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42张PPT)在巴黎的卢浮宫里,它被称为第779号画作。它是描写一位不知名的意大利女士微笑的画作,它的名字叫做蒙娜丽莎。从它被画下来的那一刻到现在已有五百年,全世界都受它吸引被它神迷。这位神秘女郎究竟是谁?她为什么会成为今日的超级巨星?她的微笑隐藏着什么秘密?蒙娜丽莎油画木板7753CM1503-1506意大利达芬奇问题:你从作品中看到了什么?从作品中你又想到了什么?一件美术作品包含的信息是多方面的,可以从多种角度去欣赏(感悟、观察、研究和比较)。感悟式鉴赏形式鉴赏社会学式鉴赏比较式鉴赏蛙声十里出山泉齐白石问题:作品中看到了什么?画家是怎么表现的?作品联想到了什么?感悟式鉴赏(第一课时)感悟式鉴赏问题:作品中看到了什么?画家是怎么表现的?作品联想到了什么?峡谷青蛙流动幽静悠扬优美狭长悠长感悟式鉴赏从观者经验出发,通过想象去欣赏美术作品。适用于写意性和表现性作品(国画)。感悟式鉴赏《寒江独钓图》 马远(南宋)《林中修道院》弗里德里希(德)感悟式鉴赏《水图》之《黄河逆流》、《长江万顷》马远(南宋)形式鉴赏线条表现水在不同地域和天气的变化L莲池莫奈形式鉴赏日式小桥水平笔触垂直笔触色彩运用《最后的晚餐》(1592-1594)丁托莱托(意大利)365×568厘米形式鉴赏《空间中的鸟》布郎库西(罗马尼亚)青铜抛光高126.4CM1924年形式鉴赏大碗岛:初夏星期天的一个下午》? (油画,207×308厘米,1884年作,芝加哥美术研究所藏)形式鉴赏修拉《大碗岛星期天的下午》徐渭《墨葡萄图》形式鉴赏徐渭《墨葡萄图》顾闳中(五代)韩熙载夜宴图中国画第一段:听琵琶顾闳中(五代)韩熙载夜宴图中国画第二段:观舞顾闳中(五代)韩熙载夜宴图中国画第三段:休息顾闳中(五代)韩熙载夜宴图中国画第四段:听笛、听筚篥顾闳中(五代)韩熙载夜宴图中国画第五段:送客顾闳中(五代)韩熙载夜宴图中国画《九色鹿》(局部)敦煌壁画《秋的节奏》波洛克(美国)《红楼梦》人物张明山形式鉴赏平涂线条与色彩相互重叠与渗透人物结构比例准确感悟式鉴赏从观者经验出发,形式鉴赏理性成分更多,侧重于形式分析。尤其在现代抽象画欣赏中使用较多。《写生珍禽图》黄荃(五代)《夜巡》伦勃朗(荷兰)社会学式鉴赏(第二课时)五代、宋代是中国工笔花鸟鼎盛期。此图为画家教子习画的范本。(不同创作目的)伦勃朗由于《夜巡》创作不符合当时社会的审美,改变了其辉煌的人生。(社会背景影响)美术现象不存在于真空环境中,有着特定社会阶层和社会生活的烙印。社会学式鉴赏在于探究、追问作品主题。比如:八大山人的作品欣赏课本第10页社会学式鉴赏《父亲》罗中立 1979年240cm×160cm中国美术馆藏<大卫>多纳太罗<大卫>米开郎基罗<大卫>贝尼尼比较式鉴赏马蒂斯《红色的和谐》法国——野兽派蒙克《呐喊》挪威——表现主义比较式鉴赏马蒂斯《红色的和谐》法国——野兽派“我所梦想的是一种平衡、单纯、宁静、不含有使人不安或令人沮丧的题材的艺术,对于一切脑力工作者,无论是商人或作家,它好象一种安慰,象一种镇定剂,或者象一把舒适的安乐椅,可以消除他的疲劳。”比较式鉴赏我和两位友人一起走在路上,太阳将要落山了。这时天空被染成了鲜血般的红色。我感到风刮得很厉害。忽然我像死了一样的疲倦不堪,一动不动地停立下来。蓝色的海湾和小镇上空的血一样的火舌在蔓延。友人们先走了,就留下我一个人。这时我突然感到了不可名状的恐惧,我听到了自然的喧嚣。比较式鉴赏《丽人行》傅抱石《三喜图》林风眠比较式鉴赏题材丽人行三喜图材质构图线条色彩人物画风比较式鉴赏可以确定作品的好坏,但许多情况下仅仅是表现方式和风格不同而已。比较往往从形式入手。有比较才有鉴别。感悟(感悟式鉴赏)1.作品印象:2.作品联想:观察(形式鉴赏)1.形象:2.构图:3.空间:4.形体:5.色彩:6.明暗:课堂练习:运用所学知识做鉴赏分析。探究(社会学式鉴赏)1.画家生平:2.文化背景:3.人物装束:4.创作过程:5.作品内涵:比较(比较式鉴赏)与《春》作比较1.题材:2.构图:3.作品印象:4.空间表现:课堂练习:运用所学知识做鉴赏分析。真正的欣赏,不光是用眼看,还要用脑“看”……《春》波提切利意大利桑德罗·波提切利(SandroBotticelli,1445年3月1日-1510年5月17日),原名亚历桑德罗·菲利佩皮(AlessandroFilipepi)是欧洲文艺复兴早期的佛罗伦萨画派艺术家。波提切利出生于意大利佛罗伦萨的一个中产阶级家庭,“波提切利”是他的绰号,意为“小桶”。从小酷爱绘画的他最早被做皮革匠的父亲送去学做一名金银艺匠学徒,但后遵从他本人的意愿,将他送到菲力浦·利比的画室学习绘画。利比以哥特式的手法,对三维立体事物的把握、对细微人物脸部表情的表现和对细节的重视都对波提切利日后的绘画风格造成了深远影响。此外,波拉约洛兄弟的雕塑作品也对波提切利产生过影响。之后他又从师韦罗基奥,曾与小他7岁的列奥纳多·达·芬奇是同学。1470年,他自立门户,开设个人绘画工作室,很快就受到美第奇家族的赏识,向他订购了大量的画作。与强大的美第奇家族保持着良好的关系也使画家获得政治上的保护,并享有有利的绘画条件。此外也是通过这一层关系,波提切利得以接触到佛罗伦萨上流社会和文艺界名流,开拓了视野,接触各方面多种的知识。波提切利《春》赏析又被称为《维纳斯的盛世》。佛罗伦萨乌菲齐美术馆(203X314cm),1476——1480年间为佛罗伦萨一位贵族的宅邸所作。在维纳斯的花园里,春是永恒的,天空无一丝云彩,橘树环绕着美丽的女神。右面,西风神仄费洛斯,那个在阳春三月送来最初的和风温暖大地的风神,走上来缠住花神克罗里斯。克罗里斯未及装扮,像冬天的大地般赤裸着身体,惊叫着想逃却逃不开,她张开的嘴中只能冒出花朵。克罗丽丝的口中溢出了鲜艳的花朵纷纷而落,飘在花神费罗拉的身上,形成一件美丽的外衣,如同大自然一样,曾经是一片白色的大地,转眼间已经是鲜花盛开,生机盎然。《行事历》有这样的描写:“我,昔日的克罗丽丝,如今,人们叫我费罗拉。”女神维纳斯又把我们的注意力拉向她的儿子丘比特,他正弯弓搭箭,准备向美惠三女神中的一位瞄准射击。美惠女神是维纳斯的伴从,他们载歌载舞,但为时不长,丘比特的箭将穿透她们的心。三人中从左至右第一个美惠女神动态幅度最大,头发松散地披着,胸前别着一根别致的胸针,衣服格外华丽、内外起伏,整个姿态显示了她内心剧烈的冲动,这些特征说明了她就是“爱欲”的化身。相反中间的一位,无任何矫饰,衣着也极为朴素,表情严肃,无疑她就是“纯洁”的化身了。在朴素、雅静的“纯洁”和华丽、热情的“爱欲”的接触中,“美”诞生了。三美神中,“纯洁”和“爱欲”的对抗,“纯洁”的左肩衣服脱落下半截,暗示了爱的诱惑,作者在这里表现了爱的觉醒与美的追求。美惠三女神细部维纳斯领地上的武装守护神,主神宙斯特使墨丘利,他有一双飞毛腿,正手执伏着双蛇的和平之杖。他的手势所到,即刻驱散冬天的阴霾,春天降临大地,百花齐放,万木争荣。哈佛大学神经科专家利文斯通博士说,蒙娜丽莎的微笑时隐时现,是与人体视觉系统有关,而不是因为画中人表情神秘莫测。利文斯通博士是视觉神经活动方面的权威,主要研究眼睛与大脑对不同对比和光暗的反应。利文斯通说:“笑容忽隐忽现,是由于观看者改变了眼睛位置。”她表示,人类的眼睛内有两个不同部分接收影像。中央部分(即视网膜上的浅窝)负责分辨颜色、细致印记。环绕浅窝的外围部分则留意黑白、动作和阴影。据利文斯通说,当人们看着一张脸时,眼睛多数集中注视对方的双眼。假如人们的中央视觉放在蒙娜丽莎的双眼,较不准确的外围视觉便会落在她的嘴巴上。由于外围视觉并不注重细微之处,无形中突出了颧骨部位的阴影。如此一来,笑容的弧度便显得更加大了。不过,当眼睛直视蒙娜丽莎的嘴巴,中央视觉便不会看到阴影。利文斯通说:“如果看着她的嘴巴,使得我们永远无法捕捉她的笑容。”蒙娜丽莎的笑容若隐若现,源于人们的目光不断转移。利文斯通指出,若要临摹《蒙娜丽莎》,描绘口部时便要望着别处。《春》波提切利运用自己丰富的想象力对古代神话故事重新演绎,人物线条流畅,色彩明亮灿烂,却又在充满着欢乐祥和的气氛中,带有一丝忧愁。1485年完成的《维纳斯的诞生》是波提切利的另一幅杰作,表现的是希腊神话中代表爱与美的女神维纳斯从大海中诞生的场景,这幅画的绘画风格在当时颇为与众不同,不强调明暗法来表现人体造型,而更强调轮廓线,使得人体有浅浮雕的感觉,而且极适合装饰作用。画面中的女神肌肤洁白,金色的长发飘逸,无愧为是完美的化身;但脸上却又挂有淡淡的忧愁、迷惘和困惑。关于这一作品的主题,历来众说纷纭。一般认为,它是作者通过对罗马神话中唤醒春天的诸神的富于想象力的描绘,表现人与自然和和谐相处的寓意画。它原是为装饰佛罗伦萨卡斯德罗庄园的餐厅而创作的,体现了意大利文艺复兴早期新兴资产阶级的生活趣味和审美理想。作品表现了波提切利精致明净的独特画风,从而奠定了它在世界美术史上的重要地位。比较:课堂作业用本课所学的四种鉴赏方式来分析《蒙娜丽莎》并相互交流。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