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科目 政治 课题 第一课第一框《公有制为主体 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课时 1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知道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的内容及其地位;知道公有制经济的地位及表现; 掌握坚持公有制经济主体地位的原因;掌握国有经济及国有企业的地位; 能力目标:熟悉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原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提高全面分析问题和透过问题看本质的能力 核心素养 政治认同:理解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的原因及表现,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 公共参与: 投身于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经济建设你当中去。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公有制经济的地位及表现;公有制经济主体地位的原因;国有经济及国有企业的地位 教学难点:公有制经济的地位及表现; 课前准备 教具: 1、常规教具:黑板、粉笔 2、多媒体 教 学 过 程 导入新课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消费各种各样的产品,接受各种各样的服务,这些产品和服务是由各行各业的劳动者生产和提供的,劳动者从事生产,提供服务都是在基本经济制度下进行的,基本经济制度看似离我们很远,实则与我们密切相关,我们丰富多彩的生活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的辉煌成就,都离不开它,那么,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什么呢,如何坚持和完善这一基本经济制度呢,让我们带着好奇心去探索这些问题。 新课讲授 公有制为主体 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探究一: 人类要生存和发展,就要满足衣食住行等基本生活需要,就必须进行物质资料生产,物质资料生产离不开人的劳动和生产资料,劳动是物质财富的源泉,也是价值的唯一源泉,生产资料是创造物质,财富和价值的条件。 问题:什么是价值? 学生:思考讨论 教师总结:凝结在商品中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问题:那么什么是物质资料的生产呢? 学生:讨论回答 教师总结:物质资料生产是指人类通过自身的劳动,征服自然、改造自然将自然界原有的自然物质改变成适合人类需要的物质财富的活动。 教师讲授:物质资料生产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基础。劳动是物质财富的源泉,也是价值的唯一源泉,生产资料是创造物质,财富和价值的条件。那我们继续来了解什么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生产力是具有劳动能力的人和生产资料相结合而形成的改造自然的能力,包括劳动者、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三个本要素。生产关系指人们在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结成的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具体包括生产资料所有制、产品的分配方式以及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和相互关系等。其中,生产资料所有制在生产关系中起着决定性作用,是生产关系的核心,是经济制度的基础。占支配地位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着一个社会的基本性质和发展方向。 过渡: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到底是什么呢? 学生:阅读第三页寻找答案 教师总结: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问题:我国为什么要实行这样的基本经济制度呢? 学生:思考回答 教师总结:(1)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支柱,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根基,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也进入了新时代,必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为科学指引,在坚持基本经济制度的基础上,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 教师讲解:那我们分别来看一下,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 展示我国公有制经济的相关企业并介绍。 教师讲解:那么,公有制经济都包含哪些内容呢? 学生:阅读课本第3页,回答问题 教师总结:公有制经济包括国有经济、集体经济以及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介绍几个国有经济、集体经济、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的企业。 问题:我国为什么要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呢? 探究一:1978年以来,为了探索与现代生产力水平相适应的农村集体经济经营方式,如果在坚持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性质不变的前提下,不断推进经营方式改革,以下是某村的探索历程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该村通过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行个人承包,村办企业成立多种形式的经营联合体等措施,调动了农民,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推动了经济发展,是村民摆脱了贫困,解决了温饱问题。 2000年后为了实现全村人共同富裕,针对气更足,商品富,差距拉大等问题,该村通过集体规划土地,成立专业合作社,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壮大了集体经济,党的18大以来,该村成立股份合作社,在村集体控股的基础上,吸纳村民入股,吸引优质企业投资,在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基础上,推动123产业融合发展,目前,该村已建设成为物质富裕,精神富有的美丽乡村。 结合材料谈谈坚持和完善公有制经济是如何促进该村生产力发展和共同富裕的? 探究二:邓小平指出:“一个公有制占主体,一个共同富裕,这是我们所必须坚持的,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就是要坚决执行和实现这些社会主义的原则,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教师:相应引导 学生:思考尝试回答 教师总结: (1)以公有制为主体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制度的根本特征,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辉煌成就,离不开公有制经济。 (2)以公有制为主体是促进生产力发展的根本要求。生产资料公有制适应社会化大生产要求,是社会主义国家对社会生产和经济发展进行宏观调控的根本制度基础,有利于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3)以公有制为主体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基本前提。生产决定分配,不同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不同的分配制度,生产资料公有制决定了社会主义国家必须采取按劳分配制度,体现了人们在生产资料占有上的平等关系,能防止两极分化,有利于人民共享发展成果,实现共同富裕。 过渡:公有制经济占主体地位是如何体现的呢? 探究三:国防工业、造币工业、航空航天工业等、支柱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中的重要骨干企业{机械工业、电子工业、汽车工业、石油化工、建筑业等)、提供重要公共产品的行业(大江大河的治理、重点防护林工程、重点公益事业等)、重大基础设施和重要矿产资源行业(煤气、电力电网、电信、煤炭等)。 2017年,在石油天然气开采行业,国有控股企业资产占该行业全部资产比重达百分之九十四点七,在煤炭开采行业,国有控股企业资产比重达76%,在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行业,国有控股企业资产比重达50.5%,在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行业,国有控股企业资产比重达87.3%。在水的生产和供应行业,国有控股企业资产比重达81.9%。 问题:分析得出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 学生:思考回答 教师总结: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这是就全国而言,有的地方、有的产业可以有所差别。不仅是量的优势,更要注重质的提高。 教师:列举公有资产占社会总资产的相关数据 问题:分析得出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 问题:那么,什么是公有资产?什么又是国民经济命脉呢? 教师总结:公有资产是由国有经济,集体经济以及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构成的公有资产,主要包括经营性资产,非经营性资产,经营性资产,以保值增值为主要目的的资产,非经营性资产投资与行政,国防,公益事业等而形成的资产。 国民经济命脉只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大作用的行业,企业和资源 过渡:那么国有经济又具有怎样的地位呢?其实现形式是什么? 学生:思考回答 教师总结: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起主导作用。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对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国有经济必须占支配地位。 实现形式:国有企业是国有经济最主要的实现形式。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是推进国家现代化,保障人民共同利益的重要力量,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重要支柱和依靠力量。 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探究四 有一对夫妻开了家小饭馆儿,取名为“小南瓜”,夫妻俩既当老板,又当服务员儿,他们把农民卖不出去的小南瓜加工成美味食品,远近闻名,随着生意越来越红火,他们租了更大面积的店铺,骗了数十个服务人员,后来,为了把小南瓜打造成全国性的连锁店,他们又引进了国外投资机构的资金 小南瓜的所有制经济形势发生了什么变化,这些所有制经济形式有什么不同 学生:思考回答 教师总结:材料中“小南瓜”的所有制经济形式,经历了从个体经济到私营经济,再到中外合资经济的变化,个体经济失职,由劳动者,个人或家庭占有生产资料,从事个体劳动和经营的经济,信用经济是指以生产资料私有和雇佣劳动为基础的经济,以及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私人成分,中外合资经营企业设置中国合营者与外国合营者,依照中国法律的规定,在中国境内共同投资共同经营,并按投资比例分享利润,分担风险及亏损的企业。 这里的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和外资经济还有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非公有制成分都属于非公有制经济。 问题:在我国,公有制经济占主体地位,是不是说非公有制经济不重要呢?为什么? 学生:思考回答 教师总结:不是。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非公有制经济成为稳定经济增长和改善民生的重要力量、创业就业的主要领域、技术创新的重要主体、国家税收的重要来源,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政府职能转变、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国际市场开拓等发挥了重要作用。 探究五 1997年,党的15大把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确立为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明确提出,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2002年党的16大提出,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2012年,党的18大在坚持两个毫不动摇的基础上提出,保证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 2013年,党的18届三中全会提出,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都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 2017年,党的19大把两个毫不动摇写入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作为党和国家一项大政方针进一步确定下来。 谈谈为什么要坚持公有制经济,非公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学生:思考回答 教师总结:①从两者关系来看: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不是相互排斥、相互抵消的,而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共同发展,统一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之中。 ②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有利于形成各种所有制之间的市场竞争关系,调动不同经济主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有效利用各方面的资源,取长补短,激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活力,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③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各有优势,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都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 结束新课 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所取得的历史性成就与确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密切相关。其中,既有以国有经济为主的公有制经济的贡献,也有非公有制经济的贡献,表明既不搞单一公有制也不搞私有化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巨大成功。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意味着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新时代的一个重要特点是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解决这一主要矛盾,仍然要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 四、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以及实行基本经济制度的原因,公有制和非公有制以及国有经济的地位。能够更加肯定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是符合我国国情和国家性质的。 五、板书设计 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 1、内容: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2、地位: 内容 地位 3、公有制经济 作用 主体地位的体现 国有经济的地位 内容 4、非公有制经济 地位 5、为什么要坚持公有制经济,非公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六、课后作业 完成本课时的学案及同步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