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共筑生命家园(29张PPT+教案+素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6.2共筑生命家园(29张PPT+教案+素材)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人教部编道德与法治九上
第三单元
文明与家园
6.2《共筑生命家园》教学设计
课题
共筑生命家园
单元
第三单元
学科
道德与法治
年级
九年级
学习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人与自然的关系,树立正确的自然观,养成低碳环保、绿色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树立科学的环境发展观。2、能力目标
通过学习正确理解建设生态文明,联系实际说明建设生态文明和走绿色发展道路的必然性。3、知识目标理解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知道建设生态文明、走绿色道路的要求,知道节约资源和环境保护的基本国策。
重点
怎样坚持绿色发展道路。
难点
理解“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看视频,谈感受:思考:《如果冰川突然融化》视频,对你有何启示?地球只有一个,人与自然要和谐共生,引出本课课题《共筑生命家园》的相关问题
看视频,思考回答问题
从科幻灾难视频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讲授新课
自主学习:阅读教材P81-88,思考下列问题:1.为什么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2.如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建设生态文明?3.为什么要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建设生态文明?4.如何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一
、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人类活动工业生产造成二氧化碳排放量逐年增加,引起地球温度上升冰川融化,带来一系列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威胁!怎样才能避免灾难的发生呢?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含义人与自然相互依存,共生共荣,这是一种动态中的平衡、发展中的协调、进取中的有度、多元中的一致、“纷乱”中的有序1、
坚持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的原因:
(1)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人类面对生态危机做出的智慧选择。(2)自然为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提供滋养和必要条件。作为自然的一部分,人类也有责任避免自然受到不必要的伤害,同时要为开发和利用自然做出必要的补偿和修复。(3)人与自然相互依存,共生共荣。(4)人类开发和利用自然,但不能肆意凌驾于自然之上,必须符合自然规律。如果我们对自然只是一味地索取,必然受到它的惩罚。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
探究与分享一
观看视频《杀人雾》思考:1.造成这场灾难的原因是什么?2.这次事件的治理经验对我们今天治理霾有什么启发?1)表面上是天灾,实际上是人祸,是燃煤采暖、燃煤发电所产生的污染物蓄积所致。根本原因是人类缺乏环保意识,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2)A、以立法的形式控制污染物排放,规范人们的环保行为;B、坚持有法必依,严格执法,让有关法律落地生效;C、加大环保投入,淘汰落后产能,实现转型发展;D、树立环保意识,减少环境污染等等。师生总结:2、
怎样坚持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1)要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为目标。
(2)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依法保护环境。(3)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过渡)欣赏视频思考:通过《山水之恋》,反映我国正在走一条什么样的发展道路?二、坚持绿色发展道路3、坚持绿色发展道路的原因:
(1)走绿色发展道路,建设生态文明,实现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当代中国的发展共识。(2)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3)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探究与分享二:浙江余村的变迁观看视频《余村》结合文字材料看余村致富的两条道路有什么不同?余村是怎么建设生态文明的?4、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建设生态文明的措施(怎么做?)
(1)走绿色发展道路,要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
怎样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P85
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决不能以牺牲环境、浪费资源为代价,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
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如果金山银山要以失去绿水青山为代价,那么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P85探究与分享三
看小清家小河的变化。师生总结:(2)
坚持绿色富国,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经济发展带来的环境效益。
坚持绿色惠民,将良好生态环境作为普惠的民生福祉,激发人民群众的绿色创造热情,实现绿色富国之梦。
探究分享四
1.P86相关链接展示绿色发展的六副图片2.P86-87探究与分享《低碳微行动》3.P87相关链接环境保护法的修改师生总结:(3)走绿色、循环、低碳发展之路,要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大力倡导节能、环保、低碳、文明的绿色生产生活方式,让绿色发展理念渗透到人们日常生活细节中,成为每个社会成员的自觉行动。(4)
建设生态文明,必须严守资源消耗上限、环境质量底线、生态保护红线。只有实行严格的制度、严密的法治,才能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靠保障。
3、建设美丽中国的愿景?P87
美丽中国,不仅是山清水秀、天蓝地绿,而且是留住乡愁、守望相助的生命家园。走绿色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经济繁荣、生态良好、人民幸福,这既是建设美丽中国的时代图景,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
阅读、找问题自主思考后,表达自己观点。学生自主思考后,表达自己观点。学生自主思考后,表达自己观点交流探讨总结观点交流探讨总结观点
培养自学能力让学生通过自主思考,意识到保护就是保护我们自已让学生通过自主思考人类的发展问题让学生了解生态文明是人类的共识,也是时代的选择学生思考余村致富道路和小清家小河的变化的原因
板书设计
巩固,理顺总结。
共筑生命家园
为什么
怎么做
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为什么
怎么做
坚持绿色发展道路
美丽中国愿景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29张PPT)
第三单元
文明与家园
第六课
建设美丽中国
第二框
共筑生命家园
道德与法治
人教统编版
九年级上
思考:《如果冰川突然融化》视频,对你有何启示?
看视频,谈感受
新知导入
第六课
建设美丽中国
第二框
共筑生命家园




阅读教材P81-88,思考下列问题:
1.为什么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2.如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建设生态文明?
3.为什么要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建设生态文明?
4.如何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
沿海城市被淹
极端天气频繁
火灾
史前病毒释放
地震
生态系统破坏
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自然
人类
为人类提供滋养和必要条件
相互依存
共生共荣
避免伤害,作出必要的补偿和修复
人与自然的关系:和谐共生
这是一种动态中的平衡、发展中的协调、进取中的有度、多元中的一致、“纷乱”中的有序。
板块一: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1)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人类面对生态危机做出的智慧选择。
(2)自然为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提供滋养和必要条件。作为自然的一部分,人类也有责任避免自然受到不必要的伤害,同时要为开发和利用自然做出必要的补偿和修复。
(3)人与自然相互依存,共生共荣。
(4)人类开发和利用自然,但不能肆意凌驾于自然之上,必须符合自然规律。如果我们对自然只是一味地索取,必然受到它的惩罚。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
1、为什么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P81-82
板块一: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探究与分享一:伦敦“杀人霾事件”P82-83
伦敦“杀人雾事件”是人类文明的悲剧。
1.造成这场灾难的原因是什么?
2.这次事件的治理经验对我们今天治理霾有什么启发?
表面上是天灾,实际上是人祸,是燃煤采暖、燃煤发电所产生的污染物蓄积所致。根本原因是人类缺乏环保意识,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
1、以立法的形式控制污染物排放,规范人们的环保行为;
2、坚持有法必依,严格执法,让有关法律落地生效;
3、加大环保投入,淘汰落后产能,实现转型发展;
4、树立环保意识,减少环境污染等等。
2、怎样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P83-84
(1)要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为基础,以__________为准则,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目标。(基础、准则、目标)
(2)要坚持___________________的基本国策。使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新。(基本国策)
(3)坚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发展理念,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五大发展理念)
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
自然规律
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
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
欣赏视频思考:通过《山水之恋》,反映我国正在走一条什么样的发展道路?
板块二:坚持绿色发展道路
3、
坚持绿色发展道路的原因:
(1)走绿色发展道路,建设生态文明,实现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当代中国的发展共识。
(2)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
(3)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板块二:坚持绿色发展道路
探究与分享二:浙江余村的变迁
余村走过两条不同的致富道路。请你比较一下,两条道路有什么不同?
余村是如何实践“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建设生态文明的?
共筑生命家园
第一次富起来
鼓了“钱袋子”伤了“居住环境”
第二次富起来
关停污染企业;发展生态旅游经济;建设“美丽乡村”;引进无污染、高效益企
余村走过两条不同的致富道路。请比较一下,这两条道路有什么不同?
探究与分享二:浙江余村的变迁
余村境内多山,有着优质的石灰岩资源。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余村人靠山吃山,建起了石灰窑,办起了砖厂、水泥厂。
破坏了当地的生态系统:烟尘漫天,村民们甚至不敢开窗;竹林黄了,溪水白了,村里千百年的银杏树也不结果了
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基础上,
走绿色发展之路。
用绿水青山换金山银山
2019年,全村实现农村经济总收入2.796亿元,农民人均收入49598元;旅游人次达80万余人;成为国家级美丽宜居示范村,并完成5A景区初步规划
既获得经济效益又获得了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
以牺牲资源和环境为代价,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余村的发展道路对我们有什么启示?
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要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
4、怎样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建设生态文明?
怎样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P85
(1)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决不能以牺牲环境、浪费资源为代价,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
(2)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如果金山银山要以失去绿水青山为代价,那么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共筑生命家园
  
小清家在一条小河旁。以前,河水清澈见底,人们常在河里捕鱼虾,洗衣洗菜。后来,河水渐渐变得浑浊起来,鱼虾不见了踪影,人们也不敢在河里洗衣洗菜了。原来,在小河的上游建了一家造纸厂,厂里的污水违规排放直接进入河里,河水被严重污染了。
你怎么看待这件事,谈谈理由
探究与分享三
P85
(2)
坚持绿色富国,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经济发展带来的环境效益。
坚持绿色惠民,将良好生态环境作为普惠的民生福祉,激发人民群众的绿色创造热情,实现绿色富国之梦。
4、
怎样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建设生态文明?
(3)走绿色、循环、低碳发展之路,要坚持


的方针

节约优先
保护优先
自然恢复
(3)大力倡导节能、环保、低碳、文明的绿色生产生活方式,让绿色发展理念渗透到人们日常生活细节中

4、怎样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建设生态文明?
退耕还林
今天,“绿色化”已悄无声息地渗透到我们
生活的方面。低碳、文明生活,从我做起。
低碳微生活
☆树立绿色、低碳生活理念,养成物尽其用、
减少废弃物的文明行为;
☆拒绝购买过度包装的产品;
☆少用或不用一次性筷子;
☆节约粮食,拒绝浪费,践行“光盘行动”……
公民如何践行绿色发展理念
2014年4月24日,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经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八次会议表决通过,于2015年1月1日起施行。此次对环境保护法的修订,凸显保护优先原则,建立公共预警机制,划定生态保护红线,扩大公益诉讼主体,明确政府监管职责,加大对环境违法行为的追责处罚力度,是我国环境保护立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
(4)建设生态文明,必须严守资源消耗上限、环境质量底线、生态保护红线。只有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全面建立资源高效利用制度,健全生态保护和修复制度,严明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制度,才能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靠保障。
4、怎样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建设生态文明?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的修订(相关链接
P87)
思考:材料、图片说明了什么?
4、怎样走坚持绿色发展道路?P85-87
(4)必须严守资源消耗上限、环境质量底线、生态保护红线。
(1)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要处理好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
(2)走绿色发展道路,坚持绿色富国,坚持绿色惠民。
(3)走绿色、循环、低碳发展道路。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大力倡导节能、环保、低碳、文明的绿色发展方式,让绿色发展理念渗透到人们日常生活中,自觉行动。
美丽中国是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的概念,强调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
2017年10月18日,习近平同志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美丽中国
思考:美丽中国的轮廓和时代图景是什么样子?
美丽中国,不仅是山清水秀、天蓝地绿,而且是留住乡愁、守望相助的生命家园。
走绿色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经济繁荣、生态良好、人民幸福,是建设美丽中国的时代图景。
5、美丽中国的愿景:
小结
共筑生命家园
共筑生命家园
坚持绿色发展道路
为什么
怎么做
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为什么
怎么做
美丽中国愿景
1、
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指的是
(
)
A.只重视经济增长的问题
B.大力发展旅游业,提高人们生活水平的问题
C.只重视生态环境保护的问题
D.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问题
课堂检测
D
2.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继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抓好生态环境保护。这需要


①增强公民的环境保护意识,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②大力运用科技开发海洋资源,停止开发陆地资源
③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大力倡导绿色生产生活方式
④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禁止资源消耗的方针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B
3.
2020年4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陕西时强调,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绿水青山既是自然财富,又是经济财富。希望乡亲们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因茶致富、因茶兴业、脱贫奔小康。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我们应该


①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
②坚持绿色惠民,将良好生态环境作为最普惠的民生福祉
③坚持节约优先、开发有限、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
④严守资源消耗上限、环境质量底线、生态保护红线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B
4.住建部印发通知,要求2018年3月底前,46个重点城市出台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实施方案或行动计划。推行垃圾分类制度(

①将彻底解决我国资源日益短缺的严峻问题
②有利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③有利于建设生态文明
④表明环境治理已成为国家当前主要矛盾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B
5.2018年3月,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重拳整治大气污染,重点地区细颗粒物(PM2.5)平均浓度下降30%以上;推进重大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扩大退耕还林还草还湿,加强荒漠化、石漠化、水土流失综合治理。要实现这些目标,就必须(

①树立保护和改善环境也是保护和发展生产力的观念
②关停所有工厂
③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
④贯彻保护环境和节约资源的基本国策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C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