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打破思维的框框》教学设计 学情分析:? 六年级的小学生正处于由具体形象思维到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阶段。他们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在逐渐增强,但容易受以往经验的影响,难以跳出原有的惯性思维,从而导致一些失败经验的产生。? 这一阶段的学生自我意识迅速发展,开始追求独特性和求异性,具有很大的可塑性。自我意识的发展和思维的发展,使他们对事物开始有了自己独特的认识和理解,这也为其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引导学生发现、体验惯性思维对自己的影响;尝试突破惯性思维,打破思维的框框,发掘自己的思维潜力。? 2、提高学生在实际学习和生活中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会发散思维、从多角度思考、充分发挥想象力,激发创造性思维。? 活动重、难点:? 重点:通过活动,引导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惯性思维对自己的消极影响,突破常规、创新思维,充分发掘自己的思维潜力。? 难点:没有经过正确的引导,有时很难跳出惯性思维的消极影响。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灵活变通、大胆尝试、努力探索,跳出惯性思维的限制,拓展思维空间。? 教学准备:? 课件、学习单、回形针、海洋球、竞赛板、磁钉、小奖励等等。? 活动过程:? (一)发现阶段? 师生问候,直入课题。? 然后教师询问学生“看到课题,你有什么想法或者疑问吗?”??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动脑思考,并带着问题进入学习,在发现、体验、探究中突破惯性思维对我们的影响,激发创造性思维。? 体验阶段? 1.朗读下列文字。? “找呀找呀找朋友,找到一个好朋友,敬个礼呀握握手,你是我的好朋友。”……? 呈现几段歌词,让学生们朗读出来。有的学生是唱出来的。教师问:“为什么我们读着读着,会忍不住唱出来呢?”? 习惯性地按照以往的方式来思考和解决问题,这就是惯性思维? 【设计意图】通过活动,使学生初步了解惯性思维。 2.?左右脑测试。?? 观看图片,舞女是顺时针旋转还是逆时针呢?速度是快还是慢?思考:“为什么同一张图片,看到的却不一样呢?”? 教师总结:视觉也受惯性思维的支配。习惯用右脑思维的人,看到图片是顺时针旋转;习惯用左脑思维的人,看到的是逆时针。看到一会顺时针,一会逆时针,则表明你的左右脑功能都很强大。? 【设计意图】对惯性思维进行深入探究,使学生意识到,原来我 们在不知不觉中就受惯性思维的影响。? 3.九点连线。? 要求:请用四条直线连接九个点,不能倒退也不能中断,一笔完成。? 教师总结:九点之外有框,但不能给思维也设上框框,只有尝试打破框框,才能解决问题。? 【设计意图】通过这个活动,让学生体验惯性思维对我们的影响,引导学生了解惯性思维的消极作用,为探究阶段通过练习尝试打破框框做好铺垫。? (三)探究阶段? 思维能力是可以通过训练得到提升的,带领学生进入思维提升训练营。按照课前分组,小组竞赛。(教师粘贴竞赛板)? 第一关:脑洞大开。? 每个小组分发一个海洋球,要求: 1、每个人的手都要接触到球。 2、用时最短的小组获胜。?? 第一次比赛。邀请成功的小组分享经验。教师适时引导:送给同学们一个智慧锦囊。板书:突破常规、发散思维。? 小组讨论,有没有更好的方式可以用时更短?? 第二次比赛。请各组介绍传球方法。? 【设计意图】通过这一环节的两次比赛活动,引导学生勇敢突破常规的思维模式,积极思考,寻找更多解决问题的办法。? 第二关:头脑风暴。? 列举回形针的用途。列举用途时,越多越好、越新奇越好。引导学生从回形针的形状、材质、组合等多个方面联想。? 小组展示。教师展示自己搜集的一些回形针的用途。? 教师总结:换个角度思考问题,也许会有更多发现。板书:换个角度、灵活变通。? 【设计意图】小小的回形针,同学们在集体的思维碰撞中想到了这么多的用途。使学生学会从多个角度思考问题。? 第三关:创意无限。? 欣赏一幅画作。板书:奇思妙想,创意无限。平时同学们都是用线条来画画,今天尝试使用色块,像玩积木一样,通过不同颜色的色块堆积形成漂亮的图案。? 小组展示、分享。观察:有没有两幅一样的作品?? 教师总结:每个人的思维都是独一无二的,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想象力可以为我们的创新思维插上翅膀。? 【设计意图】在画画的过程中,部分学生还是会用线条作画,教师要及时提醒,使学生意识到,打破思维的框框、突破惯性思维对我们的限制,其实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需要加强对学生想象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并引导学生将学习到的方法应用到自己的实际学习、生活中去。? (四)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活动,你收获了什么?请与大家分享一下你的收获和体会吧!? 学生总结。……? 教师总结:人的思维空间是无限的,能够把人限制住的,只有我们自己。同学们,思维能力的提升,需要我们勇敢的打破框框,激发创造性思维,更需要我们坚持不懈的练习!相信未来,你们中会出现小爱迪生、小牛顿、小爱因斯坦……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