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人教部编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5.1 法不可违》课件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0年人教部编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5.1 法不可违》课件PPT

资源简介

(共19张PPT)
知识目标
1
2
法律的规范作用
2
3
违法行为的含义和种类
认识身边的违法行为和要求
1.法律的规范作用
2.违法行为的含义和种类
2.违法行为的含义和种类



3
2
1
民事违法行为
刑事违法行为
行政违法行为
判断下图分别属于什么违法行为?
材料
对社会的危害程度
违反的法律
承担的法律责任
所属违法类别



较轻
较轻
严重
行政法
民法
刑法
行政制裁
民事责任
刑事处罚
行政违法行为
民事违法行为
刑事违法行为
一般违法行为
不同点:
犯罪
三类违法行为的相同点
都有社会危害性。
1
都是违法行为。
2
都要承担法律责任。
3
03
他们这种行为违法吗?
都是违反治安管理法的行政违法行为。
认识身边的违法行为和要求
探究分享
侵犯了他人的财产所有权
“定金”和“订金”混淆不清,无法履行合同规定的违约赔偿。
03
认识身边的违法行为和要求
未经他人允许,将其照片放到网站使用。
探究分享
侵犯了他人的肖像权,给他人的人格尊严造成侵害。
认识身边的违法行为和要求
03
出版社未经作者同意
发表其作品。
探究分享
侵犯了他人的知识产权,挫伤了进行创作作品的积极性。
认识身边的违法行为和要求
03
典型的民事违法行为。
遵章守法是社会和谐的保证
我们要认识一般违法行为的危害,自觉依法规范自己的行为。
1
在社会生活中,要分清是非,增强守法观念,严格遵守治安管理的法律规定。
2
法律
遵守
在社会交往中,要依法从事民事活动,积极防范民事侵权行为和合同违法行为。
3
认识身边的违法行为和要求
03
违法无小事
警惕身边的违法行为
法不可违
本课小结
如何理解法律
违法行为的含义
遵章守法
违法行为的分类
民事违法行为的典型表现
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行政违法行为
民事违法行为
刑事违法行为
行政违法行为
1.下列属于违法行为的是(
)
①小东参与抢劫他人财物 
②小哲经常参与赌博、寻衅滋事、打架斗殴 
③小青周末没有参加社区的献爱心活动 
④小将多次拨打119谎报火情
A.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随堂检测
B.①②④
2.池某因扰乱公共秩序被处罚款;瞿某因醉驾被处拘役,他们的行为分别属于(
)
A.民事违法行为 一般违法行为
B.行政违法行为 民事违法行为
D.民事违法行为 刑事违法行为
随堂检测
C.行政违法行为 严重违法行为
3.谎报火警、匪警、无端拨打“110”电话,故意移动、损坏交通标志等行为,一般来说,公安机关给予处罚的依据是(
)
A.民法通则
B.刑法
C.宪法
随堂检测
D.治安管理处罚法
4.截至2017年8月14日,“猎狐”专项行动启动两年来,公安部已从40多个国家和地区抓获300名以上外逃人员,其中包括多名涉案官员。其中大部分都已受审判决。这主要说明(
)
①无论是一般违法还是犯罪都要承担法律责任 
②法律是惩治违法犯罪的最强有力武器 
③法律是最刚性的社会规则 
④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④
随堂检测
D.①③④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