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友善之树,茁壮成长》教案 一、活动背景? 习总书记在北大与青年学子交流时曾说: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心理学家也认为:童年时期的经历会以潜意识的方式投射到他成年后的生活。由此可见,小学阶段我们应该帮助孩子们扣好人生的第一颗扣子。? 我很喜欢与孩子们在一起,因为他们可爱、单纯。同时,随着与孩子们交往增多,我渐渐发现,独生子女的自我中心化着实严重,他们在父母、爷爷奶奶、外公外婆“非常6+1”的包围中成长,在物质上极大满足予取予求中长大,导致他们不太懂得与他人友善交往、友好沟通。这是缺乏友善之心的表现。?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核心价值观最基本的主体----公民个人的底线价值准则,而“友善”正是最基本的为人处世的道德准则与行为准则。? 帮助孩子们扣好人生的第一颗扣子,就从教会孩子们友善开始吧。? 二、活动目标:? 学习和实践核心价值观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结合二年级孩子的身心规律、认知特点与生活实际,我确定了本节班会课的三个目标:? 1、初步认识“友善”的含义,知友善、懂友善。? 2、正确对待同学间的矛盾,学会理解和关心、爱护、帮助他人。? 3、能够践行“友善”,将“友善”贯穿于自己的言行中,从而获得美好的友谊,享受学校生活的乐趣。? 活动重难点: 正确对待同学间的矛盾,学会理解和关心、爱护、帮助他人。? 三、教法和学法? 围绕本课的活动目的,初步拟定以下教法:? 1.情境体验法。根据学习需要,创设情境,播放视频,让学生自主感知友善。? 2.谈话讨论法。让学生回想曾遇到的友善事情,在小组内交流,从而进一步践行友善。? 3.情感升华法。让学生在“友善树”上贴树叶让它茁壮成长,让友善在实际生活中得到应用。? 学生的学法:? 1.充分讨论,合作探究。同学们不会从我这里得到现成的结论,而要通过自己的讨论才能得到经过他们自己思考的结论。? 2.参与实践、观察发现。让学生在看一看、说一说、找一找等一系列实践中感知友善的含义,发现友善的行为。? 四,活动过程? 我将整堂班会分成“引入友善”、“解读友善”、“感悟友善”和“寻找友善”、“践行友善”、歌颂友善五个环节。? 第一环节:歌曲同唱,引入友善? 播放儿歌,学生跟唱,并从歌词中初步感知友善。? 2、观察大树,让学生产生让友善之树长出枝叶的意识。?? 第二环节:字形演示,解读友善? 1、第一步:图说“友”字? 用多媒体呈现友字的甲骨文,引导同学们发现:最早的友字,是两个人相互搀扶共同前行,表示友的含义就是相互帮助,相互关爱。? 第二步:解读“善”字? 用多媒体呈现善字的甲骨文,引导同学们发现:“善”的羊字头,表示“友好,温顺”,善的含义是善良,好心,友好。? 2、理解了两个字的含义,让生谈谈对友善的理解。? 教师小结:友善就是心地善良,与他人友好相处,乐于助人,关爱他人,品格高尚。? 第三环节:播放视频,感悟友善? 生观看第一个视频,发现视频中的友善行为?? 2、议一议,视频中友善的行为带来的是什么?? 3、再次播放视频,让生加深对友善的理解。? 教师小结:我们常说赠人玫瑰,留有余香,我们在帮助他人的同时自己也得到了快乐。表现友善,帮助他人,快乐自己。? 第三环节:情景再现,寻找友善? 1、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交流自己曾经被别人友善对待的事情,并谈谈当时的感受。? 2、回想自己曾经对他人做过的友善的事情,并写在树叶卡片上贴在友善之树上。? 2、开展“自我检查”,让学生回忆自己做过的一件不友善的事,在小组里说一说哪些地方做得不够友善?? 3、学生表演曾经做过的不友善的事情,生谈体会,学生再次表演,把刚才发生的事情用友善的行为表现出来。?? 教师小结:一个细微的动作、一句轻柔的话语、一个关注的眼神、一声发自内心的谦让都是友善的表现,如果我们能将心比心,站在别人的角度去想一想,以友善的态度对待人或事,就能化干戈为玉帛。? 第四环节:联系实际,践行友善? ?1、学生独立思考,在以后的生活中如何成为一名友善的学生,从哪些事情做起?? 2、学生把自己的想法和打算写在树叶卡片上,并贴在友善之树上。? 第五环节:歌颂友善? 师生共同朗读诗歌,让友善进一步渗透到学生心中。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