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湖州市吴兴区2020-2021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社会法治10月月考试题(word版,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浙江省湖州市吴兴区2020-2021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社会法治10月月考试题(word版,含答案)

资源简介

10731500103124002020-2021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社会·法治月考测试卷
友情提示:
1.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满分 80 分,考试时间 80 分钟。
2.所有答案都必须做在答题卷标定的位置上,务必注意试题序号和答题序号相对应。
一、选择题(本题有21小题,其中1—10题每题1分,11—21题每题2分,共32分。请选出各题中一个最符合题意的选项)
1.1919年6月某报纸发文说:“六百万人躺在坟墓中,三个老人坐在巴黎瓜分地球。”对这次“瓜分地球”的会议,说法正确的是(  )
A.这次大会实际上由英、法、俄操纵 B.大会最终的结果是严重削弱了德国
C.大会确立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D.大会调整了战胜国在东亚和太平洋地区的矛盾
2.某班同学拟举办辛亥革命系列纪念活动,活动的主题分别确立为“构想共和”“浴血共和”“缔造共和”“维护共和”。以“浴血共和”为主题的纪念活动最应该选择在(  )
A.云南 B.南京 C.东京 D.武昌
3.语汇出现频率的高低可以反映出一个时代的变化。下列语汇中最有可能出现在1912年元旦的是( )
A.北京、义和团、八国联军、辛丑条约 B.新文化、北洋军阀、实业救国、张謇
C.临时政府、孙中山、共和、参议院 D.十年内战、中国共产党、长征、抗日
4.《大国崛起》解说词:“1917年11月7日,震动世界的十月革命爆发。以此为起点,这个占世界陆地面积近五分之一的国家,开始了一次对20世纪的历史产生深刻影响的伟大实践。”这里的“伟大实践”是指(  )
A.首次实践了马克思主义 B.诞生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C.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 D.实现了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
5.根据图框中条约的内容,指出该条约中所说的“其他两缔约国”是指( )
319087599695“如果意大利未有直接挑衅行为而遭受法国进攻,不论其理由为何,其他两缔约国必须以它们的全部军队给予被攻击的一方以援助。”
“如果意大利未有直接挑衅行为而遭受法国进攻,不论其理由为何,其他两缔约国必须以它们的全部军队给予被攻击的一方以援助。”
A.德国、奥匈帝国
B. 德国、俄国
C.英国、奥匈帝国
D.英国、俄国
6.史学家陈旭麓认为:“民族的反思,是在遭遇极大的困难中产生的。一百多年来,中华民族的第一次反思是在鸦片战争后,渐知诸事不如人,只有学习西方。第二次则是甲午战争后,反思何以学了西方仍然失败。”其中“第二次反思”开启了( )
A.经济技术方面探索 B.政治制度方面探索
C.思想文化方面探索 D.军事强国方面探索
7.右图最初是一本面向知识分子发行的杂志,最有可能刊登在这期杂志里的内容是(  )
363855024130A.陈独秀号召民主科学
B.鲁迅发表《狂人日记》
C.李大钊发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
D.胡适主张使用白话文
8.五四运动形成了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五四精神。下列关于五四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运动中心从北京转移到上海 ②提出“还我青岛”等口号
③斗争主力逐渐由工人转为学生 ④促使中国代表团拒签《凡尔赛条约》
A.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9.自新冠疫情爆发以来,同学们一边停课不停学,一边关心疫情的控制情况,小王分享了他的感受,对他的看法值得点赞的有(   )
①共产党的初心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②中国没有不可战胜的困难,已成为影响世界的主导力量
③战疫的成功是中国力量的体现,离不开改革开放的强国之路
④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可以集中力量办大事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10.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以更大力度推进改革开放,激发社会活力,这是因为改革开放( )
①极大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 ②能彻底解决现阶段的主要矛盾
③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④推动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变
A.①③④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①②③
11.有人说:“1901年,中国陷入无尽的黑暗中;1911年,一道闪电划过,却黑暗依旧;1921年,中国终于迎来了曙光。”中国终于迎来“曙光”是指( )
A.武昌起义打响第一枪 B.中国共产党成立
C.五四爱国运动爆发 D.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的成立
12.下列关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导火线:萨拉热窝事件 ②性质:帝国主义侵略战争
③转折点:凡尔登战役 ④结果:协约国失败而告终
A.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13.“九秩惊回首,镰斧开天,革命弄潮,南溯燃起燎原火”“红船一叶破迷蒙,辟地开天气若虹”,这些诗句赞扬的事件发生地点在( )
A.武昌 B.上海 C.北京 D.嘉兴
14.20世纪初,中国一些先进的知识分子和一批爱国的青年学生分别掀起了一场空前的运动,即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对这两次运动的认识,正确的有(?? )
①新文化运动为五四运动的爆发创造了条件
②五四运动进一步推动了新文化运动的发展
③无产阶级都是两次运动的主力军
④两次运动都促进了民族的觉醒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15.历史是相互影响,相互联系的一个整体,下列历史事件其相互联系,最恰当的是( )?
①新文化运动 ②五四运动 ③中共诞生
3043555121920433705128270②

A.① ② ③ B.② ① ③
3025775210820③

C.③ ① D.① ②

16.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新”主要体现在(???)
①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 ②以武装斗争为主要手段
③以中国共产党为领导核心????? ④指出民主革命的前途是社会主义
A.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17.下图是某历史兴趣小组绘制的知识简图,据此推断他们学习的主题是( )

争取民族独立?B.追求民主自由 C.近代化的探索?D.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
18.“皇帝倒了,辫子割了.”这八个字是目睹了辛亥革命的少年瞿秋白对当时社会变化的体验之词.它说明辛亥革命(  )
①改变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 ②使社会习俗发生了极大变化
③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 ④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
A.①④ B. ③④ C.②④ D. ②③
19.“奔小康的路上,一个也不能少”。截止到2020年4月21日,我国已有河北、内蒙古、青海等12个省区市的贫困县实现了全部脱贫摘帽。贫困县纷纷实现脱贫摘帽有利于(  )
①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共同富裕 ②扩大居民收入差距,增加国家财政收入
③消除城乡之间差距,实现同时富裕 ④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增强老百姓幸福感
A.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20.以下我国经济发展的数据说明( )
内容
时间
国内生产总值(人民币,亿元)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人民币,元)
1978年
3645.3
171
2019年
990865
30733
A.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走上了强国富民的康庄大道
B.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成为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C.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逐步确立和完善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D.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显著增长,成为影响世界的重要力量
21.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收官之年。面对疫情的影响,习近平总书记做出“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的重要论断。这体现出(  )
①尊重和保障人权是宪法的原则
②防控防疫是我国当前工作的中心
③党和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④共享发展成果是衡量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的标准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二.非选择题(本题有5小题,共48分。)
22.(1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我同盟会主张者,有三民主义:一民族主义,二民权主义,三民生主义。今民族、民权已达目的,唯民生问题尚待解决。 ——孙中山在1912年8月25日《在国民党成立大会上的演说》
材料三:辛亥革命胜利后,孙中山确立的共和民主制未能延续,资本主义民主政治制度没有建立起来,没有使中国获得独立和富强。...但是它留下的经验和教训成了一笔宝贵的财富,为薪火相传的后来者提供了极好的借鉴。——《“辛亥革命与近代中国”笔谈》
材料一中的图片是小明在研究辛亥革命历史时搜集到的。按其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序号为 。(2分)
(2)材料二孙中山的论述哪句不符合当时的实际情况?请结合相关史实说明理由(4分)
(3)根据材料三,从当时的基本情况分析,辛亥革命的失败为薪火相传的后来者提供了哪些教训?(4分)
23.(8分)(8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他认为“西洋人因为拥护德、赛两先生,闹了多少事,流了多少血,德、赛两先生才渐渐从黑暗中吧他们救出,引导光明世界。我们现在认定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的一切黑暗。”
材料二:见下图:
168275114300248285086995(1)材料一中的“他”指的是谁?为宣传“德、赛两先生”由此掀起了一次什么运动?(2分)
(2)材料二两幅图片共同反映了哪一历史事件?有什么重要意义?(3分)
(3)材料一中的“他”为材料二历史事件的发生做出了哪些贡献?(3分)
24.(10分)阅读史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下图一是创作于1919年的漫画《鸣呼鲁民,鸣呼圣地》,画中的山东人戴上了由日本太阳旗组成的木枷以及脚镣和手铐。
224917082550152400123825图一 图二
材料二:“严格地讲,我们研究党史,只从一九二一年起还不能完全说明问题……从五四运动说起可能更好。”——摘自1943年毛泽东《如何研究中共党史》
图一是反映了哪一历史事件的结果?这一事件与图二历史事件有怎样的因果关系?(2分)
五四运动的性质是什么?图二中哪一句口号最能全面体现其性质?(4分)
(3)从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条件角度分析毛泽东认为“研究党史要从五四运动说起更好”的原因。(4分)
25.(1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81915278765变迁一:从一亿到30亿,规模扩大了30倍。变迁二:时速40千米到350千米,高铁压缩时空距离。变迁三:从小窗口到大数据,颠覆购票方式。变迁四:从“战场”到“机场”,候车环境天壤之别。变迁五:从“忍饥挨饿”到“网络订餐”,“互联网+”上列车。变迁六:从“绕来绕去”到“四通八达”,国家之路更轻松。变迁七:从“锅碗瓢勺”到“快递上门”,行李越少越轻松。变迁八:从“回家”到“旅游”,春运范围遍全球。
变迁一:从一亿到30亿,规模扩大了30倍。变迁二:时速40千米到350千米,高铁压缩时空距离。变迁三:从小窗口到大数据,颠覆购票方式。变迁四:从“战场”到“机场”,候车环境天壤之别。变迁五:从“忍饥挨饿”到“网络订餐”,“互联网+”上列车。变迁六:从“绕来绕去”到“四通八达”,国家之路更轻松。变迁七:从“锅碗瓢勺”到“快递上门”,行李越少越轻松。变迁八:从“回家”到“旅游”,春运范围遍全球。
改革开放42年,我国春运的八大变迁:
结合春运的这些变迁,谈谈我国改革开放42年来取得了哪些方面的成就?(4分)
(2)这些变迁与改革开放如影随形,我们从中可以获得怎样的启示?(4分)
(3)为响应改革开放时代的号召,中学生应该怎么做?(2分)
26.(1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20年是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收官之年,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之年。
4127560325成就篇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实施大规模脱贫攻坚工程,全国农村贫困人口累计减少超过9000万人,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截至2019年末,全国农村贫困人口已从2012年末的9899万人减少至551万人。
现状篇
2019年末贫困人口仍有551万,主要分布在农村地区,从三大区域看,其中西部地区农村贫困人口323万人,中部地区农村贫困人口181万人,东部地区农村贫困人口47万人。
践行篇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时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不能少”是政府许下的承诺。在脱贫攻坚的关键时期,浙江省利用“互联网+”模式,发展农村电商,建立了500多个淘宝村,使贫困农民走上了增收致富之路。
成就篇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实施大规模脱贫攻坚工程,全国农村贫困人口累计减少超过9000万人,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截至2019年末,全国农村贫困人口已从2012年末的9899万人减少至551万人。
现状篇
2019年末贫困人口仍有551万,主要分布在农村地区,从三大区域看,其中西部地区农村贫困人口323万人,中部地区农村贫困人口181万人,东部地区农村贫困人口47万人。
践行篇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时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不能少”是政府许下的承诺。在脱贫攻坚的关键时期,浙江省利用“互联网+”模式,发展农村电商,建立了500多个淘宝村,使贫困农民走上了增收致富之路。
成就篇中实施脱贫攻坚工程的最终目标是什么?解决剩余贫困人口,我国必须始终坚持哪一中心工作?(2分)
根据现状篇和我国当前主要矛盾,谈谈为什么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4分)
(3)结合践行篇,运用共享发展成果相关知识说说你对我国政府作出承诺和浙江做法的理解。(4分)
九年级社会·法治练习卷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有21小题, 其中1—10题每题1分,11—21 题每题2 分,共32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B
D
C
B
A
B
A
B
C
A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答案
B
A
D
B
D
C
C
C
B
A
D
二、非选择题(5大题,其中22题8分,23题10分,24题10分,25题10分,26题10分,共48分。)
22.(1)③②① (2分)
(2)孙中山“民族、民权已达到目的”的论述不符合当时的实际。(1分)因为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被袁世凯窃取,中国进入北洋政府统治时期,这一时期中国是军阀割据混战的局面,国家四分五裂,中国仍是半殖民半封建社会,只有民国之名而无民国之实。(3分)
(3)资本主义道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行不通;要立足中国国情,走适合中国国情的道路;要进行对旧思想、就文化、旧礼教的彻底批判;广泛发动人民群众等。(任写两点得4分)
23.(1)陈独秀;新文化运动(2分)
1921年7月中共一大的召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3分)
陈独秀在新文化运动后期宣传马克思主义为中共成立做了思想上的准备,他还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结合起来,做了阶级基础上的准备。1920年夏,在共产国际的帮助下,陈独秀在上海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共产党早期组织。在陈独秀等的指导下,多地建立了共产党早期组织,这为中国共产党的正式成立作了组织上的准备。(3分,每点1分)
(1)在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1分)(或中国没有收回山东的一切权益或列强将德国在我国山东的权益转让给了日本。)它是五四运动的导火线。(1分)
(2)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爱国革命运动;(2分)“外争国权、内惩国贼”。(2分)
(3)五四运动中,工人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而工人阶级队伍的壮大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阶级基础;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得到广泛的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奠定了思想基础。(4分)
25.(1)“从一亿到30亿,规模扩大了30倍,从“绕来绕去”到“四通八达”,国家之路更轻松”体现我国综合国力增强。“时速40千米到350千米,高铁压缩时空距离。从小窗口到大数据,颠覆购票方式。”体现科技水平不断提高。从“战场”到“机场”,候车环境天壤之别。“行李越少越轻松”,从“回家”到“旅游”,春运范围遍全球体现人民生活显著改善。(4分,任意两点)
(2)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4分,任意两点)
(3)增强责任意识,服务社会,奉献社会;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培养自己各方面的能力和素质;提高创新意识和能力,立志成才;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扬艰苦奋斗精神:积极宣传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树立法治意识,遵纪守法;积极为改革开放建言献策。(言之有理即可,任意两点即可得2分)
26.(10分)(1)共同富裕(1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1分)
(2)进入新时代,我国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我国经济发展面临区域发展不平衡、城镇化水平不高、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等现实挑战,这些问题都需要坚持全面深化改革,所以说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4分)
(3)“一个都不能少”体现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强调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让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引领全体人民携手迈入全面小康社会,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浙江“建立淘宝村,让农民增收致富”体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党的奋斗目标。为了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党和政府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提高就业质量和人民收入水平,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或发展的根本目的就是增进民生福祉(4分,至少两点,其他合理答案也可,不结合材料扣2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