
“教师的职责是将真善美的东西教给孩子们,并且要让他们懂得:做错事要勇于承认和改正。对于过去的侵略战争来说,道理也是一样,日本应该勇于认错和反省。”
——日本小学教师松冈环
东史郎
1937年8月,25岁的东史郎奉天皇之命应召入伍,参与了1937年12月开始的南京大屠杀暴行,1945年8月,他在上海向中国军队投降后回日本。
1987年,他把在中国期间写的日记整理为《阵中日记》、《手记》。同年12月,日本青木书店以其日记为蓝本,出版了《我们的南京步兵联队—一个召集兵体验的南京大屠杀》,即著名的《东史郎日记》,
向中国人民谢罪,无情地揭露日军当年的残暴行径。2006年1月3日11点45分病逝于京都府医院,享年93岁。
全面侵华战争的爆发
“七七”事变
平津沦陷
日本侵华事件
上海沦陷
日军犯下滔天罪行
南京大屠杀
细菌战(731部队)
“三光”政策
中国军队抗击
轰炸城市
二十九军的反击
淞沪会战
南京失陷
课堂小结
忘记历史,意味着背叛。
牢记着历史,并不是重演历史
1.
关于九一八事变与卢沟桥事变相同点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
发生后中国政府都进行了积极的反抗
B.
日本进行侵略扩张政策的必然结果
C.
都加深了中国的民族危机
D.
都是日本蓄谋已久的
2.
面对日寇侵略,无数中华儿女前仆后继,舍生忘死。以下四位抗日英烈,在七七事变后为抵抗日军向北平、天津大规模进攻而捐躯的是(

①邓世昌
②佟麟阁
③赵登禹
④杨靖宇
A.
①②
B.
②③
课堂练习
B
A
课堂练习
3.
“没有一个国家在战争中没有任何杀害和虐待非武装人员的事件,日本也不例外。”日本历史教科书妄图用上述内容否认或掩盖的罪行是(

①对犹太人进行种族灭绝
②潘家峪惨案
③南京大屠杀
④七三一部队用中国人进行细菌式武器试验
A.
①②③
B.
①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②③④
4.
1937年11月20日,南京国民政府发表宣言:“淞沪一隅,抗战亘于三月,各地将士,闻义赴难……”这反映淞沪会战的积极作用是(

A.
打破了日本3个月内灭亡中国的迷梦
??
B.
出现空前团结的抗日局面
C.
促成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
D.
标志着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
D
A
5.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在卢沟桥作战中,二十九军组织大刀突击队夺桥,战士们抡起大刀,冲入敌阵,展开激烈的肉搏战,几乎全部战死桥头,烈士的鲜血染红了卢沟桥。音乐家麦新为此作《大刀进行曲》,“……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全国爱国的同胞们,抗战的一天来到了,前面有抗战的正规军,后面有支前的老百姓,我们万众一心共同前进。冲向那敌人,把它消灭!冲啊──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这首歌成为流传甚广的抗战歌曲。
(1)《大刀进行曲》中的“鬼子们”指的是什么人?
(2)大刀突击队的英勇事迹及《大刀进行曲》体现了怎样的民族精神?
(3)这首歌成为流传甚广的抗战歌曲,在当时起了什么作用?“
课堂练习
(3)激励着中华儿女英勇抗战
(1)日本侵略者
(2)体现了抗日军民团结一心,共抗外侮,誓死杀敌的爱国主义精神。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二课第二目
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
同步练习(解析版)
一、单选题
1.建筑是浓缩的历史。下列建筑中见证了中国全面抗战开始的是(???

A.?图1???????????????????????????????????????B.?图2???????????????????????????????????????C.?图3???????????????????????????????????????D.?图4
2.关于九一八事变与卢沟桥事变相同点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发生后中国政府都进行了积极的反抗
B.?日本进行侵略扩张政策的必然结果
C.?都加深了中国的民族危机
D.?都是日本蓄谋已久的
3.面对日寇侵略,无数中华儿女前仆后继,舍生忘死。以下四位抗日英烈,在七七事变后为抵抗日军向北平、天津大规模进攻而捐躯的是(???

①邓世昌?
②佟麟阁?
③赵登禹?
④杨靖宇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4.与如图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A.?武汉会战?????????????????????????B.?南京大屠杀?????????????????????????C.?长沙会战?????????????????????????D.?旅顺大屠杀
5.“没有一个国家在战争中没有任何杀害和虐待非武装人员的事件,日本也不例外。”日本历史教科书妄图用上述内容否认或掩盖的罪行是(???

①对犹太人进行种族灭绝?
②潘家峪惨案
③南京大屠杀?
④七三一部队用中国人进行细菌式武器试验
A.?①②③???????????????????????????????B.?①②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
6.近年来,日本右翼势力抬头,他们歪曲南京大屠杀,抹杀侵略史实,篡改教科书,参拜靖国神社……对这些行径,我们中学生的态度是(???

①用历史事实揭露日本军国主义的残暴罪行???
②将日本人民同日本右翼分子区别开来
③憎恶、痛恨侵略战争,热爱、维护世界和平?
④反感、厌恶日本人,抵制、损毁日货
A.?①②③???????????????????????????????B.?①②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
7.1937年11月20日,南京国民政府发表宣言:“淞沪一隅,抗战亘于三月,各地将士,闻义赴难……”这反映淞沪会战的积极作用是(???

A.??打破了日本3个月内灭亡中国的迷梦???????????????????B.?出现空前团结的抗日局面
C.?促成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D.?标志着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
8.某同学想了解中华民族的全国性抗战开始的标志性事件,应向他推荐的作品是(??
)?
A.???????B.???????C.???????D.?
9.1937年7月17日,蒋介石在庐山发表谈话,指出“??
事变已经到了退让的最后关头”,“再没有妥协的机会,如果放弃尺寸土地与主权,便是中华民族的千古罪人”,划线部分应选(??

A.?“九·一八”事变????????????????B.?“七·七”事变????????????????C.?八·一三”事变????????????????D.?”二八”事变
10.“二战”时期,《纽约时报》对中国的一篇报道称:“俘虏全遭杀害;日军的暴行扩大,一般市民亦遭屠戮;美国大使馆遭袭击;蒋介石战术拙劣,守军将校逃跑,致使首都失陷。”这一报道可用来佐证(???

A.?卢沟桥事变???????????????????????B.?潘家峪惨案???????????????????????C.?重庆大轰炸???????????????????????D.?南京大屠杀
二、问答题
11.阅读下列材料
在卢沟桥作战中,二十九军组织大刀突击队夺桥,战士们抡起大刀,冲入敌阵,展开激烈的肉搏战,几乎全部战死桥头,烈士的鲜血染红了卢沟桥。音乐家麦新为此作《大刀进行曲》,“……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全国爱国的同胞们,抗战的一天来到了,前面有抗战的正规军,后面有支前的老百姓,我们万众一心共同前进。冲向那敌人,把它消灭!冲啊──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这首歌成为流传甚广的抗战歌曲。
(1)《大刀进行曲》中的“鬼子们”指的是什么人?
(2)大刀突击队的英勇事迹及《大刀进行曲》体现了怎样的民族精神?
(3)这首歌成为流传甚广的抗战歌曲,在当时起了什么作用?“
12.阅读材料并观察图片,回答问题。
材料一:见下图。
材料二:日本最新通过的教科书有这样一段话:“战争难以分清善恶,它不是用哪一方正义、哪一方不正义可以说明的。”还说南京大屠杀“因为是在战争期间,即使发生某种屠杀,也非‘大屠杀’一类的行动”。
(1)与材料一图片内容相关的战争是什么战争?分别写出三幅图片所反映的历史事件的名称。
(2)材料二反映了今天日本国内的右翼势力对当年的日本侵华战争持什么态度?
(3)用中华民族的血泪史来驳斥他们的谬论。(举三例说明)
(4)结合以上图文材料,谈谈你的感想。?
13.【抗争篇:识人类良知】
历史不会因时代变迁而改变,事实也不会因巧舌抵赖而消失。
【揭穿谎言】
材料一:日本右翼势力宣称:“在支那事变(指1937—1945年日本侵华战争)发展的过程中,日军……并没有掠夺领土的性质。最重要的是,日本方面并没有掠夺领土的意图。”
材料二:日本右翼势力胡说:“南京大屠杀是20世纪最大的谎言。”
(1)结合有关史实,批驳材料一、二中日本右翼分子的谎言。
答案解析部分
一、单选题
1.
D
【解析】1937年7月7日,日军借口一名士兵失踪,无理要求进入宛平城搜查,遭到中国军队的拒绝后,向卢沟桥发起进攻,中国守军奋起抵抗。全国性的抗日战争从此爆发。
A项一大的召开使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不符合题意;
B项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不符合题意;
C项遵义会议是中共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不符合题意;
D项卢沟桥见证了中国全面抗战的开始,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查七七事变的影响。准确识记七七事变标志着全国性抗日战争的爆发。
2.
A
【解析】1931年9月18日,日本关东军经过精心策划,炸毁沈阳北郊柳条湖的一段路轨,反诬是中国军队破坏,日军以此为借口,炮击中国东北军驻地北大营,攻占沈阳城,这就是“九一八事变”。九一八事变爆发后,蒋介石采取不抵抗政策,四个月内,东北三省全部沦亡。1937年7月7日,日军侵略军在北平西南的卢沟桥,以军事演习为名,向中国军队发动突然进攻,中国军队奋起抵抗,全国性的抗日战争从此爆发。因此A项不正确。?A项发生后中国政府都进行了积极的反抗表述不正确,符合题意;BCD三项表述都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学生对九一八事变和七七事变的知识点的识记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记忆并且区分这两个事件的史实。
3.
B
【解析】1937年7月7日夜,日军在北平西南卢沟桥附近演习时,借口一名士兵“失踪”,要求进入宛平县城搜查,遭到中国守军第29军严辞拒绝。日军遂向中国守军开枪射击,又炮轰宛平城。第29军奋起抗战,国民党爱国将领佟麟阁和赵登禹牺牲,②③符合题意。①邓世昌在黄海海战中壮烈牺牲,④杨靖宇是东北抗日联军的主要领导人,1932年,受命党中央委托到东北组织抗日联军,历任抗日联军总指挥政委等职。率领东北军民与日寇血战于白山黑水之间,他在冰天雪地,弹尽粮绝的紧急情况下,最后孤身一人与大量日寇周旋战斗几昼夜后壮烈牺牲。B项②③在七七事变后为抵抗日军向北平、天津大规模进攻而捐躯,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查学生对佟麟阁和赵登禹的识记能力。解题的关键是“卢沟桥事变后,为国捐躯的抗日将领”。
4.
B
【解析】根据题干信息“12月13,国家公祭日”,结合所学知识,日本占领南京后,屠杀手无寸铁的中国居民和放下武器的士兵达三十万以上。2014年2月,全国人大将9月3日确定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将12月13日设立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ACD三项和题干图片内容不符,不符合题意;B项南京大屠杀与题干图片相关,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查南京大屠杀的相关史实,旨在考查学生解读图片信息能力。
5.
D
【解析】题干材料反映出日本企图篡改历史,企图否认、淡化自己在战争中犯下的罪行,如1937年发动卢沟桥事变,开始全面侵华战争;常规战争罪:1937年12月日军占领南京后对南京居民进行大屠杀;反人道罪:细菌战、毒气战。1941年1月25日,灭绝人性的侵华日军包围了潘家峪,对手无寸铁的村民进行了惨绝人寰的大屠杀。②③④均属于日本侵华的罪行;①“对犹太人进行种族灭绝”是德国法西斯的罪行,与题意不符。D项②③④是日本历史教科书妄图用上述内容否认或掩盖的罪行,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日本法西斯的罪行。识记日本历史教科书妄图否认或掩盖南京大屠杀的罪行等史实。
6.
A
【解析】面对日本右翼势力的抬头,我们中学生要利用掌握的历史知识,用历史事实揭露日本在侵华战争中犯下的滔天罪行,牢记战争带给我们的伤害,热爱来之不易的和平局面.日本虽然是战争的发起者,但是日本人民也是战争的受害者,他们在战争中受到很大伤害,现在日本国内大部分人仍然是反对战争的,我们要将日本人民与右翼势力区分开,不能敌视所有日本人,要理性爱国,发展中日友好关系。A项①②③是我们中学生对待日本题干行径的态度,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现在我们对待日本的态度。注意正确对待中日关系。
7.
A
【解析】根据所学可知,淞沪会战开始于1937年8月13日,是卢沟桥事变后,蒋介石为了把日军由北向南的入侵方向引导改变为由东向西,以利于长期作战,而在上海采取主动反击的战役。中日双方共有约100万军队投入战斗,战役本身持续了三个月,日军投入8个师团和2个旅团20万余人,宣布死伤4万余人。淞沪会战中日军因遭到国民党的顽强抵抗而损失惨重,这场战役对于中国而言,标志两国之间不宣而战、全面战争的真正开始,卢沟桥事变后的地区性冲突升级为全面战争,并彻底粉碎了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计划。
A项打破了日本3个月内灭亡中国的迷梦是题干材料反映的淞沪会战的积极作用,符合题意;
B项出现空前团结的抗日局面的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不符合题意;
C项促成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的是七七事变,不符合题意;
D项标志着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的是广州、武汉的失守,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淞沪会战的积极作用,旨在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及运用能力。要求学生具备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8.
A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37年7月7日,日军炮轰宛平城,制造了七七事变,又称卢沟桥事变,日本开始全面侵华,中国军队奋起反击,全国性抗日战争由此开始。
?A项七七事变标志着全国性抗战的开始,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查七七事变的有关知识。
9.
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七七事变。
依据题干的“已经到了退让的最后关头”“再没有妥协的机会,如果放弃尺寸土地与主权,便是中华民族的千古罪人”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题干表述的是七七事变后,蒋介石发表庐山谈话坚决抗日的史实。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七七事变的理解。
10.
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南京大屠杀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抗日战争初期民国首都南京失陷,随后日本在南京发动了大屠杀。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南京大屠杀的识记。
二、问答题
11.
(1)日本侵略者。(2)体现了抗日军民团结一心,共抗外侮,誓死杀敌的爱国主义精神。
(3)激励着中华儿女英勇抗战。
【解析】本题考查七七事变及中国人民抗战的相关史实。此题为基础题。《大刀进行曲》中的“鬼子们”指的是日本侵略者。大刀突击队的英勇事迹及《大刀进行曲》体现了抗日军民团结一心,共抗外侮,誓死杀敌的爱国主义精神。这首歌成为流传甚广的抗战歌曲,在当时起了激励着中华儿女英勇抗战。的作用。
【点评】掌握七七事变及中国人民抗战的相关史实
12.
(1)日本侵华战争(或抗日战争)
图一:九一八事变;图二:卢沟桥事变(或七七事变);图三:南京大屠杀。
(2)日本右翼势力对侵华史持否定态度,甚至肆意抵赖,标榜自己的侵略行径,企图以战争的正义与不正义模糊他们发动战争的侵略性。“教科书事件”也表明日本政府对右翼势力的支持态度。
(3)示例:1931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侵占中国东北;1937年发动卢沟桥事变,开始全面侵华战争;1937年12月,制造南京大屠杀;日军七三一部队进行细菌战;对占领区的根据地进行反复的“大扫荡”,实行野蛮的三光政策;等等。
(4)
对日本法西斯的侵略表示愤怒,对日本国内右翼势力和日本政府不负责的态度表示强烈谴责和坚决反对;我们要勿忘国耻,铭记历史,面向未来,珍爱和平;我们要
时刻警惕日本右翼势力的抬头,努力学习,强身健体,提高素质,热爱祖国,为民族复兴贡献自己的才智,防止历史悲剧重演,等等。
【解析】此题主要考察日军侵华相关史实。第(1)小题中的“沈阳”,“北平”,“百人斩”相关信息,可知,对应的分别是“九一八事变”,“卢沟桥事变(七七事变)”,“南京大屠杀”。显然,与材料一图片内容相关的战争是日本侵华战争(或抗日战争)。第(2)小题从中文字的描述,我们可以看出日本右翼势力持否认的态度,那么根据相关信息解答即可。第(3)小题写出相关日军侵略我们的史实即可。第(4)小题是谈感想,符合情景,言之有理即可。
【点评】掌握日军侵华的相关史实。
三、材料分析题
13.
材料一观点批驳:日本在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前已经侵占中国东北;全面侵华战争爆发后,又占领中国华北、华中和华南的大片领土。材料二观点批驳:据战后远东国际军事法庭统计,日军占领南京后六周之内,屠杀手无寸铁的中国平民和放下武器的士兵达30万人以上。
【解析】结合日本侵华的表现进行辨析即可,如侵占中国的东北、华北、华中及华南等地,制造南京大屠杀等惨案。
故答案为:材料一观点批驳:日本在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前已经侵占中国东北;全面侵华战争爆发后,又占领中国华北、华中和华南的大片领土。材料二观点批驳:据战后远东国际军事法庭统计,日军占领南京后六周之内,屠杀手无寸铁的中国平民和放下武器的士兵达30万人以上。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抗日战争的相关知识及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解答材料解析题需要首先读懂材料,然后结合问题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最后根据所学和材料有效信息组织答案,开放性题目,言之有理即可。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