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武汉市江夏区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物理试卷(Word版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湖北省武汉市江夏区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物理试卷(Word版含答案)

资源简介

物理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关于物理学史和物理研究方法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在推导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公式时,把整个运动过程划分成很多小段,每一小段近似看作匀速直线运动,然后把各小段的位移相加,这里应用了微元法
B.当△t非常小时,
就可以表示物体在某时刻的瞬时速度,这里应用了极限法
C.伽利略借助实验研究和逻辑推理得出了自由落体运动规律
D.质点、光滑斜面是利用了等效替代法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的速度越大,加速度也一定越大
B.物体的速度变化越快,加速度一定越大
C.物体的速度变化量越大,加速度一定越大
D.物体在某时刻速度为零,其加速度一定为零
3.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相继经过两段距离均为12m的路程,第一段用4s时,第二段用2s时,则物体的加速度是(  )
A.0.5m/s2
B.1m/s2
C.2m/s2
D.4m/s2
如图所示,汽车关闭发动机后沿水平面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它从A点运动到B点时,速度从=7m/s减到=5m/s,A、B两点相距24m,经B点后再过12s,汽车又前进了(

A.24m
B.25m
C.30m
D.60m
5.两个物体用长为9.8m的细绳连接在一起,从同一高度以1s的时间差先后自由下落,当细绳被拉紧时,第二个物体下落的时间为(g取)(  )
A.0.1s
B.0.5s
C.0.9s
D.1.5s
6.从地面上将一个小球竖直上抛,经t时间小球经过空中的某点A,再经过t时间小球又经过A点.不计空气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小球上升的最大高度为
B.A点的高度为
C.小球抛出时的速率为
D.小球抛出时的速率为
7.a、b两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其v-t图象如图所示,在t=0时,两车间距为s0,在t=t1时间内,a车的位移大小为s,则( 
 )
A.0~t1时间内a、b两车相向而行
B.0~t1时间内a车平均速度大小是b车平均速度大小的2倍
C.若a、b在t1时刻相遇,则s0=s
D.若a、b在时刻相遇,则下次相遇时刻为2t1
8.如图所示,某“闯关游戏”的笔直通道上每隔8m设有一个关卡,各关卡同步放行和关闭,放行和关闭的时间分别为5s和2s.关卡刚放行时,一同学立即在关卡1处以加速度2m/s2由静止加速到2m/s,然后匀速向前,则最先挡住他前进的关卡是(

A.关卡2
B.关卡3
C.关卡4
D.关卡5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
9.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物体在直线上运动,经2s又回到初始位置的是(

A.
B.
C.
D.
10.物体从h高处自由下落,它在落地前1s内共下落35m,g=10m/s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
A.物体下落的时间为4s
B.物体落地时速度为40m/s
C.下落后第1s内、第2s内、第3s内,每段位移之比为1:2:3
D.落地前2s内共下落60m
11.如图所示,水平地面上固定有两块木板、,两块木板紧挨在一起,木板的长度是的3倍。一颗子弹以初速度从端水平射入木板,并恰能从端射出,经历的时间为,子弹在木板中的运动可以看成是匀减速运动,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子弹到点的速度为
B.子弹到点的速度为
C.子弹从到的时间为
D.子弹从到的时间为
12.假设高速公路上甲、乙两车在同一车道上同向行驶,甲车在前,乙车在后,速度均为,距离。时刻甲车遇紧急情况后,甲、乙两车的加速度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取运动方向为正方向?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时两车等速
B.时两车距离最近
C.时两车位移之差为90m
D.两车在内会相撞
三.实验题:本题共2小题,第1小题
4
分,第2小题10分,共
14分。
13.某同学做“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量的关系”的实验,得到弹簧的形变量x与弹簧弹力F的关系如图,
(1)弹簧的劲度系数为_________N/m。
(2)当弹簧受到的拉力作用时在弹性限度内,弹簧伸长量_______cm。
14.某物理小组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研究小车的匀变速直线运动。主要实验步骤如下:
a.安装好实验器材,接通电源后,让拖着纸带的小车沿长木板运动,重复几次。
b.选出一条点迹清晰的纸带,找一个合适的点当作计时起点O(t=0),然后每隔相同的时间间隔T选取一个计数点。
c.通过测量、计算可以得到小车的加速度。
结合上述实验步骤,请你完成下列任务:
(1)在下列仪器和器材中,还需要使用的有________和________(填选项前的字母)。
A.电压合适的50
Hz交流电源
B.电压可调的直流电源
C.刻度尺
D.秒表
E.天平(含砝码)
(2)实验中,保证小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必要措施是________(填选项前的字母)。
A.细线必须与长木板平行
B.将长木板上没有滑轮的一端适当垫高
C.钩码的质量远小于小车的质量
D.先接通电源后释放小车
(3)实验时将打点计时器接到频率为50
Hz的交流电源上,打出几条纸带,选取一条比较清晰的纸带,部分计数点如图所示(每两个相邻的计数点间还有4个点未画出)。则小车的加速度a=_____m/s2(结果保留3位有效数字)。
(4)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时,往往用求某个点的瞬时速度,从理论上讲,对Δt的要求是________(选填“越小越好”、“越大越好”或“与大小无关”)。
四.计算题:本题共4小题,第1小题10
分,第2小题
10分,第3小题12
分,第4小题
14分,共46

15.一辆汽车以72
km/h的速度正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突然发现前方40
m处有需要紧急停车的危险信号,司机立即采取刹车措施.已知该车在刹车过程中加速度的大小为5
m/s2,求:
(1)从刹车开始至停止运动所用的时间?
(2)从刹车开始经过5
s时汽车前进的距离是多少?
16.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途中依次经过A、B、C三点,已知AB=BC=,AB段和BC段的平均速度分别为=3m/s、=6m/s,则
(1)物体经B点时的瞬时速度为多大?
(2)若物体运动的加速度a=2,试求AC的距离
17.在平直公路上行驶的a车和b车,其位移-时间图象分别为图中直线a和曲线b,已知b车加速度恒定且a=-2m/s2,t=3s时,直线a和曲线b刚好相切,试求
(1).t=0s时b车的速度v0
(2).t=2s时a车和b车的距离s
18.2016年8月17日,广西南宁市上思县至吴圩机场二级路段发生山体滑坡事故.假设在发生山体滑坡时,山坡的底部B处正有一游客逗留,如图所示,此时距坡底160
m的山坡A处有一圆形石头正以2
m/s的速度、1
m/s2的加速度匀加速下滑,游客发现后,立即以0.4
m/s2的加速度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跑离坡底,石头滑到B处前后速度大小不变,但开始以2
m/s2的加速度匀减速运动,已知游客从发现圆形石头到开始逃跑的反应时间为1
s,游客跑动的最大速度为6
m/s,且游客的运动与圆形石头的运动在同一竖直平面内,试求:
(1)圆形石头滑到坡底B处时,游客前进的位移大小;
(2)该游客若能脱离危险,请计算石头与游客间的最小距离,若不能脱离危险,请通过计算说明理由.
物理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1--8题为单选题,每小题3分,9-12题为多选题,每小题4分,共4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D
B
B
B
B
D
C
C
AC
ABD
BD
ABC
实验题:2小题,共14分
(1)
2000
(2分)
(2)
30
(2分)
(1)
A
(1分)
C
(1分)
A
(2分)
2.50
(4分)
越小越好
(2分)
计算题:4小题,共46分
15.(1)设汽车由刹车开始至停止运动所用的时间为t0,选初速度方向为正方向,由于汽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加速度a=-5
m/s2,则由v=v0+at
得t0==4
s
(2)可见,该汽车刹车后经过4
s就已停下,其后的时间内汽车是静止的.由运动学公式知
x=v0t+at2
刹车后经过5
s时汽车通过的距离为x=v0t0+a
=40
m
16.(1)设加速度大小为a,经A、C的速度大小分别为vA、vC,A、C间的平均速度为
据匀加速直线运动规律可得:
联立可得vB=5m/s
(2)将vB=5m/s代入上式得vA=1m/s,vC=7m/s
由vC2﹣vA2=2al,代入a=2m/s2,即可得l=12m
17.(1)t=3s时,直线a和曲线b刚好相切,位置坐标相同,两车相遇,斜率相等,此时两车的速度相等,由图可知,速度为
t=0s时b车的速度

(2)t=3s时,a车的位移为
b车的位移为
t=3s时,a车和b车到达同一位置,所以t=0时两车相距
t=2s时b车的速度为
a车的位移为
b车位移为
t=2s时a车和b车的距离
18.(1)设石头从A处滑到坡底B处的时间为t1,到达坡底B处速度为v1,则
x1=v0t1+
代入数据解得t1=16
s
此时石头的速度为v1=v0+at1=2
m/s+1×16
m/s=18
m/s
游客加速到最大速度用时t2==15
s
t1=t2+1
s,此过程游客一直在加速前进
游客前进的位移为x2==45
m.
(2)石头滑到坡底B处时,游客的速度为v2=a′t2=0.4×15
m/s=6
m/s
刚好达到最大速度,此后石头做匀减速运动,游客开始以vm做匀速运动,设又经历时间t3二者的速度相等,即
v共=v1-a石t3=vm=6
m/s
解得t3=6
s
石头在这段时间内的位移为x石=t3=×6
m=72
m
游客此时的总位移为x游=x2+vmt3=45
m+6×6
m=81
m
说明石头此刻未能追上游客,游客能脱离危险,
石头与游客间的最小距离为Δxmin=81
m-72
m=9
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