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4单元 信息系统的安全4.2 信息系统安全技术(第2课时) 必修2 信息系统与社会----探索与应用防火墙技术2019版教科版高中信息技术1、探讨计算机病毒的危害和工作原理。2、了解木马和杀毒软件工作原理。学习目标3、学习防火墙技术。重点:病毒的原理。难点:防火墙的规则设置。重难点课堂导入 在上节课已经了解了计算机病毒和计算机杀毒软件。为了更有效地发挥杀毒软件的作用,我们通常启用杀毒软件的病毒实时监控功能,又称病毒防火墙。 其实Windows系统自带防火墙功能,通过合理的设置也能为计算机系统设置一道安全屏障。 操作系统的防火墙功能,正如学校门卫的安保人员,随时可以监控校内外人员的出入。对无关(或陌生)人员进入校园进行审核确认;对非放学时间离校的学生进行核实,从而决定是否放行。 启用防火墙功能,可以在计算机系统与外界发生数据通信或数据交换时,主动对进出系统的数据进行审核,对可能存在风险的功能进行管控。揭开防火墙的真面目: 任务二 探索与应用防火墙技术 活动1 使用Windows防火墙防火墙的启用和关闭活动2 设置入站规则出站规则 专用网络通常指“家庭网络”或“工作网络”,也就是“内部网”,是相对安全可信的网络环境。 公用网络通常指类似于“互联网”等可信度相对较低的外部网络。专用网络所使用的安全策略要比公用网络宽松,如我们一般可以允许专用网络的其他设备通过网上邻居或共享文件等方式访问我们的计算机,但是不允许互联网上的设备以此种方式访问我们的计算机。专用网络和公用网络的区别:活动3 设置个人信息系统的安全保护个人信息安全防护:1. 账号密码设置,不使用简单密码,提高密码的复杂度和 长度。2. 设置密码保护,在密码丢失时,快速找回并修改。3. 使用安全性更高的认证方式,如手机验证码、扫描二维码登录、U盾等。扫码更安全小 结(1)防火墙技术的工作原理。(2)入站规则与出战规则的作用。(3)个人信息安全防护建议。练 习1. 下列关于计算机病毒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计算机病毒通常会造成计算机数据文件的损坏,甚至可能破坏硬件B.只要删除了感染病毒的文件,就可以彻底清除病毒C.计算机病毒是人为编写的程序D.计算机病毒是可以预防的B2.以下不属于计算机病毒基本特征的是( )A.潜伏性 B.传播性 C.表现性 D.共享性D3.下列措施中有助于预防计算机病毒的是( )A.安装杀毒软件定期扫描B.经常进行操作系统补丁更新,修复漏洞C.定期整理磁盘碎片D.禁用浏览器中不必要的加载项ABD拓展知识 从互联网安全来看,目前恶意程序主要包括恶意木马和僵尸网络两大类。其中恶意木马包括远程控制木马、僵尸网络木马、流量劫持木马、下载者木马、窃密或盗号木马等,僵尸网络则包括IRC协议僵尸网络、HTTP协议僵尸网络和其他协议僵尸网络。目前我国计算机感染恶意程序的前三种类型为远程控制木马、僵尸网络木马和流量劫持木马。规范地在网上操作个人信息方可最大限度保护信息安全。1、访问安全的网站,不良网站常常包含木马程序。2、在使用痕迹未清除前,尽量不转借个人计算机给他人使用。3、不在未安装杀毒软件的计算机上登录个人帐户。4、不在公共计算机上登录网络银行等敏感帐户。5、不在公共计算机上保存个人资料和账号信息。6、离开公用计算机前退出已登录账户。7、不在QQ、微信、论坛等留言中轻易泄露真实姓名、个人照片、身份证号或家庭电话等任何能够识别身份的信息。8、不随意在网站上注册会员或向其提供个人资料。网上个人信息安全操作规范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