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高中政治思品必修二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4.2我国的社会保障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统编版高中政治思品必修二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4.2我国的社会保障教案

资源简介

课时2 我国的社会保障
课标要求 评析实现共同富裕、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收入分配与社会保障政策;列举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的措施。
一、多种多样的社会保障

1.必要性
面对现实生活中人们可能遇到的疾病、失业、养老、灾害、生活贫困等各种问题,国家依法建立起由政府和社会承担主要责任的社会保障“安全网”。
2.作用
(1)社会保障通过防范和化解社会成员的生存危机,保障他们的基本生活权利,能够有效维护社会生活秩序的稳定。
(2)社会保障通过收入再分配,能够调节不同社会群体之间的利益关系,化解社会矛盾和冲突,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3)社会保障通过风险分摊与责任共担,充分发挥社会互助功能,同时发挥社会成员的自助与他助,推动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试判断:解决生活困难只需要社会保障就可以了。(  )
提示 ×。居民解决生活困难除了发挥社会保障的作用外,更重要的是要提高自力更生的能力。
3.主要内容
项目
地位
内容
社会保险
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核心
通过政府、单位、个人三方共同筹集资金;保障公民在年老、疾病、工伤、失业、生育等情况下依法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在我国,社会保险主要包括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生育保险
社会救助
是最先形成的、历史最悠久的社会保障形式;是保障社会成员生活安全与生存权利的“最后一道防线”
政府通过国民收入再分配,对因自然灾害或其他经济社会原因而无法维持最低生活水平的公民给予无偿帮助,以保障其最低生活水平
社会福利
是最高层次的社会保障
政府和社会向老年人、残疾人、妇女、儿童和其他社会成员提供的社会化服务、实物供给或者福利津贴,以满足社会成员的生活需要并促使其生活质量不断得到改善和提高
社会优抚
特殊的社会保障
国家和社会依法对现役军人、复员退伍军人以及军烈属等优抚对象实行物质照顾、生活和工作安置、精神抚慰的褒扬性、补偿性、优待性、综合性的特殊社会保障

请思考:在我国,社会保险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提示 在我国,社会保险主要包括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生育保险。

1.全面理解社会保障体系
(1)社会保障体系是指国家通过立法而制定的社会保险、救助、补贴等一系列制度的总称,是现代国家最重要的社会经济制度之一。
(2)社会保障体系的作用在于保障全社会成员基本生存与生活需要,特别是保障公民在年老、疾病、伤残、失业、生育、死亡、遭遇灾害、面临生活困难时的特殊需要。
(3)社会保障体系由国家通过国民收入再分配实现,由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社会优抚等不同性质、作用和形式的社会保障制度构成。
(4)现代国家必须制定社会保障法律规范,保证社会保障制度真正得到贯彻实施。
2.社会保险和商业保险

社会保险
商业保险
性质
具有强制性和福利性质
自愿的市场行为
经营目标
保障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维护社会稳定
追求利润
经营方式
由国家经办
保险公司经营
费用来源
由国家、单位和个人分摊
全部由个人承担
保障对象
法律规定有权利享受社会保险的人
签订保险合同并按照约定缴费的人
保障水平
保障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需求
满足被保险人的较高层次的保险需求


例1 对于社会福利,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
A.社会福利是政府和社会向老年人、残疾人、妇女儿童及其他社会成员提供社会化的服务、实物供给、福利津贴
B.社会福利用以满足社会成员的生活需要并促使其生活质量不断得到改善和提高
C.社会福利是最高层次的社会保障
D.社会福利是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核心
答案 D
解析 社会保险是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核心,D表述错误。
例2 坚持共享发展,必须建立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不断扩大社会保障的范围。这一制度的完善,预期的传导路径是(  )
A.扩大社会保障范围→提高居民收入→提高货币购买力→改善人民生活
B.扩大社会保障范围→调节过高收入→缩小收入差距→促进经济发展
C.扩大社会保障范围→保障基本生活→维护社会公平→促进社会和谐
D.扩大社会保障范围→增加社会供给→扩大居民消费→推动生产发展
答案 C
解析 社会保障着眼于人民的基本生活,不会提高居民收入,也不会调节过高收入,故A、B两项传导错误;扩大社会保障范围不会增加社会供给,故D项传导错误;扩大社会保障范围,可以保障人民基本生活,从而维护社会公平,促进社会和谐,故选C项。
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1.公平对待每个公民并确保其享受相应的社会保障权益
(1)建立起覆盖全民、城乡统筹的社会保障体系,形成没有漏洞的“安全网”。
(2)更多地维护好弱势群体的利益,缩小贫富差距,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2.既要尽力而为,又要量力而行,要坚持社会保障水平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
(1)我们要通过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不断满足人民的社会保障需求。
(2)经济发展是社会保障的基础,只有建立起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保障适度的社会保障体系,才能使社会保障持续发展。
3.要做到权责清晰: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必须明确各方的权利与责任,严格依法监管。
试判断:社会保障资金的筹集只涉及政府的经济利益。(  )
提示 ×。社会保障资金的筹集涉及政府、企业、个人和其他单位的经济利益,需要各方合理分担责任。
4.加强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建设,要按照兜底线、织密网、建机制的要求,全面建成覆盖全民、城乡统筹、权责清晰、保障适度、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

1.正确理解兜底线、织密网、建机制
全面建成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兜底线、织密网、建机制”是基本要求。
(1)兜底线,就是要发挥社会政策的托底功能,切实保障群众基本生活需求,兜住民生保障底线,坚守社会稳定底线。
(2)织密网,就是要实现制度最广泛的覆盖,让人人都能享受基本社会保障。
(3)建机制,就是要持续深化改革,建立健全体制机制,不断提高社会保障法治化、制度化水平。
2.正确理解全面建成“覆盖全民、城乡统筹、权责清晰、保障适度、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
全面建成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覆盖全民、城乡统筹、权责清晰、保障适度、可持续”是其奋斗目标。
(1)覆盖全民,就是要不断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基本实现法定人员全覆盖。
(2)城乡统筹,就是要统筹推进城乡居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合理缩小社会保障领域的城乡差异。
(3)权责清晰,就是要明确各级政府和企业、个人、社会的社会保障权利义务和责任。
(4)保障适度,就是要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确定保障待遇水平,合理引导群众的保障预期。
(5)可持续,就是要确保各项社会保险基金收支平衡,制度长期稳定运行。

例3 专家分析认为,因病因灾致贫、缺乏资金、缺少文化是贫困人口长期不能脱贫的重要原因。据此,可以采取的措施有(  )
①以提高精准脱贫质量为国家中心工作
②量力而行,建立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保障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③增发国债,增发人民币助力脱贫攻坚战,把扶贫当作一项福利事业,发展好、完善好
④尽力而为,完善农村信贷政策,加大对贫困农民脱贫的资金支持力度
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
答案 B
解析 经济建设是党和国家的中心工作,①不选。增发人民币可能会引发通货膨胀,扶贫不是福利事业,扶贫具有特定性,是针对贫困而言的,③不选。
例4 建设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的要求有(  )
①兜底线 ②织密网 ③建机制 ④城乡统筹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答案 A










材料一 2018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加强保障和改善民生。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邱小平说,社会保障是民生安全网,与人民幸福安康息息相关,也关系国家的长治久安。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社会保障工作作出了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
(1)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包括哪些内容?
(2)讨论交流:为什么要构建社会保障体系?
材料二 2018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各地区、各部门认真抓好贯彻落实,社会保障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已经基本建立,基本养老保险覆盖人数已经达到9.4亿人,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参保人数持续增加,制度公平性明显增强。
(3)社会保险如何筹集资金?
(4)目前我国的社会保险项目主要有5项,统称为“五险”,“五险”具体指的是哪五险?
答案 (1)社会保障主要由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社会优抚组成,还包括其他社会保障形式,它们共同构成了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
(2)①面对现实生活中人们遇到的疾病、失业、养老、灾害、生活贫困等各种问题,国家依法建立起由政府和社会承担主要责任的社会保障“安全网”。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形式日益多样的社会保障发挥着越来越广泛的作用。②没有社会的安定,就没有社会的发展;没有社会保障,就没有社会的安定。
(3)社会保险是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核心。它通过政府、单位、个人三方共同筹集资金。
(4)①基本养老保险。②基本医疗保险。③工伤保险。④失业保险。⑤生育保险。
素养感悟
1政治认同:增强对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政治认同,树立理论自信。
2科学精神:正确认识社会保障体系的内容和作用。
3公共参与:通过讨论交流、查阅资料培养公共参与意识。

1.面对现实生活中人们可能遇到的疾病、失业、养老、灾害、生活贫困等各种问题,国家依法建立起社会保障“安全网”。在这一“安全网”中承担主要责任的是(  )
①政府②企业③社会④劳动者
A.①②B.①③C.③④D.②④
答案 B
解析 在社会保障中承担主要责任的是政府和社会,应选B。
2.之所以说社会保障是精巧的“社会减震器”,是因为社会保障体系通过防范和化解社会成员的生存危机,从而(  )
①保障他们的基本生活权利
②提高他们的生活水平
③避免自然灾害的发生
④有效维护社会生活秩序的稳定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答案 C
解析 社会保障作为精巧的“社会减震器”,通过防范和化解社会成员的生存危机,保障他们的基本生活权利,能够有效维护社会生活秩序的稳定,①④符合题意。
3.从劳动者的角度讲,社会保障(  )
A.有利于化解社会矛盾和冲突,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B.有利于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
C.通过保障劳动力再生产,有利于提高劳动者素质和劳动生产率
D.推动劳动力资源优化配置
答案 C
4.我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重点保障病残、年老体弱、丧失劳动能力等生活常年困难的农村居民。对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正确理解是(  )
A.属于社会救助 B.是一种社会福利
C.是一种社会保险 D.能促进农民充分就业
答案 A
解析 我国农村的最低生活保障属于社会救助,应选A。
5.社会优抚的适用对象有(  )
①现役军人 ②复员退伍军人
③政府工作人员 ④军烈属
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
答案 C
解析 社会优抚是国家和社会依法对现役军人、复员退伍军人以及军烈属等优抚对象实行物质照顾、生活和工作安置、精神抚慰的褒扬性、补偿性、优待性、综合性的特殊社会保障,①②④符合题意。
6.完善社会保障,要公平对待每个公民并确保其享受相应的社会保障权益。为此,要(  )
①建立起覆盖全民、城乡统筹的社会保障体系
②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③明确各方的权利与责任
④更多地维护好弱势群体的利益,缩小贫富差距,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A.①②B.①④C.①③D.②③
答案 B
解析 完善社会保障,要公平对待每个公民并确保其享受相应的社会保障权益。为此,要建立起覆盖全民、城乡统筹的社会保障体系,形成没有漏洞的“安全网”。同时,完善社会保障要更多地维护好弱势群体的利益,缩小贫富差距,促进社会和谐发展。①④符合题意。
7.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既要尽力而为,又要量力而行,要坚持社会保障水平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民生活安全保障的要求越来越高。为此(  )
①通过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不断满足人民的社会保障需求
②对全社会成员实行高福利
③建立起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保障适度的社会保障体系
④先发展经济,再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答案 B
解析 ②不符合“量力而行”;④不符合“尽力而为”。
8.社会保障是指国家通过立法,积极动员社会各方面资源,通过收入再分配,保证无收入、低收入以及遭受各种意外灾害的公民能够维持生存,保障公民在年老、失业、患病、工伤、生育时的基本生活不受影响。享受社会保障(  )
①是社会成员的一项法定权利
②是政府的职责
③是现代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
④只是无法维持最低生活水平的公民的一项权利
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
答案 C
9.2019年1月17日,全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工作会议在拉萨召开。记者从会议上获悉,2018年西藏各项社会保险参保达到370.74万人次。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标准由月人均150元提高到月人均170元,为9.37万名退休人员调整了基本养老金,工伤(亡)职工伤残津贴等三项待遇标准在现基础上增长了17.86%。
从社会保障的角度,结合材料分析我国实施社会保险制度的合理性。
答案 (1)面对现实生活中人们遇到的疾病、失业、养老、灾害、生活贫困等各种问题,国家依法建立起由政府和社会承担主要责任的社会保障“安全网”。形式日益多样的社会保障发挥着越来越广泛的作用。
(2)社会保险是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核心。它通过政府、单位、个人三方共同筹集资金,保障公民在年老、疾病、工伤、失业、生育等情况下依法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西藏各项社会保险参保人数的增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标准的提高、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的调整、工伤(亡)职工伤残津贴等三项待遇标准在现基础上的增长都充分说明,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在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与中国梦的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