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课 题 《阿细跳月》 教学目标 1、能够听辨乐曲中的乐器; 2、能够了解《阿细跳月》的风格特征,背唱主旋律; 3、学习五拍子,跳月基本舞步,掌握跳月基本节奏型。 教学重点 感受音乐情绪和分辨不同乐器演奏的音色 教学难点 掌握跳月的节奏和舞步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及呈现方式 导学与提问 一、导入 1、播放《阿西里西》舞蹈视频 2、跟音乐律动 3、提问导入课题 二、《阿细跳月》音乐欣赏 1、初听音乐,感受音乐 (舞蹈视频) 2、背景简介 3、分段欣赏音乐 A段音乐 a 为音乐伴舞 b 学习五拍子 c学唱主旋律(跟琴) d学习跳月舞步 e跟音乐舞蹈 B段音乐 a 音乐情绪、速度、力度 b 月琴音色 c 竹笛音色 d 听音乐做动作 C段音乐 a 对比音乐 b 跟音乐舞动双手 c 示范打鼓 (边唱边打鼓) d 教学打鼓 e 为音乐伴奏 f 声音伴奏 (呦呦) g 分组伴奏 (打鼓 欢呼) 4、完整欣赏 5、深入演唱主旋律 三、小结 今天上课之前,老师想先带同学们看一段舞蹈视频,请同学们在看的时候能够跟着音乐一起动一动。 视频结束了,请问同学们还记得这首曲子吗? 对了,这就是我们上学期学习的《阿西里西》,那同学们还记得怎么唱吗?下面让我们一起来唱一唱! 同学们还记得,《阿西里西》是哪个民族的歌曲吗? 彝族有许多分系,比如说有诺苏、撒尼、阿细等等,今天老师就要带领同学们学习《阿细跳月》,阿细是彝族的一个支系,而跳月则是在月光下舞蹈的意思。(出示课题) 请同学们仔细聆听这段音乐,简单的分析这段音乐。可以从音乐的情绪、速度、力度等方面来分析,待会儿老师会请同学来简单的说一说听到了什么? (音乐欣赏过程中,书写板书) 同学们说的非常好,关于《阿细跳月》还有一个古老的传说,相传在很久很久以前,阿细山寨发生了一场熊熊烈火,大火整整烧 9天9夜也未能扑灭,大火把大地烧地滚烫滚烫,人们只能变化脚步,拍打身上的火星来奋力救火,最终, 通过大家的努力,大火终于被扑灭了。 同学们觉得《阿细跳月》这段音乐适合用来干什么? 请同学听听下面这段音乐,想一想,是小男孩在跳舞,还是小女孩在跳舞。 (学生编创动作为音乐伴舞) 5/4 0 0 0 X X 同学们看看这个简谱,里面什么音最多啊? 1 2 3 5 这几个音加上特殊的节奏就构成了这首《阿细跳月》下面请同学们听一听,这段旋律在音乐中出现了几次 同学们听这段音乐是男孩还是女孩? 小男孩带了他心爱的乐器月琴来为我们表演,下面让我们一起听听月琴的音色。(模仿弹奏月琴动作) 同学们还听到了什么乐器的声音? 《阿细跳月》是一首由月琴、竹笛等中国民族乐器演奏的音乐。同学们夜幕降临,月亮高高的挂在了天空中,热闹的跳月节开始了 对比之前的音乐这段音乐的速度、力度、情绪有了怎样的变化。 这段音乐有哪些人在?只有小男孩我们的跳月节会热闹吗? 所有的乐器齐奏,所有的人们齐舞。让我们仿佛在一起参加跳月节,那让我们伸出我们的双手,和阿细人一起舞蹈。 同学们觉得舞蹈热烈吗。开心吗?我们还可以更热烈更开心。 为什么后面要越拍越快。音乐音乐越来越热烈了。 这段音乐我们还可以更加热烈。我们为音乐欢呼呦呦。 接下来让我们放松一下静下心来,安静的听完这一首乐曲,同学们可以随音乐摆动,当听到月琴的声音时,就做出弹奏的动作,当听到跳月音乐时,伸出你的双手摇动。 听完了这首乐曲,你记住了哪些旋律,请你们来唱一唱。 女孩唱的轻快,男孩力度要重一点儿,跳月节速度加快,力度加强。 同学们唱的非常的好。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阿细跳月》这首中国民族乐曲,下面请同学们一起完成下面的表格。 同学们完成的非常好,下面让我们在《阿细跳月》这段音乐中结束今天的课程吧。同学们再见!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