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课题: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 物理教案 科目:初三物理 2020年7月 教材:人教版初中物理教科书 授课对象:初三学生 课时安排:1课时(45分钟) 教学内容分析: 1、本节知识主要是通过实验探究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以及正确地使用电流表。本节的两个探究都是完全探究,通过让学生在观察中提出问题、进行猜想、设计实验方案、动手实验收集数据、对数据进行分析论证、评估交流等自主活动,让学生初步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初步领会科学研究的方法,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尤其注重评估和交流两个因素的练习,培养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和他人合作,学会丛各种各样的渠道获取信息。 2、新旧教材在本节的知识结构上是相同的,但学生获取知识的方法是不同的。旧教材重在得出结论,而新教材则重在探究过程,重在培养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上。体现了新课标注重科学探究的理念。 3、本节的知识是对串、并联电路的深入学习,是后续学习探究串、并联电路中电阻关系等知识和学习分析电路的基础,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本节也是训练学生电学实验技能的重要实验课。因此,在设计本课教学时,本人尽可能地为学生创设问题 情境和轻松、活跃、民主的课堂气氛,并引导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 学情分析: 1、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知道串、并联电路的连接,学生能够顺利连接串联电路,但部分学生对于并联电路的连接不够熟练。 2、能正确使用电流表少数学生有一定困难。 3、大部分学生对科学探究方法有一定的认识,但根据实验的目的和要求设计实验方案,有一定的困难。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认识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 (2)掌握电流表的使用方法和电路的连接。 (3)正确记录实验数据并得出相应结论。 2、过程与方法 (1)领会科学探究的方法和要求。 (2)探究方案的设计与实验数据的记录及分析、评估。 (3)体验科学探究的方法及过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感知科学的价值和应用,培养对科学知识的兴趣。培养学生实事求是,坚持真理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难点 重点:体验科学探究的方法及过程,电流表的使用。 难点:探究意识的激发,探究过程的引导,根据实验的目的和要求设计实验方案。 教学方法 探究法、实验法、讨论法 教学资源 多媒体课件、干电池两节、小灯泡两个、电流表三个、开关一个、导线若干 教学流程设计 教学活动 教学过程 设计目的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新课引入 复习引入1、电流是什么?2、串联并联电路分别有什么特点? 学生:(1)、电流:表示电流强弱的物理量; (2)、串联电路:电路中各元件逐个顺次首尾连;并联电路:各元件“首首相接,尾尾相接”,并列连在电路两点之间 创建情景激发学习动力 新课讲解30min (一)串联电路的电流规律 教师:同学们上节课的内容都把握的不错,那串联电路电流又有什么样的规律呢? 教师:提示实验中就应注意的问题。(1)连接电路过程中,开关的状态。(2)强调电流表在电路中的连接方法,要选择合适的量程,读数时要弄清分度值,读数要准确。(3)不同的小组尽量选择不同的灯泡,保证测量出来的数据具有普遍性,便于找到规律。(4)原始数据要如实记录,不许随意改动,实验中出现的问题要记录下来,以便查找、分析错误原因。 教师:在实验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指导、答疑和点评。(1)电流表连接错误,一种情况是将电压表的正、负接线柱接反了,接通电路时,指针反偏,很容易损坏电流表。另外一种情况是将电流表接在一根导线的两端,电流表的示数为0。(2)有的小组电流表的量程选大了,指示值太小,几乎不能读数。有的小组电流表量程选小了,指针偏出了刻度盘外。(3)有的小组在读数时,读出的电流表数值不相等,且有的读数是有的读数的5倍,是因为接线柱接的是小量程,读数时按大量程的刻度读数。(4)一个小灯泡不亮,电流表出现较大示数,是因为电流表与一个小灯泡并联,造成了小灯泡短接。等等。 (二)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 教师:通过上面的实验,找到了串联电路中的电流规律──串联电路中的电流处处相等。那么并联电路的电流有怎样的规律呢? 教师:请同学设计实验探究并联电路中的电流规律。 学生分组实验: 1.画出一个串联电路,把电流表串联在L1的左侧,根据电路图连接电路。 2.把电流表串联在L1和L2的中间位置,根据电路图连接电路。 3.把电流表串联在L2的右侧,根据电路图连接电路。 4.把每一次测量出的电流值填入表格。 ? A点的电流IA/A B点的电流IB/A C点的电流IC/A 灯泡L1和L2串联 ? ? ? 灯泡L1和L3串联 ? ? ? 灯泡L2和L3串联 ? ? ? 5.结论:串联电路中电流处处相等。 学生:因为串联电路中的电流处处相等,并联电路中的电流是否也会处处相等? 学生:干路电流等于支路电流之和? 学生:干路电流等于支路电流之积? 学生:根据实验问题设计实验电路并连接电路,分别用电流表测量A、B、C三个点的电流,进行比较。 学生分组实验 1.画出一个并联电路,把电流表串联在干路中测干路电流,根据电路图连接电路。 2.把电流表串联在L1的支路中测支路电流,根据电路图连接电路。 3.把电流表串联在L2的支路中测支路电流,根据电路图连接电路。 4.把每一次测量出的电流值填入表格。 ? A点的电流IA/A B点的电流IB/A C点的电流IC/A 灯泡L1和L2并联 ? ? ? 灯泡L1和L3并联 ? ? ? 灯泡L2和L3并联 ? ? ? 5.结论: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 培养学上实事求是,严谨的科学思维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团队协作能力,总结能力 培养学生动脑的习惯 引起学生注意使学生对知识从理性认识到感性认识,启发思维,培养学生动脑的好习惯 总结 教师:引导学生做出本节课的小结。 学生:串联电路中,电流处处相等。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支路电流之和。 加深对所学内容的记忆与理解 拓展 列举生活中的例子 帮助学生理解知识 作业布置 习题册配套练习 巩固知识 教学策略 三、教学策略 先复习电流的概念、电流表的使用方法,以及串并联电路的特点,再引出问题“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是怎样的?”学生根据问题设计实验,画出实验电路图,把电流表分别接在电路中不同位置,比较电流的大小。学生通过自主实验,测出电路中不同位置电流,比较得出串联电路中电流的关系。为了防止实验数据的偶然性,需要换用不同的灯泡进行多次实验。在探究并联电路中的电流规律时的过程与串联电路中的探究过程相似。通过学生自己设计电路图,自己连接电路,巩固电流表的使用方法,学会使用电流表测不同电路中的电流,提高动手实验的能力。通过分析实验数据,总结出不同电路中电流的规律,提高数据处理的能力。在实验中提醒学生除了观察电流的示数外,还可以注意灯泡的亮度及其与电流的关系等,为后面的学习埋下伏笔。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大多数学生通过实验探究得出串联、并联电路中的电流规律运用串联电路中的电流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存在问题:并联电路连接没有突破连接过程中电流表可能存在短路、反接、此处缺乏讲解,并不是所以同学都能设计、组装探究串、并联电路电流规律的电路图、实物图。 分值 教学评价分值描述 4.0 可以辨认出串并联电路的区别,熟练画出它的电路图并且对常见的电路分类 知道可变电阻分类原理,可以快速的对生活中常见的电路分类;能熟练掌握电流表的使用 通过小组实验探究活动,可以独自归纳总结出实验规律,能利用所学知识独立完成“串并联电路电流的规律”的实验 知道串并联电路的优缺点,能将串并联电路在生活中灵活应用 利用串、并联电路中电流规律的应用; 能设计、组装探究串、并联电路电流规律的电路图、实物图 3.0 能正确应用电流表的方法,能正确的把电流表接入电路,会使用电流表来测量电路中支路的电流,会读有电流表的电路图 通过小组探究活动,能在独立归纳总结出正确使用电流表的方法,可以正确的把电流表接入电路,会使用电流表来测量电路中支路的电流,会读有电流表的电路图 2.0 可以辨认出串并联电路的区别,能画出它的电路图,对常见的电路分类 在教师的讲授下,正确应用电流表的方法,能正确的把电流表接入电路,会使用电流表来测量电路中支路的电流,会读有电流表的电路图 1.0 可以说出电路各构造的名称,能说明串并联电路的结构; 知道串并联电路的优缺点,能举例串并联电路在生活中的应用。 0.0 不能说出电路各构造的名称,无法说明串并联电路的结构;辨认不出串并联电路的区别,无法画出它的电路图,不能对常见的电路分类; 不知道串并联电路的优缺点,不能举例串并联电路在生活中的应用; 不会正确应用电流表的方法,不能正确的把电流表接入电路,不会使用电流表来测量电路中支路的电流,不会读有电流表的电路图。 不能设计、组装探究串、并联电路电流规律的电路图、实物图; 不能分析实验数据,归纳总结出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 不会利用串、并联电路中电流规律的应用; -10858528416251085854474845left4090035并联电路电流规律: 并联电路电流规律: -400052508885串联电路电流规律: 串联电路电流规律: 2171701857375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 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 板书设计:-3714751651635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