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欧姆定律 复习教学设计 【目标确定的依据】 1.相关课程标准陈述 3.4.2知道电压、电流和电阻。通过实验,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理解欧姆定律。 2. 学情分析 学生在没有学习本节知识之前,已了解了电流、电压、电阻的概念,初步学会电压表、电流表、滑动变阻器的使用,具备学习欧姆定律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但对电流与电压、电阻之间的联系,认识是肤浅的,不完整的,没有上升到理性认识,没有形成科学的体系。 3. 教材分析 本章分为三个教学板块:(1)探究电流跟电压和电阻的关系;(2)欧姆定律;(3)欧姆定律的应用。欧姆定律作为一个重要的物理规律,反映了电流、电压、电阻这三个重要的电学量之间的关系,是电学中最基本的定律,是分析解决电路问题的金钥匙。欧姆定律是本章的教学重点,也是初中《物理》电学中重点内容之一。本章十分重视探究方法教育,重视科学探究的过程。让学生在认知过程中体验方法、学习方法,了解得出欧姆定律的过程。教学内容的编排是根据提出的问题,设计实验方案,通过实验和对实验数据分析、处理得到定律以及数学表达式。 【教学目标】 1、通过知识的梳理,对欧姆定律的内容有一个总体的理解,形成一个知识网络。 2 、能够熟练地运用欧姆定律及有关的规律解决电学中的问题。 【教学重难点】 1、复习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之间的关系 ; 2、运用欧姆定律及有关的规律解决电学中简单的计算问题 【课时安排】 1课时 【考点分析】 1、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之间的关系; 2、理解电阻是导体的一种性质; 3、电流、电压、和电阻未知量的求解; 4、应用欧姆定律解决生活中的电学问题; 5、会分析串并联电路中的仪表的示数变 化情况; 6、电路故障的判断; 7、测量导体的电阻。 【教学活动设计】 教学环节 教学活动 评价要点 一、导入环节(2分钟) (一)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1.导入语:我们来复习第十七章。 2.教师板书课题 (二)出示学习目标 课件展示学习目标,指导学生观看。 1.通过复习,说出欧姆定律并能说出它的含义,记住欧姆定律的公式,并能利用欧姆定律进行简单的计算。? 2.通过复习,能根据串联电路中电压及电流的规律,利用欧姆定律得到串联电阻的规律。 3.通过利用欧姆定律的计算,学会解电学计算题的一般方法,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学生认真阅读学习目标,能够知道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学生全部了解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 二、先学环节(15分钟) 过渡语:有了明确的目标,我们就有了前进的方向。下面,让我们带着目标,学海泛舟。请同学们根据学习要求,自主学习。 (一)出示自学指导 请同学们自主复习课本第17章内容,完成下列知识梳理。 (二)自学检测 过渡语:请同学们结合自学情况完成下列练习,做题要细心、规范;完成后,组长组织对桌交换,互相批阅,有疑惑提出来。 (二)自学检测反馈 1.对欧姆定律公式I=U/R的理解,下面哪一句话是错误的( ) A.对某一段导体来说,导体中的电流跟它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B.在相同电压的条件下,不同导体中的电流跟电阻成反比; C.导体中的电流既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有关也与导体电阻有关; D.因为电阻是导体本身的属性,所以导体中的电流只与导体两端电压有关,与电阻无关。 2.甲、乙两导体通过相同的电流,甲所需的电压比乙所需的电压大, 则它们的阻值大小关系是:( ) A.R甲>R乙; B.R甲=R乙; C.R甲3.将2Ω和4Ω的电阻串联后接人电路,已知2Ω电阻通过的电流是0.5A,则4Ω电阻上的电压和电流分别为:( ) A.1 V、0.5 A B.2 V、0.5 A C.2 V、1 A D.0.5 V、1 A 4.一个20Ω的电阻,接在由4节干电池串联的电源上,要测这个电阻中的电流和两端的电压,电流表,电压表选的量程应为( ) A.0~0.6A,0~3V B.0~0.6A,0~15V C.0~3A,0~3V D.0~3A,0~15V 5.两导体电阻R1=10Ω,R2=1Ω,并联起来使用时并联总电阻R的阻值范围( ) A.大于10Ω B.在1Ω与10Ω之间 C.小于1Ω D.无法确定。 6.电阻R1和R2并联在某电源上,且R1>R2,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R1两端的电压大于R2两端的电压 B.R1中的电流等于R2中的电流 C.R1中的电流大于R2中的电流 D.R1中的电流小于R2中的电流 7.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不变),闭合电键S后,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自左向右移动时,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A.电流表的示数不变,电压表的示数不变 B.电流表的示数变大,电压表的示数变小 C.电流表的示数变大,电压表的示数变大 D.电流表的示数变小,电压表的示数不变 (三)质疑问难 1.小组内讨论解决个人疑难问题。 2.班内提出小组内未解决的问题,其余同学释疑,教师适当点拨。 能够明确自学要求 学生根据自学指导,认真自学课本。自学过程中,学生能认真阅读文本,勾画基本知识点并记忆;勾画疑难问题,以在小组讨论和后教环节中进行研究。 学生根据自学情况独立完成自学检测练习题。 随机抽取小组5、6号同学黑板展示,其他小组同学予以纠正。通过学生板 三、后教环节(15分钟) (一)生生合作,互相纠错 组内交流:将自主学习和自学检测中疑难问题进行交流.时间:3分钟,组长掌握组内的情况,记录没能解决的问题.发言要求:起立讨论、声音洪亮、言简意赅、明确清晰。 (二)合作探究,展示交流 先独立思考,并记录自己的疑惑,然后小组交流,最后个人整理。 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为6V不变,R1的电阻为12Ω R2的电阻为9Ω ,求 1)开关S2闭合, S1、S3同时断开时,两表的的示数分别为多少? 2)开关S2断开,S1、S3同时闭合时,两表的示数是分别为多少? 2.如图所示,开关S闭合后,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右滑动时,电压表、电流表的示数变化是:( ) A.V1、V2、A变大; B.V1、V2、A变小; C.V1变小,V2变大,A变小; D.V1变大,V2变小,A变大 思路分析: R1和R2是 联,V1测的是 的电压,V2测的是 的电压,A测的是 的电流,P向右移,R1的值变 ,电路的总电阻变 ,电路的总电流变 ,电流表的示数变 ,V1的示数变 ,V2的示数变 。 学生先独立完成,然后小组内讨论交流,对小组内合作讨论态度和效果进行量化 四、训练环节(13分钟) 1.对于电阻的定义式R=U/I,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导体的电阻跟它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B.导体的电阻跟它的电流成反比 C.导体两端的电压为零时,导体的电阻为零 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2.有两个电阻分别在各自的电路中,它们两端的电压之比U1:U2=1:2,通过它们的电流之比I1:I2=1:4,则两个电阻器的电阻之比R1:R2等于 ( ) A .1:2 B .2:1 C.1:8 D. 8:1 3.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当开关S闭合,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右移动时,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的变化情况分别为 ( ) A.电流表的示数变小,电压表的示数变大 B.电流表的示数变大,电压表的示数变小 C.电流表的示数变小,电压表的示数不变 D.电流表的示数变小,电压表的示数变小 4.在某一温度下,两个电路元件A和B中的电流与其两端电压的关系如图所示。则由图可知,元件A的电阻为 ____Ω;将A和B并联后接在电压为2.5V的电源两端,则通过A和B的总电流是 ___ A。 5.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当开关S由断开到闭合,电流表两次示数之比是1∶5,由此可知,电阻与之比是: 6.如图所示是R1和R2两个电阻中的电流随它们两端电压变化的I-U图象,从图象可知, R1 R2 7.两只定值电阻,甲标有”15Ω 1A”,乙标有”20Ω 1.5A”,把它们串联起来,电阻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是 A;把它们并联起来,电阻两端允许加的最大电压 是 V 8.如图所示,甲、乙分别是两个电阻的I-U图线,甲电阻阻值为______Ω,乙电阻阻值为______Ω,电压为10V时,甲中电流为______A,乙中电流为______A。 9.如图所示为两个电阻的U-I图线,两电阻阻值之比R1∶R2=______,给它们两端加相同的电压,则通过的电流之比I1∶I2______。 10.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不变,闭合开关S后,灯L1、L2都发光,一段时间后,其中一灯突然熄灭,而电流表、电压表的示数都不变,则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 A.灯L1短路 B.灯L2短路 C.灯L1断路 D.灯L2断路 11.阻值为3 Ω与6 Ω的电阻,将它们串联,其总电阻为R1;将它们并联,其总电阻为R2,则R1∶R2等于( ) A.2∶1 B.1∶2 C.2∶9 D.9∶2 12.两个电阻值完全相等的电阻,若并联后的总电阻是10欧姆,则将它们串联的总电阻是 ( ) A.5欧姆 B.10欧姆 C.20欧姆 D.40欧姆 13.4个电阻,电阻值都是R,把它们并联起来,总电阻是( ) A.4R B.R/4 C.4/R D.2R 14.如图示,R1=20Ω,当开关S闭合时电流表示?数为0.3A,当开关S断开时,电流表的示数变化了0.1A,求电阻R2的阻值。 学生先独立思考,再小组合作探究,然后展示与点评 2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