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认识声现象》一、教学理念与方法简介物理是一门实验科学,大量的物理概念和规律都来自于实验结论的总结和提炼。本堂课由教师生成设立主线问题,即“声音是如何产生和传播的”,而在教学中,预设学生解决的问题皆为主线问题服务。相对于传统教学中实验探究教学的一般模式。本课的教学模式则是在一般模式“提出问题——组织实验——总结规律”下进行优化重组的智能教学模式。采用TBL学习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以生本观念为教学理念,本课的设计强调切实学生个人思考、小组竞争发展。(一)教材说明: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通过大量生活实验让学生认识声音、乐音及噪声。本节知识为第一节内容,旨在让学生了解声音的产生及传播条件,对声音有一个具体认识,为后面三节内容奠定知识基础。教法说明:物理教学离不开实验探究,本节课围绕声音的产生采用实验探究的方式,利用TBL团队合作优势,将学生的实验探究进行展示并总结,通过学生自身体验让学生体会到实验探究的乐趣并获得成就感,培养物理学习的兴趣。1、核心问题:设立核心问题,给予学生一种“目标”观念。课堂开始,教师创设情景并提出核心问题——声音是如何产生及传播的?,一能迅速抓住学生的视线,使其快速进入学习状态;二能让学生有主动学习的意识,在核心问题出现之后,有意识的围绕主线问题进行实验探究;三能有效的提高生本课堂的实效性。帮助教师更好的开展接下来的教学,也使教学结构完整化。2、学习机制:采用TBL团队合作学习模式,在不断的合作竞争中达成预设的教学效果。3、即时反馈:学生实验探究学习后,教师及时点拨,并及时利用智慧课堂教学系统的IRS反馈功能和作品观摩功能,实现人人互动,及时反馈,掌握结果,重视感受,有效对比解决知识掌握的反馈,及时对课堂学习情况与了解和针对性后续教学。(三)技术说明:1、教育的公平性与即时性:运用智慧教室生的部分技能例如抽人、抢权…,提高随机关注度,帮助教师即时捕捉到学生的变化,并做到教育的公平性,让每个孩子都能随时参与到课堂中,真正做到“还课堂于每一个学生”。2、教育的实效性:智慧教育本就致力于如何高效开展升本课堂教学的研究。智慧教室环境下,主要利用HiTeach电子白板批注功能及时生成学生课堂资源,利用平板上传、抢权、即问即答等各种功能尽可能帮助学生最大化的汲取知识。(四)教学模式:《认识声现象》这一节的教学对象是七年级学生,他们没有物理学习的基础,所以这堂课打破一般物理课堂教学模式,以生本为理念,设立以下教学模式。1、核心问题的设立。一堂成功的物理课需要严密的逻辑与结构。核心问题的设立有助于教师把握课堂节奏,也能将学生的注意力迅速“拉”到课堂,激发学生的探索欲和求知欲。2、实验探究核心问题。学生通过TBL小组合作模式自己实验探究声音的产生,及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又让学生从中学会小组合作的重要性及对物理现象的归纳总结。3、课堂练习及时反馈。教学的目的是解决问题,通过智慧课堂对学生进行有效的评价是检验学生学习情况的有效方法,同时也能够帮助教师了解学生学习情况,从而调节课堂节奏,做到因材施教。4、问题延伸从物理到生活。物理是一门来自于生活的实验科学,在解决核心问题的同时,我们也需要让物理贴近生活,解释生活中的现象,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使学习成为学生在生活中的一项技能,也让学生认识到物理知识与生活息息相关。5、总结、归纳核心问题。这一环节主要是使课堂完整的同时,也让学生建立“问题模式”的学习意识。二、教学活动(教案)设计学习领域声现象教材来源教科版主题名称认识声音教学对象7年级设计教学吴忆园老师教学时间40分钟教学资源TBL智慧教室(学生每人一个反馈器、每小组一个平板)能力指标能解释声音的产生及传播教学目标初步认识声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了解声的传播必须依靠介质,在不同介质中声的传播速度是不同的知道声具有能量知道声可以根据频率进行划分,人可发出和可听到的声在一定频率内教学模式教学流程(P、C)时间科技应用(T)教学评量(P、C)①引入学习问题激趣,新课导入1.师:声音对于大家并不陌生,好听的音乐,上下课的铃声等等,那同学们现在能否制造一些声音呢?生:制造各种声音2.师:同学们,你们是如何制造出这些声音的呢?(使用挑人功能选择一位学生分享自己是如何制造声音的,并用计分板做好加分。)Q1:声音是如何产生的?A.拍打B.敲击C.振动D.说话1分3分挑人、计分即问即答提出主线问题,引发学生思考。②实验探究实验探究,解决问题1.师:声音是否如同学们的猜想一样产生的呢?请同学们利用手中的实验器材小组合作来验证自己的猜想(实验一:敲击鼓面发声;实验二:轻敲音叉然后靠近乒乓球或放入水中;实验三:从一到十,将手指放在喉咙处)教师巡视,并拍下实验过程组织小组交流并解决问题——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2.(图片展示,自然界的声音也是有物体振动产生的)课堂练习:Q2:吉他如何发出声音?Q3:竹笛如何发出声音?3.师:我们将这些正在发声的物体称为声源。那么声音产生后,它又如何传播呢?(播放声音传播的视频)4.Q4:如果没有空气能否传播声音?A.能B.不能演示实验:真空袋中的手机来电能否听见声音Q5:真空能否传声?A.能B.不能师:那水、墙面、桌面能否传声呢?同学们能自己设计实验验证吗?生:将闹钟丢到水里也能听见声音,说明水可以传声生:敲桌面,能听见声音说明桌面可以传声师:我们将这些能够传播声音的物体称为介质,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课堂训练:Q6:宇航员在太空中能否用声音交谈?10分2分10分使用HITA传送学生实验视频并派小组代表分享实验心得即问即答,即时反馈所有学生学习效果。投票实验验证抢答、计分能独立思考,并在小组内合作解决解决问题。视频教学有助于学生形象了解声音的传播途径,演示实验直观感受真空不能传声③知识拓展问题延伸,声音与生活师:声音在不同的介质中传播速度是否一样呢?请同学们阅读教材寻找答案。师:这个表格除了告诉我们声音的传播速度不同以外,同学们还能获得哪些信息呢?俗话说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请同学们利用小组,来总结规律吧。(小组讨论,总结规律——固体传声最快)3.课堂练习:Q7:古代行军打仗,战士们都将自己的背囊垫在头下枕在地面睡,这样敌军袭来时就可以提前知道,同学们知道是为什么吗?Q8:地震时,如果不幸被废墟掩埋,下列方法哪一种更容易获救?A.大声呼救B敲击铁管C.通过睡觉来减少体力消耗D.不停祷告师:同学们现在都可以当小老师了,那小老师们请问你们知道什么是超声波什么是次声波吗?(学生阅读教材,解决问题)2分3分3分随机挑人发送问题,全班作答随机抽人学生能够通过阅读来获取物理信息,并通过小组合作总结规律,体验成功的乐趣。一问用随机抽人再次强调固体传声更快,二问用即问即答掌握学生学习情况。随机提问调动学生积极性④总结评量五.回顾总结1.学习了今天的知识后,同学们都知道了声音的哪些知识呢?2.我想这些知识不仅仅停留在书本中,也时刻应用到同学们的生活当中去,希望更多的同学能够用物理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六、总结表扬通过小组积分,及时总结表扬小组合作情况。3分2分2分抢答,并计分记分板总结各组成绩,表扬优秀小组积分板总结能归纳总结并能利用知识解决生活问题,进行分享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