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课题2.1生物与非生物课时1总课时1主备人备课时间修改人执教老师执教时间第周周(年月日)教学设计个性化批注【教学目标】1、识别生物与非生物,知道生物的基本特征。2、学会用放大镜观察蜗牛,并描述其形态和生活习性。【教学重点】学会通过观察,去区分生物与非生物其中生物和非生物的区别让学生尽量的都列出【教学难点】【教学准备】早1-2天布置学生去捉蜗牛放大镜、玻璃板、脱脂棉球、食醋、蔗糖溶液【教学过程】一、引入:自然界的各种物体千奇百怪,我们可以将它们分为生物和非生物两大类。?(揭示课题)二、新课(一)生物的基本特征1、看到一个物体时,你能很快说出它是生物,还是非生物?2、你能列举一些生物与非生物吗?请填在课本图2-1中,越多越好。学生回答,老师在黑板上板书。3、你是怎样判断它们是生物或非生物的呢?4、生物的共同特征:(1)能生殖(能繁殖后代)(2)能生长和发育(3)有物质和能量转化(代谢)(4)对外界刺激有反应——应激性5、所有的生物都具有共同的特征:能呼吸、能生长、能繁殖后代、对外界刺激有反应、能遗传和变异、能进化。人、狗、银杏树、水稻、蚯蚓、细菌等都具有这些生物特征,它们都是生物;自然界存在的沙、石、泥、水,以及人工制成品(如汽车、电视机、电风扇等)都不具有这些生物特征,它们是非生物。6、思考与讨论:狗在碰到墙壁时会转弯,有些机器狗碰到墙壁也会转弯。从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的角度,比较两者有什么区别?(难)(二)观察蜗牛的生物特征?1、问学生有没有去抓(抓到)过蜗牛,通常是在什么样的环境下,哪些地方找到?今天我们就来研究请来的蜗牛。——>>注意:珍爱生命2、你们想知道有关蜗牛的什么呢?学生回答,老师在黑板列举。探究步骤:探究,蜗牛有视觉、触、嗅、味、听觉吗?(1)、我们的问题是:(2)、对此,我们有一个假设:(3)、我们设计了一个实验:(4)、以下是我们实验过程的记录:3、使用放大镜移动被观察物体,头部或放大镜,找到最佳的观察角度、距离。4、观察蜗牛的外形与爬行。仔细观察,找出蜗牛的眼、口、足、壳、触角(两对触角,眼睛在上面那对触角顶上;口在哪里?如何观察口?把玻璃板反过来,足的位置,如何爬动的,让学生上台指出)【分小组进行,二个人一组,纪律,发言,记录人等,可灵活一点】5、探究蜗牛是否有视觉与触觉6、观察蜗牛是否有听觉、嗅觉和味觉我们的结论是:小组总结,老师总结,蜗牛有视、触、嗅、味觉,没有听觉。问题:【其他参考课题】(1)、蜗牛一分钟能爬多远?(2)、蜗牛喜欢吃什么?(3)、蜗牛爬行时留下的痕迹是不是用来传递信息的?(4)、蜗牛爬行时能拉多重的物体?(5)、蜗牛和哪些动物差不多?(6)、怎样为蜗牛建造一个舒适的家?(7)、蜗牛四处爬行的目的是什么?找食物,交配繁殖后代等等。小结:蜗牛是生物,它具有哪些生物基本特征?【作业】:作业本和《教与学》2.1课后搜索有关蜗牛的信息,或者发挥想象,选择一个课题进行探究。教后反思这节课我让学生举出他们周围熟悉的生物,并且让大家讨论这些生物有哪些共同的特点,作为一个生物,应该具备的最基本的共同特点是什么?学生纷纷参加讨论,发表自己的意见,把生物的特征理解得很透彻,同时通过观察蜗牛的实验,激发了学生观察生物的兴趣,并学会了观察的一些基本技能。许多同学也认为生物这章比较有趣,愿意上,并有信心学好。(这节课必须提前几天通知学生找蜗牛)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