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1章地球上的生物一、艳丽多姿的生物1.生物生活和居住的地方称为__________或__________。2.土壤为植物的生长提供了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大多数陆生植物的根具有__________的作用。3.陆生植物的叶对环境的适应(1)植物的叶片大多呈__________色扁平状,能吸收__________进行光合作用,制造__________。(2)仙人掌的叶退化成刺,是对__________环境的适应;捕蝇草的捕虫叶是对__________环境的适应;阔叶树在冬天有的落叶有的不落叶,是对__________的适应。4.陆生植物的茎对环境的适应(1)__________:茎直立且结实(大部分植物的茎)。(2)__________:匍匐在地面上生长。(3)__________:沿着其他物体呈螺旋状缠绕。(4)__________:特有的结构攀援支持物上升。5.陆生植物的花和果实对环境的适应(1)虫媒花:有些植物的花具有鲜艳的色彩和甜美的花蜜,柱头膨大,这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2)风媒花:像小麦的花一样不鲜艳,花粉很小很轻,柱头羽毛状,这是为了__________。(3)许多果实也有艳丽的色彩或诱人的香味,这是为了吸引鸟类__________;蒲公英的种子像降落伞,这是为了借助__________散播果实。6.总结:陆生植物的叶、茎、花、果实的形态多种多样,这是为了与__________相适应。7.陆生高等动物为了适应陆地环境,具有___________支撑身体和______________的身体表面。8.鸟类适应飞行生活的特征:身体呈__________,前肢变为_______,__________中空、牙齿退化。9.骆驼适应干旱沙漠环境的特征:四肢底部有__________,驼峰内贮有__________,具有__________个胃。10.有些动物冬季毛发__________,夏季毛发__________,这是对温度的适应。11.动物常利用自身的体形和体色来迷惑敌人。草绿色的螳螂在绿草丛中很难被发现,这种现象在生物学上称为__________;竹节虫的体形似竹节,体色以绿色和褐色为主,这种现象在生物学上称为__________;有些毛毛虫体色十分鲜艳,这种现象称为__________。12.保护色能使动物免受__________,或有利于__________。13.水中溶解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无机物质和糖等__________,温度变化比较_________,所以水环境比陆地环境__________。14.水生生物的结构一般比陆生生物简单。15.海带、水绵等水生低等植物,没有根、茎、叶,细胞直接接触水,从水中吸收__________和溶解在水中的__________,并吸收阳光制造有机物。16.常见的高等水生植物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17.鱼类适应水生生活的特征:身体呈__________,体表有__________,用__________呼吸,用__________游泳。18.许多水生动物除__________捕食外,还能__________捕食。19.水生哺乳动物体形似鱼,前肢鳍状,后肢消失,体毛退化,有似鱼的“背鳍”和叉状的“尾鳍”。20.青蛙的幼体用__________呼吸,依靠__________游泳,适应__________生活;成体用__________和__________呼吸,有强健的__________,适应__________生活。二、生物的基本特征1.生物能进行__________,通过生殖产生后代。2.生物有__________和__________的现象。动植物从幼体发育为成体,并具有生殖能力。3.生物具有__________。生物体能对刺激作出反应。4.生物具有__________和__________的特征。遗传物质从父母向子女的传递,实现了遗传;而遗传物质的改变,引起了生物的变异。1章地球上的生物一、艳丽多姿的生物1.生物生活和居住的地方称为栖息地或生境。2.土壤为植物的生长提供了养分、水分和空气。大多数陆生植物的根具有固定植株的作用。3.陆生植物的叶对环境的适应(1)植物的叶片大多呈绿色扁平状,能吸收太阳光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2)仙人掌的叶退化成刺,是对干旱缺水环境的适应;捕蝇草的捕虫叶是对缺少氮肥环境的适应;阔叶树在冬天有的落叶有的不落叶,是对温度的适应。4.陆生植物的茎对环境的适应(1)直立茎:茎直立且结实(大部分植物的茎)。(2)匍匐茎:匍匐在地面上生长。(3)缠绕茎:沿着其他物体呈螺旋状缠绕。(4)攀援茎:特有的结构攀援支持物上升。5.陆生植物的花和果实对环境的适应(1)虫媒花:有些植物的花具有鲜艳的色彩和甜美的花蜜,柱头膨大,这是为了吸引昆虫传粉。(2)风媒花:像小麦的花一样不鲜艳,花粉很小很轻,柱头羽毛状,这是为了风力传粉。(3)许多果实也有艳丽的色彩或诱人的香味,这是为了吸引鸟类散播种子;蒲公英的种子像降落伞,这是为了借助风力散播果实。6.总结:陆生植物的叶、茎、花、果实的形态多种多样,这是为了与生存环境相适应。7.陆生高等动物为了适应陆地环境,具有发达的附肢支撑身体和防止水分散失的身体表面。8.鸟类适应飞行生活的特征:身体呈纺锤形,前肢变为翼,骨骼中空、牙齿退化。9.骆驼适应干旱沙漠环境的特征:四肢底部有厚皮,驼峰内贮有脂肪,具有三个胃。10.有些动物冬季毛发致密,夏季毛发稀疏,这是对温度的适应。11.动物常利用自身的体形和体色来迷惑敌人。草绿色的螳螂在绿草丛中很难被发现,这种现象在生物学上称为保护色;竹节虫的体形似竹节,体色以绿色和褐色为主,这种现象在生物学上称为拟态;有些毛毛虫体色十分鲜艳,这种现象称为警戒色。12.保护色能使动物免受敌害攻击,或有利于捕猎食物。13.水中溶解有氧气、氮、磷、钾等无机物质和糖等有机物质,温度变化比较小,所以水环境比陆地环境稳定。14.水生生物的结构一般比陆生生物简单。15.海带、水绵等水生低等植物,没有根、茎、叶,细胞直接接触水,从水中吸收营养物质和溶解在水中的二氧化碳,并吸收阳光制造有机物。16.常见的高等水生植物有芦苇、荷花、黑藻、浮萍等。17.鱼类适应水生生活的特征:身体呈纺锤形,体表有鳞片,用鳃呼吸,用鳍游泳。18.许多水生动物除主动捕食外,还能被动捕食。19.水生哺乳动物体形似鱼,前肢鳍状,后肢消失,体毛退化,有似鱼的“背鳍”和叉状的“尾鳍”。20.青蛙的幼体用鳃呼吸,依靠尾游泳,适应水中生活;成体用肺和皮肤呼吸,有强健的后肢,适应陆栖生活。二、生物的基本特征1.生物能进行繁殖,通过生殖产生后代。2.生物有生长和发育的现象。动植物从幼体发育为成体,并具有生殖能力。3.生物具有应激性。生物体能对刺激作出反应。4.生物具有遗传和变异的特征。遗传物质从父母向子女的传递,实现了遗传;而遗传物质的改变,引起了生物的变异。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1章知识点复习.docx 1章知识点复习答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