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二章 第二节 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 学习目标 1.区别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 2.理解动物行为的意义 1.概念: 动物所进行一系列有利于他们 生存和繁衍后代的活动。 一、动物的行为 (一)按功能划分: 取食行为 二、动物行为的分类 防御行为 迁徙行为 攻击行为 (二)按获得途径划分: 先天性行为 二、动物行为的分类 学习行为 资料分析 请同学们2-4人为一组针对 P48-49页的资料和图片讨论学习 并完成讨论题1-4题 电极 潮湿食物 在迷宫的一臂安上电极,而另一臂是潮湿的暗室,其中还有食物。当蚯蚓爬到有电极的一臂时,它就会受到电击。经过多次尝试和错误之后,蚯蚓能够学会直接爬向潮湿的暗室。 学习行为 [资料分析] 刚出生的小袋鼠只有人的手指那样大,眼睛还睁不开。它出生时掉在母袋鼠的尾巴根部,靠本能爬向母袋鼠的尾尖,再从尾尖爬到母袋鼠腹部的育儿袋中吃奶。 先天性行为 [资料分析] 一只失去雏鸟的美国红雀,总是给养鱼池边浮到水面张口求食的金鱼喂它捕来的昆虫,就像喂自己的雏鸟一样,一连喂了好几个星期。 先天性行为 [资料分析] 很多年前,在英格兰有一只大山雀,一次偶然碰巧打开了放在门外的奶瓶盖,偷喝了牛奶。不久,那里的其他大山雀也学会了偷喝牛奶。 学习行为 [资料分析] 菜青虫总是取食白菜、甘蓝等十字花科植物。有人用刚从受精卵里孵化出的菜青虫做实验:把十字花科植物的叶片榨成汁涂抹在滤纸上,旁边放着其他植物的叶子,结果菜青虫去啃食滤纸,却不吃其他植物的叶子。 先天性行为 [资料分析] 幼小的黑猩猩能模仿成年黑猩猩,会利用一根蘸水的树枝从洞穴中钓取白蚁作为食物。 成年黑猩猩会利用经验来解决问题。黑猩猩会把几个木箱堆叠起来,然后爬到木箱顶上去摘香蕉。 学习行为 [资料分析] 2.对比分析资料1和资料2,先天性行为和 学习行为对动物维持生存的意义有什么不同? 先天性行为:满足生存的基本需要, 使动物能生存和繁衍下去。 学习行为: 使动物更好地适应复杂环境的变化。 [讨论] 3、分析资料3,试说说先天性行为有没有 局限性? 有局限性:虽然美国红雀喂养金鱼的行为是出于本能,但是对于美国红雀来说,是一种浪费,因为它喂养的金鱼对本种族的延续没有任何意义。 [讨论] 4、不同动物的学习能力有什么不同? 这说明了什么问题? 动物越高等,学习能力也就越强; 同种动物的不同个体学习能力也不同。 这些说明学习行为也受遗传因素的影响。 [讨论] 先天性行为 学习行为 形成时间 获得 途径 意义 进化 趋势 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 生来就有 后天形成 遗传 生活经验 学习形成 生存和繁殖 适应复杂多变 的环境 先天性行为是学习行为的基础 三、研究一种动物的行为 观察法 实验法 动物越高等,学习能力越强,尝试与错误的次数越少。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