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1张PPT)复习导入材料:九年级学生小胜认为,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要民主就不能法治。思考:(1)请谈谈你对民主的理解?(2)小胜的观点对吗?为什么?一般来说,民主在价值上要求大多数人当家作主,民主价值的实现要靠民主形式和民主制度的建立。小胜的观点是不对的。在现代社会,一个国家民主的进程和内容,都是通过宪法得以体现和反映。实践证明,通过法治体现、保障民主,才有人民自由幸福、国家繁荣发展、生活稳定有序、制度充满活力、社会长治久安的根基。第四课建设法治中国第一框夯实法治基础【学习目标】(1)认识良法,理解法治的重要意义;知道如何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2)梳理我国的法治进程,培养搜集整理的能力;总结出法治发展的规律,增强法治意识和法治能力(3)了解我国改革开放后的法治进程,理清法治进程的脉络,增强自己的法治意识;自觉成为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和坚定捍卫者行政服务中心一站式服务食品安全监督法庭审判交通秩序井然有序思考:(1)这些生活场景背后有哪些公职人员在默默付出?有交通警察、公务员、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员、法官、检察官等(2)他们依靠什么来管理实施这些行为?法治运用你的经验依法治理法治能够为人们提供良好的生活秩序,让人们能够建立起一个基本、稳定、持续的生活预期,保障人们在社会各个领域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使人们安全、有尊严地生活。(3)管理实施这些行为有何意义?相关链接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法制。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国无常强,无常弱。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我们必须把依法治国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把党和国家工作纳入法治化轨道。”坚持在法制轨道上统筹社会力量、平衡社会利益、调解社会关系、规范社会行为,依靠法治解决各种社会矛盾和问题,确保我国社会在深刻变革中既生机勃勃又井然有序。思考:两位领导人的讲话共同告诉我们什么道理?法治是现代政治文明的核心……是解决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实现社会正义的有效方式。走法治道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选择。一、选择法治道路归纳:1、法治的作用(为什么选择法治道路)①法治能够为人们提供良好的生活秩序,保障人们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使人们安全、有尊严地生活(对个人P45)②法治是现代政治文明的核心,是发展市场经济、实现强国富民的基本保障,是解决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实现社会正义的有效方式。走法治道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选择(对社会、国家P47)③社会因法治而进步,全面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对国家P48)教学目标视频探究(1)本视频中习近平主席说到“不是什么法都能治国”,不是什么法都能治好国”你赞同这观点吗?为什么?观视频,结合P45“探究与分享”答问题:良法必须建立在尊重和保障人权的基础上(2)我国十分重视未成年人保护,制定和颁布了多部保护未成年人的法律?请你列举两例,并结合这些法律规定,说说法治与你有什么关系?法治与我们息息相关。它保护着我们的健康成长,维护我们的合法权益……人治法治人治法治基础特点结果个人专制独裁随意性、多变性、不平等性带来社会发展的不稳定民主政治统一性、权威性、稳定性推动社会有序发展实行善治探究:对比人治与法治的不同②有法律制度不等于有法治。法治还要求善治。法治建立在民主政治基础上,通过赋予公民更多的参与公共活动的机会和权利,实现公共利益的最大化。①“有了法律制度就等于实行了法治”这种说法是不对的。③法治既要良法还要善治,即良法善治。良法善治前提保障(3)根据以上对比,你认为“有了法律制度就等于实行了法治”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归纳:2.法治的要求:(P45)①实行良法之治;②实行善治。教学目标视频探究请结合视频和“相关链接”P49,回答问题。(1)观看视频“全面依法治国总目标”,并完成下面的表格,了解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法治历程。时间标志性事件1997年党的十五大把①确定为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2014年十八届四中全会专题研究②若干重大问题。2020年十三届全国人大③公布,开创了我国民法典编纂立法的先河。依法治国全面依法治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二、描绘法治蓝图材料:防控新冠肺炎疫情,既要尊重医学规律实现科学防控,也要秉承法律准则坚持依法防控。在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第三次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在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下,始终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从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各环节发力,全面提高依法防控、依法治理能力,为疫情防控工作提供有力法治保障。思考:上述材料反映出全面依法治国的要求是什么?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立良法行善治有机统一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思考: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还要怎么做?归纳:3.怎样建设法治中国?②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①建设法治中国,要努力使每一项立法都得到人民群众的普遍拥护,使每一部法律法规都得到严格执行,使每一个司法案件都体现公平正义,使每一位公民都成为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和坚定捍卫者(即坚持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小结1.材料一2018年民主法治建设让人民收获满满的幸福感和安全感。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以雷霆之势拉开序幕,检察机关提起公益诉讼聚焦生态环境和食品药品安全,各级法院加强民生案件审判……人民群众的人身权、财产权、人格权正在得到充分保障。材料二党的十九大擘画了我国民主法治建设的壮美蓝图,顺应新要求,把握新机遇,法治中国建设进入新时代。(1)法治能够为人们提供良好的生活秩序,让人们能够建立起一个基本、稳定、持续的生活预期,保障人们在社会各个领域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使人们安全、有尊严地生活。P45(2)民主法治建设让人民收获满满的幸福感和安全感,让人民群众的人身权、财产权、人格权得到充分保障。(联系材料)思考:结合材料,谈谈法治对人们生活的重要性。课堂巩固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17年11月7日,《监察法(草案)》面向社会征求意见。《监察法(草案)规定,中央设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委员会,作为最高国家监察机关,负责全国监察工作。地方各级监察委员会由各级人大产生。监察法监察的对像全面涵盖六大类履行公职的人员,草案还对监察委履行的监督、调查、处置3项监察职责进行了具体规定。此外,草案明确了监察委的监察权限,对监察委可以采取的谈话、讯问……留置等12项措施作出具体规定。请从法治的要求角度去分析为什么我国《监察法》的制定要广泛收集民意?(1)法治要求实行良法之治。良法反映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意志和利益,反映社会发展的规律,维护公民的基本权利,符合公平正义的要求,促进人与社会的共同发展。(2)法治还要求实行善治。法治建立在民主政治基础上,通过赋予公民更多的参与公共活动的机会和权利,实现公共利益的最大化。(3)我国《监察法》的制定要广泛收集民意,反映了《监察法》是代表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意志和利益的,也体现其建立在民主政治的基础上,赋予公民更多的参与公共活动的机会和权利。(联系材料)请从法治的要求角度去分析为什么我国《监察法》的制定要广泛收集民意?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4.1 夯实法治基础 课件.pptx 全面依法治国总目标.mp4 良法与善治.mp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