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HS版八上§1.4运动与力(1牛顿第一定律)课后练习姓名1、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牛顿第一定律反映了物体不受外力的作用时的运动规律B.不受外力作用时,物体的运动状态保持不变C.在水平地面上滑动的木块最终停下来,是由于没有外力维持木块运动的结果D.飞跑的运动员遇到障碍而被绊倒,是因为他受到外力作用迫使他改变原来的运动状态2、伽利略、牛顿、笛卡儿都为惯性定律的发现或确定做出贡献,按做出贡献时间的先后,他们的排列顺序是()A.伽利略、笛卡儿、牛顿B.笛卡儿、伽利略、牛顿C.牛顿、笛卡儿、伽利略D.笛卡儿、牛顿、伽利略3、正在运动着的物体,如果受到的一切外力都同时消失,则它将( )A.立即停止运动B.逐渐慢下来,最后停止运动C.可能改变运动方向D.做匀速直线运动4、月亮绕地球旋转,假如月亮受到的一切外力突然消失,则它将( )A.立即停止运动B.做匀速直线运动C.逐渐慢下来,最后静止D.可能做曲线运动5、关于力和运动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受力才会运动 B.力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C.停止用力,运动的物体就会停止D.力是使物体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原因6、正在转弯的汽车,若它所受到的一切外力都突然消失,那么它将( )A.立即停下来B.慢慢的停下来C.做圆周运动D.做匀速直线运动7、正在运动的小车,速度逐渐减小,在未停止之前,假如它所受的一切外力都同时消失,那么小车的运动情况是( )A.立即停下来B.速度继续减小,最后停止C.将作匀速直线运动D.速度大小保持不变,方向可能改变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不受力作用就一定静止B.物体不受力作用就一定是匀速直线运动C.物体受力才能运动D.以上说法都是错误的9、下面关于力和运动的几种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只受两个力作用,若这两个力的三要素相同,物体一定改变运动状态B.物体受到重力的方向始终跟地面垂直C.处于静止状态的物体一定没有受到力的作用D.物体受到力的作用,就不可能保持静止10、用水平向右的拉力拉着小车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向右运动,在拉力逐渐减小的过程中,小车的速度将( )A.逐渐变大B.逐渐变小C.不变D.无法判断11、为了探究力是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小刚做了下面的3次实验,如图是小车从相同的斜面上滑下,分别在木板、毛巾、棉布表面前进一段距离后停下来的情况。①由图可知实验1是小车在毛巾表面,实验3是小车在______表面;②小刚用什么方法使小车在进入不同的平面时具有相同的速度:______;③表面越光滑,小车受到的______越小,速度减小得越慢,小车运动的距离将会越;④推论:如果小车受到的摩擦阻力为零,小车将。参考答案1、C2、A3、D4、B5、B6、D7、C8、D9、A10、A11、①木板;②同一斜面同一高度自由滑下;③摩擦阻力;长;④做匀速直线运动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精品试卷·第2页(共2页)HYPERLINK"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23张PPT)华师大版八上§1.4运动和力(1)-------牛顿第一定律前言物体的运动多种多样,运动轨迹可以沿直线,也可以沿曲线;运动快慢也可时快时慢。要探究物体做出不同运动的原因,对力与运动的关系分析十分重要。物体运动的原因是什么?人们最直接的经验是:必须有力作用在一起物体上物体才会运动,如静止在足球场上的足球,在没有被踢时,它保持静止,如被运动员踢到,它就运动起来。那么,物体运动与力有何关系呢?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的理想实验古代科学家的研究结论:如果在理想情况下,运动的物体不受任何阻力,则它将保持原来的速度不变,一直以此速度运动下去。笛卡尔的观点:一个运动的物体如果不受任何外力的作用,不仅速度大小不变,它的运动方向也不会改变。(匀速直线运动)因为现实中我们不能消除一阻力。而伽利略对运动物体不受力时运动特征的分析,是基于实验事实并加以合理的逻辑分析而获得的。所以伽利略的这种研究方法称为“理想实验法”。后来,法国科学家笛卡尔进一步发展发伽利略的思想。牛顿的研究成果:伽利略和笛卡尔观点的不足之处是:只提到运动物体,没有涉及到静止物体在不受外力作用时的运动状态。英国物理学家牛顿在伽利略、笛卡尔等人的研究基本上,总结概括出一条重要的运动定律------牛顿第一定律。实验与观察实验1:阻力对运动的影响1)使小车在斜面顶端由静止释放沿斜面向下运动。2)改变小车起始的位置,并由静止释放。现象:说明:1)小车从斜面上滑下来后,在水平面上继续前行一段距离后停下来。2)小车从同一斜面的不同高度由静止下滑时,高度越高,在水平面上运动得越远。1)小车在斜面上时由于受到重力作用而下滑。到达水平面后,由于受到摩擦阻力而慢慢停下来。2)小车在水平面上运动距离的长度与小车在斜面上下滑时的有关。越高滑得越远。视频(1)控制实验条件:让同一辆小车在同一个斜面的同一高度处静止下滑。(2)实验变量:在水平木板上铺粗糙程度不同的的材料,从而改变小车在水平运动时受到的阻力不同。毛巾表面棉布表面木板表面实验分析研究“小车在不同粗糙程度的平面上的运动”:实验2、1)水平面上铺上毛巾,使小车在斜面顶端由静止释放,观察小车在水平面上运动情况,并在小车停止的位置作记号。2)把毛巾换成棉布,重复以上实验;3)去掉棉布,重复以上实验。现象:1)小车在水平面上运动时速度减小最快、滑行距离最短;2)小车在水平面上运动时速度减小最慢、滑行距离最长;3)小车在水平布运动时的速度减小情况与滑行距离介于上述两者之间。视频:小车在不同平面上运动根据观察到的现象,分析:小车在毛巾、棉布和木板上滑行时的速度减小越来越慢,滑行的距离越来越远。试猜想:1)若将木板换成更光滑一些的材料,则小车运动时速度的减小将会,滑行的距离将会;2)若再将水平面换成绝对光滑的理想平面,则小车将会。更慢更远速度不变,方向也不变,一直作匀速直线运动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的时候,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牛顿第一定律也叫惯性定律牛顿第一定律不是通过实验直接得出的,而是在大量实验事实的基础上用逻辑推理的方法概括出来的。思考与讨论:针对“小车在不同粗糙平面上运动”实验,分析:1)小车为什么要每次都是从同一高度下滑,而且由静止释放?2)牛顿第一定律能用实验来验证吗?目的是使小车到达水平时的速度(初速度)相同牛顿第一定律是理想定律,是基于实验事实并加以合理逻辑分析而获得的。不能用实验来验证。因为现实中不可能没有阻力。牛顿第一定律的重要贡献:(1)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2)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揭示了力和运动之间的关系。课堂小结1、牛顿第一定律内容: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的时候,它们的运动状态保持不变,包括保持静止或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2、牛顿第一定律告诉我们,如果物体不受外力作用时,原来静止的物体将保持静止,原来运动的物体将做匀速直线运动。3、牛顿第一定律是通过实验加推理得出的,是理想定律,无法用实验直接验证。课堂练习1、牛顿第一定律适合于()A.静止的物体B.运动的物体C.任何物体D.地球上的任何物体C课堂练习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不受外力作用时,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B.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C.物体不受外力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D.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B课堂练习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不受力作用就一定静止。B.物体不受力作用就一定是匀速直线运动。C.物体受力才能运动。D.以上说法都是错误的。D课堂练习4、用细绳拴住一个小球,在光滑的水平面上作圆周运动,当绳子突然断裂,小球将()A.保持原来的圆周运动状态。B.保持绳断时的速度作匀速直线运动。C.小球运动速度减小,但保持直线。D.以上三种都有可能。B课堂练习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不受力作用就一定静止。B.物体不受力作用就一定是匀速直线运动。C.物体受力才能运动。D.以上说法都是错误的。D课堂练习6、正在运动的物体,如果受到的外力突然消失,则它将() A.立即停止 B.速度减小,最后停止 C.运动方向变为与原来相反D.做匀速直线运动D课堂练习7.一个物体在10N拉力的作用下,以1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如果物体所受外力突然全部消失,物体将()A.立即停止运动B.以小于1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C.速度越来越小,最后停止运动D.以1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D课堂练习8、如图所示,小球沿弧形斜槽从A点运动到水平轨道的B点时,如果小球受到的外力突然全部消失,那么小球的运动状态将是( )A.匀速直线运动B.立即停止运动C.速度越来越快D.速度越来越慢A下节精彩继续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HS版八上1.4运动与力(1牛一定律).pptx HS版八上1.4运动与力(1牛一定律)课后练习.doc 伽利略理想实验.mp4 小车在表面粗糙程度不同的斜面上运动.mp4 阻力对运动的影响.fl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