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教学设计-【新教材】高中政治统编版(2019)必修一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4.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教学设计-【新教材】高中政治统编版(2019)必修一

资源简介

4.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
【政治认同】列举新中国成立七十年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伟大成就,领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
【科学精神】了解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理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是符合我国基本国情的。
【公共参与】明确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一以贯之,做新时代的奋斗者。
教学重难点:
重点 新时代社会主义矛盾的变化
难点 一以贯之的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教学方法
合作探究,讲授法
教学流程:
环节一:导入
观看厉害了我的国视频,增强学生自豪感
70年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辉煌成就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
改革开放之初,我们党就发出了走自己的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号召。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取得辉煌成就,这是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奋斗的结果。
新时代解锁的的新成就
环节二:讲授新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政治特征
进入新时代,是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视野、从改革开放40年历程和十八大以来5年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和历史性变革的方位上,所作出的科学判断。
自主学习:什么是新时代?
一、新时代的科学内涵
1.新的历史方位
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
1.科学内涵: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时代
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代
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不断创造美好生活、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时代
是全体中华儿女勠力同心、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
是我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不断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的时代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伟大意义
结合前面所学知识,谈谈进入新时代对中华民族、对科学社会主义、对世界的伟大意义(可任选一个角度)。
意味着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
意味着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在世界上举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意味着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合作探究:在为祖国“点赞”的同时,大家就各自的美好生活需要展开了讨论。
结合上述事例,谈谈当前人们对美好生活有哪些需要。
1956年:党的八大我国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1981年:十一届六中全会指出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2017年:党的十九大提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思考:当前社会的主要矛盾与前一历史阶段的社会主要矛盾相比,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1.新时代的主要矛盾是什么
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视频
结合视频所涉内容和教材知识谈谈新时代主要矛盾转化的原因。
2.为什么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发生了转化
①人民需求方面:总体上实现小康,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
②社会生产方面:社会生产力水平总体上显著提高,社会生产能力在很多方面进入世界前列
③制约因素方面: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成为主要制约因素。
必须认识到,我国社会主要矛盾 的变化,没有改变我们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历史阶段的判断,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 国际地位没有变。
——2017年10月18日,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 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精讲点拨:
1、我们要在继续推动发展的基础上,着力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大力提升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2、要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基本国情,牢牢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牢牢坚持党的基本路线这个党和国家的生命线、人民的幸福线。
观看中国的昨天,明天小视频,思考新时代,共创祖国美好明天的关键是什么
三、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一以贯之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作为前无古人的开创性事业,前进道路不可能一帆风顺。事业越发展、改革越深入,新情况新问题就会越多,面临的风险和挑战就会越多,面对的不可预料的事情就会越多。
结合新总书记讲话,谈一谈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必须一以贯之,接续奋斗?
知识拓展:一以贯之
一以贯之,汉语成语,拼音是yī yǐ guàn zhī,意思指做人做事,按照一个道理,从一而终不会改变。
贯:一直,习惯。出自《论语·里仁》。
近义词:万法归宗、始终如一、善始善终
反义词:杂乱无章、虎头蛇尾、有始无终
1、为什么必须一以贯之的坚持和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1)历史进程:伟大社会革命的成果,伟大社会革命的继续
(2)崇高事业:无比崇高的事业,需要接续奋斗
(3)国家性质:社会主义国家
怎么做?(发散思维)
当堂训练
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发生这一转化的原因是(  )
①我国人民物质文化需要已经得到充分满足 
②人民在物质、文化、民主、法治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 
③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发展,社会生产能力全面进入世界前列 
④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总体提高,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更加突出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在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由衰到盛170多年的历史进程中得来的,是在对中华文明5 000多年的传承发展中得来的,是党和人民历经千辛万苦、付出各种代价取得的宝贵成果。作为新时代的奋斗者,我们应该(  )
①一以贯之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进行到底 
②在实践中固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特色、理论特色、民族特色和时代特色 
③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始终保持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
④牢牢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个党和国家的生命线、人民的幸福线
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CB
小结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