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3、光的直线传播【学习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目标1.知道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并能用来解释简单的现象。2.知道光线是表示光的传播方向的直线。二、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立竿见影”、手影戏,探究影子的成因,培养学生分析思考物理现象的能力。2、通过学生小组合作,培养学生初步的收集信息的能力、处理信息的能力和交流信息的能力。3、通过科学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的设计、实验、探究能力。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了解我国古代在光现象研究上的成就,感受中国古代文明。2、通过小组合作加强学生之间交流和作的意识。【教学重点】光的直线传播。【教学难点】光的直线传播的应用。【学生特点】1、初二学生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勇于探究自然现象及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原理。2、学生有将自己的见解公开并与他人交流的愿望、有主动与他人合作的精神,敢于提出与别人不同的观点,也勇于放弃或修正自己的错误观点。【教学器材】演示器材:长方形玻璃盒、手电筒、激光笔、茶叶水、木杆。分组实验器材:激光笔、烧杯(2个)、薄膜纸、橡皮筋、蚊香、火柴、水、奶粉、果冻、毛玻璃片、硬纸板、三根大头针。【教学方法】实验探究、讨论法【学习过程】新课导入:一、由游戏引入:1、活动1:猜成语--请大家仔细观察老师的动作,猜一个成语。(在手电筒照射下,立了一支直竿,看到了影子)----立竿见影2、活动2:改变影子--改变影子的位置和大小。(引出问题:为什么影子总是在物体背光的一侧呢?)3、活动3:观看手影戏4、提出问题:(1)影子是怎样形成的?(2)为什么手影会随着手形的改变而改变呢?要想很好的解释这两个问题,就需要用到我们今天将要学习的内容。二、通过生活中的现象感受光的直线传播:描述三幅图片,讨论其共同点。三张图片中都有光源,都是在空气中传播的,且光线为直线。学生分析图片,总结归纳出相同点。三、实验探究光的直线传播:1、探究光在气体中的传播:用激光笔照射点燃蚊香的烧杯中。现象:光在空气中是沿__________传播的。2、探究光在液体中的传播:用激光笔照射放入奶粉的水和茶叶水中。现象:光在空气中是沿__________传播的。3、探究光在固体中的传播:用激光笔照射毛玻璃、果冻。现象:光在空气中是沿__________传播的。总结:光在介质中是沿_________传播的。4、提出问题:如果光在不均匀的介质中会是否沿直线传播?观看视频:光在不均匀的糖水中传播的情况。总结:光在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5、光线的介绍:用一条带箭头的直线形象化地表示光的传播路径和方向,这样的直线叫光线。四、光的直线传播的应用:1、引导学生回答课前提出的两个问题。(1)影子是怎样形成的?手影为什么会随着手形的改变而改变?由于光沿直线传播,在不透明的物体后方会有光照射不到的区域,这便是影子。手形改变后,后方光线照射不到的区域相应发生变化,手影就改变了。2、日食、月食观看视频和图片,解释其成因。3、小孔成像:(1)学生利用F光源和易拉罐、薄膜纸进行实验;(2)引导学生分析小孔成像的原因;(3)引导学生比较影子和像的区别。4、介绍古人对光的直线传播的研究:小孔成像。《墨经》中的相关记录作简单介绍。5、引导学生列举生活中有关光的直线传播的具体应用事例。排队成行、植树成行、射击瞄准、激光准直6、设计实验:如何在硬纸板上将三针大头针排成一条直线?五、光速学生讨论光传播是否需要时间,给出真空中的光速是3×108米/秒6、总结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课堂反馈】:1、光在_________中是沿______传播的。2、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________m/s.请你列举一个能说明光沿直线传播的例子:___________________。3.小孔成像中成的是_______(正立或倒立)的像,“立竿见影”中的“影”是由于光的_____________形成的。4.月食的形成在中间,日食的形成在中间,它们都是由于____________形成的。5.阳光经过茂密树叶的缝隙,在路面上形成了许多形光斑,这是太阳的,是由于而形成的。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