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一单元 声音 第一课 各种各样的声音 一、教学目标 1.科学知识 知道声音是多样的。 知道声音有高低和强弱之分,声音的强弱叫作音量,声音的高低叫作音调。 2.科学探究 能够根据已有知识和经验,结合辨听声音的有关活动简单区分声音的强弱、高低,提出与声音有关的问题,并完成可研究问题的聚焦与整理。 3.科学态度、STSE 在辨听声音的过程中,感悟声音世界的丰富多彩,从而感受大自然的美妙,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究声音秘密的兴趣。 二、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锣、电子琴、大鼓、小提琴、双响筒、教学课件。 学生准备:记录笔、活动手册。 三、教学时间 1 课时 四、教学过程 (一)教学导入 (1)看单元页画面,读小诗:歌声、琴声、雷声、机器声,有的让人心旷神怡,有的令人心烦意乱,声音世界丰富多彩,声音世界奥妙无穷。 (2)讲述:我们听过很多种声音,关于声音的奥秘也有很多。让我们走进声音王国,交流我们听到过的声音。 (二)新课学习 1. 各种各样的声音 (1)回忆生活中听过到的声音:说一说,我们听到过哪些声音?这种声音可以怎样描述它的特点或者听到后给人以什么感受? (2)学生汇报交流。教师按一定顺序追问声音名称、发声物体、特点等。 (3)现场听音感受。播放各种声音的录音,静默倾听教室周围的声音,继续让学生说出这些声音是什么物体发出的,怎样区分这些不同的声音。 (4)重点比较两种声音:播放牛叫的声音和鸟儿的叫声。 (5)交流:谁的叫声低?谁的叫声高?关于声音,你有什么发现? (6)小结:牛的叫声低,鸟的叫声高。声音多种多样,声音各有特点,有大有小,有高有低。 (7)继续提问:怎样比较声音的大小和高低? 2. 辨听声音 (1)辨听声音的强弱:分组有序地让各种乐器(例如锣、双响筒)发出大小不同的声音。 (2)交流:怎样让乐器发出大小不同的声音? (3)小结:每一种乐器,例如锣,用力敲,听到的锣声就大,否则声音就小。敲击双响筒也是这样。声音的大小就是声音的强弱,声音的强弱叫作音量。 (4)辨听声音的高低:分组有序地让各种乐器(例如电子琴、大鼓、小提琴)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 (5)交流:怎样让乐器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 (6)小结:同一种乐器,例如按电子琴不同的琴键,发出的声音高低是不同的。拉小提琴,有时声音高有时声音低,但和大鼓比起来,小提琴发出的声音比较尖、清脆,大鼓发出的声音比较粗、低沉。 (7)记录声音。把辨听声音的结果记录在学生活动手册中。 (8)总结:声音的强弱叫作音量,声音的高低叫作音调。 (9)继续思考:关于声音,你还想研究哪些问题? (三)整理,下课。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