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 共筑生命家园 课件+视频(31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6.2 共筑生命家园 课件+视频(31张PPT)

资源简介

(共34张PPT)
中国四大沙漠之一——毛乌素沙漠旧景
中国四大沙漠之一——毛乌素沙漠近照
经过中国治沙人多年的努力,毛乌素沙漠得到有效治理,水土不再流失,许多沙地,如今成了林地、草地和良田。2020年4月22日陕西省林业局公布榆林市沙化土地治理率已达93.24%,这意味着毛乌素沙漠即将从陕西版图“消失”。
你知道全中国最“憋屈”的沙漠是谁吗?
第六课
建设美丽中国
6.2
共筑生命家园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自主学习
1.
为什么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2.
如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建设生态文明?
3.
为什么要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建设生态文明?
4.
怎样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
5.
怎样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建设生态文明?
第一目
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陶渊明
西塞山前白鹭飞,
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
斜风细雨不须归。
——张志和?
阅读下列诗文,你能想象到怎样的生活图景?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为人类提供滋养和必要条件
相互依存
共生共荣
避免伤害,作出必要的补偿和修复
人与自然的关系:
这是一种动态中的平衡、发展中的协调、进取中的有度、多元中的一致、“纷乱”中的有序。
涸泽而渔
我们不要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
——恩格斯
你愿意看到这样的情景吗?
沙尘来袭
过度放牧
土地沙化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我们要建设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思考:
为什么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1)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人类面对生态危机做出的智慧选择。
(2)自然为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提供滋养和必要条件。作为自然的一部分,人类也有责任避免自然受到不必要的伤害,同时要为开发和利用自然做出必要的补偿和修复。
(3)人与自然相互依存,共生共荣,这是一种动态中的平衡、发展中的协调、进取中的有度、多元中的一致、“纷乱”中的有序。
(4)人类开发和利用自然,但不能肆意凌驾于自然之上,必须符合自然规律。如果我们对自然只是一味地索取,必然受到它的惩罚。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
为什么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P81-82
原始文明
农业文明
工业文明
生态文明
人类文明历程:
生态文明作为一种新型的社会文明形态,是人类的共识,也是时代的选择。建设生态文明就是造福人类!
观看视频:长江禁渔十年
思考:1.长江禁渔十年体现我国坚持什么基本国策?
2.如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建设生态文明?
(1)实现人处自然和谐发展,建设生态文明,要以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目标。(基础、准则、目标)
P83
(2)建设生态文明,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要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使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新。(基本国策)
P84
(3)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发展理念)
P84
如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建设生态文明?【国家角度】P83-84
第二目
坚持绿色发展道路
——走绿色发展道路,建设生态文明,实现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当代中国的发展共识。
余村走过两条不同的致富道路。请你比较一下,两条道路有什么不同?
结合材料谈谈余村是怎样处理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的?
余村的做法对我们走绿色发展道路、建设生态文明有何启示?
探究与分享
P84
今天的浙江省安吉县余村
第一次富起来
第二次富起来
以牺牲资源和环境为代价,谋求经济的一时增长。
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基础上,走绿色发展道路。
两条不同的致富道路:
鼓了“钱袋子”,
伤害了“居住环境”。
既获得了经济效益,又
获得了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1)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决不能以牺牲环境、浪费资源为代价,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
(2)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如果金山银山要以失去绿水青山为代价,那么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怎样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P85
(1)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要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
(2)走绿色发展道路,坚持绿色富国,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经济发展带来的环境效益。坚持绿色惠民,将良好生态环境作为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激发人民群众的绿色创造热情,实现绿色富国之梦。
怎样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建设生态文明?
【国家角度】
双赢之路
绿色富国、绿色惠民
(3)走绿色、循环、低碳发展之路,要坚持


的方针

节约优先
保护优先
自然恢复
(3)大力倡导节能、环保、低碳、文明的绿色生产生活方式,让绿色发展理念渗透到人们日常生活细节中

怎样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建设生态文明?【国家角度】
退耕还林
今天,“绿色化”已悄无声息地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低碳、文明生活,从我做起!
树立绿色、低碳生活理念,养成物尽其用、减少废弃物的文明行为。
拒绝购买过度包装产品,选购无包装、简易包装、大容量包装产品。
少用或不用一次性产品,选购和使用可再生材料制品。
节约粮食,减少浪费,适量点餐,践行“光盘行动”。
绿色出行,尽量搭乘公共交通工具,减少私家车出行,多骑自行车。
……
低碳微行动
学习垃圾分类知识,培养垃圾分类好习惯。
(4)建设生态文明,必须严守资源消耗上限、环境质量底线、生态保护红线。只有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全面建立资源高效利用制度,健全生态保护和修复制度,严明生态保护责任制度,才能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靠保障。
怎样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建设生态文明?
【国家角度】
美丽中国是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的概念,强调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
2017年10月18日,习近平同志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美丽中国
思考:美丽中国的轮廓和时代图景是什么样子?
(5)走绿色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经济繁荣、生态良好、人民幸福,是建设美丽中国的时代图景。
美丽中国,不仅是山清水秀、天蓝地绿,而且是留住乡愁、守望相助的生命家园。(轮廓)
美丽中国的轮廓和时代图景:
(1)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要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
P85
(2)走绿色发展道路,坚持绿色富国,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经济发展带来的环境效益。坚持绿色惠民,将良好生态环境作为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激发人民群众的绿色创造热情,实现绿色富国之梦。P85-86
(3)走绿色、循环、低碳发展之路,要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的方针,大力倡导节能、环保、低碳、文明的绿色生产生活方式,让绿色发展理念渗透到人们日常生活细节中,成为每个社会成员的自觉行动。
P86
(4)建设生态文明,必须严守资源消耗上限、环境质量底线、生态保护红线。只有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全面建立资源高效利用制度,健全生态保护和修复制度,严明生态保护责任制度,才能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靠保障。
P87
(5)走绿色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经济繁荣、生态良好、人民幸福。
P87
怎样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建设生态文明?【国家】85-P87
知识小结:
国家:①实现人处自然和谐发展,建设生态文明,要以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目标。
②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
政府:
①严格执法,依法严惩破坏资源和环境的违法行为。
②加大环保资金投入。③加强宣传,增强人民群众的节能环保意识。
社会(媒体):①宣传绿色生活理念,普及绿色生活知识。②加大对浪费资源、污染环境行为的曝光力度。
企业:①增强社会责任意识,遵守相关法律法规;②加快科技创新,节能减排;③发展循环经济、绿色经济,提高资源利用率。
个人:①树立生态文明理念,提高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②积极向公众宣传节能环保知识。③从身边小事做起,落实环保行动,如:参加义务植树,践行“光盘行动”,绿色出行,垃圾分类处理,节约用水,随手关灯,少用或不用一次性产品等;④敢于同浪费资源、破坏环境的违法行为作斗争。⑤正确行使监督权,就如何更好地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向当地政府提合理化建议(献计献策)。
如何建设生态文明(怎样建设美丽中国?)
知识拓展:
基本国策: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理念: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生态文明理念。
发展道路:绿色发展道路。
方略:依法治国、以德治国;
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科教兴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两型”社会: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建设生态文明,守护绿水青山”,必须坚持哪些基本国策、理念、发展道路、方略、战略、社会形态?
知识整合:
共筑
生命
家园
坚持人与自
然和谐共生
1.为什么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2.如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建设生态文明?
坚持绿色
发展道路
1.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
2.坚持绿色富国,
坚持绿色惠民
3.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的原则,倡导节能、环保、低碳、文明的绿色生产生活方式
4.严守资源消耗上限、环境质量底线、生态保护红线
5.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1.2020年6月5日,中国生态环境部正式发布了“中国生态环境保护吉祥物——小山、小水”。它以“青山绿水”为设计原型,表达出环境就是民生,决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去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吉祥物传达出(

A.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
B.
绿色、环保、共享的发展理念
C.
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战略方针
D.
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的方案
当堂检测
A
2.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继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抓好生态环境保护。这需要


①增强公民的环境保护意识,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②大力运用科技开发海洋资源,停止开发陆地资源
③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大力倡导绿色生产生活方式
④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禁止资源消耗的方针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B
3.不用的家具送给有需要的住户;上班不开小车改为自行车,低碳又锻炼身体;外出住宾馆,自带牙刷、梳子——如今,绿色生活方式已经成为越来越多人的自觉选择,这说明(

A.
节约资源已成为每位公民的自觉行动
B.
我们的行为可以肆意凌驾于自然之上
C.
绿色发展理念渗透到人民的生活当中
D.
我国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的现象已消失
4.
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2020年要深化重点地区大气污染治理攻坚;加强污水、垃圾处置设施建设;壮大节能环保产业;严惩非法捕杀和交易野生动物行为;实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这(

A.
有利于落实绿色发展,建设生态文明
B.
能杜绝生态环境污染,建设美丽中国
C.
符合科教兴国战略,有利于经济发展
D.
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推动复工复产
C
A
5.
漫画《变》说明了(

A.
人类关爱和保护环境就是走向重生
B.
“金山银山”就会变为“绿水青山”
C.
要坚持“先发展经济然后保护环境”
D.
我们要把生态保护作为工作的中心
6.
2020年4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陕西时强调,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绿水青山既是自然财富,又是经济财富。希望乡亲们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因茶致富、因茶兴业、脱贫奔小康。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我们应该


①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
②坚持绿色惠民,将良好生态环境作为最普惠的民生福祉
③坚持节约优先、开发有限、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
④严守资源消耗上限、环境质量底线、生态保护红线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A
B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