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2张PPT)如果物体在力的作用下能量发生了变化,这个力一定对物体做了功。第二节功第七章机械能守恒定律1.知道功的概念,理解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2.推导出功的计算公式并能应用解题。3.知道功是标量,理解正功、负功的含义。4.会计算多个力对物体所做的总功。目标展示阅读教材57页,回忆初中学过的功的知识,总结出:1、功的概念2、做功的必要因素3、力和物体运动方向相同时,功的计算公式4、功的单位1、一个物体受到力的作用,并在力的方向上发生了一段位移,这个力就对物体做了功。2、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1)力;(2)物体在力的方向上发生的位移。3、力与物体运动的方向一致时,力做的功:W=Fl物体沿力的方向的位移力一、功4、功的单位:焦耳(J)思考与讨论:陷在雪地里的汽车,人不管怎样用力,都推不动,人的推力对汽车是否做功了?火车在平直轨道上运动,火车受的重力做不做功?思考并讨论:如图,力F的方向与物体运动的方向成某一角度α时,该力做的功如何计算?尝试推导功的计算公式。分解力分解位移FαFαLFαF1=FCOSαW=FlCOSαF2F1将力F分解公式分解位移将位移l分解Fll1l2αl1=lcosαW=Flcosα公式分解力W=Flcosα力的大小位移的大小力的方向和位移方向的夹角功的计算公式功是标量功的单位:焦耳J分解力分解位移450FS甲450FS乙450FS丙450FS丁答案:1350答案:450答案:450答案:1350思考讨论:确认力的方向与位移方向的夹角动手练习:教材59页“问题与练习”第1题思考:功的正负值分别在什么情况下出现?有何意义?(1)当α=π/2时,cosα=0,W=0。这表示力F的方向跟位移l的方向垂直时力F不做功。NGvα如小球在水平桌面上运动时,重力G和支持力N都跟位移方向垂直,这两个力不做功。二、正功和负功W=Flcosα(2)当α<π/2时,cosα>0,W>0。这表示力F对物体做正功.力F对物体运动起推动作用。(动力做正功)sαFv如人用力拉车前进时,人的拉力F对车做正功。W=Flcosα(3)当π/2<α≤π时,cosα<0,W<0。这表示力F对物体做负功.力F对物体运动起阻碍作用。(阻力做负功)sαFα如推着小车跑动的人,到达目的地减速时,人向后拉车的力F对车做负功.W=Flcosα 某力对物体做负功,往往说成“物体克服某力做功”(取绝对值)。这两种说法的意义是等同的。负功的两种说法: 例如,竖直向上抛出的球,在向上运动的过程中,重力对球做-5J的功,可以说成“球克服重力做功5J”。功的正负的含义不表示方向(功是标量)不表示大小(例如:比较-5J和3J的功哪个多)只表示力做功的效果(动力或阻力)教材59页例题改编例题1:(1)画受力图(2)求各个力做的功(3)求各个力做功的总和例题2:(1)画受力图(2)求合力(3)求合力做的功三、多个力对物体做的总功等于各个力对物体所做功的代数和(功是标量)等于这几个力的合力对物体所做的功学以致用:教材60页“问题与练习”一、做功的两个因素:力和物体在力的方向上发生的位移。二、功的公式:单位:焦耳(J) 1J=1N·m.三.功是标量,没有方向、但是有正负四、总功的求法:等于各个力所做功的代数和,也等于合力所做的功。①当0≤α<90°时W>0,力对物体做正功(动力);②当α=90时W=0,力对物体不做功;③当90°<α≤180°时,W<0,力对物体做负功或说成物体克服这个力做功(阻力).W=Flcosα课堂小结:课下思考:如果力F是变化的,功的计算公式还能直接应用吗?如果不能,有其它方法计算功吗?《7、2功》【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理解功的概念和做功的两个不可缺少的因素。 2.知道功的计算公式W=Fscosα,会用这个公式进行计算。? 3.理解正功和负功的概念和意义,知道在什么情况下力对做正功或负功。?4.知道总功的两种求法并会应用。 能力目标?:调动学生积极参与讨论的兴趣,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及表述能力,达到“温故而知新”的目的。情感目标:通过引导学生对教材所列知识的探究使学生不仅掌握所学的知识,而且掌握探究知识的方法,以达到能学以致用的目的。【教法】? 按照教材安排的顺序,通过引导和探究,边讲边议,采取讨论式的教法,并?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予以补充。 【重点】 功的计算方法及正功负功的物理意义。?? 【难点】? 正功和负功的物理意义?【教学过程】【引入新课】在初中学习过功的基础知识,了解了功和能的密切联系,所以这一章在学习机械能之前首先要学习功【新课教学】一、功展示问题,学生阅读教材并回顾初中学过的关于功的知识总结问题: 1.功的定义、要素、力与位移同方向是功的计算公式、功的单位? (1)物体受到力作用且在力的方向上通过一段位移,力就对物体做了功。? (2)功的两个要素:作用在物体上的力及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位移。?(3)当力的方向与位移方向相同时:W=FS2.思考与讨论:(观看图片情景,学生回答)当力的方向与位移方向垂直时:W=03、提问:当力的方向与位移方向既不相同又不垂直时,力对物体做的功如何计算? 学生阅读教材并讨论: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力的作用效果。学生讨论可以把该力向平行于位移和垂直于位移两个方向分解,用两个方向的分力代替该力产生的效果,该力做的功与它的两个分力做的功等效,从而得出结论。归纳总结:功的计算方法W=FScosα?教师强调各个符号的含义【学以致用】1、课件出示几幅图片,由学生分析力和位移的夹角2、教材问题与练习第1题,学生动手计算各个情况力做的功。【发现问题】通过以上练习会发现功有正负之分,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并讨论:功的正负出现的条件及其意义正功与负功夹角为锐角时力做正功;夹角为直角时力不做功;夹角为钝角时力做负功;2.学生讨论后得出结论:当力的方向与位移方向的夹角为锐角时,力做正功,该力为动力;夹角为钝角时,力做负功,该力为阻力。因此?,有如下结论:动力对物体做正功、阻力对物体做负功3、负功的两种说法:举例说明三.总功1.提出问题:在解决了单个力做功的计算问题后,当物体同时受到多个力作用时,多个力对物体所做的功应如何计算??教材例题改编:例1、先求出各力做的功,再求代数和例2、先求合力,再求合力做的功【思考探索】学生计算两种情况下的功并对结果进行对比,讨论结果相等意味着什么?2.教师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得出结论:总功的两种计算方法【课堂小结】课件展示,学生梳理【作业布置】问题与练习3、4整理到作业本上,要求规范作答【板书设计】(一)功1.定义2.两个要素? 3.功的计算公式W=FScosα(二)正功和负功1.0≤α<900,力做正功(动力)α=900,力不做功900<α≤1800,力做负功(阻力)(三计算总功的方法1.先求各力做的功,再求代数和。2.先求合力,再求合力做的功。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2第七章第二节《功》.doc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2第七章第二节《功》.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