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抵制诱惑 辅导目标:? 学生能够了解身边存在的种种诱惑。? 引导学生正确看待身边的各种诱惑。? 引导学生如何去拒绝各种应该拒绝的诱惑。? 辅导重难点:? 正确识别生活中的不良诱惑,并学会拒绝它。? 网络的诱惑不易辨别利弊,该如何在生活中把握度。? 辅导方法:师生联系实际交流,资料交流,小小辩论会。? 情感,态度,价值观:鼓起战胜不良诱惑的勇气和信心。? 辅导步骤:? 导入:同学们,我们马上就小学毕业了,老师为你们高兴,但同时也有一丝担忧。因为随着年龄的增长,你们面临的各种诱惑也增多了,同学们能正确的对待各种诱惑,并好好的把握自己吗?来,我们先说一说,生活中我们都会面临哪些诱惑。(大屏示生活中的各种诱惑)? 二、谈诱惑。(3分钟)? 1.分类:美好的诱惑?中性的诱惑?不良的诱惑? 2.了解学生对各种诱惑的理解。? 三、面对诱惑。?美好的诱惑:? 1.中奖? 师:一提到中奖,老师会想起一位父亲,你们想到了吗?? 生1:是上学期学的课文《最富有的时刻》中的那位父亲。? 生2:文中的父亲之所以拒绝中奖汽车的诱惑,是因为他不想违背道德准则。? 2.金钱?:(5分钟)? 情境测试:(大屏幕选择)面对金钱的诱惑,我们该怎么做?(讨论交流)? 生:我们选择把钱包还给失主。? 师:相信同学们都是善良的孩子。但生活中也会有人选择其他两项的,这样的人今后会是什么下场?? 生:慢慢走上犯罪道路或没朋友。? 小品:《放学的路上》? 张舟和文皓是好朋友。一天,张舟要求文皓一起去抢低年级同学的 钱......? 师:两位抢钱的同学会是怎样的结局?他们分别范了什么错误?? 预设:张舟用不正当的手段获取钱财,文皓不会拒绝别人的无理要求。? 师:如果你是他们,你会怎样做?你认为文皓有什么弱点?? 生1:君子爱财,取之有道。我会用正当的方法获取钱财,而不是去欺负小同学。? 生2:我认为文皓太爱面子,立场不坚定,对别人的无理要求不会拒绝。? 生3:我会跟文皓讲清抢钱的危害,阻止对方犯错误: ?师小结:在违背道德的时候,我们要学会委婉地拒绝。(板书)?不良的诱惑(板书陷阱简笔画)? (一)毒品(8分钟)? 师:为什么说毒品是陷阱呢?老师给大家带来一段视频,看看毒品是怎样把人一步步带进陷阱里去的?? 视频:毒瘾是怎样形成的。(教师结合视频适当讲解)? 2.学生谈有关毒品的案例及危害。? 生:造成家破人亡的种种案例。? 赌博(5分钟)????? 1.图片资料:赌王代价。? 2.学生谈有关赌博的案例及危害。? 生:造成妻离子散的种种案例。? (三)邪教(2分钟)? 图片资料:法轮功受害者。(认识法轮功)? 师小结:面对不良的诱惑,我们要坚决说“不”,坚决拒绝。(板书)?中性的诱惑? (一)烟酒等? 师:同学们,你们当中有抽烟喝酒的人吗?? 生:没有。? 师:老师不相信,烟酒是可以接触的,但不是现在,长大后,为了工作,我们可以抽烟喝酒,但一定要把握好度。? (二)网络(12分钟)? 师:我们国家的网络技术在全世界是一流的,网络一定是有利的。但是,网络也有很多的负面影响。同学们,你怎样看待网络的利弊?下面我们就开一个简短的辩论会,说一说网络的利与弊吧。? 1.小小辩论会:网络的利与弊。?预设:? (1)网络的利大于弊:网络为青少年提供了求知和学习的广阔校园。网络为青少年获得各种信息提供了新的渠道;网络有助于拓宽青少年的思路和视野,加强青少年之间的交流和沟通,增强青少年的社会参与度,开发青少年内在的潜能;青少年可以利用互联网展现自我;网络有助于培养青少年创新观念、锻炼创新思维:平等是互联网的一大特点,大家都在同一起跑线上,经受网络平等性熏陶的青少年,自然会增强平等待人、待己的观念。? (2)网络的弊大于利:网络的创造性催生青少年的现代观念,而网络的复杂性又易使青少年产生思想混乱;网络的丰富性拓宽了青少年求知途径,过多的信息也易对青少年造成“信息污染”;网络的高科技特征易造成青少年单一的技术崇拜;对身体健康的影响。长时间面对计算机屏幕,导致青少年生理机能失调、内分泌紊乱、神经系统正常节律被破坏等等。据有关专家介绍,长时间坐在计算机前的青少年中,患有缺铁性贫血、近视,脊椎及身体其它部位的疾患明显偏高;上网可导致青少年荒废学业。一方面,上网挤占了青少年读书和思考的时间,另一方面,在网上有人靠帮别人写作文,写论文赚钱,于是有很多缺少自律的青少年从网上下载文章作为作业交给老师,这就大大降低了青少年学习的认真态度,也有部分人过度迷恋于网络,依赖电脑,沉湎于电脑网络,正常学习、生活秩序受到破坏,学习成绩下降,有些甚至厌学、逃学、辍学。? 2.学生谈过度上网的危害。? 师小结:对于中性的诱惑,我们要好好把握一个“度”,做事情过度了,也需要拒绝。? 四、归纳总结不良诱惑的危害。? 师:同学们,我们刚刚交流了许多有关毒品,赌博等不良诱惑的案例,现在我们归纳一下这些不良诱惑都有哪些危害呢?? 生1:对社会的危害:违法犯罪现象等。? 生2:对身体上的危害:失明,死亡等。? 生3:对家庭的危害:妻离子散,家破人亡等。? 五、再谈危害:? 大屏幕出示所有不良诱惑的危害,再次警示学生坚决拒绝不良诱惑。?六、师总结:?? 大千世界五光十色、无奇不有,在我们的周围存在着很多的诱惑。其中有些诱惑不知不觉地向我们走近,所以我们要学会分辨并自觉抑制,这样才会有健康幸福的生活。否则,我们会为之付出沉重的代价。希望同学们小学毕业后,能记住这节课,记住老师对你们的嘱咐。希望同学们今后的生活健康快乐!? 辅导课反思:? 本节课体现了以下几方面的特点:? 1.?选材适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六年级学生马上小学毕业了,面临的各种诱惑多了,他们如何正确的识别各种诱惑,并学会拒绝,是他们刚刚步入中学时代的必修课。? 2.?辅导方式注重了学生的活动和体验,体现了“教师讲的少,学生感悟多”的特点。? 3.?主题鲜明,围绕“学会拒绝”这一主题搞活动,以学生身边的故事、话题为主,通过情境再现,角色扮演,讨论沟通,交流资料等环节,达到了“形散而神不散”的活动效果。? 4.?创造宽松愉快的课堂活动氛围,使学生能有信心的去思考,获得的心理体验很真实,很投入。记得一个学生在交流网络危害环节时,老师开了一玩笑,学 生很认真的表明了自己的态度,表示自己坚决不会被网络所束缚和迷惑。这一现象说明学生的心理气氛轻松活跃,能够表露自我,敞开心扉,坦诚相待。? 5.?注重课堂实效,能够抓住重点,抓症结进行辅导。因为这个年龄的孩子对他们诱惑力最大的是网络游戏,所以在“谈网络诱惑”的环节上学生交流的最多,学生在交流感悟的过程中了解了网络的利弊,心中形成了一定的识别标准。便于他们今后能正确的对待网络。? 不足:1.由于学生对辩论会这一形式不熟悉,在辩论环节上没能做到环环相扣。??????? 2.“谈网络诱惑”部分由于时间限制,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没有谈。如果让我再重新设计这节课,我会把其他的内容做更多的删减,我展示的内容再少些,深入到学生当中去,给学生谈自己的机会再多些,以达到悟的提升效果。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