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物质的溶解性-溶解度【学习目标】1了解物质的溶解性及影响因素2了解溶解度的概念3了解固体溶解度和气体溶解度的影响因素4掌握控制变量进行科学探究的方法5培养从定量角度研究化学知识的科学态度【走进生活】联系生活:1.面粉和蔗糖放入水中,蔗糖可溶,而面粉几乎不溶2.衣服上沾了油污,用水洗不干净,但汽油却能洗去油污,油污不溶于水,却易溶于汽油3.冲糖水的时候用热水不用冷水,蔗糖在热水中溶解的又快又多猜想: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探究实验一】探究溶质性质、溶剂种类对物质溶解性的影响药品:水、酒精、碘、硝酸钾;仪器:试管、试管夹、酒精灯设计实验探究一:溶质的性质探究二:溶剂的种类探究三:温度实验用品:实验盘中有1.2.3号小试管,1.2盛有1g碘,3盛有1g硝酸钾,未标号的小试管中盛放的皆为5ml水。步骤1:取1号,3号试管,分别加入5ml水;取2号小试管,量取5ml酒精加入步骤2:充分振荡,观察实验现象。要求:小组合作,分工明确操作准确,记录现象交流展示:实验结论:。【探究实验二】探究温度对物质溶解性的影响问题:硝酸钾的质量_____(取多少合适?)温馨提示:⑴遵循药品少量原则。量取水的体积为5ml⑵常温下,5ml水中最多能溶解硝酸钾1.58g⑶安全使用酒精灯,加热时管口不要朝自己或他人;加热时试管倾斜45°角,先预热后均匀受热完成下列实验并记录现象:取4号小试管(盛有3g硝酸钾),加入5mL水,充分振荡,观察硝酸钾是否能完全溶解;如不能完全溶解,将试管加热,观察实验现象交流展示:实验结论:在______________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当升高温度时,硝酸钾晶体在水中的最大溶解量会_______;当降低温度时,其最大溶解量会_______。【获得结论】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走向化学]任务:比较食盐与蔗糖在水中的溶解性提示:需要控制哪些变量?【定量比较】四要素:固体溶解度:在一定温度下,某固体物质在100g溶剂(通常为水)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判断正误】(1)向100g水里加入36gNaCl刚好达到饱和状态,所以NaCl的溶解度是36g。(2)20℃时,50g水中最多溶18gNaCl,所以20℃时NaCl的溶解度是18g.(3)20℃时,100gNaCl饱和溶液中含有NaCl26.5g,则20℃时NaCl的溶解度为26.5g。(4)20℃时,30gNaCl完全溶解于100g水里,所以20℃时NaCl的溶解度是30g。(5)20℃时,100g水里最多溶解36gNaCl,所以20℃时NaCl的溶解度是36。【我会表达】6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110克,其含义是什么?【多识一点】溶解度对溶解性的粗略划分:化学上一般根据物质20℃时的溶解度,将物质分为“难溶”、“微溶”、“可溶”、“易溶”。【走向生活】观看视频,寻找影响气体溶解度的因素气体溶解度(1)气体溶解度:一定、一定下1体积水中最多溶解气体的数。在一定压强下,温度越高气体的溶解度,在一定温度下,压强越大气体的溶解度。【思维导图】【作业设计】知识性作业:课后作业实践性作业:调查了解常见物质在水中的溶解性【课后作业】一.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1)20克A物质溶解在100克水里恰好制成饱和溶液,A的溶解度是20克(2)20℃时,10克氯化钠溶解在水里制成饱和溶液,故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是10克(3)20℃时,10克氯化钠可溶解在100克水里,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是10克(4)0℃时,100克水最多可溶解36克氯化钠,则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5)20℃时,NaCl的溶解度为36g.在20℃时,将40gNaCl固体,放入100g水中,充分搅动,只溶解了36g气体溶解度也有一定的变化规律。(1)打开可乐瓶,逸出大量气泡。由此可见,压强越小,CO2的溶解度越小,为增大CO2的溶解度,可采用的一种方法是()(2)不同温度下,氧气的溶解度随压强变化如图所示,图中t1对应的温度为40℃,则t2对应的温度()2(共32张PPT)第一单元第三节物质的溶解性第一课时烟台五中范淑云共学新知溶解性是物质的重要物理性质是溶质溶解在溶剂里的能力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有哪些?溶解性走进生活联系生活:1.面粉和蔗糖放入水中,蔗糖可溶,而面粉几乎不溶2.衣服上沾了油污,用水洗不干净,但汽油却能洗去油污,油污不溶于水,却易溶于汽油3.冲糖水的时候用热水不用冷水,蔗糖在热水中溶解的又快又多猜想: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猜想一:溶解性与溶质的性质有关猜想二:溶解性与溶剂的种类有关猜想三:溶解性与温度有关发现问题二走向化学小组合作设计实验溶质溶剂温度实验设计探究一:溶质的性质探究二:溶剂的种类探究三:温度控制变量法不同相同相同相同不同不同相同相同相同5ml水1g硝酸钾1g碘5ml水一定质量硝酸钾5ml水加热药品:水、酒精、碘、硝酸钾仪器:试管、试管夹、酒精灯5ml水1g碘1g碘5ml酒精一定质量硝酸钾5ml水常温走向化学1、探究溶质性质、溶剂种类对物质溶解性的影响实验验证实验用品:实验盘中有1.2.3号小试管,1.2盛有1g碘,3盛有1g硝酸钾,未标号的小试管中盛放的皆为5ml水步骤1:取1号,3号试管,分别加入5ml水;取2号小试管,量取5ml酒精加入步骤2:充分振荡,观察实验现象。要求:小组合作,分工明确操作准确,记录现象走向化学1、探究溶质性质、溶剂种类对物质溶解性的影响温度加入5mL水并振荡加入5mL酒精并振荡硝酸钾室温碘室温比较硝酸钾、碘在5mL水中的溶解情况,可以发现:相同条件下,溶质的性质影响物质溶解性硝酸钾易溶于水中碘不易溶于水中碘易溶于酒精比较碘在5mL水中和5mL酒精溶解情况,可以发现:相同条件下,溶剂的种类影响物质溶解性实验验证内因走向化学2、探究温度对物质溶解性的影响问题:硝酸钾的质量_____(取多少合适?)要求:小组合作,进行实验准确操作,记录现象控制变量温馨提示:⑴遵循药品少量原则。量取水的体积为5ml⑵常温下,5ml水中最多能溶解硝酸钾1.58g⑶安全使用酒精灯,加热时管口不要朝自己或他人加热时试管倾斜45°角先预热后均匀受热3g2、探究温度对物质溶解性的影响取4号小试管(盛有3g硝酸钾),加入5mL水,充分振荡,观察硝酸钾是否能完全溶解;如不能完全溶解,将试管加热,观察实验现象实验进行中走向化学实验验证5ml水3g硝酸钾常温3g硝酸钾5ml水加热3g硝酸钾5ml水冷却部分溶解全部溶解重新析出2、探究温度对物质溶解性的影响比较3g硝酸钾室温、加热情况下,冷却后在5mL水中的溶解现象,可以发现:相同条件下,温度影响物质溶解性实验进行中走向化学外因实验验证实验结论:在____________________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当升高温度时,硝酸钾晶体在水中的最大溶解量会__________;当降低温度时,其最大溶解量会__________。溶质性质、溶剂种类及量增大减小二归纳总结走向化学内因外因温度溶质的性质溶剂的种类物质溶解性的影响因素走向化学定量比较溶解度定量表示某物质在某种溶剂中的溶解性任务:比较食盐与蔗糖在水中的溶解性提示:需要控制哪些变量?一定温度一定量水达到饱和状态所溶解的固体质量多少100g水固体溶解度一定温度下,某固体物质在100g溶剂(通常为水)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固体物质溶解度的四要素条件:一定温度温标准:100g溶剂百状态:饱和状态饱单位:克g克固体溶解度走向化学6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110克,其含义是什么?①60?C时,硝酸钾在100克水中达到饱和状态时溶解的质量为110克。②60?C时,100克水中最多能溶解硝酸钾110克。我会表达走向化学火眼金睛走向化学判断正误:1、向100g水里加入36gNaCl刚好达到饱和状态,所以NaCl的溶解度是36g。2、20℃时,50g水中最多溶18gNaCl,所以20℃时NaCl的溶解度是18g.3、20℃时,100gNaCl饱和溶液中含有NaCl26.5g,则20℃时NaCl的溶解度为26.5g。4、20℃时,30gNaCl完全溶解于100g水里,所以20℃时NaCl的溶解度是30g。5、20℃时,100g水里最多溶解36gNaCl,所以20℃时NaCl的溶解度是36。温百百饱克化学上一般根据物质20℃时的溶解度,将物质分为“难溶”、“微溶”、“可溶”、“易溶”。溶解性20℃的溶解度范围易溶可溶微溶难溶(不溶)大于10g1~10g0.01~1g小于0.01g走向化学多识一点二气体溶解度生活中的化学走向化学观看视频,寻找影响气体溶解度的因素温度与压强二气体溶解度温度升高,气体溶解度减小。反之,变大压强减小,气体溶解度减小。反之,变大生活中的化学走向化学思维导图溶解性内因——溶质的性质(种类)溶剂的性质(种类)外因——温度溶解度定量表示四要素一定温度100g溶剂(水)饱和状态溶质的质量固体影响因素:内因——溶质,溶剂的性质(种类)外因——温度气体影响因素:温度压强影响因素控制变量法四课后作业知识性作业:小测卷实践性作业:调查了解常见物质在水中的溶解性爱护地球,爱护我们生存的家园二师生互动,共学新知例4.①不溶物就是绝对不溶的物质。这句话是否正确?②20℃时碳酸钙的溶解度是0.0013克,所以碳酸钙是___物质。③20℃时食盐的溶解度是36克,所以食盐属于__物质。×通常所说的不溶物即难溶物,溶解度<0.01g。实际上没有绝对不溶的物质。难溶易溶二师生互动,共学新知(五)固体溶解度的表示方法:(1)列表法:溶解度(克)温度(oc)01020304050608070605040302010KNO3(2)图像法--溶解度曲线二师生互动,共学新知横坐标表示温度.纵坐标表示溶解度.????????????????????????????????????????????????????????????????????????????0.050.100.150.209070400102050608010030溶解度/g0.050.100.150.209070400102050608010030温度/℃100???????硼酸硝酸铵硝酸钠硝酸钾氯化铵氯化钾氯化钠????????????????????????????????????????????????????????????????????????????????????????????????????????????????????????????????????????????????????????????????????????????????????6070501020304080901001101801701601501401301201902005010203040090607080溶解度/g温度/℃熟石灰的溶解度曲线:讨论:固体物质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情况:①大多数固体物质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例如硝酸钾等②少数固体物质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大,例如食盐④极少数固体物质溶解度随温度升高反而减小,例如熟石灰(3)分析溶解度受温度影响的趋势⑤曲线越陡,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越大100???????硼酸硝酸铵硝酸钠硝酸钾氯化铵氯化钾氯化钠????????????????????????????????????????????????????????????????????????????????????????????????????????????????????????????????????????????????????????????????????????????????????6070501020304080901001101801701601501401301201902005010203040090607080溶解度/g温度/℃例5、比较NaNO3与KNO3溶解度的大小①在700C时,NaNO3与KNO3的溶解度相等②温度大于700C时,NaNO3的溶解度小于KNO3③温度低于700C时,NaNO3的溶解度大于KNO35001020304060708090100106090100160150130203040508070170180200140120110190硝酸钾氯化钠温度(t)溶解度(克)从溶解度曲线分析结晶方法(1)降温结晶法适用于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显著增大大的物质。如:KNO3(又叫冷却热饱和溶液法)(2)蒸发溶剂结晶法适用于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小的物质。如:NaCl熟石灰(3)升温结晶法(六)选择结晶的方法:适用于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的物质。如:氢氧化钙(熟石灰)的溶解度曲线图二师生互动,共学新知饱和石灰水降温加溶剂升温蒸发溶剂加溶质不饱和石灰水二师生互动,共学新知【思考】1.打开汽水盖时,汽水会自动喷出来,这说明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与什么有关?2.喝了汽水后,常常会打嗝。这说明气体的溶解度还与什么有关?3.用什么方法确定汽水中溶解的气体是二氧化碳?压强:压强减小,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减小。温度:温度升高,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减小。收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看石灰水是否会变浑浊二师生互动,共学新知(六)气体溶解度1、概念:通常讲的气体溶解度是指该气体在压强为101KPa和一定温度时溶解在1体积水里达到饱和状态时的气体体积。2、气体溶解度的意义0℃时,氮气的溶解度为0.024意义:在0℃,氮气压强为101kPa时,1体积水最多能溶解0.024体积氮气3、影响气体溶解度的因素溶质溶剂温度气体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温度降低而增大。压强气体溶解度,随压强增大而增大,压强减小而减小。三课堂小结物质的溶解度溶解性易溶可溶微溶难(不)溶定量描述①一定温度②100克溶剂③溶液饱和④单位是克不同的溶质在同种溶剂中的溶解能力不同同种溶质在不同的溶剂中的溶解能力不同固体的溶解度气体的溶解度影响因素表示方法溶质种类溶剂种类温度影响因素表示方法溶质种类溶剂种类温度压强物质的溶解性(第一课时)烟台五中范淑云【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2)理解固体物质溶解度的概念。(3)理解固体物质溶解度的含义。(4)了解溶解性与溶解度的关系。(5)认识气体物质溶解度的概念和影响因素。2、过程与方法(1)通过控制变量实验方法的使用,初步学会设计简单的化学实验;(2)通过对实验数据和信息收集、分析、处理,进一步学会比较和归纳。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控制变量法在化学研究、学习中的意义;认识物质的溶解性在生活实践中的重要作用。【教学重难点】1.固体物质溶解度的概念。2.使用控制变量法研究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学素材;托盘天平、量筒、小烧杯、试管、药匙、胶头滴管、玻璃棒、酒精灯、试管夹;蒸馏水、酒精、氯化钠、碘、硝酸钾。【教学方法】实验探究、小组合作【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活动意图导入新课观看烟台大海视频:沙滩、海水……引出物质溶解性不同联系生活:1.面粉和蔗糖放入水中,蔗糖可溶,而面粉几乎不溶2.衣服上沾了油污,用水洗不干净,但汽油却能洗去油污,油污不溶于水,却易溶于汽油3.冲糖水的时候用热水不用冷水,蔗糖在热水中溶解的又快又多猜想: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实验探究]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探究溶质、溶剂的种类对物质溶解性的影响完成下列实验并记录现象:实验用品:实验盘中有1.2.3号小试管,1.2盛有1g碘,3盛有1g硝酸钾,未标号的小试管中盛放的皆为5ml水步骤1:取1号,3号试管,分别加入5ml水;取2号小试管,量取5ml酒精加入步骤2:充分振荡,观察实验现象。要求:小组合作,分工明确操作准确,记录现象交流展示:实验结论:。2.探究温度对物质溶解性的影响问题:硝酸钾的质量_____(取多少合适?)温馨提示:⑴遵循药品少量原则。量取水的体积为5ml⑵常温下,5ml水中最多能溶解硝酸钾1.58g⑶安全使用酒精灯,加热时管口不要朝自己或他人;加热时试管倾斜45°角,先预热后均匀受热完成下列实验并记录现象:取4号小试管(盛有3g硝酸钾),加入5mL水,充分振荡,观察硝酸钾是否能完全溶解;如不能完全溶解,将试管加热,观察实验现象交流展示:实验结论:在______________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当升高温度时,硝酸钾晶体在水中的最大溶解量会_______;当降低温度时,其最大溶解量会_______。投影探究要求,进行实验指导,组织填写[归纳板书]1.影响固体物质的影响因素内因:溶质和溶剂的性质外因:温度[走向化学]任务:比较食盐与蔗糖在水中的溶解性提示:需要控制哪些变量?[投影并板书]2.溶解度的概念在一定温度下,某固体物质在100g溶剂(通常为水)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学会表达]6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110克,其含义是什么?指导学生理解概念,并在2分钟内记住概念。[判断正误](1)向100g水里加入36gNaCl刚好达到饱和状态,所以NaCl的溶解度是36g。(2)20℃时,50g水中最多溶18gNaCl,所以20℃时NaCl的溶解度是18g.(3)20℃时,100gNaCl饱和溶液中含有NaCl26.5g,则20℃时NaCl的溶解度为26.5g。(4)20℃时,30gNaCl完全溶解于100g水里,所以20℃时NaCl的溶解度是30g。(5)20℃时,100g水里最多溶解36gNaCl,所以20℃时NaCl的溶解度是36。指导学生讨论、辨析、纠正错误,认识固体物质溶解度的完整意义。[多识一点]化学上一般根据物质20℃时的溶解度,将物质分为“难溶”、“微溶”、“可溶”、“易溶”。[总结板书]3.溶解性与溶解度的关系20℃时(用S表示溶解度)易溶:S>10g可溶:1g<S<10g微溶:0.01g<S<1g难溶:S<0.01g[走向生活]观看视频,寻找影响气体溶解度的因素[板书]5.气体溶解度(1)气体溶解度:一定、一定下1体积水中最多溶解气体的数。在一定压强下,温度越高气体的溶解度,在一定温度下,压强越大气体的溶解度。[课堂小结][作业设置]知识性作业:小测卷实践性作业:调查了解常见物质在水中的溶解性思考并回答问题。思考,理解。思考、讨论、做实验,观察,得出结论。汇报实验结果。并推理得出结论思考、归纳。按要求完成实验,并填写空格。分组设计、完成实验,并填写学案。思考。自学。明确溶解度的概念。思考、回答。读概念。思考、回答。思考,归纳,回答理解记忆学生思考、讨论、解答自学、回答。思考、总结设置情景问题,引起思考,引入课题。明晰目的,使学生在下面的学习过程中有明确思考方向。进一步巩固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初步学会设计实验的方法,意识到控制变量法的运用。在此过程中学生分辨哪些因素可能影响物质的溶解能力,那些会影响溶解速度。学会设计实验的方法,感受通过实验解决问题的乐趣。同时,试验中得到的硝酸钾溶液(试管底部有固体剩余)为引出饱和溶液做铺垫。统一实验结论,为下面的归纳做铺垫。感知研究物质溶解性的实践意义。使学生建立的概念从感性认识逐渐上升为理性认知。便于学生直观获得概念,强调“4要素”的必要性。培养自学能力。在已有的经验、实验获得的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帮助学生通过分析、归纳,探究气体的溶解度。归纳提升:加深学生对溶解性概念及其影响因素的理解,进一步感知物质的溶解性、溶解度在实践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QQ视频20200910202826.mp4 VID_20200908_120711.mp4 溶解度修改.pptx 范淑云-溶解度导学案打印.doc 范淑云-物质的溶解性教案.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